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棚挂袋出耳关键技术

大棚挂袋出耳关键技术

时间:2022-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些耳农为了节约土地,采用大棚挂袋黑木耳立体栽培,这样能合理利用大棚空间,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和土地,并且能使黑木耳提前上市,补充市场空缺,增加经济效益。大棚挂袋出耳可提前1个月生产菌袋,并且根据黑木耳品种特性来确定菌袋生产期。培养料质量决定黑木耳的产量,培养料的酸碱度影响黑木耳菌丝和杂菌生长速度。而糖分和麸皮是黑木耳菌袋感染病虫的主要诱因,在栽培中适当减少。

二、大棚挂袋出耳关键技术

常规黑木耳栽培方法是用塑料袋室外露地栽培,占地面积大,1亩地(667平方米)只能摆放1.2万袋,生产10万袋土地租赁费超过1万元,而且栽培黑木耳的地方要求有水源和电源。一些耳农为了节约土地,采用大棚挂袋黑木耳立体栽培,这样能合理利用大棚空间,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和土地,并且能使黑木耳提前上市,补充市场空缺,增加经济效益。大棚挂袋出耳立体栽培这一新模式保温保湿性好、空间利用率高、不受气候影响,而且生长出的黑木耳无杂质,非常适合规模化生产。

1.黑木耳大棚挂袋出耳技术流程

img45

2.品种选择及菌种生产

选择适合我国东北地区气候条件、正规科研院(所)选育的黑木耳品种,要求产量高、质量好,抗逆抗杂、耐高温,并且对光照不敏感,过去经常采用木段栽培黑木耳,木段栽培的黑木耳品种对于光照不敏感,大多数可以进行大棚挂袋栽培,如黑山品种,下面介绍对于光照不敏感的黑木耳品种。

(1)浙耳1号:浙江省开化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从野生黑木耳系统选育而成,子实体单生,片状;颜色初期呈棕黑色,干制后背面凸起,暗青灰色,耳片大且厚。代料栽培配方:杂木屑60%,棉籽壳20%,麦麸17%,石膏粉2%,糖1%。菌丝生长温度15℃~30℃,子实体生长适宜温度20℃~26℃。代料栽培2~3月接种,3~4月养菌,5~7月出耳,接种后于28℃条件发菌,发菌结束后刺孔养菌,注意散堆、防止烧菌;选择通风、水源方便的场地排场催耳,代料栽培每千克干料产干耳130克。

(2)单片5号:华中农业大学从野生黑木耳系统选育而成,子实体单生为主,少数丛生;耳片幼时浅碗状,成熟后伸展为片状,直径3~8厘米,厚1~1.4毫米,干后边缘卷缩成三角状;耳片边缘平滑,腹面浅黑色、平滑,背面灰褐色至黄黑褐色,有细短浅色绒毛,脉状皱纹无或不明显;出耳快,产量高;菌丝较稀疏,定植和抗杂能力较弱,菌种生产时注意防止杂菌污染。袋料栽培以木屑为主料,北方采用17厘米×36厘米规格的栽培袋,南方使用15厘米×55厘米塑袋刺孔斜立地栽模式,北方2月初至3月底接种,5月底至7月出耳,喷水带喷灌浇水,干湿交替,每袋可采干耳3~4潮。

(3)黑793:华中农业大学从野生黑木耳系统选育而成,子实体丛生,有时单生;耳片半透明,直径6~12厘米,厚0.8~1毫米;耳片边缘波状或平滑内卷,有时叠生或丛生菊花状;耳片腹面光滑,黄褐色,背面淡黄褐色,有稀疏绒毛,有明显脉纹;菌丝体可耐受38℃高温和5℃低温;干耳褐色或灰褐色,商品外观菊花状或不规则状,口感柔软、滑爽。出耳期适宜温度18℃~26℃,适量喷水,干湿交替,避免水分过多而“流耳”。

(4) H10:华中农业大学采用单核杂交育种选育而成。子实体丛生或单生;耳片直径6~8厘米,厚1~1.2毫米,菊花状不明显,常呈贝壳状,边缘平滑,略呈波状;耳片平滑,腹面深褐色或褐色,光照不足时呈黄色,背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白色细短绒毛,靠耳基部分有时具粗而少的脉状皱纹;干后耳廓状皱缩,黑褐色,有光泽,商品外观皱缩不明显。采用锯木屑菌种、斜面枝条菌种、三角木菌种、棒型菌种均可;发菌适宜温度20℃~26℃,出耳期适宜温度16℃~25℃,适量喷水,干湿交替,避免水分过多而“流耳”。

(5)新科: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食用菌管理站从野生黑木耳系统选育而成,代料栽培种,中温型品种。子实体单片;菌丝生活力强,菌丝生长温度5℃~36℃,最适生长温度27℃~30℃;耳基形成温度15℃~25℃,最适生长温度18℃~22℃;菌丝生长基质含水量50%~55%,耳芽发生期基质最适含水量55%~60%;耳片肉质厚,具光泽,浸泡系数大;在湿度偏低时,菌丝生长速度慢,耳片过成熟时颜色不很黑,甚至会产生红棕色。袋料栽培:高海拔地区8月上旬制作菌棒,低海拔地区9月上中旬制作菌棒;代料栽培配方:杂木屑76%,麦麸10%,米糠10%,蔗糖1%,玉米粉2%,硫酸钙0.5%,碳酸钙0.5%;发菌场喷杀虫灭菌,耳棒堆叠整齐,培养15~20天进行翻堆,菌丝长满菌棒时进行刺孔供氧,孔深2~3厘米,见光催耳芽;菌棒全面刺孔后7天出田排场;以畦式排场,畦宽1.3~1.5米,长度不限;排场后做好水分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及时采摘晒干,避免产生流耳,袋料栽培生物学效率135%。

3.选择适宜栽培季节

大棚挂袋出耳可提前1个月生产菌袋,并且根据黑木耳品种特性来确定菌袋生产期。中、晚熟品种在元旦至春节期间生产栽培袋;早熟品种在春节至3月1日期间生产菌袋;秋耳在6月初生产菌袋,8月下旬进棚挂袋出耳。

4.发菌棚及出耳棚建造

(1)发菌棚:室内发菌可以选择培养室或简易大棚,培养室通风较差,一定要有地窗和排气孔,并安装排风扇,1平方米可放置250~300袋,超量放置造成通风差、发菌速度慢、高温烧菌、上下层温差大等一系列问题。采用能够遮荫和喷水的大棚发菌,而且棚内要有挂袋架和喷水装置。

(2)出耳棚:出耳棚建造类似蔬菜大棚,一定是拱棚,拱棚高2.2~3.2米,宽8.10米,长30~50米。大棚不能过宽,不利通风。大棚中间要有支柱,根据大棚宽度确定支柱行数,原则是大棚牢固,能承载塑料薄膜、遮阳网和菌袋的重量。棚顶覆盖塑料薄膜和遮阳网,用卷帘机收放。最好安装水帘降温增湿系统,即在大棚一头安装水帘,另一头安装负压风机。要在三月初扣上塑料薄膜,增加地温。扣好塑料薄膜后要安装压膜线,把塑料薄膜压紧,防止被风吹翻。大棚压膜线不使用铁丝,以免上锈后风吹来回摩擦塑料薄膜损坏。可以用专业的压膜线,压膜紧实,方便。然后把吊绳等设施安装好,为挂袋做好准备。喷灌设施使用折射雾化喷头,提高喷水效果。

5.原料及配方

培养料质量决定黑木耳的产量,培养料的酸碱度影响黑木耳菌丝和杂菌生长速度。要想栽培成功、高产,必须选择适宜的培养料配方,使培养料有利于黑木耳菌丝生长,而不利于杂菌生长。配方中培养料碱性越大,杂菌生长越受抑制,因此在栽培配方中,适当添加石灰粉,调高培养料pH值。而糖分和麸皮是黑木耳菌袋感染病虫的主要诱因,在栽培中适当减少。下面介绍几种常用代栽培黑木耳生产配方。

(1)阔叶硬杂木屑85%,麦麸12%,豆饼粉2%,石膏粉1%,另加石灰粉0.5%。

(2)杨、柳、椴树等杂木屑42%,玉米芯粉20%,松木屑20%,麦麸15%,黄豆粉2%,石膏粉1%,另加石灰粉0.5%。杨、柳木屑晒干后使用,松木屑经过发酵晒干后使用。应延长灭菌时间,因杨、柳和松木屑含有挥发性物质,料袋装实后透气性差。

(3)棉籽壳44%,杂木屑44%,麦麸10%,糖1%,石膏粉1%,另加石灰粉0.5%(拌料后堆积发酵,然后灭菌)。

(4)杂木屑57%,玉米芯粉30%,麦麸10%,豆饼粉2%,石膏粉1%,另加石灰粉0.5%。

(5)杂木屑42%,玉米芯粉30%,稻壳15%,麦麸10%,豆饼粉2%,石膏粉1%,另加石灰粉0.5%。

用来栽培黑木耳的原料很多,只要掌握适宜的碳、氮比即可。使用陈木屑比新木屑黑木耳菌丝生长速度快;玉米芯要求新鲜不霉变,粉碎要细些,以防止扎袋(硌袋);麦麸用新鲜的;黄豆粉或豆饼粉要细一些;石膏粉选用无水熟石膏;石灰粉选用白云灰,也可使用建筑刷墙用的生石灰粉。

6.配料拌料

配料和拌料是将配方中的各种原料按比例称好并混到一起,加水搅拌均匀并达到要求的含水量。黑木耳生长离不开水分,袋内黑木耳菌丝生长阶段的水分靠拌料时一次加入,拌料时含水量对黑木耳的菌丝生长至关重要。培养料含水量过大,袋底积水,培养期间菌丝生长缓慢,袋底部因缺氧黑木耳菌丝停止生长;培养料含水量过小不能满足黑木耳菌丝生长要求,黑木耳菌丝细弱。辅料按照配方数量称取;而木屑、玉米芯粉、棉籽壳因不同时期含水量不同,应按照容积折合后称取,也可以测定含水量后再称取,但要减去原料本身含水量的水分。拌料常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机械拌料,另一种是手工拌料。拌料前,先将麦麸、石膏粉、石灰粉、豆饼粉按比例称好,放在一起拌均匀,然后与木屑、玉米芯粉混合在一起拌均匀。拌匀后,按培养料重量的1倍加水,边加水边拌料,翻倒2~3遍,使培养料含水量达到58%~60%,即手紧握料指缝间有水但不滴。拌完的培养料堆闷1~2小时,然后再测一次含水量,达到标准即可装袋。当天拌完的培养料当天装袋,尤其夏季高温。如果切粉木屑、棉籽壳和玉米芯粉颗粒较大,切粉木屑、棉籽壳和玉米芯粉应提前1天喷水预湿。

7.装袋封口

(1)栽培袋规格:黑木耳栽培袋采用16.5厘米×36厘米×0.045厘米的低压乙烯折角袋。装袋前采用吹气法检查塑料袋是否漏气,将漏气的塑料袋淘汰。

(2)装袋封袋口:使用装袋机装袋,1人用平板锹将培养料放入装袋机的料斗内,1人将袋套在出料筒上,一手托住袋底,一手把住栽培袋中上部,踩住离合器开始装料,装至袋20厘米时,脚抬起关闭离合器,取下装满的料袋。将装满料的料袋袋口窝入通气孔内并插入插棒,然后放入周转筐内准备灭菌。目前已经研制出全自动装袋机,只要放入一定数量的栽培袋后,将培养料放入料斗内,机械会自动套袋、自动装袋,装好的料袋自动滑出,然后插棒封住袋口即可。不是折角袋不能使用装袋机装袋。

8.装锅灭菌

灭菌是通过高温方法杀死培养料内的全部微生物。常用灭菌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和常压蒸汽灭菌。

9.冷却接种

料袋灭菌后趁热出锅,将料袋放入冷却室或接种室内,自然冷却至常温或25℃接种。目前接种方法很多,常用接种方法有接种箱接种、无菌室接种、超净工作台接种和离子风机接种。

10.发菌管理

(1)发菌方式:有上架发菌、周转筐发菌、挂袋发菌和林地编织袋发菌。

①上架发菌:为了提高发菌室或发菌棚的利用率,在发菌棚或培养室内搭设培养架。将接种后的菌袋摆在培养架上发菌,菌袋间隔1厘米,有利通风、降温,防止捂垛和烧菌。利用培养架发菌成本高,上架摆袋和检查杂菌不方便,且不利消毒,提高发菌棚空间利用率。

②周转筐发菌:发菌室墙壁刷石灰,空间用3%来苏儿水溶液喷雾消毒。然后将窗户用纸板或厚布帘遮光。最后将装有菌袋的周转筐移入发菌室或发菌棚内堆叠起来,周转筐堆叠6~8层。发菌室内悬挂温度计及干湿温度计,用于监控温度及空气相对湿度。周转筐发菌优点是节省人力;缺点是成本高,一次性投入大。

③挂袋发菌:采用菌袋上架发菌和周转筐发菌成本高,上架发菌还需要大量人工进行上架和下架,并且检查杂菌不方便,发生杂菌污染处理比较困难。而采用大棚挂袋发菌可提前挂袋或摆袋,并可降低设备投入,而且发菌结束后将菌袋拿下来检查杂菌污染情况,进行菌袋消毒、开口,然后再挂袋出耳即可。挂袋发菌的好处是发菌期间上下温度均匀,通风好、不伤热,发生杂菌污染容易发现。挂袋前,大棚空间用3%来苏儿或500倍克霉灵水溶液喷雾消毒,然后用4~6克/立方米的烟雾剂熏蒸24小时,通风12小时后进菌袋。挂袋发菌是在菌袋接种后,用周转筐将接种的菌袋运到已经消毒的发菌棚或出耳棚内,将接种的菌袋挂在铁架上;或用系在大棚钢架上的三根尼龙绳和卡扣,固定在尼龙绳中间,每串可吊挂10袋;或将菌袋放到双层的铁网中间。尼龙绳吊袋的菌袋口朝上,不能朝下;铁架和铁网上的菌袋口朝向一侧,有利于通风,否则杂菌污染严重。

④林地编织袋发菌:先在林地做1.2米宽的畦床,长度不限,畦床高出地面10厘米,防止雨水大的年份浸泡菌袋。然后在畦床上喷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并在地面上撒石灰粉消毒抑菌,之后在畦床上铺塑料薄膜和草帘,最后摆放黑木耳菌袋。菌袋接种后放入塑料编织袋内,所有菌袋口朝向一侧,菌袋底部朝向一侧,每个塑料编织袋可装40袋,然后将装有菌袋的塑料编织袋平放到林下发菌床上,菌袋接种口一侧朝上,单层摆放。林地发菌主要适用于秋耳,即春末夏初生产菌袋,夏季发菌,秋季出耳,管理措施主要是排水、防雨和降温。下雨天用塑料薄膜覆盖塑料编织袋,并挖好排水沟,防止雨水浸泡菌袋。晴天高温主要是降温,防止高温烧菌。

(2)发菌管理:栽培袋进入发菌室或发菌棚后,10天内不通风,温度控制在26℃~28℃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在45%~60%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小可向地面洒清水增加空气相对湿度。黑木耳菌丝萌发生长后及时通风,并逐渐加大通风量,发菌棚或发菌室内温度降至20℃~24℃。15天后第一次检查菌袋内黑木耳菌丝生长及杂菌污染情况,用手托住菌袋检查,并将污染菌袋集中在一起进行深埋或烧毁处理。发菌后期注意发菌棚或发菌室通风和降温。30~40天黑木耳菌丝长满菌袋。

11.挂袋开口催耳

(1)检查菌袋发菌及菌袋消毒:当黑木耳菌丝长满袋后,将菌袋在20℃~22℃条件继续培养7~20天。大棚挂袋出耳是集中出耳,如果菌袋发菌期间伤热,菌丝细弱,或菌袋接种不规范带有杂菌,出耳期间喷水时上层菌袋会污染下层菌袋,所以,检查菌袋发菌及菌袋消毒是大棚挂袋出耳的技术关键。菌袋不能污染杂菌,而且菌袋发菌期间不能伤热,否则出耳后期杂菌污染严重。污染严重的菌袋和伤热菌袋可以放在大棚最下层或室外出耳。检查完菌袋质量后,还要对菌袋表面进行消毒,即用毛巾蘸0.15%~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擦拭菌袋表面,杀死菌袋表面的杂菌孢子,待菌袋表面消毒液干燥后开口。

(2)菌袋开口:黑木耳菌袋消毒后,发菌室或发菌棚提前半小时喷洒3%来苏儿水溶液消毒。然后使用开口器开口。开口器先用0.15%~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清洗内部,外部用毛巾蘸0.15%~0.2%高锰酸钾水溶液擦拭消毒,之后对菌袋开口,开口数量参照第五章。

(3)菌袋催耳:开口的菌袋放在室内床架上,或装在塑料编织袋内继续养菌2~3天,培养室内温度20℃~22℃、空气相对湿度75%~80%,使划口部位的黑木耳菌丝恢复生长,也可喷洒EM菌或菌王抑制杂菌生长,刺激出耳。养菌期间菌袋不能淋雨,也不能喷水,否则杂菌在开口部位的伤口开始生长,导致黑木耳菌袋污染。淋雨菌袋及时喷洒EM菌或菌王,防止杂菌通过雨水和划口部位(伤口)侵入而感染杂菌。然后将菌袋挂到大棚内(见图6-1和图6-2)。

img46

图6-1 正在挂袋

12.出耳管理

出耳棚前期以提高温度为主,同时防止划口处菌丝体失水,在菌袋上覆盖塑料薄膜,每天向出耳棚内空间喷清水保湿,喷水后通风半小时,保持出耳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之间,温度控制在15℃~26℃之间。7~10天形成耳芽,加强喷水保湿,加温通风,增加光照(大量散射光及一定量的直射光),使出耳棚内“干干湿湿、干湿交替”,耳片肥厚,色泽较深,黑木耳质量好(见图6-3)。待耳片充分展开,边缘起褶变薄,耳根收缩,即将弹射孢子前采收。采收前1~2天停止喷水,让阳光直接照射在菌袋和耳片上,待耳片收缩发干时采摘。

img47

图6-2 挂袋出耳

13.采收

黑木耳达到成熟标准,即耳片光面产生白色粉状物——黑木耳孢子,即可采收。采收时将菌袋从铁架或网上拿下来,一手握住黑木耳菌袋,用另一只手触碰成熟的黑木耳子实体,使其落到下面的容器内。然后将采下的黑木耳摊在晾晒筛上晒干。雨季将晾晒架上盖好塑料薄膜,防止雨水淋湿黑木耳。高温高湿季节,要将黑木耳光面朝上、毛面朝下晾晒,因为光面能产生黑木耳孢子,如果光面朝下,下部湿度大,黑木耳自然后熟,黑木耳耳片变薄,并产生孢子,时间长会长出白色的单核菌丝体(即白毛),黑木耳质量下降。晾晒干好的黑木耳含水量应在12%~14%之间,用双层塑料袋包装防潮。

img48

图6-3 挂袋出耳后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