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生动物疾病的生物防治

水生动物疾病的生物防治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光合细菌对预防赤鳍病、烂鳃病、水霉病、肠炎等疾病有显著作用。在饵料中添加有益微生物,对防治养殖水生动物疾病和提高产量有一定的作用。微生态制剂饲喂鲤鱼,可显著降低肠道中大肠杆菌数,有益微生物增多。活菌生物净化水剂的作用是改良水质,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但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使用疫苗的最终目的是有效地防治养殖水生动物病害,提高养殖鱼类的生产性能,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一、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又称益生菌、益生素、利生菌和活菌制剂。是在微生态理论指导下采用已知有益微生物,经培养、复壮、发酵、包埋、干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对人和动物有益的生物制剂或活菌制剂。具有维持宿主的微生态平衡,调整微生态失调和提高健康水平的功能。按使用目的可分为生长促进剂、免疫促进剂、治疗剂、水质改良剂等。剂型有液体、固体和半固体。菌种主要有乳酸菌类、酵母菌类、芽孢杆菌类和光合细菌类。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主要是以微生态调控水质和微生态饲料添加剂为主。

1.微生态水质调控剂

微生物可直接影响水质和养殖生物,有益微生物可以改善水质。枯草杆菌、地衣杆菌、多粘杆菌、假单孢菌等制成的系列制剂,可用于水产养殖废物的分解。蛭弧菌对净化湖水,清除致病性弧菌和大肠杆菌有显著作用。光合细菌能吸收分解水中的氨、氮、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具有很高的水质净化能力。光合细菌对预防赤鳍病、烂鳃病、水霉病、肠炎等疾病有显著作用。

2.微生态饵料添加剂

在饵料中添加有益微生物,对防治养殖水生动物疾病和提高产量有一定的作用。许多微生物菌本身就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添加到饵料中能被养殖动物利用。光合细菌的活菌投喂孵化的鲤鱼苗,具有促生长作用。微生态制剂饲喂鲤鱼,可显著降低肠道中大肠杆菌数,有益微生物增多。微生态制对对虾致病菌(弧菌)的抑制作用,可提高对虾的免疫力。

二、水产养殖常用微生态制剂

1.芽孢杆菌制剂

芽孢杆菌是一群好氧生长、可形成芽孢的革兰阳性细菌。目前在养殖生产中主要应用的有枯草芽孢杆菌及纳豆芽孢杆菌等种类。

在养殖水生动物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制剂,在肠道产生挥发性脂肪酸,抑制有害细菌在肠道内的生长,调节肠道内的菌群平衡。具有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饵料系数促进生长的作用。同时调节因子刺激免疫系统,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芽孢杆菌制剂在养殖水体中,发挥芽孢杆菌氧化、氨化、反硝化、解磷、硫化、固氮等作用,把养殖动物的排泄物、残存饲料、动植物残骸等有机物迅速分解为二氧化碳、硝酸盐磷酸盐等,为单细胞藻类生长繁殖提供营养。单细胞藻类的光合作用又促进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微生物生长及增加水体溶解氧,构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使养殖池内的菌藻趋于平衡,维持和营造良好的水质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芽孢杆菌制剂作为水质改良剂使用前3天和后5天内禁用抗生素或消毒剂。使用后3天内不要换水,与饲料混配时不能高温加热。

2.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属革兰阳性细菌,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菌群。含有光合色素,在厌气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和生长,光合作用过程中不产生氧。具有固氮、脱氢、固碳和硫化物氧化等功能,富含多种维生素,特别是B12、叶酸和生物素,含有辅酶Q、抗病毒物质和生长促进因子。目前渔用光合细菌的菌含量一般在(20~40)亿/毫升左右。

在饲料中按光合细菌1%的添加量,拌饵投喂。具有促进生长,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

在养殖水体中作为水质改良剂(净化水质)使用,具有分解水体有毒有害物质,起净化水质的作用,同时也是良好的生物肥料。使用时水温18~20℃以上可直接泼洒,以改良养殖水环境。

(1)鳗鱼养殖池,首次使用量15克/立方米水体,3天后使用量7~10克/立方米水体,之后每隔7天使用1次,2~5克/立方米水体,全池泼洒。

(2)虾、蟹养殖池,首次使用量10~15克/立方米水体,以后每隔7~10天,使用1次,2~5克/立方米水体,全池泼洒。

(3)鱼类养殖池,首次使用量10~15克/立方米水体,以后每隔7~15天,使用1次, 2~5克/立方米水体,全池泼洒。

(4)育苗池,苗种入池前,鱼苗池使用量30克/立方米水体。虾、蟹育苗池使用量50~100克/立方米水体。贝类育苗池使用量100~150克/立方米水体。

3.使用注意事项

(1)在养殖全过程中,要定期施用,使微生态制剂在水中形成优势群落,发挥最佳效果。

(2)使用微生态制剂后,尽量减少换水或不换水,换水后要及时补充微生态制剂。

(3)施用微生态制剂以睛天、中午投放效果最好,且用量要适当。

(4)活菌生物净化水剂的作用是改良水质,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但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

(5)施用微生态制剂时,不能与抗生素和消毒剂等化学类药物同时使用。

(6)微生态制剂作为饵料添加剂在加工过程中,高温、高压、蒸气等都会造成微生态制剂活性的下降。

三、疫苗及使用注意事项

疫苗是用病原体(病毒、细菌、毒素)制备,能诱导水生动物产生对特定病原体产生抗体和其他免疫反应的生物制品,是优良的无公害鱼药。使用疫苗的最终目的是有效地防治养殖水生动物病害,提高养殖鱼类的生产性能,取得更好的经济生态效益。根据疫苗的制备方法可分为灭活疫苗、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化学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主要有鱼类疫苗、贝类疫苗、龟鳖疫苗等。

水生动物疫苗必须具有以下特性:

(1)对特定的疾病,不论鱼种大小,养殖环境如何,在疾病流行期间,能起到免疫保护作用。

(2)提供保护的期限相对较长,对特定的疾病,再次流行时也能起保护作用。

(3)以投喂法或浸泡法接种,容易实施。

(4)安全、无残留,不污染环境。

(5)价格适中。

疫苗接种方式有注射法、口服法、浸浴法、喷雾法等。其中注射法效果最好,具有疫苗用量少、抗原快速吸收,免疫效果好等特点。

注射法分为肌肉注射和腹腔注射。肌肉注射是在鱼的背鳍基部肌肉处针头与鱼体成45°刺入鱼体0.2厘米即可。腹腔注射是在鱼的腹鳍基部腹腔处针头与鱼体成45°刺入鱼体0.2厘米即可。注射剂量视鱼体大小而定,以草鱼注射草鱼出血病疫苗为例,5厘米左右草鱼注射0.2毫升,10厘米左右的注射0.3毫升,15厘米以上的注射0.5毫升。

浸泡法是将疫苗稀释一定的浓度后,把鱼种放置疫苗稀释液中浸泡。如果在疫苗浸泡前,先将鱼放入3%~5%的食盐溶液中浸泡5分钟,免疫效果更好。浸泡法简单方便,一次可处理的鱼数量较多,对不适合注射的小鱼苗更为适用,但免疫效果较注射法差。

国内已获准进行商品性生产和应用较广的病毒疫苗有草鱼出病疫苗,细菌疫苗主要有弧菌苗、嗜水气单胞菌苗、鲁克耶尔森菌苗。

疫苗使用的注意事项:

(1)应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注意疫苗的批准文号,出厂日期,保质期,使用、保存方法等,严格按要求使用、保管、运输疫苗。

(2)疫苗注射适用于尚未发病的健康鱼种,体质较差或发病的鱼种应避免接种。

(3)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影响鱼种免疫的效果,操作时要做到快,准,稳,注射均匀,拔针要轻,顺,注意进针,退针角度,防止注射液随针渗出。

(4)疫苗注射后,适当加注新水,增加鱼种活动量,并做好天气,水温,水质,鱼种摄食活动等情况的纪录,注意观察注射后的鱼种有无异常情况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