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南瓜出土幼苗叶片溃烂

南瓜出土幼苗叶片溃烂

时间:2022-11-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蔓枯病又称黑腐病、黑斑病、茎部腐烂病,常引起蔓枯而得名,是西瓜、甜瓜、南瓜常见病害。海南省10月末播种的反季节栽培美洲南瓜、印度南瓜和中国南瓜,都有可能被侵染而发病。严重时植株枯萎死亡。与枯萎病不同的是,蔓枯病茎基部横断面仍呈绿色,而枯萎病导管明显变褐。连作年限长的南瓜地病害会逐年加重。因此,应实行3年以上轮作,以减轻病害。

五、南瓜蔓枯病

蔓枯病又称黑腐病、黑斑病、茎部腐烂病,常引起蔓枯而得名,是西瓜、甜瓜、南瓜常见病害。露地栽培的南瓜,在多雨年份或季节以及日光温室西葫芦的危害比较严重。海南省10月末播种的反季节栽培美洲南瓜、印度南瓜和中国南瓜,都有可能被侵染而发病。

(一)危害特点南瓜蔓枯病危害茎、叶和果实,叶片和茎基部受害最重。

叶片发病初期症状像炭疽病,但不同的是,蔓枯病病斑主要发生在叶缘,并不断扩展,在叶子边缘先形成圆形水浸状病斑,以后病斑不断扩大,相互融合成楔形、弧形或不规则的大斑;随后叶片逐渐于枯,病斑表面有小黑点,干枯的病叶有时呈星状开裂。

茎部受害,多发生在茎基部,也可通过叶柄侵染茎蔓,因此病斑也多发生茎节的附近。初时病斑呈椭圆形水渍状的灰绿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大呈褐色或灰褐色病斑,病斑扩大使茎部腐烂,并不断分泌黄色胶质,干燥后结成稍凹陷的黑褐色小斑点。

果实感病后,初为水渍状病斑.并不断扩大,稍凹陷,以后干枯变成褐色枯死斑,表面呈星状开裂,内部组织坏死,呈木栓状。严重时植株枯萎死亡。与枯萎病不同的是,蔓枯病茎基部横断面仍呈绿色,而枯萎病导管明显变褐。

(二)发生规律

1.病原及初侵染源蔓枯病菌(Mycosphaerella melonis(Pass))有性时期属子囊菌亚门,球腔菌属;无性时期属半知菌亚门(Ascochyta citrullina(Chester.),壳二饱属。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和子囊体在未腐熟的粪肥和落在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种子也可以带菌。

2.流行规律病菌通过风、雨和灌溉传播,并通过植株气孔、伤口或叶缘侵染。,病菌菌丝在5℃~35℃的温度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0℃~24℃;分生孢子在5℃~40℃之间都能萌发,最适温度为26℃~80℃。植株生长衰弱或茎叶过于郁闭,通风透光不良,偏施氮肥都有利于发病。气温在30℃以上,降雨次数多,雨量大的梅雨季节和北方7~8月份雨季,或灌水过多,排水不良,茎、蔓、卷须、叶片等极易发生蔓枯。连作年限长的南瓜地病害会逐年加重。

(三)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实行轮作。连作地块由于病菌的积累,发病较重。因此,应实行3年以上轮作,以减轻病害。栽培田地势平坦,灌排配套。

(2)健株留种。采种时,坚持健株留种,选无病植株和无病果实采种,对病株病果淘汰。

(3)种子处理。坚持种子包衣或消毒,未经包衣或消毒剂处理的,应在播前晒种2~3d,然后用55℃温水烫种或用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30min,冲洗干净,再行播种。

(4)培育壮苗整地时增施磷钾肥料,注意整枝,摘除过密的叶蔓,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发病后,及时摘除病叶和拔除死亡植株,消灭发病中心株,而后立即打药控制,将病株病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掉。由于降水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因素,应注意排水,雨后应喷药。

2.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用等份的灭病威、甲基托布津、杀毒矾和农用链霉素调成糊状涂茎。交替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和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喷洒,每隔6~7d喷施1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