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芝麻产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芝麻产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时间:2022-11-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产量低和稳产性差是芝麻产业发展中的首要限制性因素。总之,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严重限制了江西芝麻产业的整体发展。总之,品种结构不合理是江西芝麻产业发展的又一阻碍因素,高产、优质、多抗芝麻新品种的选育、推广和利用是产业持续发展的前提。种植技术落后也是阻碍江西芝麻产业发展的一大因素。

二、芝麻产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量低、稳产性差

产量低和稳产性差是芝麻产业发展中的首要限制性因素。与其他作物相比,芝麻的单产普遍偏低,尤其是江西芝麻单产54.8kg/亩,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1.57%,差距十分明显,直接影响了芝麻的种植效益和农民的积极性。

同时,芝麻产区产量稳定性较差,年份间产量差异大,增加了芝麻种植和投入的风险,严重阻碍了芝麻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导致芝麻稳产性低的主要原因有病害、干旱、湿害等逆境因素。芝麻病害繁多,发病频繁,病情严重,主要以茎点枯病(Macrophomina phaseoli Ashby.)、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rum Smith.)、枯萎病(Fusariumva sinfectumAtk.)等为主。其中,茎点枯病是我国芝麻普遍性病害,常年发病率10%~20%,重者达80%以上,一般年份减产10%~15%,严重时颗粒无收;青枯病是我国南方芝麻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植株整体萎蔫枯死,产量损失很大,重病地区发病率可达40%以上;枯萎病是我国中部和北方芝麻常见病害,发病率严重时可达30%以上。江西芝麻病害主要以青枯病、茎点枯病为主,病害轻微年份其植株感病死亡率在10%左右,一般年份约20%,严重时高达60%,严重影响产量,甚至绝收,可见,病害是江西芝麻稳产性低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干旱、湿害等非生物逆境因素也是江西芝麻稳产性低的直接原因。江西素有夏、秋两种芝麻的种植习惯。夏芝麻因其生长前期、中期雨水偏多,湿害较为严重。秋芝麻则因秋旱频繁(8月下旬至10月上旬,江西轻度干旱几乎年年发生,中度干旱频率为50%~70%,重度干旱频率20%~40%,严重干旱达到3%~15%),旱害严重等原因导致产量波动很大,稳产性低,致使江西芝麻生产中产量风险加大,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阻碍了芝麻产业的稳定发展。

2.区域发展不平衡

从种植分布上来看(表3,图4),江西芝麻主要分布在赣中北地区,产业分布极不平衡,其中占全省耕地总面积49.72%的上饶、南昌、宜春、九江等四地区的芝麻面积为全省芝麻总面积的80.33%,而占全省耕地总面积18.20%的赣州、新余、萍乡三地区的芝麻面积仅为全省芝麻总面积的1.02%,且上饶、南昌、宜春、九江等四地区芝麻总产也占全省的77.51%,区域之间差异十分悬殊。从单产来看,主要芝麻种植地区之间的单产水平也相差较大,如南昌地区芝麻单产39.3kg/亩,仅为鹰潭73.5kg/亩的53.45%。总之,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严重限制了江西芝麻产业的整体发展。

3.品种结构不合理与种植技术落后

迄今,江西黑芝麻产区生产上应用的品种主要还是以农家种为主,诸如进贤的金黄麻、上饶的波阳黑、九江的武宁黑等,优良的选育品种不多,产量偏低,品质一致性差,商品性不高。白芝麻产区虽然商业品种应用较多,但是品种多而杂,种子市场紊乱,北方品种甚至国外商品籽直接混入市场,生产中经常有芝麻生育期过早、迟花甚至不结实等现象发生,直接影响芝麻的产量、品质和商品性。总之,品种结构不合理是江西芝麻产业发展的又一阻碍因素,高产、优质、多抗(抗病、抗旱、耐湿等)芝麻新品种的选育、推广和利用是产业持续发展的前提。

种植技术落后也是阻碍江西芝麻产业发展的一大因素。长期以来,“广种薄收”是江西芝麻,特别是红壤旱地秋芝麻素有的种植习惯,农民在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如播种时间的随意性,5月下旬到8月上旬均有播种芝麻的习惯;播种地的随意性,油菜茬、小麦茬、春大豆茬、水稻茬、花生茬甚至路边、河边滩涂地等均有芝麻种植;播种时也存在条播、撒播和种子量不确定等随意性;施肥上也存在肥料种类和用量上的随意性,甚至收获中也存在不同粒色芝麻混收的随意性。总之,江西芝麻种植技术十分落后,缺乏适合当地的有效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和示范推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