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休闲农业的概念

休闲农业的概念

时间:2022-11-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休闲农业自二战后先在欧美国家出现,近年来,亚洲地区以色列、日本以及中国台湾等地的休闲农业也得到充分的发展。台湾地区是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最早、也是最发达的地区,1989年4月,台湾大学举办了 “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休闲农业一词得到了正式的确定。

休闲农业自二战后先在欧美国家出现,近年来,亚洲地区以色列、日本以及中国台湾等地的休闲农业也得到充分的发展。休闲农业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实践,但对其概念一直没有统一的界定,国内外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和层次进行研究。国际上与休闲农业相关的或者意义接近的词语有Agri – tourism,Farmtourism,Rural Tourism,Farm Tourism,Village Tourism,Alternative Tourism,Green Tourism等。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的概念多被欧美国家广泛采用,而休闲农业(Agri—tourism)这一概念则在亚洲的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流行。

台湾地区是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最早、也是最发达的地区,1989年4月,台湾大学举办了 “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休闲农业一词得到了正式的确定。台湾农业主管机构——台湾行政院农委会在2004年发布实施的《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中给予了定义,即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人们休闲,增进人们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台湾学者的定义更加强调,除传统的农业生产功能之外的其他功能的拓展。台湾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其制定的《农业综合调整方案》中,首次提出农业、农民、农村“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农业”的概念。台湾休闲农业在主推“体验经济”之后,还出现了“分享经济”的理念,即休闲农业经营者与游客分享乡村生活,变“顾客是上帝”为“与客人首先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倡导“拥有不如享有”的消费理念。特别是头城休闲农场的创办人卓陈明女士将现代农业的功能从“三生”拓展为“四生”,即增加了“生命的体验”。台湾休闲农业泰斗陈昭郎教授表示,休闲农业一定要有体验活动,从亲身观察、参与、体验过程,认识生物生长现象,感受生命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分享生命的喜悦。

我国大陆的休闲农业则是从20世纪90年代的深圳荔枝园采摘开始萌芽,早期的“休闲农业”往往被称为“观光农业”,当时主要是以在农村观光、感受农村生产环境、文化氛围为主。2001年国家旅游局颁布首批203个农业旅游示范点,指出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为主要吸引物的农业旅游,双业(农业、旅游业)共生,兼具生产、教育和休闲三种功能是农业旅游示范点成功的关键。

国内学者中对休闲农业也没有权威的定义和统一界定,也未见完善的理论体系,但对休闲农业同时具备农业和旅游业的特性都有所认同。学术界对休闲农业大致从两个角度进行基本属性的认定,一种是从农业角度出发,重点强调休闲农业作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性,代表性的观点有:刘达华(1995)、张永贵(1998)、郭一新(1999)、刘莹莹等(2006)、肖君泽(2009)、赵国如 (2009)等;另一种从旅游业角度出发,强调休闲农业的旅游产业特性,代表性的观点有:陈传康(1997)、祁黄雄(1998)、郭焕成(2000)、郑辽吉(2005)、原梅生(2008)等。休闲农业突破了传统农业的掠夺式生产模式,既是传统农业向高效现代农业的功能延伸和产业拓展,也是旅游业为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而进行的横向拓展。

休闲农业主要围绕“农”字做活农业旅游,以体验“农”的氛围,参与“农”的生活,享受“农”的风情,感受“农”的文化,接受“农”的教育为内涵,打造原汁原味、返璞归真的大自然休闲环境,让游客找到心灵的归宿。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把握休闲农业的概念:第一,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交叉的新型产业;第二,休闲农业具有极强的融合性,是一项涵盖范围广、涉及领域多的综合性产业,三产融合发展;第三,农业独特的资源优势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村为空间,以农民为主体,能够实现“大农业”与“大旅游”的有机结合;第四,休闲农业是城乡的一种互动,以农民为主体,以城市居民为客源,能够有效引导生产要素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进行流通;第五,休闲农业的价值在于参与性与体验性,获得不同于城市生活的全新感受。

综上所述,本文将休闲农业界定为:休闲农业是把农业生产、农村环境和农民生活作为载体,依托农业特有的资源优势和传统文化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休闲项目,吸引消费者前来认知、观赏、品尝、购物、劳作、体验、娱乐、康体、健身、休闲、度假,是旅游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交叉型产业。

休闲农业属于旅游产品体系中的专项旅游产品,发展休闲农业需同时满足“发生在乡村地区”和“以乡村作为主要吸引物”两大特征,这两大特征也是休闲农业基础价值和面向游客的核心吸引力所在。乡村休闲农业旅游的本质吸引力在于为游客提供乡村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旅行体验,特别是个性化的精神体验是主要产品消费诉求。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会主任高海生表示,在我国存在一个误区,认为乡村旅游是中低档旅游的代名词,但在国际市场,乡村旅游其实是最高档的旅游产品。观光农业只是浅层次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休闲农业,现在的“农家乐”大多处于这个阶段;高层次的是第三阶段——乡村度假旅游,游客不仅是简单地玩一玩、尝一尝,而是要深入当地生活,体验独特的民俗文化,同时还可保健、养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