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淡水养殖动物个性病害的防治

淡水养殖动物个性病害的防治

时间:2022-1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草鱼多种疾病综合症常引起草鱼大量死亡或持续死亡。其发生的原因多由外来综合应激因素而引发,因此使用药物防治时应尽量避免刺激。鳃是鱼类重要的呼吸器官,一旦养殖鱼类因疾病而出现呼吸障碍,养殖鱼类会迅速死亡,因而烂鳃病相比其他细菌性疾病而言,常是引起养殖鱼类大量死亡与持续死亡的罪魁祸首。因此,在使用药物防治细菌性烂鳃病的同时不能忽视并发真菌的烂鳃病,否则将会使用药无效。

二、淡水养殖动物个性病害的防治

1.草鱼病毒性出血病

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多发于季节交替、天气突变及水质突变时期,尤其是在每年的“白露关”和“桑尖瘟期(又称麦黄期)”更是造成大量死亡,感染该病的养殖鱼类为草鱼和青鱼。它不仅感染当年鱼种,一周龄及二周龄以上的草鱼也能感染该病。

【病原】由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carp Reovi rus,GCRV)引起。

【临床诊断】按患病鱼的症状可分为四种类型,即“红鳍红鳃盖型”——患病鱼鳃盖与鳍条充血,“肠炎型”——患病鱼肠道充血发红且无脓液,“红肌肉型”——患病鱼肌肉点状或块状充血,“白鳃型”——患病鱼鳃失血呈白色、且内脏器官也失血呈白色。其中“红鳍红鳃盖型”、“肠炎型”、“红肌肉型”三种类型可能同时存在同一鱼体上,也可能单独出现。如发现草鱼口腔充血(图29)或鳃丝失血呈白色(图24),即可诊断为该病。

该病常与细菌性疾病如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及肝损伤综合症等同时并发,也常与寄生虫病如车轮虫、指环虫等并发。

【防治措施】预防该病时使用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疫苗。治疗该病一般是以改良水质或底质以营造良好的环境,减少草鱼、青鱼的应激,同时通过口服穿梅三黄散等提高其免疫力与抗病力,达到减缓和抑制病情,以控制或降低死亡量。

治疗时,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或高碘酸铁等,同时配合使用聚维酮碘或大黄末等全池泼洒;并联合口服穿梅三黄散和氟苯尼考、肝胆利康散、酶合电解多维一个疗程。病情稳定后选用EM菌或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与底质,以防病情反复。

使用药物防治草鱼病毒性出血病时须注意以下几点:①一旦确诊为该病,在防治药物上不得使用强刺激性的药物如强氯精或敌百虫、硫酸铜等,也不得使用任何外用杀虫剂作为治疗药物。②与其他疾病并发时首先控制好该病后,然后再治疗其他疾病。③治疗该病期间不得施用氮肥,也不得对池水大排大灌,更不得使用生石灰防治该病。

2.草鱼多种疾病综合症

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在草鱼主要养殖区经常发生在同一养殖塘中多种疾病同时感染草鱼的病例,尤其是在梅雨季节、春夏之交、夏秋之交及连续阴雨天气及种青养鱼淹草之初频繁发生。草鱼多种疾病综合症常引起草鱼大量死亡或持续死亡。

草鱼多种疾病综合症简单的说就是几种病原同时感染同一尾草鱼或在同一池塘的草鱼表现为多种疾病症状同时出现,也就是说同一养殖池塘中的草鱼可能同时患有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疾病(如烂鳃、赤皮、肠炎等)、寄生虫病(如车轮虫、指环虫等)及肝损伤综合症等多种不同类别的疾病。

【病原】多种病原体并发或继发感染引起。

【临床诊断】池边观察时,患病鱼常表现为离群独游、黑头黑身(图30)以及鳍条末端发白(图31)。在天气突变、水质突变及池塘溶氧不足时,尤其是在阴雨及闷热天气常表现死亡量加大,且晴好天气鱼不下沉,开动增氧机鱼不向增氧机靠拢。检查鱼体时,可见多种疾病的典型症状,包括: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病毒性出血病、肝损伤综合症,镜检时同时也会发现有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等寄生虫的寄生。

【防治措施】多种疾病同时感染草鱼时,绝不能按某一种疾病的防治方法进行防治,大量的实践证明,防治草鱼多种疾病综合症的对策如下:

(1)确诊多种疾病综合症中有草鱼病毒性出血病时须按草鱼病毒性出血病防治方法治疗。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的治疗方法与寄生虫病、细菌性或真菌性疾病治疗方法是有很大差异。其发生的原因多由外来综合应激因素而引发,因此使用药物防治时应尽量避免刺激。如一旦确诊草鱼已患病毒性疾病,即使同时并发有寄生虫病、细菌性病等,也只有按草鱼病毒性出血病治疗方法才是行之有效的正确措施。

(2)确诊多种疾病综合症中没有草鱼病毒性出血病时须以治疗烂鳃病为核心。鳃是鱼类重要的呼吸器官,一旦养殖鱼类因疾病而出现呼吸障碍,养殖鱼类会迅速死亡,因而烂鳃病相比其他细菌性疾病而言,常是引起养殖鱼类大量死亡与持续死亡的罪魁祸首。治疗烂鳃病时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A.以杀灭寄生虫为治疗核心。大量烂鳃病病例表明,养殖鱼类的烂鳃病多由寄生虫感染后而继发细菌性烂鳃,要治愈因寄生虫引发的烂鳃病,首先必须杀虫,然后再使用外用杀菌药物与口服药物。否则,不仅治不好烂鳃病,更会导致烂鳃病复发。

B.以细菌性烂鳃病为主治疗但绝不忽视鳃霉病治疗。草鱼烂鳃病由柱状黄杆菌引起,但是无论在低温期还是在高温期常发现细菌与真菌并发的烂鳃病症如花斑鳃等。因此,在使用药物防治细菌性烂鳃病的同时不能忽视并发真菌的烂鳃病,否则将会使用药无效。

C.外用与口服药物并重才能有效防治烂鳃病。全池泼洒只能起到杀灭养殖水体致病菌的作用,而不可抑制或杀灭养殖鱼类体内的致病菌,如只通过全池泼洒消毒杀菌药物,会导致细菌在养殖鱼类体内大量繁殖后从体内向水体排出或释放入水体,结果会使养殖水体中的致病菌数量不断增加,而使病愈后不久就出现病情反复,也就是说外用杀菌而不口服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D.以改良水质、底质为中心才能防止烂鳃病的反复。烂鳃病的发生与有机质过多及底泥过深也密切相关,使用外用泼洒杀虫杀菌药物与口服抗菌药物通常情况下都会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对于有机质过多的水体引发的“坏鳃死亡症”也会出现治愈后病情反复与久治不愈的现象,要做到有效治疗,其办法就是治疗时适时使用氧化类水质改良剂如过氧化氢或过硫酸氢钾等改水与改底,与治愈后使用微生物类水质改良制剂如芽孢杆菌或EM菌等调水。

(3)始终强调口服药物防治草鱼的肝损伤综合症。对草鱼而言,无论是苗种期还是在成鱼养殖期,肝损伤综合症的防治显得尤其重要。通常情况下,草鱼的肝损伤综合症一般不会引起死亡,但如与其他疾病并发或在水质不良的情况下常引起草鱼大量死亡,其主要防治措施在于口服药物预防与改良水质。

另外,使用药物防治该病时须注意以下二点:①草鱼如死亡量过大应停食1~2d,并在用药前一天全池泼洒硫代硫酸钠;②如并发细菌性肠炎病须在口服药物中添加硫酸新霉素。

3.鲫鱼“红鳃病”

鲫鱼的“红鳃病”又称“大红鳃”,是江苏盐城地区特指异育银鲫鳃丝色泽鲜红的一种流行性疾病。该病流行于4~6月,主要发生在隔年鱼种的养殖阶段。该病死亡率高,用药不对常发生更大量的死亡,有时一个鱼塘的死亡率高达80%以上。多发生于水质不良或长期使用农药如“代森铵”杀虫的池塘中。

【病原】引起该病的病原尚不清楚,有认为是细菌性疾病,有认为是肝损伤综合症,也有人认为是病毒性疾病。从发病鱼的病理变化来看该病主要是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发生病变。

【临床诊断】鲫鱼的鳃丝呈鲜红色(图32)是该病的典型症状。塘边观察患病鱼常表现为在水面离群独游或漫游,头部及身体发黑,尾鳍末端发白。同一池塘的鲫鱼可见鳃丝呈现不同的颜色,用网打起下风区的鲫鱼鳃丝多为鲜红,而捞起漫游的鲫鱼,鳃丝多为花斑鳃、紫鳃或白鳃症状。无论鳃呈现为何种颜色但都表现为鳃丝肿胀、鳃部粘液增生。解剖可见病鱼肝脏及胆囊色泽不正常,有腹水,且肠道内多无食。大多数情况体表无出血现象发生,但有时伴有野杂鱼发生死亡或死亡的鱼体表有出血症状。养殖池塘中鲫鱼的摄食情况正常。显微镜检查时漫游的鱼多能检查到指环虫或斜管虫、车轮虫等寄生虫。

【防治措施】全池泼洒过氧化氢或二氧化氯,同时配合聚维酮碘或大黄末全池泼洒;并联合口服肝胆利康散和维生素C、维生素K3及氟苯尼考一个疗程。

使用药物防治该病时须注意以下几点:①死亡量较大的池塘应停食1~2d。②禁止使用敌百虫、硫酸铜等强刺激性的杀虫药物,更不得使用代森铵全池泼洒。③检查饵料台吃食的鱼时,若发现有寄生虫寄生时则首先杀虫。但如发生大量的白鳃及花斑鳃症状时不得使用杀虫剂,否则会使死亡量突增。确须杀虫时可选用新杀车灵或甲苯咪唑。④死亡量过大的鱼池或频繁使用代森铵或硫酸铜杀虫的池塘首先必须使用过氧化氢或过硫酸氢钾改良水质和消除残毒。⑤连续使用杀菌剂的池塘应使用微生态制剂如芽孢杆菌等改良水质。

4.鲤鱼坏鳃死亡症

该病是鲤鱼养殖中的重要且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水温20℃以上时发生,鲤鱼突然不吃食且有少数的鱼在水面漫游或出现少量死亡是暴发该病的特点之一,发病塘多表现为氨氮、亚硝酸氮过高。防治寄生虫病与加强水质管理是防治该病的核心。

【病原】由柱状黄杆菌(Fl avobacter iumcolumnaer)等引起,但也不排除由细菌与病毒分别与共同引起。

【临床诊断】鳃丝从鳃弓到末端的泥化(图33)是其典型症状。发病初期病症并不明显,病情严重时在鳍、吻、鳃丝等前端有黄白色的附着物,检查鳃部时,鳃丝的末端或部分鳃丝变成白色或灰白色,严重时部分鳃丝缺损,鳃丝末端泥化。初期很难发现,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死亡率会很高。该病常与其他疾病如寄生虫病(如指环虫等)、病毒性疾病等并发。

【防治措施】全池泼洒过氧化氢或二氧化氯,并配合使用苯扎溴铵或高碘酸铁全池泼洒;同时联合口服氟苯尼考和利巴韦林、肝胆利康散与酶合电解多维一个疗程。

使用药物防治该病时须注意以下几点:①如寄生虫病与烂鳃病并发时应首先杀虫,并注意及时消除杀虫药物的残毒;②如烂鳃病与病毒病并发时,不得使用杀虫药及其他强刺激性的药物,应首先使用硫代硫酸钠等改良水质,并配合使用聚维酮碘或大黄末全池泼洒。③如烂鳃病与真菌病并发时,外用泼洒药物须使用一次大黄末。④防治该病时还须注意降低投饵量或停食,不得换水或加水,不得搅动池底。

5.疱疹病毒病

疱疹病毒病是鲤鱼、鲫鱼与锦鲤常见的疾病之一。

【病原与危害情况】鲤疱疹病毒病的病原是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KHV),该病毒仅感染鲤鱼和锦鲤,死亡率高达80%以上。该病毒的致病性具有水温依赖性,发病水温主要在23~28℃之间,低于15℃或高于30℃不发病。鲫鱼感染鲤疱疹病毒时常引发毁灭性死亡,在苏北地区常称为“鳃出血症”或“鲫造血器官坏死症”,该病多发生在大规格的成鱼养殖期。鲤疱疹病毒(Cyprinidherpesvirus1)可引起鱼类的痘疮病,主要危害鲤鱼、鲫鱼等,痘疮病通常在越冬前后(10~16℃)发生,是与水环境密切相关的传染性疾病。

【临床诊断】疱疹病毒感染鱼类可引起鱼的嗜睡,有缺氧和水肿的表现;也会引起鱼的眼球突出和腹胀,同样会引起造血器官和组织受损。

锦鲤疱疹病毒感染锦鲤时可引起锦鲤肾炎和鳃组织坏死(图34)。

鲤疱疹病毒感染鲫鱼时,使在饵料台抢食的鲫鱼会因跳跃使鳃喷血而快速死亡。检查池中漫游塘边的鱼时,可见鳃腔内有大量的淤血,鳃丝肿胀(图35)。鳍条及腹部出血,且以尾鳍出血更为明显。解剖发现肠道、肝脏、鳔等充血(图36),肠内无食物且有淡黄色的琉晶样物质。死亡漂浮的鱼常表现为鳃部发红、腹部出血等症状。鲫鱼感染疱疹病毒时常与寄生虫病如车轮虫、斜管虫或指环虫等并发。

痘疮病的典型症状是患病鱼体表出现粘稠状的石蜡状的白色增生物(图37),即痘疮。痘疮与体表结合非常紧密,用小刀也很难刮干净。增生物可不断变多变大,并可遍及整个体表,但多见于头尾及鳍条等处。

【防治措施】防治锦鲤和鲫鱼疱疹病毒病时: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或过氧化氢,并配合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或大黄末;同时联合口服芪参散和利巴韦林、肝胆利康散及酶合电解多维一个疗程。防治鲤鱼痘疮病时用甲砜霉素浸泡,有一定的效果。

防治疱疹病毒病时须注意以下几点:①生态养殖与适当稀养对预防疱疹病毒病有一定的作用;②养殖过程中适时做好寄生虫与细菌性疾病的预防工作对防治该病有较好的效果;③确诊养殖鱼类患有疱疹病毒感染时,不宜盲目使用强刺激性的杀虫与杀菌药物,否则会增加对患病鱼的刺激而使死亡量增加。④内服药物以中草药制剂为宜,并适当提高酶合电解多维的添加量。

6.花白鲢翘尾病

引起养殖鱼类翘尾巴的原因有多种,一般情况下由三类寄生虫引起,即复口吸虫(Diplostomulumspp.)、中华鳋(S.polycolpus)与鲢碘泡虫(Myxobolus dr iagini),常见的花白鲢翘尾巴病主要是由复口吸虫引起。

【病原】因复口吸虫引起花白鲢翘尾巴,又称白内障病。

【临床诊断】该病由复口吸虫的幼虫侵入鱼体,通过血管神经系统进入眼球引起。该病危害多种淡水鱼,特别是鳊鱼、鲢、鳙、草鱼等。如果侵入鱼体的复口吸虫数量很多时可立即引起苗种大批死亡,称为急性感染,病鱼在水面作跳跃式游动、挣扎、继而游动缓慢;有时头朝下、尾向上失去平衡,或病鱼上下往返,平卧水面急速游动,在水中翻身,以至头部向下,在水面旋转。病鱼除运动失调外,最显著的症状是头部充血。慢性感染则是入侵鱼体的虫体数量较少,病鱼没有死亡,随着虫体进入眼球,出现眼球水晶体混浊(图38)呈现出白内障的症状,部分鱼有水晶体脱落及瞎眼现象。此病全年均有发生,主要流行于5~8月。

【防治措施】复口吸虫的中间寄主为螺,因此在防治此病时一定要注意养殖水体的灭螺。发病后外用生态康或甲苯咪唑全池泼洒以控制中间寄主,同时选用阿维菌素、氯氰菊酯、辛硫磷间隔2~3d交替使用各一次以杀灭幼虫,如吃食性鱼类感染则应口服阿苯达唑等。

7.鳜鱼病毒性出血病

该病为鳜鱼虹彩病毒病,是鳜鱼养殖过程中造成损失最大的疾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快、死亡率高。主要危害10厘米以上鳜鱼。水温约20℃以上可发病,低温时病毒受抑制。气候突变、水质恶化、细菌和寄生虫等病原感染以及近亲繁殖、种质退化,管理不善特别是用药不当、饵料鱼未经消毒或投放量过大等,均可成为病毒致病的诱发或协同因子。携带病毒的鳜鱼在发病季节对外来刺激极为敏感。流行高峰期为每年的5~9月,特别是在季节交替期、昼夜温差大、持续阴雨低温天气、水体出现倒藻现象时高发。

【病原】该病是由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nfect ious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IPNV)引起。

【临床诊断】病鱼呈鳃苍白(图39)、肝苍白(图40)、内脏局部充血、腹水、肠内充满黄色粘稠物等典型症状。但大多数病鱼混合感染细菌性疾病、寄生虫寄病而使症状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诊断该病时应依据以下各点:①发病塘水突然变浊,即发生所谓“倒水”或“倒藻”现象;②鳃丝粉红(图41)或发白或呈花斑状;③胃壁呈斑块状充血,肠道充血发红或呈环状充血;④肠内容物呈黄色流晶状;⑤发病鱼离群漫游,呈明显的黑头黄身现象。凡发病鱼塘有符合上述三种临床症状时,基本可以判断为鳜鱼病毒性出血病。进一步确诊为虹彩病毒病时须通过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防治措施】预防该病时:①养殖密度合理,每亩放养6~8公分鳜鱼苗种800~1000尾;②定期预防寄生虫、细菌性疾病,可选用伊维菌素或新杀车灵、甲苯咪唑、二氧化氯,特别是在预防寄生虫时,一定要注意选用低毒安全的杀虫药物,而且在使用杀虫药物后注意及时消除药物残留;③保持池塘水质的“肥、活、嫩、爽”,定期泼洒水鲜、氨离子螯合剂、芽孢杆菌、多元有机酸、磷酸二氢钾等;④疾病高发期保持池塘水深1.5m左右。水位过浅,水体理化因子易受外界影响而产生变化;水位过深,水体底层易产生有害物质。

该病早期治疗有一定的效果,核心是及早发现,减少应激,常用的措施为:①停止投喂饵料鱼;②不宜换水,施肥;③白天不宜开动增氧机;④严禁施用强刺激性药物如漂白粉、强氯精、硫酸铜、农药制剂等;⑤如未发生转水现象,且漫游鱼类较少,可采取如下办法进行控制:先使用水鲜等全池泼洒,2~4h后再使用高碘酸铁或聚维酮碘全池泼洒,加强使用1~2次大黄末全池泼洒,然后不再使用任何杀虫、杀菌药物,只需配合使用一次芽孢杆菌、多元有机酸、过磷酸钙调节水质。

8.河蟹“上岸不下水症”

该病是河蟹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上岸不下水症是指池塘养殖的河蟹爬上池塘岸边而不下水。

【病因】该病多因天气突变、水质不良尤其是底质不良、水草大量腐烂、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如亚硝酸氮等含量过高、养殖水体缺氧时发生,有时因长途运输入池后的河蟹也因应激而发生。通常情况下,本症状多发生在河蟹的高温养殖期,多数情况下河蟹上岸与上草不下水与水体中溶氧不足密切相关。

【临床诊断】患病的河蟹上岸或上草而不下水(图42)是其主要症状。发病初期多表现为河蟹的上草不下水,即养殖的河蟹爬在水草上不下水。但如养殖塘水草大量腐烂则多表现为上岸不下水,即河蟹爬上池堤边而不下水。病情较轻时河蟹多葡伏于水岸交接处,病情严重时河蟹多爬上池堤。河蟹上岸不下水大多发生在夜间,病症较轻时池边稍有响动河蟹即入水或在黎明前河蟹下水而恢复正常;病情严重时上午10:00时河蟹仍不下水而爬在岸边,有时即使人工驱赶河蟹也不进入水中。

【防治措施】高温养殖期防止水草腐烂及有毒有害物质的积累是预防的核心,预防该病发生可定期使用过氧化氢或二氧化氯或EM菌或芽孢杆菌等改良水质。

治疗该病时应酌情对待:①因水草腐烂或缺氧引起的,首先全池泼洒过氧化氢,然后再干洒过碳酸钠或过氧化尿素,并配合使用芽孢杆菌和过磷酸钙(或磷酸二氢钾)全池泼洒;②因氨氮、亚硝酸氮等过高引起的,使用氨离子螯合剂或硫代硫酸钠等全池泼洒,并配合使用芽孢杆菌和磷酸二氢钾(钙)全池泼洒;③因重金属离子过多而引起的,全池泼洒EDTA二钠等;④因应激引起的,全池泼洒维生素C或酶合电解多维;⑤发生上草、上岸时不得使用片剂或颗粒制剂的杀菌剂如强氯精、溴氯海因等,也不得使用强刺激性的杀虫与杀菌药物,以防增加对河蟹的刺激,而使河蟹上草、上岸症状更加严重。

9.河蟹的黄鳃、黑鳃、烂鳃病

河蟹的黄鳃、黑鳃、烂鳃病多发生在7~10月份,该类疾病流行快,流行地区广,尤以大规格的河蟹最易感染和死亡,危害极大。

【病因】该病初步认定由多种细菌感染引起。常发生于\底质不良尤其是池底水草腐烂的养殖塘。高温期过量投饵,水质、底质恶化等引起河蟹鳃部感染病原菌而患该病。

【临床诊断】河蟹的鳃部受细菌感染而发生病变,前期鳃丝部分呈现暗灰色、黄色(图43)或黑点,严重时鳃丝全部变成黑色(图44),病蟹行动迟缓,白天爬出水面或爬在水草上匍匐不动,呼吸困难,俗称“叹气病”。轻者有逃避能力,重者几日或数小时内死亡。

【防治措施】预防该病时可采用下列方法:①注意改善水质与底质。定期使用光合细菌或EM菌或芽孢杆菌全池泼洒等,及时更换新水;②定期清除食场残饵,用聚维酮碘进行食场消毒;③每15天用微生态制剂如芽孢杆菌等全池泼洒;④用二氧化氯或过氧化氢等全池泼洒。

治疗该病时,全池泼洒过氧化氢或二氧化氯,并配合使用高碘酸铁或高铁酸钾等全池泼洒或干洒,同时口服氟苯尼考或诺氟沙星一个疗程。

10.河蟹的腐壳病

河蟹是生活在水体底层的甲壳类动物,优良的底质对其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常因底质不良尤其是养殖中后期水草大量腐烂引起河蟹腐壳病的发生。

【病因】病原尚不清楚。该病多发生在苗种培育期、高温养殖期以及河蟹养成期,尤以高温养殖期中水草腐败时更为常见。养殖池塘底泥过深、水草腐烂、水体有机质含量过高等情况常引发本症状。

【临床诊断】河蟹背、腹甲及附肢等发黑(图45),而使河蟹呈“黑壳”状,是其典型症状。

【防治措施】防治该病的核心是改良好养殖池塘的底质,尤其是加强对水草的管理。养殖过程中加强对蜕壳前的底质管理,最好是定期使用芽孢杆菌或粪产碱杆菌等消除池塘底部的腐烂的有机质。

11.河蟹池水草的养护

“蟹大小看水草”充分说明了养蟹时养草的重要性,但在河蟹养殖过程中,如果水草养护不好,经常会出现水草泥化、被芽虫侵害与水色浑浊引起的水草死亡的现象发生。

(1)泥化水草的防护。轮叶黑藻与伊乐藻泥化是指它们的叶面被水体中污物覆盖而呈灰黑色的现象,严重时不仅叶面甚至其茎上也被污物覆盖(图46)。池边观察时,水中的水草好象被淤泥覆盖而呈灰白色,显微镜下观察,叶片上附着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并形成很多棒状突起,在棒状突起与叶片周围有许多絮状有机物、纤毛虫及丝状藻类(图47)附着,泥化水草的根系已由白色变为黄色或黑色。

泥化水草的养护方法是:全池泼洒过氧化氢或二氧化氯,并在水草生长的区域配合泼洒硫酸锌。如水草已开始腐烂时须配合使用芽孢杆菌和磷酸二氢钾(或过磷酸钙)全池泼洒,以促进水草再生长。

(2)水草虫害的防护。芽虫是指河蟹养殖池中以水草嫩芽、叶片或根部为食的羽化前昆虫的幼虫。池边观察时,凡被芽虫侵袭过的水草只剩下茎杆(图48),因芽虫侵袭过的水草常会塌陷、断根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使水草发黑腐烂,从而败坏水质。如水质管理良好,被芽虫侵袭过的水草仍能长出新芽重新开始新一轮的生长,但若不及时杀灭芽虫,因大量水草叶片被吃掉使水草腐烂而败坏水质,从而使整塘的水草塌陷死亡。

水草被芽虫侵袭后的养护方法是:定点泼洒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以杀灭芽虫,同时全池泼洒磷酸二氢钾或过磷酸钙以促进水草重新生长。

(3)河蟹养殖池浑浊水改良。浑浊水(图49)是河蟹池塘养殖中常见的不良水质。通常情况下,在水草生长茂盛的河蟹池大多清澈见底,但因为暴雨、水中大型浮游动物过多、底层鱼类过多及残饵粪便过多又难以被分解转化等原因,常引起河蟹养殖池水色浑浊。浑浊水对水草的直接影响是降低水体透光率,从而影响水草的光合作用,河蟹养殖塘长期水色浑浊会使水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进而影响对有机物分解产物的利用,从而使养殖水体进入恶性的物质循环。

河蟹养殖池水色浑浊的改良方法:全池泼洒过氧化氢,隔3~4h后全池泼洒聚丙烯酰胺或聚合氯化铝等絮凝剂。如大型浮游动物过多则须再配合使用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全池泼洒,同时适当施用芽孢杆菌和磷酸二氢钙或过磷酸钙等可溶性磷肥以促进水草生长。

12.河蟹脱壳不遂症

该病主要危害幼蟹及100g左右的成蟹,发病率较高,也可以引起较大的死亡。

【病因】引起河蟹蜕壳不遂症的原因很多,如生态环境不适即池塘中无水草或水草量不够等、细菌性疾病发生与寄生虫寄生等引起,同时由于饲料中的营养不全面,缺乏某些矿物质如钙等或体内与蜕壳有关的激素分泌不足也常引起。

【临床诊断】病蟹头胸甲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缝(图50)是该病的典型症状。背甲上有明显的棕色斑点,全身变为淡棕黄色,最终因蜕壳困难而死亡。

【防治措施】①池塘中栽种有足够量的水草,注意保持好水质,合理放养;②投喂优质饵料,并根据蟹体的大小、气温的变化科学投喂;③在整个的养殖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饲料的营养全面,特别是维生素与矿物元素的添加,定期在饲料中添加脱壳素与酶合电解多维对防治此病有较好的效果;④定期全池泼洒芽孢杆菌或EM菌等,并适量的泼洒磷酸二氢钙等来补充水体中钙的含量。

13.鳝鱼“上草症”

苗种进箱后与高温养殖期是该病的高发季节,流行季节为3~11月,高发期为6~9月。

【病因与危害情况】由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等致病菌引起。鳝鱼“上草”或“打桩”是鳝鱼患细菌性败血症(又称出血病)后的活动不正常的表现症状。

鳝鱼苗种进箱后因连续低温或降雨、水质恶化或苗种质量差等也常引发这一症状,高温养殖期因水质不良、养殖环境或天气突变、抗病力差等也引发这一症状,但它们与由细菌引起的“上草症”不同,因为一旦引发该病症的非生物因子消失后,鳝鱼会恢复正常活动。

【临床诊断】因嗜水气单胞菌等致病菌引起的该病的典型症状是:患病鳝鱼白天将头部伸出水面,俗称“打桩”;晚上部分身体露出水面,俗称“上草”;严重时黄鳝浮出水面,不停的打圈翻动,并很快死亡。病鳝体表出现大小不一的出血斑或呈弥漫性出血(图51),以腹部最为明显,肛门红肿外翻。该病常与烂尾病并发。

【防治措施】首先使用还原类水质改良制剂如硫代硫酸钠等改良水质,然后再全池泼洒高碘酸铁或戊二醛等,病情严重时配合使用大黄末全池泼洒,同时联合口服恩诺沙星或氟苯尼考、酶合电解多维、肝胆利康散一个疗程,病情稳定后用微生态制剂如EM菌或芽孢杆菌等改良水质。

治疗该病时的药物不得使用强刺激性的外用杀菌药物如漂白粉、强氯精等,以消除对鳝鱼产生更大的应激反应及破坏体表粘液,而应使用具有杀菌与保护粘液功能的药物如聚维酮碘等在箱内泼洒。并注意箱体内投饵区的清洁及箱体内外水体的自由交换。对体内有寄生虫感染的须同时口服阿苯达唑。

14.黄鳝线虫、棘头虫病

黄鳝肠道内寄生虫病是网箱养鳝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生在苗种进箱以后,如不定期驱虫在鳝鱼的整个养殖期内均可常见。

【病原与危害情况】因隐藏新棘衣虫(Pallisenti(N.) ce l atus)、胃瘤线虫(Eus t rongy l ides sp.)等寄生而引起。黄鳝喜食颤蚓、螺蚌等软体动物及剑水蚤等浮游动物,而桡足类和寡毛类如剑水蚤、颤蚓等是绦虫、线虫的中间寄主。该病多发生于苗种进箱后一周至45天内,单独感染且寄生虫数量较少时并不会引起鳝鱼暴发性死亡,但如并发或继发细菌性疾病常引起大量死亡。

【临床诊断】病鳝食欲减退,体质瘦弱或吃食量一直达不到正常水平。解剖病鳝可见肠道内有白色或红色的虫体(图52、图53),少数患病鳝鱼有打转、挣扎、抽动或窜游现象。

【防治措施】全池泼洒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并同时口服阿苯达唑和硫酸新霉素一个疗程。

15.鳝鱼“闭口症”

网箱养鳝因环境突变、长途运输、水质不良或管理不善等常引起鳝鱼不开口吃食的现象称为“闭口症”。

【病因】养殖环境、气候突变引起的鳝鱼应激反应。多发生于苗种下箱初期,在养殖过程中如水质不良或天气突变等情况发生时也会引发鳝鱼的“闭口症”。

【临床诊断】苗种下箱后,由于长途运输、栖息环境改变、天气变化大以及操作不小心等原因,使鳝鱼苗种入箱后的应激反应加强,导致其入箱后数天内不开口吃食。或因养殖水环境突变,或网箱内水发臭,或氨氮、亚硝酸氮过高,或鳝鱼患病等,引起鳝鱼突然不吃食或吃食量明显降低。

【防治措施】全池泼洒氨离子螯合剂,并配合全箱泼洒酶合电解多维和葡萄糖。

16.黄颡鱼“裂头症”

“裂头症”又称为“红头病”、“一点红”等,是黄颡鱼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疾病,该病常发生于天气变化无常与水质不良时。

【病原】由鲇鱼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感染引起。

【临床诊断】患病鱼离群独游,头上尾下悬于水中,反应迟钝,食欲减退。主要症状表现为:病鱼头顶正中部位充血、出血、发红,颅骨顶部皮肤出血性溃疡(图54),露出颅骨。严重时头顶穿孔,颅骨裂开,甚至露出脑组织。该病常与车轮虫、指环虫等寄生虫病并发,也常并发烂尾病。

【防治措施】全池泼洒过氧化氢或过硫酸氢钾等氧化类杀菌药物以及新杀车灵或霉瘟停各1~2次,加强使用1~2次大黄末全池泼洒;联合口服穿梅三黄散、复方新诺明或恩诺沙星、肝胆利康散、酶合电解多维一个疗程。与寄生虫病并发时应首先杀虫,然后按上述方法防治,水质不良时先改良水质。

17.黄颡鱼腹水症

该病又称为出血性腹水病,不仅在苗种养殖期多见,也是黄颡鱼成鱼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疾病。

【病原】由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感染引起。

【临床诊断】患病鱼吃食减少或不吃食,离群独游或悬浮于水面。主要症状表现为:腹部肿胀(图55),并有腹水,解剖可见胃肠道内充满气体而肿胀(图56),肝脏充血或出血,体表、鳍或鳍基、头部及腹面偶有出血现象。后期伴有背部、头部皮肤溃烂。

【防治措施】全池泼洒苯扎溴铵或戊二醛,并配合使用聚维酮碘或高碘酸铁全池泼洒,病情严重时应追用大黄末全池泼洒一次;联合口服氟苯尼考或硫氰酸红霉素、肝胆利康散、酶合电解多维一个疗程。

18.叉尾鮰病毒病

斑点叉尾鮰病毒病是斑点叉尾鮰鱼苗或鱼种培育过程中的重要疾病之一,感染15cm以下的斑点叉尾鮰鱼苗。发病鱼及带毒成鱼是其传染源,主要通过鱼体接触和疫水进行水平传播,也可通过受精卵进行垂直传播。

【病原与危害情况】斑点叉尾鮰病毒病由斑点叉尾鮰病毒(Channel catfish virus,CCV)引起,该病毒为一种疱疹病毒。自然条件下该病只危害斑点叉尾鮰鱼苗和鱼种,而不感染其他鱼类,且发病前几天死亡率较低,随后死亡率即急剧上升,到5~7天达到高峰。在夏季水温25~30℃时广泛流行,水温低于15℃几乎不发生。

【临床诊断】该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腹部膨胀与眼突。患病初期鱼的摄食活动减慢,常做旋转游动;随病情发展病鱼聚集池边,头朝上、尾向下悬挂,食欲下降甚至停食。腹部膨胀,鳍条基部和皮下充血,单或双眼睛外突(图57),鳃苍白或出血。解剖后发现肝脏肿大,肠道苍白且无食物,充满黄色液体,肾脏、脾脏和肌肉等出血。该病可继发感染爱德华氏菌等细菌性疾病。

【防治措施】全池泼洒维生素C和葡萄糖,隔4小时后再泼洒过氧化氢或二氧化氯,并配合使用大黄末或聚维酮碘全池泼洒,同时口服穿梅三黄散和氟苯尼考、利巴韦林、酶合电解多维、肝胆利康散1~2个疗程。药物防治该病时不得使用强刺激性的外用药物如强氯精、漂白粉等全池泼洒,否则会增加对鱼类的刺激而引起死亡量骤增。

19.叉尾鮰套肠症

叉尾鮰套肠症又称为传染性套肠症,无论是在池塘养殖还是在网箱养殖中该病均为常见病之一,该病具有发病急、发病率高、病程短、死亡率高的特点,在相同养殖环境下不感染其他有鳞鱼类。

【病原与危害情况】由嗜麦芽黄单胞菌(Xanthomonas maltophilia)、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等致病菌混合或单独引起。斑点叉尾鮰发生传染性套肠症时常伴有其他细菌性疾病的症状,这是因多种细菌混合感染的结果。发病季节主要在春夏交替季节,以3~5月高发,发病水温多在16℃以上,并随水温的升高病程缩短。

【临床诊断】体表出现退色斑、肠套叠、腹部膨胀等为其主要症状。病鱼游动缓慢,靠边或离群独游,食欲减退或丧失,垂死时头向上、尾向下,垂直悬挂于水体中。鳍条基部、下颌及腹部充血与出血。体表出现大小不等色素减退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褪色斑,肛门红肿、外突,有的甚至出现脱肛现象。腹部膨大,腹腔内充满大量清亮或淡黄色或含血的腹水,胃肠道内无食,肠腔内充满淡黄色或含血的液体,常于后肠出现1~2个肠套叠(图58),部分鱼还见前肠回缩进入胃内的现象。肝肿大,颜色变淡发白或呈土黄色,部分鱼可见出血斑,质地变脆,胆囊扩张,胆汁充盈,脾、肾肿大、淤血、呈紫黑色,部分病鱼可见鳔和脂肪充血和出血。

【防治措施】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或溴氯海因,并配合使用苯扎溴铵和戊二醛全池泼洒,病情严重时用大黄末全池泼洒一次;同时联合口服氟苯尼考和硫酸新霉素、肝胆利康散、酶合电解多维1~2个疗程。

20.胭脂鱼病毒病

该病是胭脂鱼苗种培育过程中的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

【病原】由胭脂鱼弹状病毒(Chinese sucker rhabdovirus CSRV)引起。

【临床诊断】发病初期,有少数鱼离群独游并将头浮出水面,吃食量明显减少或不吃食,数日后浮游的胭脂鱼数量增多,且上浮下沉的频率加快。患病鱼体表、皮下和肌肉产生大量的出血斑(图59)。

【防治措施】全池泼洒过氧化氢或二氧化氯,并配合使用大黄末或聚维酮碘全池泼洒;同时口服穿梅三黄散和氟苯尼考、利巴韦林、酶合电解多维、肝胆利康散1~2个疗程。药物防治该病时不得使用强刺激性的外用药物如强氯精、漂白粉等全池泼洒,否则会增加对鱼类的刺激而引起死亡量骤增。

21.胭脂鱼烂鳃病

该病是胭脂鱼的常见疾病之一,在幼鱼和成鱼养殖阶段均可发生,3~4cm的胭脂鱼最易患该病,因胭脂鱼的集群习性而使该病传染迅速,有时可导致大量死亡。

【病原】因柱状黄杆菌感染引起。

【临床诊断】发病初期少量患病鱼漫游于水面,吃食量明显减少或不吃食。主要症状是鳃盖内表皮充血发炎,严重时中间部分糜烂成一不规则的透明小窗即“开天窗”;鳃丝末端附着污物,严重时末端缺损(图60)。该病常与寄生虫病如车轮虫、指环虫等并发。

【防治措施】全池泼洒溴氯海因或苯扎溴铵等消毒杀菌药物,病情严重时配合使用大黄末或高碘酸铁泼洒一次;同时联合口服诺氟沙星或氟苯尼考、肝胆利康散和酶合电解多维一个疗程。如与寄生虫病同时并发应首先杀虫,但须注意的是选用药物杀灭指环虫时不得使用甲苯咪唑。

22.乌鳢、加州鲈诺卡氏菌病

诺卡氏菌病是乌鳢、加州鲈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疾病之一。

【病原与危害情况】由革兰氏阳性的星状诺卡氏菌(Nocardia asteroides)引起。该病病程长,死亡率很高,每年4~11月流行,6~9月为高发期,15~32℃水温时均可发生,以25~28℃水温时发病最为严重。值得注意的是革兰氏阴性的舒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schubertii)引起乌鳢内脏上出现白色小结节与乌鳢的诺卡氏菌症状相似。

【临床诊断】患诺卡氏菌病的鱼死前大多离群独游、吃食不旺或不吃食、反应迟钝,最典型的症状是肝脏表面有白色或淡黄色小结节(图61),严重时在肾脏、甚至是肠道脂肪组织上等都可见明显的白色或淡黄色小结节(图62),肝脏色泽发生变化且变脆,脾脏、肾脏充血。多见于投喂冰鲜海水小杂鱼的淡水养殖鱼类如加州鲈、乌鳢等。加州鲈感染该病时常与溃疡病并发。

【防治措施】全池泼洒过氧化氢或过硫酸氢钾等氧化类消毒剂;并配合使用苯扎溴铵或苯扎氯铵等非氧化类消毒剂全池泼洒;同时联合口服强力霉素或利福平或复方新诺明、穿梅三黄散、肝胆利康散、酶合电解多维1~2疗程。

23.罗非鱼链球菌病

随着罗非鱼养殖密度不断提高、养殖环境恶化,罗非鱼的病害越来越严重,尤其是罗非鱼的链球菌病不仅发病率高,危害最为严重,往往造成毁灭性损失。

【病原与危害情况】由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无乳链球菌(S.agalactiae)引起。链球菌的种类繁多,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本菌呈圆形或卵圆形,常排列成链,也可单个或成双存在。在固体培养基上常呈短链,在液体培养基中易呈长链。多数无鞭毛,革兰氏染色阳性,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动物链球菌病中以猪、牛、羊、马、鸡较常见。

本病常流行于高水温(7~10月)、水质不良或水质较肥的鱼塘中,尤其是鱼猪(鸭等)养殖模式的鱼塘常见。生长速度越快或长的越大、吃的越多的鱼越易患病,发病鱼主要是体重大于100g以上的罗非鱼。患病的鱼或死亡的鱼均是传染源,可通过饲料及鱼体的创伤传播。本病有时与爱德华氏菌病或气单胞菌病混合感染。

【临床诊断】池边观察时,患病鱼眼球发白突出,活动异常,缓慢漫游于塘边水面。①眼部主要症状:表现为眼球突出、白浊、出血等(图63);②体表主要症状:患病鱼体表出血,表现在口周围、鳍条基部的点状出血。有时在肛门或生殖孔周围也有出血现象。急性死亡的罗非鱼常见腹腔内有大量腹水,且肛门突出;③内脏主要症状:肠道内无食,胆囊肿大(图64),有的比正常胆囊的体积大数倍。

【防治措施】全池泼洒过氧化氢或高铁酸钾以改良水质并增加水体溶氧,并配合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或苯扎溴铵,病情严重时须再全池泼洒大黄末一次;同时联合口服青霉素G(或强力霉素、磺胺嘧啶、四环素)、芪参散、肝胆利康散、酶合电解多维,每天1次,连喂5~7d。防治本病时须减少投喂量或停食一天,并保证足够的溶氧可以降低病鱼的死亡率。外用泼洒药物使用完成后,注意使用以芽孢杆菌为主的水质改良剂调节水质。

24.中华鳖的疖疮病

该病尤其对幼鳖危害大,随病情的发展常与腐皮病并发。

【病原与危害情况】引起的病原较多,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等引起。该病自稚鳖至亲鳖均可受害。流行季节为5~7月,流行温度为20~30℃,水温30℃左右此病极易发生。

【临床诊断】病鳖体表有大小不等的淡黄色或白色的疖疮是其典型的特征(图65)。患病初期鳖颈部、背腹甲、裙边、四肢基部长有一个或数个大小不等的淡黄色或白色的疖疮,以后疖疮逐渐增大,向外突出,最后表皮破裂。病情严重时,疖疮自溃,内容物散落,炎症延展,皮肤溃烂成洞穴,成为溃烂病与穿孔病并发。该病常与腐皮病并发。

【防治措施】全池泼洒苯扎溴铵或强氯精,并配合全池泼洒聚维酮碘,病情严重时可追用一次大黄末全池泼洒;同时联合口服复方新诺明或氟苯尼考、芪参散、酶合电解多维一个疗程;病情严重时,可在体表溃烂处涂抹红霉素软膏。

25.中华鳖的腐皮病

该病是由细菌引起,病程长,全年均可发生,是中华鳖养殖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病原与危害情况】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引起。该病自稚鳖至亲鳖均可受害,常引起稚鳖、幼鳖大量死亡。该病流行季节长、发病率高、危害也大。鳖之间相互搏斗咬伤、晒背不正常、饲料腐败、水质不良等可能导致该病发生。

【临床诊断】中华鳖全身体表糜烂、溃烂是该病的主要症状,其中以脖颈、四肢最为明显(图66),内脏器官如肝、脾等也发生了病变。病鳖反应迟钝,不吃食。病鳖颈部皮肤溃烂剥离,肌肉裸露,背甲粗糙或呈斑块状溃烂,四肢、脚趾、尾部溃烂,脚爪脱落,腹部溃烂,裙边缺刻,有的形成结痂。该病常与疖疮病并发。

【防治措施】全池泼洒苯扎溴铵等非氧化类消毒剂,并配合使用聚维酮碘或高碘酸铁全池泼洒,病情严重时可追用一次大黄末全池泼洒;同时联合口服复方新诺明或氟苯尼考、芪参散、酶合电解多维一个疗程。

26.中华鳖的白底板病

白底板病是中华鳖养殖过程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又称为“出血性肠道穿孔症”、“四肢肿大症”、“脱肛症”,该病具有流行期长、传染性强、且死亡率高的特点。

【病原与危害情况】该病病原较复杂,由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引起,初步认为病毒为原发性感染,细菌为继发性感染。感染的病毒尚不清楚,感染的细菌为嗜水气单胞菌、迟缓爱德华氏菌等。该病发行在5~8月,流行温度为25~30℃,特别是温室的甲鱼移到池塘中养殖时易患该病。在气温突变、鳖池水位过浅、水质混浊或清廋时极易造成该病的暴发,养殖过程中如转池、水质突然恶化等引起鳖强烈应激时也易诱发该病。

【临床诊断】该病的典型症状是鳖底板呈苍白色,呈极度贫血症状。患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病鳖食欲减退;后期常表现为反应迟钝,活动异常。患病鳖体表完好无损,底板苍白,四肢肿胀,肝脏呈土黄色,胆囊肿大,肌肉苍白无血,胃肠内无食,肠穿孔,肠套叠,个别伴有生殖器外露,腹腔有腹水。

【防治措施】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或过氧化氢等,配合使用聚维酮碘或高碘酸铁等全池泼洒,并加强使用1~2次大黄末全池泼洒一次;同时联合口服芪参散和利巴韦林、雷尼替丁、肝胆利康散、维生素B12一个疗程。

27.蛙的红腿病

蛙的红腿病是蛙养殖中最常见、危害严重的一种疾病,蛙和蝌蚪均可被感染。

【病原与危害情况】该病的病原较复杂,由嗜水气单胞菌、乙酸钙不动杆菌(A. calcoaceticus)不产酸菌株以及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等。其中以嗜水气单胞菌及乙酸钙不动杆菌为主要病原菌。该病发病急,传染快,死亡率高,损失大,发病死亡率可达90%以上。全国各地都有发生,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发病季节为4~10月份,以7~9月份为高峰。当水质恶化、蛙体受伤、营养不良、水温和气温的温差大、饲养管理不善时,最易暴发流行,死亡率很高,可以经口及皮肤接触感染。不仅危害牛蛙,且美国青蛙、泰国虎纹蛙及野生青蛙也都患红腿病。

【临床诊断】病蛙精神不振,跳跃无力,腹部膨胀,临死前呕吐并排血便。蛙腿腹侧、内股、腹部及下颌等颜色浅的部位的皮肤出现红点、红斑或弥散性红色(图67),头部、嘴周围、腹部、背部、腿和脚趾上有溃烂病灶,腿水肿,腹部和腿部的肌肉有条状或点状红斑;腹腔内有大量清澈无色的腹水,肝脏、脾脏、肾脏肿大,尤其是脾脏和肾脏可肿大一倍以上;肺、肝、肾有出血点或出血斑,有时脾脏和肝脏呈黑色。根据症状进行初诊,将病蛙腹部及后腿皮剥离,观察肌肉有点状瘀血,严重时后腿肌肉充血而呈红色。此病常与肠炎病并发。

【防治措施】①预防时定期使用聚维酮碘、二氧化氯、三氯异氰脲酸进行消毒预防。土池定期使用芽孢杆菌或粪产碱杆菌,分解残饵及粪便。有利于蛙的生活环境良好;②治疗时全池泼洒强氯精或溴氯海因,并配合口服硫氰酸红霉素或诺氟沙星、酶合电解多维、肝胆利康散一个疗程。

28.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病

【病原与危害情况】养殖对虾感染了白斑病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因为多年养殖的池塘水体中可能存在白斑病毒,加上养殖户过早放苗导致幼虾长期在低水温的环境下生长,使对虾抗病力、免疫力减弱,同时由于放苗后的天气突然升温,导致对虾养殖水体生活因子突变,促使对虾发病。白斑病病程急,短则2~3d,长则1周可使全池虾死亡,所以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早期白斑病的准确诊断至关重要。发病时间为5月~6月,水温25~27℃,对虾体长5厘米左右,天气连续阴雨。海南发病时间在3月~4月。

【临床诊断】头胸甲是否容易剥离,头胸甲上是否有白斑是判断白斑病的可靠体征。早期白斑病在头胸甲上可见到针尖样大小白色斑点,数量不多,不易观察到,此时对虾胃内还充满食物,头胸甲不易剥离。中晚期白斑病在头胸甲上的白斑大(图68)且连成片,严重的全身甲壳都有白斑,胃内空无食物,头胸甲容易剥离,肝胰脏肿胀,外观模糊,手捻易碎,有红色组织液流出,游泳缓慢无力,不久便死亡。患病虾一般个体体长5~6cm。

【防治措施】在发病高峰期来临之前防治措施是:①利用对虾白斑病病毒检测技术对养殖对虾进行抽样检测,提前预警,制定防治措施;②对养殖水体进行严格消毒,或使用微生物制剂改善养殖水质,减少病害发生;③加强养殖管理。科学选择饲料和投喂,防止野生甲壳类动物进入养殖池。

治疗时全池泼洒过氧化氢等,同时配合全池泼洒大黄末等中草药制剂;并联合口服穿梅三黄散、利巴韦林、肝胆利康散和酶合电解多维一个疗程。

在选择中草药制剂治疗白斑病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配伍中必须有一剂中草药如穿梅三黄散或芪参散。而在预防用药时,可以多使用中草药微粉剂如芪参散等。同时,养殖水体消毒和使用生物制剂在对虾养殖生产中也十分重要。

29.对虾“偷死症”

【病原与危害情况】“偷死症”也称为“早死症”(Early Mortality Syndrome)或“死底症”。病因较复杂,病毒引起、细菌引起、水质引起等都有可能,就像有些发病后三两天就排塘的,发病速度之快,有病毒病的嫌疑;而那些每天都有偷死,但未造成爆发性死亡,最后还有虾上市的,可能只因细菌感染,当然也不排除水质环境的原因。

“偷死症”发生在高密度方式养殖的南美白对虾池,一般发生在养殖60~80d,尤其是高温季节,水温在28℃以上。在我国的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各省“偷死症”的暴发高峰期一般在5月至12月份,尤其是虾蜕壳的时候。低温期和养殖前期比较少见。江浙地区一般在7~9月份暴发此病,发病的虾的规格在120~140尾/公斤,也有的是80~120尾/公斤的虾。发病的池塘水质恶化,水体缺氧或溶氧少过3mg/L。发病初期,一般每天在池底可发现少量死虾1~2kg/池(有时在排水口或池塘的中央排污口发现),发病后期一次损失可达500~1000kg/池,在高温期对虾大量蜕壳时往往死亡情况会加剧,若不加以控制,死亡现象会持续下去,直至对虾收获,累积死亡率高者甚至达到90%,个别池塘甚至绝收。

【临床诊断】患偷死症的对虾没有明显症状,观察料台时空肠、空胃的对虾增多,软壳虾增多,在增氧机周围和料台中也看到死虾,虾吃食量开始降低是其常见的表现症状。

【防治措施】①发现偷死,首先停料。减轻养殖水体和虾的负担;②加强水质管理,维持优质稳定的藻相。优质健康的藻相不仅能够提供营养丰富的天然生物饵料;而且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大量的氧气;还可以利用残饵粪便等有机物分解后产生的氮、磷等合成自身所需的物质,使水体得到净化。中后期的虾塘有机物增多,水变浓,适量的补充水体中可能缺乏的磷钾微量元素,可以让有益藻因为营养全面均衡而大量繁殖,而新鲜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可产生丰富的氧气,氧化分解这些有机物又可变成藻类可利用的无机盐,形成良性循环,水体自净能力强,水质好了,藻相也就稳定了;③保持充足的氧气。氧气不充足,养殖塘的氮循环受阻,氨转化到亚硝酸氮阶段就会因氧气不足而难以继续转化成无毒的硝酸盐,硫化氢也难以转化为无毒的硫酸盐,这些有毒物质(亚硝酸氮、硫化氢)极易累积达到危害对虾健康的程度。充足增氧固然重要,但又不可走极端,不可常年开底部增氧,因为底部增氧常开,好氧菌过量繁殖,而厌氧菌繁殖不起来,导致水体菌相的失衡,稍微受到侵袭就易发病;④发生偷死时慎用活菌。因为生物菌的大量繁殖会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当水质差、虾体出现疾病症状时,使用生物菌会增大对虾的死亡率;⑤保持水位及适时加水、换水。往虾池加水可以促进虾脱壳,所以饲养过程应该有规律地加水,才能使虾脱壳整齐,生长均匀。没水源补充的要采取施用光合细菌、沸石粉或开增氧机等方法来调水质,同时注意投喂脱壳素,促使虾正常脱壳生长。加水和换水都须是清洁过滤消毒过的水。病害流行期间,采取封闭养殖,不加水或换水,以免带入病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