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莜麦的栽培与管理

莜麦的栽培与管理

时间:2022-1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宁夏莜麦区,很早就有麦豆轮作的习惯,群众中历来有“豌豆茬是莜麦窖”的说法。此外,马铃薯茬也是莜麦的较好前茬。长期连作一是病害多,特别是坚黑穗病,条件适宜的年份往往会造成蔓延,严重时发病率可达15%以上。二是杂草多,因莜麦幼苗生长缓慢,极易被杂草危害,特别是使野生燕麦增多,严重影响莜麦生长。秋深耕是莜麦产区抗旱增产的一项基础作业。施足底肥对莜麦增产极为重要。因此,莜麦深翻的深度应超过根系分布的深度。

第五节 莜麦的栽培与管理

一、轮作倒茬

莜麦属于须根系作物,一般只吸收耕作层养分,因而不太费地,茬口好,便于和小麦、玉米、谷子、马铃薯、胡麻、豆类、糜黍等作物轮作倒茬。在宁夏莜麦区,很早就有麦豆轮作的习惯,群众中历来有“豌豆茬是莜麦窖”的说法。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豌豆根部有根瘤菌,可以把空气中的天然氮素固定到根瘤之中,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枯枝落叶还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豌豆又是夏季作物,收获早,土壤可蓄积较多的水分。此外,马铃薯茬也是莜麦的较好前茬。

莜麦同其他多数作物一样,不宜连作。长期连作一是病害多,特别是坚黑穗病,条件适宜的年份往往会造成蔓延,严重时发病率可达15%以上。二是杂草多,因莜麦幼苗生长缓慢,极易被杂草危害,特别是使野生燕麦增多,严重影响莜麦生长。三是不能充分利用养分。莜麦连作,每年消耗同类养分,造成土壤里某些养分严重缺乏。莜麦是一种喜氮作物,需要较多氮素,如果长年连作,造成氮素严重缺乏,就会使莜麦生长不良。在水肥不足的情况下,影响就更大。因此,种植莜麦必须进行合理的轮作倒茬,这样不仅使病菌和燕麦草生长的环境条件改变,便于铲除和控制其发生,而且由于前茬作物品种不同和根系深浅所吸收的养分不同,可以调节土壤中的养分,做到余缺调剂,各取所需。这正是群众说的“倒茬如上粪”的道理所在。如果在轮作倒茬的同时再配合施肥和耕耙等措施,就会进一步使地力得到恢复。

宁夏莜麦种植区,一般人少地多,年降雨量偏少,多数又无良好的灌溉条件,为了恢复土壤肥力,应采用草田轮作的办法,其主要方式有两种:草田—莜麦—豆类或马铃薯—莜麦—草田。或者是:草田-胡麻-豆类或马铃薯-莜麦-草田。另外,除选用抗病品种外,建立无病品种基地及实行“豌豆—小麦—马铃薯—莜麦—胡麻—豌豆”5年轮作制度,是防治坚黑穗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二、整地与施肥

(一)深耕施肥

秋深耕是莜麦产区抗旱增产的一项基础作业。前作收获早,应进行浅耕灭茬并及早进行秋深耕。如前茬收获较晚,为了保蓄水分,可不先灭茬而直接进行深耕,并随即耙耱保墒。

秋耕的好处,一是蓄水保墒。秋耕就等于在地里修了许许多多“小水库”和“肥料库”。因为宁夏莜麦区上冻前仍有一定的雨量,如及时深耕,不仅能疏松土壤,使土壤早休闲,利于恢复地力,把已有的水分保存下来,而且还能把上冻前后的雨雪积存下来,蓄墒过冬;二是利于改良土壤,秋季深耕结合施用高质农家肥料,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腐熟,土壤中的微生物和菌类的活动作用促进了土壤熟化,改良了土壤团粒结构,提高了土壤的肥力;三是利于促全苗,秋耕施肥,地整得细,土壤墒情好,比边耕边种好促苗,植物根系有趋肥向水性,秋耕施肥较深,利于早扎根,深扎根,长壮根。

总之,秋耕施肥是抗旱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区莜麦产地多为高寒山坡,水源奇缺,莜麦多在旱地种植,改春耕为秋耕,耕地时间比过去提早,耕翻深度由过去的10厘米~13厘米加深到23厘米~25厘米,是获得增产的主要措施。

为了保蓄水分,春耕深度应以不超过播种深度为宜。研究结果表明,应早应细,随收随耕,浅耕灭茬,结合施肥秋季深耕,春季需要浅翻。如果春天深翻容易跑墒,影响出苗。

秋耕施肥技术:前作物收获后,应当先进行浅耕灭茬。经过耙耱,清除根茬,消灭坷垃,准备施肥。施足底肥对莜麦增产极为重要。每亩施用混合高质农家肥料2500千克,而且要施足施匀。较大的粪块要打碎打细。为了保证在短时间完成全部莜麦地的秋施肥任务,应有计划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在秋收之前将肥料运到地头,作到边收、边灭茬、边施肥、边秋耕,达到速度快质量高,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

莜麦是须根系作物,85%以上的根系分布在20厘米~30厘米的耕作层里。因此,莜麦深翻的深度应超过根系分布的深度。莜麦深耕还要根据土壤性质和土壤结构来确定。一般说,黏土和壤土要深,沙土地和漏水地要浅,并注意不要因深耕打乱活土层。土地深耕后,要精细地做好耙耱和平田整地工作。尤其机耕后留下的犁沟和耕不到的地头,要及时进行补耕平整,否则,不易促全苗。

秋耕施肥后,上冻前耙耱与否,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情况决定。一般来说,应该耙耱。尤其是二阴下湿地因土质黏,坷垃多,要耙耱结合。而坡梁地因土质松散,应以耱为主。秋耕耙耱后,到春天坷垃少。特别是在一些高原地区沙多土层薄的情况下,应当多耙多耱。也有的地区为促进土壤熟化,保留积雪,耕后不耙不耱,第二年春天及早顶凌耙耱。有的秋耕地后,第二年春天不再耕翻,播种前,只用犁串地6厘米~8厘米。串地的作用是为了活土除草,提高地温,减少水分蒸发,并结合施入浅层底肥。串地后经1~2次耱地,即可播种。在春季十分干旱的情况下,一般只采取耱地,不再串地。但什么事情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灵活掌握,因地制宜。如果个别年份春播时土壤过湿,就得耕翻晾墒。

秋耕施肥即便在夏莜麦区时间充足,也是越早越好。由于庄稼刚收后,土壤湿润,及早深耕阻力小,耕得快、耕得细,质量高、保墒好。若因前茬收获过晚,来不及秋耕的,在春季播种前进行春耕时,为减少土壤水分损失,可只进行浅耕耙耱,相随播种较为有利。

新开垦荒地和休闲地,因杂草多,耕后土块大,为保证耕作质量,耕翻时期以伏雨前为宜,耕地深度以能将草层埋到犁沟底部为佳。耕后要进行耙耱除草工作,使土壤上虚下实、保蓄水分,为种子发芽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整地保墒

秋耕以后,进入严寒的冬季,土壤自上而下冻结。上层冻结后,温度比较低,受温差梯度影响,下层水分通过毛细管向上移动,以水汽形式扩散在冻层孔隙里,凝成冰屑,这就是春季土壤返浆水的主要来源,也是三九滚压和顶凌耙地保墒好的主要依据。土壤返浆以后,尤其是接近春末夏初之交,气温升高,土壤干燥,土壤中水分运动形式改变,由原来的毛细管蒸发为主,转变为气态扩散为主,不再完全受毛细管作用的影响。此时单纯耙耱已经不能很好地控制土壤中水分的扩散,需要和镇压提墒紧密结合。根据这一自然规律,应把秋耕、施肥、蓄墒和三九滚压、春季整地保墒工作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旱地整地技术并加以运用。

1.耙耱保墒 经过耙耱的土地,切断了土壤毛细管,消灭坷垃,弥合裂缝,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特别是顶凌耙地,可使土壤保持充足的水分,保墒的效果更好。耙耱多次比耙耱一次的地块,干土层减少10厘米左右,土壤含水量提高4.2%左右。

2.早犁塌墒 有的地方土地刚解冻就行浅耕,并结合施肥,即把沤好的农家肥料和一部分氮、磷肥均匀撒开,而后浅串,深度10厘米左右。有的在播前7天~15天浅耕、细耕,耕后耱平。试验结果证明,同样一块地,都经过了秋耕施肥,而春天串地的时间早晚不同,那么土壤含水量、地温、小苗长势都有明显的差别。春季早耕比晚耕土壤含水量高,地温适宜,控制了茎叶生长,有效地促进了根系发育,起到了蹲茁壮苗的作用。

3.镇压提墒 串地后气温升高,正是春旱发生的时期。土壤水分以气态形式扩散,土壤中的含水量迅速下降,这时候单纯耙耱就不行了,必须耙耱结合镇压,碾碎坷垃,减少土壤空隙,减轻气态水的扩散。镇压同时还能加强毛细管作用,把土壤下层水分提升到耕作层,增加耕作层的土壤水分。镇压后耙耱,切断土壤表面的毛细管,使水分保存下来。

镇压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石磙镇压,另一种是打坷垃。经过普遍的拍打,使表土踏实。镇压过的土壤容重由1.12克/立方厘米,提高到1.17克/立方厘米。干土层减少,土壤耕作层含水量提高。镇压后土壤温度也稍有提高,10厘米土层内硝态氮有增加趋势。经过耙耱镇压,地面平整,播种层深浅基本一致,可使出苗早、出苗齐、扎根快、小苗壮。

镇压的先后,要根据土质和干旱程度来决定。一般是压干不压湿,先压沙土,再压壤土,后压黏土。对于跑墒严重、土坷垃多、整地粗糙的地块,尤其要搞镇压和打坷垃。整地保墒也要根据不同情况灵活掌握。耙耱和镇压次数要因地制宜。干旱严重,要多耙、多耱、重镇压。如果雨多地湿和二阴下湿地,不但不能镇压和耙耱,还得耕翻晾墒。一般情况下,秋耕施肥地在春天只犁串一遍,多耙多耱,打碎坷垃,即可播种。经过秋耕施肥和春耕保墒整地,莜麦地达到无坷垃、无根茬、土地平整细碎、上虚下实,即使一春无雨,地表二指深处的土壤仍是湿漉漉的,就可以保住全苗。

对于干旱地区的精细整地,经过以上秋冬春连续作业之后,一般地块墒土都比较好,为播种工作打好了基础。

(三)施肥技术

莜麦根系比较发达,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增施肥料,并施用质量较高的有机肥料是确保莜麦苗壮、秆粗、叶绿、穗大、粒多、粒饱及增产效果明显的主要措施。许多莜麦的高产田一般莜麦地都用大量的农家肥料作底肥。施肥要施底肥、浅层肥、种肥、追肥。要实行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分期分层的科学施肥方法。

1.施足底肥 农家肥料作底肥,不仅有后劲,肥效持久,而且可以使土壤形成团粒结构,使土壤疏松、透气,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有条件的每亩混施磷肥25千克~50千克。第二年春播前再亩施750千克~1000千克土羊粪(或猪粪)作浅层底肥,效果更佳。

2.科学施肥 多施肥、施好肥固然可以增产,但如果加上科学施肥,增产的效果会更大。莜麦需要“三要素”的数量,以亩产200千克计算,每亩需要可吸收的氮6千克、磷2千克、钾5千克。多年来,广大群众在莜麦科学施肥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将多种肥料混合在一起,制成混合肥施用;背阴和冷性地增施骡马粪、羊粪等热性肥料;沙地多施土粪、猪粪等凉性肥料;高寒地区为了提高地温,可大量施用炕土、羊粪、骡马粪作基肥。

为了提高肥效,要提倡集中施肥。肥多的地方,可结合秋耕或春耕施足底肥。地多肥少的地方,为使肥料充分发挥作用,可采用沟施办法,把肥料集中施于播种行内。还可以施用细碎腐熟的人粪干、饼肥、羊粪,播种时采取一把肥料几颗籽的办法。尤其在条件较差的旱地,要坚持以种肥为主。山西省高寒作物研究所施硝酸铵作种肥的试验结果证明,1千克种肥平均可增产6.1千克莜麦,比不施用农家肥的莜麦增产16.5%。

各种肥料要充分沤制腐熟。磷肥作底肥,要在施用前和农家肥混合沤制。如果直接施用,易在土壤中固定,不便于莜麦吸收。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莜麦分蘖阶段和拔节后、抽穗前,还应追一两次化肥(尿素),以保证莜麦一生不缺肥。

目前,莜麦地块的施肥水平普遍很低,甚至有相当数量的莜麦地基本上不施肥。这些地方如果做到大粪滚籽,消灭了白茬下籽,莜麦就会有较大幅度的增产。

三、播种技术

播种是莜麦栽培技术中的重要一环。搞好播种,是获得莜麦高产的重要措施,因此必须精益求精,认真抓好。

(一)选种

不管哪种作物,播前对种子做进一步的精选和处理,都是提高种子质量、保证苗全苗壮的措施之一。“母壮儿肥”“好种出好苗”就是选种道理。莜麦的选种更为重要。因为莜麦是圆锥花序,小穗与小穗间,粒与粒间的发育不均衡,小穗以顶部小穗发育最好,粒以小穗基部发育最好,所以应通过风选或筛选选出粒大而饱满的种子供播种使用。

(二)晒种

晒种的目的,一是为了促进种子后熟作用,二是利用阳光中紫外线杀死附着在种子表皮上的病菌,减少菌源,减轻病害。种子经过冬季库存,温度较低,通过晒种,能使种子内部发热变化,促进早发芽,提高发芽率,因此是一个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晒种方法很简便,按群众的经验,播种前几天,选择晴天无风,将种子摊在席子上晒4天~5天,即可提高莜麦种子的活力,提早出苗3天~4天。

(三)发芽试验

莜麦是较耐贮藏的一个品种,保存多年后,仍可发芽,一般的讲,头年收获的莜麦可不作发芽试验。但是,如果收获时遇雨或贮藏条件不好,因潮湿而发生变质现象,就应做发芽试验。假如是从外地引进的种子,都应该在播种前做发芽试验。发芽率在90%以下,要适当增加播种量。发芽率在50%以下者,不宜做种子。

(四)拌种

莜麦坚黑穗病近年又有回升,且很普遍,因此必须大力推广药剂拌种,拌种药剂是0.3%的菲醌或拌种双,同时用5%的七氯粉煮制的毒谷或毒土随种播入土壤,防治地下害虫。

(五)播期

选择适宜播期,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是目前夺取莜麦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莜麦一生的生长发育中,最主要的是播种、分蘖、拔节、抽穗和成熟5个时期,而播种期又是前提和基础。俗话说:“见苗一半收。”说明播种不仅影响着苗全苗旺,同时对以后的四个时期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莜麦是喜凉怕热作物。莜麦播期的选择和确定,都必须自始至终考虑到“喜凉怕热”这一特点。就是说,不仅要考虑到播种期是否符合这一特点,而且更重要的还要考虑到以后的各生育阶段是否也适应这一特点。凡符合这一特点的就是适宜播期,否则就不是适宜播期。

根据这一自然特点和群众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宁夏莜麦区的适宜播期,一般应在春分到清明前后,最迟不宜超过谷雨。

(六)合理密植和播种方式

合理密植就是根据气候特点、品种类型、种植方式、耕作措施等条件,创造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在正常的情况下,同一个莜麦品种,其籽粒和秸秆都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如果是粒多秸秆少,说明是稀植了;如果是粒少秸秆多,说明是密度过大了。只有在莜麦的籽粒和秸秆达到合理的比例时,密度才比较合理。一般说,二者如达到1∶1,即单位面积收获的籽粒产量和秸秆产量相同时,反映出的密度比较合理。在这一原则指导下,确定具体的播种量时,又必须根据不同的耕作条件来确定。一般在高水肥土地,播量应为127.5千克/公顷~142.5千克/公顷。中水肥地亩播量为112.5千克/公顷~127.5千克/公顷。旱薄地播量为90千克/公顷左右。另外,在推迟播种的情况下,播量要适当增加30千克/公顷~45千克/公顷。

播种方式目前大体可分为耧播、犁播和机播。耧播主要适用于坡地和沙性大的土壤,它具有深浅一致、抗旱保墒、省工、方便的优点,适宜在大片地、小块地、山地、凹地、梯田等各种地形上播种。犁播有撒子均匀、播幅宽、便于集中施肥等优点。机播既有耧播的优点又有犁播的优点,而且速度快、质量好。播前一定要查墒验墒,根据不同土壤和地形的墒情状况,确定播种顺序和播种方式。一般播种深度3厘米,黑钙土和半干旱区4厘米~5厘米。如果特别干旱时可种到5厘米~6厘米。

(七)播后砘压

莜麦无论采用任何方式播种,在土壤干旱的情况下,播后均需砘压。作用不仅在于使土壤与种子密切结合,防止漏风闪芽,而且便于土壤水分上升,有利于发芽出苗。滩地和缓坡地随播随砘。坡梁地因受地形限制,一般情况下打砘要比耱地有利于获得全苗壮苗。

四、田间管理

农谚说:“三分种、七分管。”只有在种好的基础上,认真加强莜麦的田间管理,才能达到苗壮、秆粗、穗大的目的。莜麦的田间管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苗期管理、分蘖抽穗期管理和开花成熟期管理。

(一)苗期管理

1.莜麦苗期的生育特点 莜麦从出苗到拔节为苗期。其生育特点是,莜麦播种后到出苗前,种子萌发与幼芽生长,全靠胚乳贮藏的养分供给。这一阶段需水很少,只要有黄墒土即可出苗。所需要的空气(氧气)和温度,一般均可满足供给。此时只要认真做好精细整地、种后耱平、破除板结、预防卷黄,即可保证全苗。出苗后到分蘖前,主要是生长根系,根系数和根重增加较快,而茎叶生长较慢。如果苗期根系没有扎好,拔节后地上部分猛长,根系生长就要受到影响,这个损失就很难弥补。所以“壮苗”和“麦要胎里富”的实质,就在于积极促进地下根系生长,适当控制地上部分的生长,达到根旺苗壮。所以说,“上控下促”,这是苗期管理的主要目的。

2.高产莜麦苗期的长势长相 根据实践和多年观察,高产莜麦苗期长相,应当是满垄、苗全、生长整齐、植株短粗茁壮。单株的长势是秆圆、叶绿、根深。

3.苗期的田间管理措施 莜麦苗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保全苗、促壮苗。为使小苗蹲实茁壮,在播种之前就要做到整地精细,科学施肥和种子处理等,为壮苗打下基础。在此情况下,要及早加强苗期的田间管理。莜麦苗期田间管理的主要措施是早锄、浅锄。一般莜麦区,春季干旱,莜麦生长缓慢,杂草极易混生,第一次中耕锄草不仅能松土除草,提高地温,切断土壤表层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达到防旱保墒,而且能调节土壤中水分、温度和空气的矛盾,促进根系发育,早扎根、快扎次生根,形成发达的根系,加强根系吸水与新陈代谢的作用。尤其是二阴地和下湿盐碱地,第一次中耕锄草有提温通风、切断毛细管、防止盐碱上升、发生锈苗的作用。

在具体运用上是干锄浅、湿锄深。即在干旱情况下浅锄,切断毛细管,保墒防旱,达到干锄湿;在雨涝情况下,深锄晾墒,促进土壤水分蒸发,达到湿锄干。通过锄地可以保证莜麦生长有一个适宜的土壤环境。近几年,春季温度高,便有蚜虫苗期传毒造成早期幼苗红叶枯萎现象和地下蝼蛄蛴螬伤苗等问题,因此在早锄的同时,还应注意防治苗期的病虫害

总之,苗期根系发达,植株茁壮,就为后期壮株大穗打下了基础。如果杂草丛生,莜麦生长弱小,根系少,茎叶细弱,就不能有效地抗病、抗倒。

(二)分蘖抽穗期的田间管理

1.防止倒伏 宁夏莜麦主要是旱地种植,但也有个别农户在川道水地种植。当前,水地莜麦栽培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倒伏与丰产的矛盾,这是限制水地莜麦产量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据调查,倒伏一般减产10%~40%,而且降低莜麦品质和秸秆的饲用价值。

莜麦倒伏有茎倒和根倒两种,常见的是根倒。造成倒伏的外界因素是栽培密度不当,施肥浇水不科学,以及不良气候(大风、暴雨)等的影响;内在因素是植株的抗倒能力弱,不能适应外界的自然条件。因此,防止倒伏的根本途径,是要从内在因素出发,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植株的抗倒能力。

(1)深耕壮秆 深耕不仅对莜麦生长有重要作用,而且是壮根壮秆的重要措施。深耕后种植的莜麦,根数明显增加,茎粗也较明显,根系发达,次生根生育健旺,不仅可以从土壤中摄取更多的养分,而且对于茎秆有牢固的支撑作用,对防止倒伏有重要作用。有些地方在盐碱地进行铺沙,改良土壤,也有显著的防倒伏作用。

(2)适当早播 莜麦早种,苗期气温低,有利于幼穗和根系生长;拔节成熟期干旱少雨,气温偏低,有利于控秆蹲节,限制植株狂长,基部节间缩短,茎秆比较粗壮,提高抗倒能力。

(3)合理密植 莜麦倒伏与密度有很大关系。莜麦是喜凉怕热作物,如果密度过大,通风不好,造成茎秆细弱,茎壁组织不发达,容易倒伏。因此必须采取宽幅大垄,即播幅4.5厘米~6厘米,行距25厘米左右。播种方法应以机播为主,增加播幅内单株营养面积,做到合理密植。经调查试验,凡是这样做的地块,茎秆粗壮,抗倒性强,分蘖适中,抽穗整齐,成熟一致,成穗率高,穗大粒多。

(4)巧施水肥 根据典型调查,水地莜麦倒伏往往发生在底肥不足的情况下。由于底肥不足,影响了根部发育,从而使莜麦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以及内部生理机能失调。在此情况下,后期如果施肥浇水不当,必然造成倒伏。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必须采取前促后控的办法,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农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相互配合,防止营养失调。有的地方重施基肥,一般很少施追肥,特别是孕穗后,更注意少施或不施氮肥,对防止倒伏有明显的效果。在浇水上,要“头水早,二水迟,三水四水洗个脸”。早浇水既能满足幼穗分化对水肥的要求,又能达到壮而不狂,高而不倒的目的。有的地方在分蘖到孕穗前,浇二至三次水,孕穗后即停止浇水。浇后深锄2次,促进根壮。

前面几项措施是一个整体。适当早种是为控秆蹲节,但为了促进莜麦生长又需早浇水来促;早浇水对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来说,能促进生殖生长,控制营养生长;宽幅大垄有利壮秆催苗,但为防止植株过高,后期要减少浇水,并实行轻浇。通过这一系列又促又控相结合的措施,就会有效地防止倒伏。但是,防止莜麦倒伏的根本性措施,是培育和选用抗倒的优良品种。

2.控制花梢 莜麦空铃不实,称为“花梢(有的地方叫“白铃子”“轮花”)”。莜麦的花梢率一般在15%左右,严重的达35%以上,对产量影响很大。因此,弄清花梢的成因,找出控制花梢的有效办法,同样是提高莜麦产量的一个重要措施。

花梢究竟是什么东西,它是如何形成的?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些问题众说不一,分歧很大。有的认为花梢是一种病害,有的认为是药剂拌种的结果,也有的认为是光照、高温、干热风的危害所致(有的叫火扑)。山西农科院高寒作物研究所经过多年的试验与调查,认为莜麦的花梢并不是一种病害,它与谷子的秕谷和豆类的秕角一样,是一种生理特性。花梢的成因,也并不主要是光照、高温、干热风危害的结果,从根本上看,它是莜麦结实器官在不断分化、小穗和小花逐步形成的过程中,由于阶段发育所限与生理机能受到影响和抑制产生的。由于花梢是莜麦的一种生理特性,因此花梢是不会完全消灭的,消灭了,莜麦的生命也就停止了。但是,花梢又是可以控制的,人们完全可以在掌握其规律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相应地减少花梢,达到高产的目的。

莜麦花梢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羽毛型。这是由于拔节到抽穗阶段营养不足形成退化的乳白色护颖。其形状是对生的两个窄小羽毛薄片。二是空铃型。这是一种刚刚形成的小穗,但小穗及小花为发育不完全的性器官。三是空花型。在正常的小穗中,由于营养不足等原因,形成了发育不完全的小花,形成有穗无籽的空铃。

从花梢的着生部位看,其显著特点:一是上部少,下部多;二是主穗少,分蘖穗多。这些特点说明,莜麦花梢率的高低与莜麦体内营养物质的多少及其输送的先后次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莜麦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先分化出来的小穗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既早又多,因而花梢少,而后分化出来的小穗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既迟又少,因而花梢就相应增多,于是形成莜麦花梢上部少、下部多,主穗少、分蘖穗多的普遍特点。找到了这个规律,我们就可以集中围绕莜麦体内营养物质的制造、输送以及有关的外部因素,采取各种相应措施,因势利导,控制和降低花梢率。

(1)增加营养物质,是降低花梢率的前提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如果在生长发育阶段,特别是前期阶段,土壤中的水肥充足,莜麦体内吸收的营养物质就多,因而大大促进了穗分化,增加了小穗数,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花梢的形成条件。反之,如果营养不足,不仅影响穗分化,减少小穗数,而且由于先天性不足,会产生大量的花梢。要增加营养物质,就必须注意科学施肥科学浇水。从施肥情况看,试验表明,多施氮肥的比少施的花梢率低;以氮肥作种肥的比作追肥的花梢率低;氮、磷、钾三要素配合施用的比单独施用的花梢率低。如果农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则效果更为明显。从浇水情况看,试验表明,在莜麦抽穗前12天左右的降雨量对花梢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降雨多则花梢率低,降雨少则花梢率高。同时抽穗前5天的湿度也直接影响花梢的多少。同样情况下,如果从分蘖到抽穗阶段适时灌水,经常保持土壤的一定湿度,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花梢增加的条件,因而能同时收到花梢率低、产量高的双重效果。另外,轮作倒茬与花梢也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在气候干旱、土壤瘠薄的高寒山区,前茬作物对土壤中水肥的储备影响很大。试验证明,胡麻茬的花梢率比黑豆茬高,黑豆茬的花梢率又比马铃薯茬高。所以说,正确地选茬轮作,合理地养地,使土壤中的水肥积蓄较多,就会相应地增加土壤肥力,减轻花梢的发生。

(2)促进营养物质的输送,是降低花梢率的关键一环莜麦是一种喜凉怕热作物,喜欢凉爽而湿润的气候环境。如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温度过高,就会使莜麦的发育阶段加快,生育期缩短,从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制造和输送,同样会使花梢增多,产量降低。夏莜麦区的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从清明到小暑分期播种的莜麦,随着播期的推迟,各个生育阶段的温度相应上升,花梢随之增加,产量随之下降。因此,合理调节播期,适当早播,减少高温对莜麦的影响,就能减轻花梢,提高产量。

莜麦种植密度与花梢也有直接关系。如果密度小,分蘖就多;分蘖多,就会影响单株莜麦体内营养的消耗,减慢输送速度,导致花梢增加。这也就是花梢着生部位所以形成主穗少、分蘖穗多的主要原因。如果密度适当加大,相应减少分蘖穗,就可更多地发挥主穗的威力,加快营养的输送和吸收,有效地降低花梢率。但是,如果密度过大,反而会因为主穗的群体过多,营养供不应求,同样会导致花梢的增加。只有因地制宜、合理密植,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培育和选用优良品种,是降低花梢率的根本措施莜麦的品种不同,花梢率也不同。在现有的莜麦品种中,大体分三种情况:一是小穗数少,产量较低,花梢率也低;二是小穗数多,产量较高,花梢率也高;三是小穗数多,产量较高,花梢率较低。在选用品种时,既要看花梢率的高低,也要看小穗数的多少和产量的高低。小穗数少、产量低的品种,即使花梢率再低,也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一时找不到产量高、花梢率低的品种,可选用产量较高、花梢率也高的品种,然后通过各种综合措施,降低花梢率。与此同时,应加强科学试验,加快培育产量高、花梢率低的优良品种。

3.掌握浇水 前面讲到,莜麦本是一种既喜湿又抗旱,既喜肥又耐瘠的作物。在实践中,有些人不注意莜麦的这一特性,往往将它的抗旱性误认为需水少,将它的耐瘠性误认为需肥少,因而导致了对莜麦的低待遇,导致了在种植分布上平川少于山区的情况,导致了莜麦的低产状况。为此,必须科学地、全面地认识莜麦的生物学特性,为莜麦生长创造一个适宜的水肥条件,使莜麦的高产潜力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

从莜麦的发育与水分的关系中我们知道,莜麦是一种喜湿性作物,它吸收、制造和运输养分,都是靠水来进行的,水分多少与莜麦生长发育关系极大。为此,在莜麦的一生中,必须根据其各个阶段对水分的需求,进行科学浇水。

根据莜麦的生理特性和生产实践,在对莜麦浇水时应认真掌握以下三个原则:(1)饱浇分蘖水。因莜麦的分蘖阶段在莜麦的一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这一阶段中莜麦植株的地上部分进入分蘖期,决定莜麦的群体结构;植株的地下部分进入次生根的生长期,决定莜麦的根系是否发达;植株内部进入穗分化期,决定莜麦穗子的大小和穗粒数的多少。因此,在这一阶段,莜麦需要大量水分。为满足这一生理要求,必须饱浇。但不可大水漫灌,而要小水饱浇。(2)晚灌拔节水。饱浇分蘖水之后,莜麦进入拔节期,植株生长速度本来就很快,如果早浇拔节水,莜麦植株的第一节就会生长过快,致使细胞组织不紧凑,韧度减弱,容易造成倒伏。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发生,拔节水一定要晚浇,即在莜麦植株的第二节开始生长时再浇,并要浅浇轻浇。(3)早浇孕穗水。孕穗期也是莜麦大量需水的时期,但这个时期莜麦正处于“头重足轻”的状态,底部茎秆脆嫩,顶部正在孕穗,如果浇不好,往往会造成严重倒伏。为了既满足莜麦这一时期对水分的需求,又防止造成倒伏,必须将孕穗水提前到顶心叶时期浇水,并要浅浇轻浇。

(三)开花成熟期的田间管理

莜麦从开花到成熟约40天。这个时期虽然穗数和穗的大小已经决定,但仍是提高结实率、争取穗粒重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管理目标是防止叶片早衰,提高光合功能,使其能正常进行同化作用,促进营养物质的转运积累,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保证正常成熟。具体措施是“一攻(攻饱籽)”和“三防(防涝、防倒伏、防贪青)”。

五、适时收获

莜麦的生长发育过程到蜡熟中期基本结束,这时根系的呼吸作用完全停止、叶片包括旗叶在内已经全黄、籽粒干物质积累和蛋白质含量达到最大值,实际上已经成熟,但植株含水量仍比较高,籽粒含水量还在30%以上;进入蜡熟末期,植株全部转黄,籽粒含水率迅速降低到20%以下。但莜麦成熟很不一致,当穗下部籽粒进入蜡熟中期即应开始进行收获,群众有“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两成丢”的说法。

收获时期,时值雨季,收获过晚,常因风雨造成倒伏,不仅收割不便,还会导致籽粒发芽、秸秆霉烂,降低莜麦面粉和饲草的品质。因此,收获莜麦是一项突击性、抢时间的工作,应抓紧,不可有所延误,否则可能丰产而不得丰收。当然这里所说的抢时间,是指在适时收割的情况下抢,并不是说越早越好。如果收割过早,莜麦灌浆还不充分,籽粒不饱满,产量反而不高,品质也不好,但收获过晚,容易折穗、落粒严重,损失较大,所以收割莜麦必须强调“适时”“及时”。

收获莜麦应根据籽粒成熟度、品种特性、收获方法、劳力机具和天气条件等确定适宜时间集中抢收。以地多人力少的,收获可在蜡熟中期,收割后有一个自然脱水的过程再进行脱粒;地少劳力多的,可从蜡熟后期开始。在天晴少雨时,采取割晒的方法,先将莜麦割倒,在田间晾晒一两天,然后打捆运回;如遇阴雨天气,要即割即运,注意翻晾,防止雨淋,否则会导致麦堆内温度过高、受热变质和霉坏的损失。种子田要在抽穗后期到成熟期间认真去杂去劣,抢晴收获,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种子生命力和发芽率。莜麦收获既要争分夺秒抢时间,做到及时收割,又要讲究质量,保证颗粒归仓。为了保证精收细打,颗粒归仓,人工收割的,每平方米的掉穗数不应超过两个。

莜麦脱粒以后必须尽快晒干,扬净杂质筛除秕粒;无论是机械或畜力打场,都要做好细打和复打的工作,尽量减少丢失,做到精收细打,颗粒归仓。入库前的籽粒含水量应降到13%以下。作为种子必须单收、单运、单晒、单脱,严格防止机械混杂,充分晒干、扬净,入库种子含水量要求在12%左右,标明品种名称,妥善保管并采取严密的防蛀、防霉措施。

六、产量构成因素

简言之,莜麦产量是由单位面积上的成粒数和粒重两个因素构成的。其公式是:

产量=成粒数×粒重。在这两个构成因素中,哪个又是主要的呢?根据莜麦种植上多年来的生产实践和试验研究证明,影响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单位面积上的成粒数。莜麦产量的高低,与单位面积上成粒数的多少成正比,成粒数多的,产量就高;成粒数少的,产量就低。而千粒重的变化则不大,比较稳定,所以不是影响莜麦产量的主要因素。

既然莜麦的产量高低主要决定于成粒数的多少,那么,成粒数又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呢?很明显,是由单位面积上的穗数和穗粒数构成的,其公式是:成粒数=穗数穗×粒数,这就是说,成粒数取决于单位面积上的穗数与每穗平均粒数之积。

那么,穗数与穗粒数这二者与成粒数之间,或者说与莜麦的产量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决定成粒数多少(或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既不是穗数的多少,也不是穗粒数的多少,而是它们二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即合理的密度。有的人不注意这一点,或者只顾增加穗数,致使穗粒数减少的幅度超过了穗数增加的幅度;或者只顾增加穗粒数,致使穗数减少的幅度超过了穗粒数增加的幅度,都不能达到增加成粒数的目的。而只有穗数与穗粒数达到正好协调时,单位面积上的成粒数才会多,产量才会高。

那么,如何寻找或选择合理的密度呢?这要根据莜麦品种的类型、土地的水肥条件和各地的气候特点来确定。试验结果表明,一般高水肥地,使用矮秆抗倒品种,产量指标为300千克以上者,亩播种量10千克左右,合理密度为45万株~50万株。中水肥地,产量指标为225千克左右者,亩播种量7.5千克~8.5千克,合理密度为40万株左右。高产旱地,使用分蘖力适中的大粒旱地优良品种,产量指标为200千克左右者,亩播量7.5千克~8.5千克,合理密度为35万株;如使用分蘖力强的优良品种,亩播量7.5千克左右,合理密度为20万株左右。一般旱地,使用抗旱品种,产量指标为125千克左右者,亩播量6.5千克~7.5千克,合理密度为20万株~25万株。旱薄地,采取穴播,一穴8株~12株,亩播量6千克左右,合理密度为18万株左右。

从上述情况中,我们至少可以引出以下两个结论:一是合理的密度主要是根据莜麦品种的类型、土地的水肥条件和当地的气候特点来确定的。凡适合这些条件的就是合理的,产量就高;凡不适合这些条件的,就是不合理的,产量就低。那种不分析客观条件,主观臆造地去确定密度,必然事与愿违。二是合理的密度又是随着莜麦品种、水肥条件和自然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鉴于目前我们对自然气候只能利用它,适应它,因此,密度的变化又主要依据莜麦的品种和土地的水肥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就是说,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要想通过适当地提高密度来增加产量,那就必须培养和选用新的优良品种,必须改善土地的水肥条件,增加土壤的肥力。

在一定密度情况下,或者说当合理的密度基本确定之后,产量的高低又取决于什么因素呢?很明显,取决于穗粒数的多少。因为:成粒数=穗数穗×粒数的公式中,穗数即密度,成了常数,在此情况下,每穗的粒数越多,单位面积上的成粒数就越多,产量就越高。

为什么在相同密度下,平均穗粒数相差较大呢?主要原因在于田间管理。田间管理好,施肥和追肥适量、适时的,在同等穗数的基础上穗粒数就可以大大增加;反之,田间管理不好,浇水和追肥不适量、不适时的,穗粒数就大为减少,产量也随之降低。

既然如此,那么在已经选择了合理密度的情况下,要提高产量,就必须把工夫下在田间管理上,通过一系列科学和精细的田间管理措施,在维持和保证合理的群体结构(即穗数)的同时,努力促进个体形状的发育,增加铃数,减少花梢,以达到粒多、粒大的目的,这样,群体结构和个体结构都处于最佳状况,产量就会随之而大幅度增长。

综上所述,莜麦产量的高低取决于成粒数的多少;成粒数的多少,又是建立在合理的群体结构和个体结构协调一致的基础之上的。成粒数是高产的主要条件,而粒重又是高产的保证,否则,尽管成粒数多,但后期如发生病害、灌浆期的干旱、早霜、贪青晚熟及倒伏等情况时,籽粒成熟不好,粒重降低,同样不能达到高产。因此,夺取莜麦的高产,既要抓住总体的主要矛盾,又要注意各生育阶段的具体矛盾,防止某一阶段的矛盾激化,导致整个全过程的矛盾转化。这样,在莜麦的整个栽培过程中,就必须运用各种措施,在保证粒重的同时,主攻单位面积上的成粒数,努力夺取莜麦的高产。

七、莜麦病虫害防治

(一)主要病害

莜麦病害主要有坚黑穗病、红叶病和锈病。

1.坚黑穗病(又名“黑霉”“黑旦”)

(1)病状及传播:坚黑穗病带病植株从苗期到抽穗初期,症状不明显,外形与健株相似。到灌浆后期病穗的结实部分,变成黑褐色粉末状的孢子堆,病穗比较松散,病菌孢子称为“厚垣孢子”。孢子堆常黏成坚硬的小块,其外裹有灰白色的薄膜,不易破裂,故称为“坚黑穗病”。坚黑穗病的病穗结实部位,也全部变成黑褐色粉末状的孢子堆,但病穗的显著特点是受病小穗紧贴穗轴,其外也包裹灰白色薄膜。

(2)发病规律:莜麦坚黑穗病原菌是一种担子菌。发病的最适温度是20℃~25℃。病害发生时病菌孢子浸染种子,种子萌发后侵入幼苗,蔓延全株,最后侵入穗部,成为来年发病的根源。一般在土壤湿度大而温度低时发病重。

(3)防治方法:多年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表明,只要选用优良的拌种药剂和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倒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拌种,黑穗病是完全可以消灭的。

张家口市坝上农科所与中国农科院作物品资所大量协作研究,通过人工接种表明,不同品种对燕麦黑穗病感染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凡前期生长发育快,单株分蘖力低的品种田间抗病能力强,反之,生育期长、分蘖力强的农家品种抗病力弱,相关系数在r=0.80~0.965。因此异地换种,选用抗病力强的品种是防治黑穗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除选用抗病品种外,建立无病品种基地及实行“豌豆—小麦—马铃薯—莜麦—亚麻—豌豆”5年轮作倒茬外,重点应做好播前种子处理。处理方法:50%克菌丹按种子量的0.3%~0.5%,播前5天~7天拌种堆放在一起可提高拌种效果;50%福美双按种子量的0.3%拌种;拌种双按种子量的0.2%拌种,药效可达95%~100%;若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可湿性农药湿拌闷种防效更好。湿拌药剂闷种的方法是:按常规用量将药剂溶于水中,用水量是种子量的3%~5%,若气温低于0℃,将水加温至10℃,种子以100千克为一堆,平摊在水泥地面上,用小喷雾器边喷药液边用木锨翻拌,连续翻3遍以上,然后集堆盖好,闷种5天~7天即可播种;25%萎锈灵按种子量的0.3%拌种。

(4)农艺措施:选用无病种子;抽穗后及时拔除田间病株;播前晒种保持种子干燥清洁;播前药剂拌种处理;合理轮作倒茬避免多年连作;适期播种等。

2.燕麦红叶病燕麦红叶病是一种由大麦黄矮病引起的病毒性病害,在我国最初发现于1951年,由于该病寄主范围广,除可侵害大麦、小麦、燕麦、高粱、玉米、谷子等外,还能侵害36种禾本科杂草,所以该病又称为“禾谷类黄矮病”。

(1)危害症状:燕麦红叶病是由蚜虫、蓟蚂、条斑蝉等传毒媒介传播的一种病毒病,这种病不能由种子、汁液、土壤等途径传病。病毒浸染健康植株3天~15天出现症状,初次浸染来源,都是由翅蚜从其他越冬寄主上吸入的病毒传播的,病毒病源在多年生禾本科杂草或秋播的谷类作物上越冬。因此红叶病的发生危害与传播蚜虫发生的时间、数量有关,5月上中旬气温高,相对湿度小,气候干旱,蚜虫数量大;同时,大麦、小麦黄矮病发生与危害数量也多;5月上中旬低温、多雨、虫源少,大麦、小麦的黄矮病均少。幼苗得病后,病叶开始发生,在中部自叶尖变成紫红色,叶的背面较正面为深,尔后沿叶脉向下部发展,逐渐扩展成红绿相间的条斑或斑驳,病叶变厚变硬,后期呈橘红色,叶鞘紫红色,病株有不同程度矮化、早熟、枯萎现象。由于病毒导致韧皮部畸形,干扰糖类的正常输送而溢出外面,使腐生性真菌得到良好的繁殖条件,故后期常呈黑色的外观。莜麦受红叶病浸染后,植株光合性能减弱或早衰,穗粒数、穗粒重明显下降。河北省察北牧场试验站调查结果显示,受红叶病浸染减产的主要原因是穗粒数减少42.1%~51.2%,千粒重降低9.4%~ 21.2%,株高降低11%。

红叶病发病最适温度为15℃~20℃,温度过高时症状不明显,一般气候干燥、稀植有利于蚜虫传播,发病也较重,潮湿、密植、背阴地则发病轻。

(2)发病规律:引起莜麦红叶病的大麦黄矮病毒,不能由种子、针液和土壤等途径传播,只能由蚜虫传播,有14种蚜虫传播这个病毒,最主要的是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蚜虫吃食病株后,可以传播20天左右,但产下的幼蚜和卵不带毒。发病的最适温度为15℃~20℃,温度过高时症状不明显。一般气候干燥、稀植有利于蚜虫传播,发病也较严重,潮湿、密植、背阴地则发病轻。

(3)防治方法:在常年蚜虫开始出现之前,在田边地头向阳窝风处及时发现、检查,一旦发现中心病株(田间最初发病的植株),及时喷药灭蚜控制传毒。其方法是:80%敌敌畏乳油3000倍液,或用20%速灭杀丁乳油3300~5000倍液喷雾;用50%避蚜雾可湿性粉剂150克/公顷兑水750千克/公顷~900千克/公顷喷雾防治;用40%乐果乳油2000~3000倍液,用40.7%乐斯本乳油750毫升/公顷~1050毫升/公顷兑水喷雾;50%锌硫磷乳油2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达87.7%;在播种前用内吸剂浸种或用内吸剂制成颗粒拌种;消灭田间地埂周围杂草,控制寄主和病毒来源;改善栽培管理,增施氮肥、磷肥及合理配比,促进早封垄,增加田间湿度,减少黄叶,保持绿叶数量,控制蚜虫数量是减轻红叶病的有效办法;选用抗病良种。

3.锈病(又名“黄疸病”)

(1)危害症状:莜麦的锈病有秆锈病和冠锈病,但其发病条件相似。莜麦秆锈病发病始见于中部叶片的背面,初为圆形暗红色小点,逐渐扩大,可穿透叶肉,使叶片的正反面均有夏袍子堆。其后向叶鞘、茎秆、穗部甚至护颖、小花颖壳发展,病斑呈暗红色棱形,可连片密集呈不规则斑。由于病斑处大量散失水分、消耗叶肉内养分,致使受病组织早衰。该病是由地块外杂草寄主上产生的锈孢子浸染而发病,在适宜条件下,病斑产生大量的夏孢子,借助雨水、昆虫、风等传染,特别在低洼、下湿地种植密度大,通风不良,氮肥施用过多,植株贪青徒长的情况下发生尤重,一般减产15%~18%。

(2)发病规律:病菌能产生夏孢子和冬孢子。病害是由地块外杂草寄主上产生的锈孢子传染发病。在条件适合时,由病斑产生大量的夏孢子,借雨水、昆虫、风力等传染,引起再浸染。一般在低洼湿地,或密度大、通风不良、施肥过多、植株徒长等情况下发病较重。

(3)防治方法:选用抗锈病高产良种;实行“豌豆→小麦→马铃薯→裸燕麦→亚麻→豌豆”轮作方式,避免连作;加强栽培管理,多中耕,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合理施肥,防止贪青徒长晚熟,多施磷钾肥促进早熟;消灭病株残体,清除田间杂草寄主;用2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120克拌种处理种子100千克;用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180克/公顷~480克/公顷在感病前或发病初期兑水1125升喷雾;发病后及时喷药防治,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2.5克/公顷,在发病初期兑水750升喷雾;用12.5%粉唑醇乳油500毫升/公顷~750毫升/公顷在锈病盛发期兑水喷雾;用20%萎锈灵乳油2000倍液喷雾。

4.白粉病

(1)危害症状:该病可侵害莜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主要发生在叶及叶鞘上,叶的正面较多,叶背、茎及花器也可发生,病部初期出现灰白色粉状霉层,后呈污褐色并生黑色小点,即闭囊壳。

病原菌有寄生专化性,有复杂的生理小种,与莜麦专化型。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丝体表寄生,蔓延于寄主表面,在寄主表皮细胞内形成吸器,吸收寄主营养。病部产生的小黑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黑色球形,内含子囊9个~30个。子囊长圆形或卵形。

(2)发病规律:病菌靠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到感病莜麦叶片上,遇有温湿度条件适宜,病菌萌发长出芽管,芽管前端膨大形成附着孢和侵入线,穿透叶片角质层,侵入表皮细胞,形成初生吸器,并向寄主体外长出菌丝,后在菌丝丛中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随气流传播蔓延,进行多次再浸染。病菌在发育后期进行有性繁殖,在菌丛上形成闭囊壳。该病发生适温15℃~20℃,低于10℃发病缓慢。相对湿度大于70%有可能造成病害流行。少雨地区当年雨多则病重,多雨地区如果雨日、雨量过多,病害反而减缓,因连续降雨冲刷掉表面分生孢子。施氮过多,造成植株贪青、发病重。管理不当、水肥不足、土地干旱、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低,也易发生该病。此外种植密度大,发病重。

(3)防治方法:药剂防治①用种子重量0.03%(有效成分)2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用15%三酮可湿性粉剂20克~25克拌一亩麦种防治白粉病,兼治黑穗病、条锈病等。②在燕麦抗病品种少的地区,当白粉病病叶率达10%以上时,开始喷洒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000倍液;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合理密植;种植抗病品种。

5.叶枯病

(1)危害症状:又称“条纹叶枯病”。分布在我国各莜麦产区。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发病初期病斑呈水浸状,灰绿色,大小1-20.5-1.2(毫米),后渐变为浅褐色至红褐色,边缘紫色。病斑四周有一圈较宽的黄色晕圈,后期病斑继续扩展达7-252-4(毫米),系不规则形条斑。严重时病斑融合成片,从叶尖向下干枯。该病常与锈病混合发生,对产量影响较大。

病原称“燕麦德氏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Pyrenophora avenae Eidam Ito et Kuib,称“燕麦核腔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1根~4根,单生或丛生,具3个~8个膈膜,大小65-21065-12(微米);分生孢子圆柱状,两端圆,浅黄褐色,具3个~9个横膈膜,脐明显内凹,大小65-13015-20(微米)。子囊座烧瓶状,埋生在表皮下,外壁常附生分生孢子梗。子囊棍棒状,大小250-40035-45(微米),内含2~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卵圆形,具3~6个横膈膜,1~4个纵隔膜,浅黄褐色,大小45-7015-25(微米)。

(2)发病规律:病菌以孢子囊、分生孢子或菌丝在病残体上或病种子上越冬。翌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从幼嫩组织侵入,发病后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重复浸染。土温低、湿度高,苗期易发病,生长期天气潮湿发病重。

(3)防治方法:发病重的地区或田块,于发病初期开始喷洒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1次或2次。

6.包囊现虫病

(1)危害症状:该病为害重,寄生广泛,已引起世界各燕麦区的重视。各生育期均可表现症状,苗期较明显。病苗于播后45天表现生长缓慢、黄矮或分蘖减少。叶片由紫红色渐变为黄色,似缺氮症状,严重的植株矮化。后期有一半叶片变窄、变薄、变黄,穗小、秕粒增多。遇有不适宜的气候,引致干枯死亡。

病原称“燕麦胞囊线虫”,属植物寄生性线虫。雌虫胞囊柠檬型,深褐色,阴门锥为两侧双膜孔型,无下桥,下方有许多排列不规则泡状突,长0.55毫米~0.75毫米,宽0.3毫米~0.6毫米,口针长26微米,头部环纹,有6个圆形唇片。雄虫4龄后为线型,两端稍钝,长164毫米,口针基部圆形,长26微米~29微米;幼虫细小、针状,头钝尾尖,口针长24微米,唇盘变长与亚背唇和亚腹唇融合为一两端圆阔的柱状结构,卵肾形。

(2)发病规律:该线虫在我国年均只发生一代。9℃以上,有利于线虫孵化和侵入寄主。以2龄幼虫侵入幼嫩根尖,头部插入后在维管束附近定居取食,刺激周围细胞成为巨型细胞。2龄幼虫取食后发育,变为豆荚型,蜕皮形成长颈瓶形3龄幼虫,4龄为葫芦形,然后成为柠檬形成虫。被浸染处根皮鼓起,露出雌成虫,内含大量卵而成为白色胞囊。雄成虫由定居型变为活动型,活动出根与雌虫交配后死亡。雌虫体内充满卵及胚胎卵,变为褐色胞囊,然后死亡。卵在土中可保持1年或数年的活性。胞囊失去生命后脱落入土中越冬,可借水流、风农机具等传播。春麦被侵入2个月可出现胞囊。秋麦则秋季侵入,以各发育虫态在根内越冬,翌年春季气温回升为害,于4~5月显露胞囊。也可孵化再次侵入寄主,造成苗期严重感染。一般春麦较秋麦重,春麦早播较晚播重,冬麦晚播发病轻;连作麦田发病重;缺肥、干旱地较重;沙壤土较黏土重。苗期浸染对产量影响较大。

(3)防治方法:加强检疫,防止此病扩散蔓延;选用抗(耐)病品种;轮作与麦类及其他禾谷类作物隔年或3年轮作;加强农业措施,适当晚播,要平衡施肥,提高植株抵抗力;施用土壤添加剂,控制根际微生态环境,使其不利于线虫生长和寄生;药剂防治每667平方米施用3%万强颗粒剂200克,也可用24%万强水剂600倍液在小麦返青时喷雾;其他方法参见小麦粒线虫病。

(二)主要地下害虫

1.金针虫

(1)危害症状:金针虫,又叫“铁丝虫”“黄蚰蜒”,除危害莜麦,还危害其他麦类作物。金针虫种类有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褐纹金针虫3种,生荒地或草滩地附近农田多发生细胸金针虫,开垦年久的农田多为沟金针虫,二者均普遍发生于燕麦产区,且危害较重,尤以沟金针虫危害最大。以幼虫咬食已播种的莜麦种子或苗根部,造成裸燕麦不发芽或幼苗枯死,致使幼苗缺苗断垄,导致减产。土壤温度平均在10.8℃~16.6℃时活动危害最盛,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机;土壤温度上升到20℃时,则向下移动,不再危害,冬季潜居于深层土壤之中越冬。

(2)防治方法:施毒土。用20%甲基异柳磷乳油0.2千克兑砂土25千克,播前施入土壤;毒谷与种子混播,用干谷子或糜子5千克,90%敌百虫30倍液150克,先将谷子煮至半熟捞出晾至7成干,然后拌药即可施用,用量15千克/公顷;施毒饵,用75千克麦麸炒香后加水35千克~40千克拌90%敌白虫0.5千克,在黄昏时撒在田间麦行,用量23千克/公顷~30千克/公顷。

2.蛴螬

(1)危害症状:蛴螬以其成虫有金属光泽、体圆形,故称“金龟甲”。以其幼虫体白胖、多皱纹、体弯曲,故俗称之为“核桃虫”。在裸燕麦产区,危害农作物的蛴螬共有十余种之多,但以朝鲜黑龟甲危害最烈。蛴螬食性极杂,常咬断植株幼苗根部,使之枯黄而死。

(2)防治方法:用2%二嗪农颗粒剂18.75千克/公顷穴施;用50%锌硫磷乳油190毫升拌种50千克,或用50%1605乳油500毫升兑水25千克~50千克拌种250千克~500千克,拌种时先将种子摊开,将药液兑水后,用喷雾器边喷边拌,集堆闷2~3小时以后即可播种;用3%甲基硫环磷颗粒剂75千克/公顷~225千克/公顷与种子一起沟施;用5%大风雷颗粒剂23千克/公顷~37千克/公顷,混拌细砂土15千克/公顷~30千克/公顷后,随播种施入;用50%嘧啶氧磷乳油500毫升兑水50千克,喷拌种子500千克。

3.蝼蛄

(1)危害症状;蝼蛄,俗称“拉蛄”“土狗”,有两种,即华北蝼蛄和非洲蝼蛄。在四五月份气候温暖时开始活动,越冬后的蝼蛄非常饥饿,故危害加重。蝼蛄喜温湿,昼伏夜出,喜栖息于疏松湿润土壤或水位较高的盐碱地,雨后活动甚烈。除在土壤中咬食种子、幼苗外,在它窜土活动时拉断作物根系,使幼苗干枯而死。

(2)防治方法:用35%呋喃丹,按种子量的1%(有效成分)进行种子处理;用30%甲拌磷粉剂0.3千克,拌种子100千克;用50%对硫磷乳油100~200倍液,拌、闷、浸种。

4.土蝗

土蝗,是蝗虫中的一种类型,一年发生一代,从夏到秋都危害庄稼,尤其秋天危害最重。

(1)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土蝗的卵成块产在1厘米~2厘米土中,卵化后叫蝗蝻。3龄以后往往群集危害,致使成灾。尤其是靠近草地的莜麦,危害更为严重。

(2)防治方法:应用敌百虫或敌敌畏稀释2000~3000倍喷洒,效果良好。

(三)地上害虫

1.蚜虫

(1)危害症状:蚜虫,又名“油汉”,有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两种。这两种麦蚜在莜麦整个生育期内都能发生危害,以孕穗和抽穗期危害最盛。被害叶初呈黄色斑点,逐步扩大为条纹状,严重时全叶皱缩枯黄,以致全株枯死,麦穗受害,造成空穗和秕穗。

(2)发生规律:麦长管蚜喜光耐湿,多分布在植株上部和叶片正面,吸食穗部。麦二叉蚜喜干怕光,多分布在植株下部和叶片背面,喜幼嫩组织和发黄叶片。莜麦灌浆后迁离麦田。这两种麦蚜在莜麦整个生育期内都能发生危害,在孕穗和抽穗期危害严重。

(3)防治方法:有条件的地方进行麦田冬灌,可消灭部分越冬麦蚜;早期麦苗发生蚜虫时,用稀释到2000~13000倍的乐果液体;也可用80%的敌敌畏乳剂1千克,加水3000千克,进行喷雾。

2.黏虫

(1)危害症状:黏虫,又名“粟夜盗虫”“五花虫”“行军虫”“剃枝虫”,是我国禾谷类作物的毁灭性害虫之一,对华北、西北燕麦的危害极大,发生频率高,成虫有很强的迁飞能力。通常在7月上、中旬或7月下旬,第一代黏虫的幼虫大量咬食叶片,到5~6龄暴食期为害严重,有时咬断嫩枝、幼穗,使整个燕麦植株成为光秆,故为毁灭性害虫。

(2)发生规律:黏虫成虫有很强的迁飞能力,昼伏夜出,阴天时白天也来取食危害。食量随龄期增大而逐渐增多,到5~6龄为暴食期,可将植物吃成光秆,故为毁灭性虫害。

(3)防治方法:用糖蜜诱杀液灭蛾灭卵,做好预测预报,掌握虫情动态;最大限度地消灭成虫;把幼虫消灭在3龄以前;大发生时,要防止其转移蔓延。其药剂防治:用2%甲胺磷粉剂15千克/公顷~22.5千克/公顷喷粉;用0.04%二氯苯醚菊酯粉剂22.5千克/公顷喷粉;用5%来福灵乳油150毫升/公顷~300毫升/公顷兑水喷雾;用20%速灭杀丁乳油3300~5000倍液喷雾;将80%敌敌畏乳油1.5千克喷到25千克细土中,充分搅拌均匀后,再加入125千克细土继续搅拌,直到药土混合均匀,达到用手一扬即可散开为止;施毒土,用量为150千克/公顷;人工扑打,挖沟封锁。如果幼虫龄期增加,上述药液量及其浓度应相应增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