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

时间:2022-11-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是近几年我国新出现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俗称番鸭“肝白点病”或“花肝病”。本病病原是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的番鸭呼肠孤病毒。番鸭呼肠孤病毒能诱导免疫器官细胞凋亡,能不同程度导致番鸭免疫抑制。番鸭呼肠孤病毒与鸡呼肠孤病毒间不存在交叉保护性抗原,因此,使用鸡呼肠孤病毒疫苗无免疫效果。临床上应尽早使用番鸭呼肠孤病毒高免卵黄抗体或自家疫苗防治,在3~7日龄注射抗呼肠孤病毒抗体预防。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是近几年我国新出现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俗称番鸭“肝白点病”或“花肝病”。本病主要发生于40日龄内番鸭,以软脚、腹泻、生长障碍为主要症状,以肝、脾表面坏死、纤维素性心包炎为主要病变,发病率、死亡率高。

本病病原是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的番鸭呼肠孤病毒(图2-1)。病毒对乙醚、氯仿、胰蛋白酶、3%甲醛处理30分钟不敏感,对pH3、60℃处理30分钟和紫外线照射敏感。

img7

图2-1 鸭呼肠孤病毒

主要感染番鸭和半番鸭,对鹅、北京鸭、鸡均无致病力。发病在7~45日龄,以10~30日龄为主。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耐过的病鸭成为僵鸭。发病率为30%~90%,病死率为60%~80%,应激或混合感染下死亡率可达90%以上。夏季多发,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软脚、腹泻、生长障碍(图2-2)。

img8

图2-2 病鸭表现软脚、腹泻、生长障碍

病理变化表现为肝和脾表面有大量灰白色坏死点(图2-3、图2-4),肾脏肿大、出血,表面有黄白色条斑(图2-5)。病程长则表现为心包膜、肝周膜明显增厚,呈纤维素性炎症变化,肝、脾表面隐约可见灰白色小点(图2-6)。番鸭呼肠孤病毒能诱导免疫器官细胞凋亡,能不同程度导致番鸭免疫抑制

img9

图2-3 肝脏有大量灰白色坏死点

img10

图2-4 脾脏有大量灰白色坏死点

img11

图2-5 肾脏肿大、出血,表面有黄白色条斑

img12

图2-6 肝周膜增厚,呈纤维素性炎症变化,肝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点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注意与番鸭细小病毒病、禽沙门菌病、禽霍乱等症状相似疾病的鉴别。确诊依据病毒鉴定、动物回归试验、血清学检测、RT-PCR检测等实验室诊断。

加强饲养管理和定期消毒,保持场地干爽,及时补充维生素和盐离子。番鸭呼肠孤病毒与鸡呼肠孤病毒间不存在交叉保护性抗原,因此,使用鸡呼肠孤病毒疫苗无免疫效果。临床上应尽早使用番鸭呼肠孤病毒高免卵黄抗体或自家疫苗防治,在3~7日龄注射抗呼肠孤病毒抗体预防。发病早期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的中草药治疗,可减少死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