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

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

时间:2022-11-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就业弹性系数越大,表明同样的经济增长能够带动更多的就业人数;反之,就业弹性系数越低,表明同样的经济增长带动越少的就业人数。当然,在经济增长率为零的情况下,就业弹性也就不存在了。因此,经济增长的就业弧弹性更具有参考价值。而2006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低至0.063的水平,对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一)就业弹性的含义

促进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前提,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简称就业弹性)是衡量这种关系最常用的指标,可分为就业的点弹性和就业的弧弹性两种。就业弹性系数就是指就业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即当影响经济的其他因素不变时,经济增长(减少)1个百分点,所引起的就业变化的比率。就业弹性系数越大,表明同样的经济增长能够带动更多的就业人数;反之,就业弹性系数越低,表明同样的经济增长带动越少的就业人数。所以,就业弹性系数通常被学者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增长与就业变化关系,是判断一定时期内就业形势严峻与否的重要依据。

其中,就业弹性为正值时,含义比较简单、直接和容易解释,即弹性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大,弹性小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小。在就业弹性为负值时,弹性的含义就变得比较复杂,形成一种“海绵”效应,即经济增长对就业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分为两种“挤出”效应,当经济为正增长但就业减少时,就业弹性绝对值越大对就业“挤出”效应就越大,就业弹性绝对值越小对就业“挤出”效应就越小;还有一种为“吸入”效应,这种效应来自于经济为负增长但就业增加的情况,此时就业弹性绝对值越大对就业的“吸入”效应就越大,就业弹性绝对值越小对就业“吸入”效应就越小;严格说来,“吸入”效应不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这种现象有悖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此外,如果就业弹性为零,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没有拉动作用。当然,在经济增长率为零的情况下,就业弹性也就不存在了。

就业弹性(E)的一般计算公式表示为:

E=ΔL*Y/(ΔY*L)

Y——某次产业GDP总值;

ΔY——某次产业GDP变动数;

L——某次产业的就业人员总数;

ΔL——某次产业的就业人员变动数。

(二)经济增长的就业弧弹性

由于就业的点弹性容易受年度经济波动的影响,我们在这里引入就业的弧弹性来进行对比分析,以克服某些年份经济变动对就业变动曲线的影响。因此,经济增长的就业弧弹性更具有参考价值。

从表6.2中可以看出,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业的增长率和就业弹性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分阶段来看,改革开放之初到20世纪80年代(1978—1989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50%,就业年均增长率为2.96%,就业弹性系数为0.311;在“八五”期间(1991—1995年),GDP年均增长率为12.3%,就业年均增长率降为0.97%,就业弹性系数为0.074;在“九五”期间(1996— 2000年),GDP年均增长率为8.29%,就业年均增长率略升到1.12%,就业弹性系数为0.135;在“十五”期间(2001—2005年),GDP年均增长率为10.12%,就业年均增长率又降为0.95%,就业弹性系数为0.093;在“十一五”期间的前四年(2006—2009年),GDP年均增长率为10.95%,就业的年均增长率继续下降至样本中的最低点0.69%,就业弹性系数为0.063。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改革开放之初乃至整个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还是相对比较高的,与政策的调整,即国有企业改革、乡镇企业发展、户籍制度放松等有密切关系。而2006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低至0.063的水平,对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表6.2 三大产业阶段就业弹性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之表4-3(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数)和表2-4(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计算得到。

其中三大产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为:

第一产业的就业弧弹性:30多年以来,第一产业的就业年均增长率和就业弹性系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甚至大多阶段为负数,排斥劳动力就业的强度越来越大。分阶段来看,改革开放之初到20世纪80年代(1978—1989年),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为5.36%,就业年均增长率为1.46%,就业弹性系数为0.273;在“八五”期间(1991—1995年),第一产业产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3.05%,就业的年均增长率降为负数,即-2.42%,就业弹性系数亦为负数,即-0.526;在“九五”期间(1996—200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为3.05%,就业年均增长率略升为正数,即0.87%,就业的弹性系数为0.284;在“十五”期间(2001—200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为4.22%,就业的年均增长率又降为负数,即-1.82%,就业弹性系数亦为负数,即-0.431。在“十一五”期间的前四年(2006—2009年)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为4.43%,就业的年均增长率继续下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3.10%,就业弹性系数也随之低至为0.700。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之初和整个20世纪80年代,第一产业仍具有吸纳就业的能力。但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告别了物资短缺时代,第一产业开始成为排斥劳动力的部门。1996—2000年,又出现了反弹,这与当时国有企业改革、乡镇企业的萎缩有关。但进入新世纪,随着第三产业部门的发展,第一产业成为劳动力源源不断流出的部门,而且流出的速度在不断加快,详见表6.3。

表6.3 第一产业产业阶段就业弹性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之表4-3(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数)和表2-4(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计算得到。

第二产业的就业弧弹性:30多年以来,虽然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一直为正数,保持着吸纳就业的能力,但不难看出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水平没有预期的高,与发达国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分阶段来看,改革开放之初到20世纪80年代(1978—1989年),第二产业产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0.33%,而就业的年均增长率仅为5.08%,就业弹性系数为0.492;在“八五”期间(1991—1995年),第二产业产值的年均增长率高达18.28%,而就业的年均增长率却仅为2.81%,就业弹性系数也不高仅为0.153;在“九五”(1996—2000年)期间,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为9.24%,就业年均增长率甚至低为0.02%,就业的弹性系数低为0.003,可见当时的国企改革虽然从长远看意义重大,但对当时第二产业就业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在“十五”期间(2001—2005年),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1.42%,就业年均增长率为2.66%,就业弹性系数为0.233。在“十一五”期间的前四年(2006—2009年),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1.6%,就业的年均增长率较高为4.09%,就业弹性系数为0.353。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之初和20世纪80年代,第二产业仍具有较强的吸纳就业能力,这与当时的基础工业建设有关。但整个20世纪90年代,第二产业表现出较弱的吸纳就业的能力,甚至接近无就业状态。2001—2009年,第二产业有表现出就业弹性不断提高的趋势,详见表6.4。当然,这里的就业弹性水平提高,与建筑业的发展以及由此带动的钢铁、水泥等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但从就业的角度而言,短期内发展第二产业对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增加是有益的。值得注意的是,从长远的角度看,以建筑业为引领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可能会造成我国的产能过剩的情况不断加剧,把中国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引向畸形。

表6.4 第二产业产业阶段就业弹性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之表4-3(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数)和表2-4(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计算得到。

第三产业的就业弧弹性:虽然从理论上讲,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是有利的,但从我国30多年以来的相关数据分析看,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总体上是呈下降的趋势。分阶段来看,改革开放之初到20世纪80年代(1978—198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高达12.17%,就业的年均增长率高达6.84%,就业弹性系数为0.562;在“八五”期间(1991—199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1.39%,就业的年均增长率降为8.06%,相应地,就业弹性系数亦高为0.708;在“九五”期间(1996—200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为9.54%,就业增长率降为2.55%,就业的弹性系数大大降低为0.267;在“十五”期间(2001—2005年),第三产业产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0.55%,就业的年均增长率为4.12%,就业弹性系数为0.390。在“十一五”期间的前四年(2006—200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1.87%,就业的年均增长率下降到2.62%,就业弹性系数创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为0.221,详见表6.5。可以看出,1978—1995年,第三产业的发展注重数量方面,带动了就业的快速增加。但此后的时期内,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的应用,第三产业内部质量和结构优化显得日益重要,而我国的第三产业没有在质量上获得有效发展,导致了其吸纳就业的能力也相应减弱。这一趋势在“十一五”期间表现得更为明显。

表6.5 第三产业产业阶段就业弹性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之表4-3(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数)和表2-4(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计算得到。

无论从总就业弹性角度还是分产业的就业弹性角度进行分析,都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越来越向低就业增长或者无就业增长模式变化。改革开放之初和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的总体就业弹性为0.311,接近发达国家的下限区间。但从90年代开始,几乎20年来一直处于0.1左右的水平,而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总体就业弹性平均在0.3~0.4,发展较快的中上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就业弹性处于0.6~0.7。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就业弹性水平低且不断下降的独特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