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魔芋病虫害防治

魔芋病虫害防治

时间:2022-11-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前茬作物为蔬菜作物则发病重,主要是因为多种蔬菜上均可发生软腐病。软腐病一般在6月下旬开始发生,7月中旬发病速度加重。此外,软腐病还引起种芋或块茎贮藏期的腐烂,是造成烂种的主要原因。目前,软腐病的防治药剂以链霉素最有效,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注射、灌根、喷雾和浸种等方法。

四 魔芋病虫害防治

在魔芋的生产过程中,病害是导致魔芋减产的最重要原因,采取防病的栽培管理措施是整个魔芋生产管理的中心;同时,魔芋虫害也不可忽视,严重的魔芋虫害还可引起病害,导致减产。因此在魔芋的丰产栽培中,应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特别是病害的防治。

(一)病害防治

魔芋软腐病 俗称黑腐病,魔芋软腐病是造成魔芋早期倒苗的主要病害。

(1)病原菌:引起魔芋软腐病的病原菌为欧式杆菌,要求高湿,不耐干燥,在缺氧条件下能生长。生长发育的适温为25~30℃。致死温度为50℃,生长的pH值范围是5.9~9.3,以pH值7为最适宜。该细菌可以在腐烂的魔芋组织中存活两周,在未完全腐烂的组织中可以存活更长时间。病菌离开寄主后能单独存活于土壤15天左右。还可以在一些昆虫体内存活。病原细菌主要在感病的块茎、土壤中未腐烂的病残体及一些昆虫的体内越冬。细菌主要从伤口(自然裂口、灼伤、虫伤、机械伤等)及病痕侵入。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带菌块茎、带菌肥料、昆虫等传播到其他魔芋植株,从伤口侵入造成其他植株发病。在土壤病残体或带菌肥料中越冬的细菌的菌体,通过水等传播到魔芋上,从魔芋叶柄基部或种芋的伤口侵入,引起发病,病变部产生的大量细菌又通过水及昆虫传播到其他植株,从伤口侵入,造成其他魔芋植株发病。在魔芋生长季节,如果条件适宜,侵染循环可以进行多次,每次侵染循环的进行都会使软腐病加重。

(2)发病条件

1)种植地海拔高度。低海拔病害重,高海拔病害轻。

2)前茬作物与间作套种。前茬作物为蔬菜作物则发病重,主要是因为多种蔬菜上均可发生软腐病。套种的作物为高秆作物,如玉米等,能起到给魔芋遮荫的作用,叶片不易被太阳灼伤,细菌不能侵入;如果不进行套种或套种的作物高度太低,不能给魔芋起遮荫作用,叶片易被太阳灼伤,细菌容易侵入,发病重。

3)土壤条件。土壤粘重、板结易使魔芋根部受伤,软腐细菌易侵入。土壤为沙壤土,通气性好,根部不易产生伤口,细菌不能侵入。

4)气候条件。湿度大、雨水多的年份或季节发病重,主要是因为水可以传播细菌,并容易使魔芋产生伤口。同时湿度大,有利于软腐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产生大量的细菌。

(3)发病时期:整个魔芋生育期均可以发病,主要在块茎膨大之后发病。软腐病一般在6月下旬开始发生,7月中旬发病速度加重。在魔芋贮藏期也可以发病。

(4)发病部位:整个植株均可被危害,任何有伤口的部位均可被侵染,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块茎。

(5)发病症状:魔芋软腐病在田间表现有四种症状。

1)出苗期种芋发病,症状表现为苗尖弯曲,芋苗刚露土就展叶,但叶不能完全展开。叶柄和种芋都腐烂。若叶展开后种芋发病则表现为叶片向叶柄作拥抱状,株型像一个蘑菇,叶色稍黄,种芋腐烂。

2)生长期块茎发病,症状表现为植株半边发黄,俗称“半边疯”或全部发黄,叶片稍萎蔫,从块茎与叶柄交界处折断叶柄,可发现断处有部分的叶柄组织变褐色。挖出块茎时,发黄萎蔫的那半边的块茎腐烂,全株发黄的则整个块茎腐烂。

3)生长期植株发病,症状表现为茎基部(即叶柄基部)软腐,并迅速折断倒伏,叶子仍然保持绿色,这种症状从发生到倒苗腐烂发展很快,属“急性型”。

4)生长期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墨绿色油渍状不规则病斑,边缘不明显,多沿叶脉向两旁叶肉作放射状或浸润状发展,后小叶腐烂悬挂在植株上;并有时有脓状物溢出。以后病害沿叶柄向下扩展至块茎,造成块茎腐烂。有时病菌沿半边叶柄向下扩展而形成半边腐烂。以上四种症状在腐烂部均散发恶臭。此外,软腐病还引起种芋或块茎贮藏期的腐烂,是造成烂种的主要原因。开始时块茎局部腐烂发臭,后腐烂部位逐步扩大蔓延直至整个块茎腐烂。腐烂的块茎又可将病传给邻近的块茎。

(6)防治方法:

1)合理轮作和间作。土壤和病株是该病菌的越冬场所。采用魔芋与玉米、小麦轮作效果好,切忌与茄科作物轮作。因此,采取魔芋与玉米、高粱、油茶林等间套作,避免阳光直射,可增强魔芋的抗病力。

2)提前深耕翻土。深耕冻土,前作收获后,冬前进行深翻,把病菌深埋于0.2米以下。第2年春季进行第2次深耕时,每亩撒施石灰100千克,可中和土壤酸度,切断病菌主要传播源。

3)加强栽培管理。采取合理的农艺措施,加强栽培管理。深耕整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采用高畦栽培,深开沟,有利于排水防渍,能减轻病害的发生;合理轮作,不要与十字花科、茄科等农作物连作或间作;种芋应严格消毒,防止种芋带病;合理操作,尽量减少机械伤害和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以减少病菌侵入的机会。经常对大田进行检查,特别是夏季暴雨前后或灌水前后应加强检查,发现病株应及时清除,把病株烧掉并用石灰对病株穴及周围进行消毒灭菌或者用20%福尔马林灌穴,减少病源,防止扩大传染。

4)及时防治虫害。在发病初期或发病前,用农用链霉素200×10-6~500×10-6(10-6=1ppm),或可杀得500~700倍液,或敌克松原粉500~1000倍液,或50%代森铵600~800倍液,或抗菌剂“401”500~600倍液,或王铜杀菌剂800~100倍液等喷洒植株近地表的叶柄,每隔7天喷1次,连续3 ~4次,对防治软腐病有一定的效果。对于又高又大的魔芋植株,在发病初期可用10000单位链霉素液注射茎部(实际上是叶柄),边划边注射,可避免植株倒伏腐烂。目前,软腐病的防治药剂以链霉素最有效,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注射、灌根、喷雾和浸种等方法。

魔芋白绢病(俗称白霉病)白绢病是魔芋生产上另一重要病害,常常和软腐病同时发生,加重危害。一般发病株率为10%左右,严重发病时可达60%以上甚至绝收。白绢病菌寄主范围极广,可侵染100多个科的600多种植物。此病为积年流行病害,病害发生的程度与越冬菌量密切相关,因此防治白绢病的关键是消灭越冬的菌源。

(1)病原菌:由白绢薄膜隔菌侵染引起。该病病菌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酸性土壤有利于白绢病的发生,偏碱性土壤发病较轻。酸碱度在6.0左右的土壤(即稍偏酸性的土壤)最易发生白绢病。水旱交替可促进菌核死亡。白绢病菌核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带菌肥料传播,菌核越冬后在环境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菌丝直接侵入魔芋,菌丝侵入后,通过分泌细胞壁降解酶类,如果胶酶纤维素酶草酸毒素破坏魔芋细胞,引起发病。田间近距离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发病后产生的菌丝体生长进行蔓延传播,田间较远距离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流水带着菌核传播。菌核附着于魔芋块茎表面或菌丝在魔芋块茎中越冬,并随着魔芋栽植而带入田间,魔芋进入成株期,在较高温度条件下,菌核萌发从块茎表面直接侵入或潜伏于块茎中的菌丝生长,引起发病,然后再通过发病后产生的菌丝进行蔓延扩展。魔芋白绢病属于既有初次侵染又有多次再次侵染的病害,以初次侵染为主,因此田间越冬的菌量是白绢病发生的关键因素。

(2)发病条件:

气候条件:该病属于高温高湿型病害。发病最适温度为30~33℃,最低8℃,最高40℃。土壤湿度大,尤其是雨后天晴,此病易流行。雨后田间积水,一方面有利于菌核传播、萌发,另一方面易产生伤口有利于菌丝侵入。

土壤条件:酸性土壤有利于菌核萌发、菌丝生长,菌核萌发和菌丝生长最适宜的酸碱度为6.0左右,高于8.0则菌核萌发率大大降低,菌丝生长不良。新地或水旱轮作的地块发病轻。水旱交替,菌核萌发率会大大降低,并促进菌核死亡。

连作或前作:连作或前作为大豆、花生、茄科等作物的块,容易染病,发病严重。

(3)发病时期:该病属于高温型病害,从出苗到倒苗的整个植株生长期都能发生该病,发病规律:该病在6月中下旬开始发生,7月中旬和8月下旬为流行盛期,9月下旬发病结束,即主要在魔芋生长的中后期发病,以换头期之后发病较重。该病各地每年发生时期基本上与魔芋软腐病往往同时发生,有时甚至发生在同一个植株上,很难分清到底是白绢病,还是软腐病。

(4)发病部位:主要危害魔芋叶柄基部及块茎、根部。

(5)症状识别:由于魔芋白绢病与软腐病的发病时间大致相同,症状也相似,所以要认真加以区别,否则很容易将它们混淆。

发病初期,在魔芋植株的茎基部出现褐色的不规则形水浸状小斑,稍凹陷。接着小斑处腐烂,流水,腐烂部分逐渐扩大,并环绕茎干基部1周。3~5天后在腐烂部位,往往可见到其上布满了有光泽的白色绢丝状物即菌丝体,菌丝体向四周延伸,呈辐射状,集结成束。在白色菌丝体上可产生先为白色,后逐渐变为黄色、褐色,最后变为棕色的菌核,菌核的形状像油菜籽,大小为油菜籽的1/3。发病后期,植株从茎基腐烂处向上向下扩展,引起叶柄、块茎及根部变褐色腐烂,叶片迅速萎蔫,叶色变淡,最后整个植株折断倒伏。从发病到倒伏在7~8月份仅为12~15天。倒伏后,白色菌丝体可沿土缝在附近的土表面爬行蔓延,碰到邻近的植株则爬上茎基部造成新的危害。一般白色菌丝体可延伸到附近地面30厘米左右。

(6)防治方法

1)轮作:可与禾本科作物如小麦、玉米等轮作。水旱轮作效果也好。

2)深耕、改良土壤:魔芋收获后,将表面土壤层深翻到15厘米以下,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因为土壤深层有抗生菌存在以及使白绢病菌处于深层土壤的低含氧量环境中,都能抑制该病菌的生长。在酸性土壤中种植魔芋之前整地时洒新鲜消石灰,每亩施用量为50~75千克,然后耙匀,可预防白绢病的发生。

3)消灭病株:将病株及时拔除,并在病株周围喷施50%代森铵400倍液或撒施石灰粉。还要注意挖收魔芋后彻底清除病株残体。

4)合理灌溉施肥:不漫灌、串灌,避免淹水。多施复合肥和农家肥,在土壤表层的追肥必须充分腐熟后方能使用。据国外报道,有感病的作物,在田间施用硝酸钙、硫酸铵等氮素肥料,可以减少白绢病的发生。据测定,20×10-6亚硝酸盐能阻碍白绢病菌的生长,40×10-6可以完全抑制它的生长。与玉米等作物间作,加强荫蔽,也可减少发病。

5)塑料薄膜包裹:在株高达20厘米时,用10~15厘米见方的薄膜包裹叶柄基部,对白绢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6)药剂防治:白绢病盛发期在8~9月份,可于7月中下旬,在魔芋与土表接触附近撒施石灰,防止白绢病发生。具体方法为每亩施3千克左右,一周1次,一共3次,注意每次不要过量施用,否则对魔芋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50%的粉锈灵剂5000倍液,从魔芋叶柄基部灌根,可以减轻病害的发生。用50%的多菌灵600倍液75千克于苗期泼浇植株基部,或用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灌施,也可以用75%的代森铵800~1000倍液灌施。

魔芋根腐病

(1)病原菌:病原菌是茄病丝核菌和腐霉两种病原菌,都为真菌。该病原菌生长温度为13~35℃,最适温度29~32℃。可在病残体、厩肥及土壤中存活多年,如果种芋不带病,传播媒介主要是带病菌的肥料、工具、雨水及灌溉流水。连作地、低洼地、粘土地发病重,新开荒地很少发病。

(2)发病因素: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发根腐病。

(3)发病时期:发病期间在8月中旬左右。

(4)发病部位:主要危害块茎和根系。

(5)发病症状:块茎腐烂变黑,地上部分叶片发黄,萎缩、倒伏、枯死。叶柄近地面部分往往产生数条黑褐色条斑,根变黑而烂。天气潮湿时,在地面上面近地面处又长出新的不定根,以维持生命,但植株仍生长不良,挖收时可见地下块茎大部分已腐烂,剩余部分为凸凹不规则的残体,已失去商品价值。发病严重时毫无收获。

(6)防治方法:实行水旱轮作;加强田间管理,深翻土地,采用深沟高畦排水,防止植株根系浸泡在水中;药剂防治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稀释成800~1000倍液喷施植株叶柄基部,连施3次,每次间隔7~10天;也可用75%的百菌清稀释成600倍液或70%敌克松1500倍的稀释液,连续喷2~3次;用克菌丹和秋兰姆作粉衣对种芋进行消毒灭菌处理;芋田用氯化苦熏蒸消毒。

魔芋干腐病

(1)病原菌:该病菌属半知菌亚门镰孢霉属病原真菌,一般粘质土比轻砂质土发病多,种植浅的发病多。中性偏酸和施用未腐熟有机肥的土容易发病。肥料不足,生长弱的植株易感病。

(2)发病因素:干腐病病原菌为好气性真菌,浅种比深种更容易得病;施鸡粪易得魔芋干腐病;贮藏室湿度高的,干腐病发病率也较高;用火盆保温,室内干燥的不易发干腐病。

(3)发病时期:整个生育期和贮藏期都可受害,主要在8月中下旬发病。

(4)发病部位:主要危害块茎、根,也可以危害叶柄基部。

(5)发病症状:发病后羽状复叶和部分叶柄变黄,并常沿叶柄的一边坏死,延伸向下。拔起病株,坏死叶柄一侧的根变黑褐色,部分根内部变黑腐烂,但无异味。病势扩展,叶柄基部腐烂萎缩,叶片变黄倒伏。根受害后,根尖变褐枯死;切开根,近基部变褐色,根状茎也呈褐色。在块茎贮藏期间可以继续侵染,内部全部变黑腐烂,最后干缩成一个壳,用其播种,不发芽或发芽后叶片异常。

(6)防治方法:①严格选种,剔除病芋。②贮藏种芋时严格控制湿度。③用甲基托布津或苯菌灵药液浸种消毒。必要时,再用氯化苦进行土壤消毒。④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淋蔸。

魔芋细菌性叶枯病

(1)病原菌:由油菜黄单孢菌魔芋致病变种,由细菌引起。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最高温度为30~39℃,好氧。主要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借风雨传播。

(2)发病因素:高温多雨及连作地容易发生。

(3)发病时期:7月上旬开始发病,9月上中旬为发病高峰。

(4)发病部位:魔芋细菌性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

(5)发病症状:初期在叶片边缘生黑褐色不规则形枯斑,使叶片扭曲,病斑油浸状:后期,病斑融合成片,大量叶片干枯,最后植株倒伏。空气湿度大时,发病部位会出现白色脓状物。

(6)防治方法:①抓好种芋贮藏,选高燥地块,采用“室外覆土盖膜”法贮藏。选择不积水处种植,并做到深耕细耙,深沟高畦,小块种植。②精选种芋,播前晒1~2天,再用硫酸链霉素500毫克/千克浸种1小时,晾干下种。③生长期间勤检查,发现中心病株立即清除,并用链霉素400毫克/千克灌施病穴及周围植株2次,每株0.5升;或用链霉素1000毫克/千克注射植株,每次每株3~4毫升。此外,也可用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喷洒。

魔芋炭疽病

(1)病原菌:半知菌亚门真菌的刺盘孢和长盘孢菌引起。两菌均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株上或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溅射传播,引起发病。以后,病部不断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2)发病因素:温暖多湿天气,种植地低洼积水,过度密植,田间湿度大或偏施氮肥、植株长势过旺时病重。

(3)发病时期:苗期和成株期均可以危害。

(4)发病部位:主要危害叶片。

(5)发病症状:初期病斑小,圆形,褐色,扩大后为圆形至不规则形褐色大斑。病斑中部淡褐至灰褐色,边缘深褐色,周围叶面组织褪绿变黄,斑面上生小粒点。病斑多自叶尖、叶缘开始,向下、向内扩展,融合成大斑块。病部易裂,严重时叶片局部或大部分变褐、干枯。

(6)防治方法:①种芋用1∶1草木灰细干土分层堆放高燥处,雨天覆盖塑料薄膜,晴天揭开,使种芋完好。②选择高燥、不积水地块种植,做到二犁二耙,深沟高畦种植。③精选种芋,摊晒1~2天,下种前用72%农用链霉素或医用链霉素500毫克/千克浸泡30~60分钟,晾干后播种。④加强管理,合理密植。清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增加植株间通透性。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提高抗病力。清洁田园,及时收获。

魔芋轮纹斑病

(1)病原菌:半知菌亚门真菌魔芋壳二孢菌引起。以分生孢子器随病叶遗留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生长期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

(2)发病因素:高温高湿容易发病。

(3)发病时期:该病多发生在生长后期,倒苗前进入发病高峰,一般在8月下旬发病,8~9月份流行。

(4)发病部位:主要危害叶片。

(5)发病症状:初发病时叶缘或叶尖产生浅褐色小斑点,后扩展到近圆形至不规则形黄褐色斑,大小0.5~2.5厘米。病斑上具轮纹,湿度大时病部生稀疏霉层。后期有些病斑穿孔,病斑上长出黑色小粒点,埋生在叶表皮下。

(6)防治方法:①收获后清除病残体,减少菌源。②必要时用36%甲基托布津悬浮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速克灵(腐霉剂、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

病毒病 全株发病,病株叶片呈花叶或缩小、扭曲、畸形,有的病株叶脉附近出现褪绿色环斑或条斑,现出羽毛状花纹,或叶片扭曲。由芋花叶病毒、番茄斑萎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主要在发病母株球茎内存活越冬,通过分株繁殖传到下一代,也可在田间其他天南星科植物如芋、马蹄莲等寄主上越冬。借汁液和桃蚜、棉蚜、豆蚜等传毒。病征在6~7叶前较明显,高温期减轻乃至消失。

防治方法:①因地制宜选育和换种抗病品种。②选用无病母株繁殖作种。③及早消灭蚜虫,并在农事操作中用肥皂水洗手和刀具,防止汁液摩擦传染。④发病初期开始,喷洒1.5%植病灵1000倍液,抗毒剂1号水剂250倍液,10天1次,连喷2~3次。

魔芋白纹羽病 主要危害地下球茎和须根。发病初期被害部位有白色毛状菌丝缠绕成棉絮状,近地面处茎部有灰白色至灰褐色菌丝缠绕,以后逐渐侵入地下球茎内,使其皮层变黑,肉质变红色,呈糠状腐烂,内有白色羽纹状菌丝体。地上部分植株细弱,导致植株凋萎枯死。

魔芋叶烧病 危害症状首先表现为叶片沿尖端边缘出现黑褐色斑点,继而整个叶片前缘变黑褐色火烧状焦枯,卷曲皱缩,仅叶片前缘基部和中间近中脉处局部保持绿色。发病后,植株生长受到抑制,地下球茎停止生长,甚至球茎成烂疫状干缩。导致魔芋叶烧病的主要病因有光照强度较强且持续时间长、施肥浓度过大、施药浓度过高、土壤中缺钾或缺锰等微量元素。

魔芋的生理病害 指由于土壤和大气及其他环境条件不适宜引起的病害。其症状明显,常见的魔芋生理病害有:

(1)魔芋冻害:在高寒山区或寒冷地区,魔芋留在地里越冬或贮藏期没有做好保温防冻工作,球茎受冻,细胞内的水冰,内部组织结构被破坏,导致球茎变褐腐烂;调种时期在搬运过程中碰伤表皮,加之又遇低温阴雨,运到后未按要求贮藏,都易使魔芋发生腐烂症。

防治方法:种植区如冬季土壤温度低于0℃,必须在霜冻前及时收获,并保温贮藏,切不可留在地里越冬。魔芋在春季栽种时,要等气候稳定在15℃左右时栽种,并使用地膜或覆草,以防气温降低。南芋北调时也要注意防寒。

(2)魔芋冷害:在魔芋生长期间,如果温度较低,又不注意预防,就会引起叶片变黄,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8月份,此时正是魔芋膨大期,起初叶片水浸状,叶肉细胞变黄,进而枯死,5~7天后倒伏。魔芋膨大期,正是地上部光合作用旺盛期,需要适宜温度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贮藏于地下球茎,若这时气温在15~20℃就会导致黄化症的发生。

防治方法:培育抗寒品种;培育健壮植株;选择向阳坡地种植,氮肥不宜施得太多;多施有机肥,注意魔芋群体间小气候的变化等。也可以采用温床育苗,提早种植期。

(3)魔芋日灼症:在出现伏旱的平原地区,魔芋日灼症发病较多。若遇高温干旱(气温38℃以上),土壤缺水板结,叶片的水分蒸腾和根系吸收水分失去平衡,出现水分亏缺,则发生日灼症,也有叫日灼病。

防治方法:与高秆作物间套作,或种在树下,起到遮荫作用;搭棚以防止阳光直射;合理密植让芋叶相互遮荫,以行间、株间叶与叶互相遮盖1/3为宜。保持土壤水分,采取叶面喷水等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应安装喷灌设备,必要时就可以进行喷灌,解除旱情。喷水比沟灌效果好。沟灌时要注意适量,防止引起其他病害的发生。

(4)微量元素缺乏症:常见的微量元素缺乏症有缺锌、缺镁、缺铁、缺锰。因为土壤里含这些元素极少,或含量多但变为不可吸收状态,故而魔芋不能充分吸收利用,引起这些元素的缺乏。

1)缺锌症:叶片开度小,株型成Y形,小叶细长,先端尖叶色亦淡,逐渐出现缺绿症;叶与叶脉间褪为淡黄绿与黄白相间的条斑。色彩鲜明、易于诊断。防治方法:每亩可用0.4%的硫酸锌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洒,每隔2~3天喷1次,共喷2~3次。

2)缺镁症:其症从魔芋小叶四周开始黄化,逐步发展到叶片只剩沿主脉的部分是绿色的,最后整个叶片全部变黄,很早倒苗,症状表现进展很快,强日光下,黄化部位变白,枯萎发生倒苗。严重缺镁时球茎减轻,子芋的数量明显减少。

防治方法:在缺镁初期每3天喷5%硫酸镁水溶液1次,连续喷3~4次。

3)缺锰、缺铁症:缺锰、缺铁还没有诊断出明显症状,但增施锰、铁后,肥效明显,产量增加。

防治方法:在施用基肥时,适量增加含锰(硫酸锰)、含铁(硫酸亚铁)的化肥。就可以预防缺锰、缺铁,提高魔芋产量。如果在生育期中发现缺锰,可在植株上喷锰肥,或在土壤中增施硫酸锰,每亩施用300~500克,也可以与施防病药结合,每10升波尔多液中加入30~40克硫酸锰,进行叶面喷施,既能防病,又防缺锰。

(二)虫害防治

斜纹夜蛾 属鳞翅目夜蛾科害虫,幼虫食叶、花及果实。

(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4~20毫米,翅展35~40毫米,头、胸、腹均深褐色,胸部背面有白色丛毛。前翅灰褐色,斑纹复杂,内横线及外横线灰白色,波浪形,中间有白色条纹,在环状纹与肾状纹间,自前翅中央向后缘外方有3条灰白色斜线,故名“斜纹夜蛾”。卵扁半球形,初黄白色,渐转绿,孵化前紫黑色。卵粒集结成3~4层的卵块,外覆灰黄色疏松的绒毛。老熟幼虫体长35~47毫米,头部黑褐色,胴部体色因寄主和虫口密度不同而异,分别呈土黄色、青黄色、灰褐色或暗绿色。蛹赭红色。

(2)生活史及习性:自北向南,因气候不同,一年发生4~9代以上,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终年繁殖。长江流域7~8月份、黄河流域8~9月份大发生。成虫在夜间活动,飞翔力强,一次可飞数十米远,飞升高度10米以上。成虫具趋光性,并对糖、醋、酒液及发酵的胡萝卜、麦芽、豆饼、牛粪等有趋性。卵多产于高大、茂密、浓绿的边际作物上,尤以植株中部叶片背面叶脉分叉处最多。初孵幼虫群集取食,4龄后进入暴食期;多在傍晚觅食。老熟幼虫在1~3厘米表土内做土室化蛹,土壤板结时可在枯叶下化蛹。发育适温为29~30℃,所以各地严重为害期都在7~10月份。

(3)防治方法:①利用黑光灯或糖醋盆(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敌百虫1份,调匀;或将泡菜水加适草生药,置盆内)诱杀成虫。②3龄幼虫为点片发生阶段可结合田间管理进行挑治。4龄后幼虫夜出活动,可在傍晚前后用灭杀毙(21%增效氰马乳油)600~8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5000倍液,或2.5%天王星、或20%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或40%氰戊菊酯乳油4000~6000倍液,或20%菊马乳油2000倍液,或4.5%高效顺反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10天喷1次,共2~3次。

甘薯天蛾 甘薯天蛾属鳞翅目天蛾科,又名旋花天蛾,幼虫俗称花豆虫、猪儿虫。主要以幼虫啃食魔芋叶片危害魔芋,常常只剩下叶脉。是魔芋的主要害虫。

(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47~50毫米,翅展100~120毫米,头部暗灰白,腹部有两丛鳞毛构成褐色“八”字纹,中胸有形如钟状的灰白色斑块。前翅灰褐色,有许多云状纹,后翅淡灰色,有4条暗色波状纹,腹部背面中央有灰褐色纵纹,两侧有白、红、黑三色相间的横纹。卵呈球形,直径为1.5毫米,初产时为蓝绿色,孵化前呈黄白色。幼虫初孵为淡黄白色,头呈乳白色,1~3龄为黄绿色或青绿色,4~5龄体色多变,可出现青、黄、绿、红、黑、油黑等多种花色体形。老熟幼虫体长约83毫米,头顶圆。中、后胸及第1至8节末端有弧形的尾角。

(2)生活史及习性:甘薯天蛾在魔芋产区一般一年发生3~4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全年以8~9月份危害最重。成虫白天躲在草堆,矮树丛及各种作物地内,傍晚出来活动,飞翔能力很强。晚间8~10点进行交尾,交尾后2~6小时开始产卵。每头雌虫产卵散生在魔芋叶片的正反两面和叶柄上约1000粒,卵经4~5天孵化,幼虫栖息于叶背或叶柄上,早晚或夜间取食活动,5龄后食量剧增,占幼虫总食量的95%左右,一只幼虫一生可食6~10株魔芋叶片。老熟幼虫在土中约3厘米深处化蛹,蛹期约14天。

(3)为害发生条件:气温17℃,相对湿度90%时,越冬蛹开始羽化,成虫进行产卵,生长期温度为20~28℃。

(4)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冬春清除田边地角杂草、枯叶,消灭越冬虫蛹寄主;结合耕地破坏蛹室,把土中越冬蛹暴露于地表或浅土层,随犁拾蛹灭害,可以减少其害;将魔芋与玉米间作,阻碍成虫在魔芋叶片上产卵,可显著减轻受害程度。

2)人工防治:当发现魔芋叶片被咬伤时,组织人力,捕捉幼虫;诱蛾灯诱杀。

3)药剂防治:当幼虫大量发生时,每亩喷施75~100千克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的稀释液或90%晶体敌百虫700~1000倍的稀释液;也可以每亩用1.5~2千克5%西维因粉剂进行喷粉。宜在下午喷杀,效果最好。

豆天蛾 豆天蛾属鳞翅目天蛾科,以幼虫啃食叶片进行危害。

(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40~45毫米,翅展黄绿色,有的略带绿色。前翅狭长,有6条波状横线,前缘中央有一块半圆形淡褐色斑,翅顶角有1暗褐色三角形斑纹,后翅小,暗褐色,从翅的基部沿内缘到臀角附近为黄褐色。卵椭圆形,直径2~3毫米,初产下时呈黄白色,孵化前为褐色。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90毫米,体黄绿色,体上密生黄色小突起,胸足橙褐色,腹部自一节起,虫体的两侧有7对向后方向倾斜的深黄色小点纹,从背面看,每对呈“八”字形,腹部除有5对胸足外,在腹部末端还有一个黄绿色尾角。蛹的体长约50毫米,红褐色。头部器突出,略呈钩状。腹部末端臀棘三角形。

(2)生活史及习性:一般一年2代,老熟幼虫多在豆田、土堆、粪堆边、田埂等向阳的土中9~12厘米深处越冬,翌年春暖花开后幼虫移至土表层作土室化蛹,5月上旬羽化,5~10月份均有成虫发生,以7~8月份居多,8月中下旬对魔芋危害最为严重,9月中旬后幼虫入土越冬。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多在豆地等农作物上栖息,容易捕捉。傍晚开始活动,飞翔力极强,能够飞至200米高空以翅急振,悬空不动,晚8时以后逐渐下降,晚10时以后又恢复活动,直至黎明。成虫飞行速度快,迁移性大,有弱趋光性,成虫晚间栖息在作物上交配后3小时产卵,主要选择空旷而生长黄密的豆田和魔芋地产卵于叶片背面,每只雌蛾可产200~450粒。成虫寿命7~10天,产卵期平均3天。土表地温达24℃左右化蛹,蛹期10~15天,成虫羽化半小时后便能飞翔。

(3)防治方法:与甘薯天蛾的防治方法相同。

铜绿金龟子 铜绿金龟子属鞘翅目金龟子科,又名铜克郎。幼虫又称跻螬,俗称白土蚕。主要啃食魔芋地下部分,造成植株发育不良,严重时把球茎吃空。成虫喜欢取食魔芋组织及其汁液,并随着取食植株的转移而传播魔芋软腐病。

(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9~21毫米,长椭圆形,鞘翅铜绿色,有光泽,上布有规则的点刻沟,胸部铜绿色,两侧镶黄边,腹部腹面雄虫呈黄褐色,雌虫呈黄白色。卵初产时为长椭圆形,长1.82毫米,卵壳光滑,乳白色,孵化前呈圆形。老熟幼虫体长30~33毫米,头部为黄褐色,密生刻点。胴部乳白色。裸蛹,初期白色,后渐变为浅褐色。

(2)生活史及习性:该虫一年发生1代,以3龄幼虫在土中越冬。翌年春天幼虫由魔芋的根端侵入,吸取根内营养液,作茧化蛹,6月初成虫开始出土,6月中旬开始产卵,7月出现一代幼虫,幼虫食魔芋根部。严重危害期为6~7月份,10月上中旬幼虫在土中开始下迁越冬。成虫多在傍晚6~7时飞出、交尾,8时以后开始啃食魔芋,直至凌晨3~4时飞走潜入土中。成虫喜栖于疏松潮湿的土壤里,潜入深度约6厘米,成虫有假死性。

(3)防治方法:点灯诱杀成虫;冬、春清除田边地角杂草和枯枝,以消除越冬虫蛹的中间寄主;人工打落和捕杀在黄昏时咬食的成虫;结合冬耕搜集消灭越冬的成虫和幼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