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兴利除害改变水环境

兴利除害改变水环境

时间:2022-11-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有效的提高了防御水旱灾害的能力,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部分地改变了河川水系原有的水文特征。河北省是东北地区和关内各省联系的交通要道。已发现和利用的药用动植物多达800多种。河北省北有燕山,西有太行,东部濒临渤海,南部地平壤沃,这一优越的地理环境,对河北省的水利建设形成了一定优势。河北省引水灌溉的历史悠久。

河北省自古以农业为本,发展农业又离不开水与水利,因此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当中,劳动人民辛勤耕作,生息繁衍于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对水文环境的认识和改变极为深刻。据考证,公元前40世纪之前,中国已有水稻为主的农业生产活动,至新石器时期已开始栽培黍、粟、麦、麻、桑及高粱等作物,并驯养了牛、马、羊、鸡、鸭等牲畜和家禽。长期以来,河北人民除从事农业活动外,在坝上高原以天然草地为基础,发展了放牧业;在山地和丘陵区发展林业、修筑梯田;在广阔的平原上建成了肥沃的农田,成为河北的粮仓;在低洼沼泽地区和沿海修堤筑坝,改造成适于耕耘的土地和发展水产养殖的水面。与此同时,城镇建设、公路交通、文化设施等都有极大的发展,自然景观与水文环境大为改观。为了防御水旱灾害,保证农业生产,人们早就认识到必须修筑堤防以抑制洪水,开渠引水以发展农田灌溉。中国早期大规模修筑系统的堤防就在河北境内。战国时,黄河行经齐、赵、魏三国,为防河患,齐修东堤以御东泛,赵、魏筑西堤共防西浸,两堤相距50里之遥。至西汉时,黄河下游堤防已形成体系。最早见于记载的引水灌溉工程也在河北,战国初年,西门豹倡修大型引水灌溉工程引漳十二渠,直至两汉时期都能发挥重要作用,东汉末年曹操重修,改称天平堰,东魏、北齐又称天平渠。隋、唐时期修建的京杭大运河,在河北的运河长度达数百公里,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发展了人工开挖运河的技术。这些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不仅是河北的骄傲,在全国范围内也闻名遐迩。新中国成立以来,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有效的提高了防御水旱灾害的能力,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部分地改变了河川水系原有的水文特征。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活动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从70年代开始,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生态环境破坏等新的矛盾日益的突出。在这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如何实现社会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则将成为人们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课题,其中对水文科学的深入研究,必将在如此紧迫,前途壮阔的新形势下而显得更加重要。

一、交通便利

河北省地处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首都北京市和工业城市天津的周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京广、京哈、京包、京沪、京承、石太、石德、京九等多条铁路从省内经过。河北省是东北地区和关内各省联系的交通要道。也是山西、内蒙以及西北地区通往天津港和秦皇岛港的必由之路。河北省与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和协作非常紧密,还可通过原有的秦皇岛港和新建的京唐港,进行国内、国际贸易往来。全省公路通车里程4万多公里,高速公路率先突破1000公里,石家庄至北京、太原、郑州等地的交通变得快捷而方便。

二、资源丰富

河北省资源丰富,适宜种植的作物种类繁多,是国内盛产小麦的主要省份之一。植物资源3000多种,其中包括经济价值较高的林木和特种经济林10多种。动物资源500多种。已发现和利用的药用动植物多达800多种。矿物资源丰富,煤、铁、石油、有色金属以及非金属矿藏的储量都很可观。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各有优势的工业门类,如历史悠久的煤炭工业,蓬勃发展的电力工业,实力雄厚的冶金工业,优势明显的建材工业,大有作为的机械工业,前景广阔的电子工业,展翅腾飞的石化工业,举足轻重的医药工业,设备更新的纺织工业,以及重现异彩的手工业,等等。

三、地理环境优越

河北省北有燕山,西有太行,东部濒临渤海,南部地平壤沃,这一优越的地理环境,对河北省的水利建设形成了一定优势。一是山区有许多修建水库的坝址;二是山前平原有不少缓洪滞沥的天然洼淀;三是平原广阔利于大面积发展灌溉;四是平原地区分布着密集的古河道,易于地下水资源开采。因此,早在民国时期就曾对滦河、永定河进行过实地考察,日伪时期也曾计划在拒马河紫荆关修建水利枢纽,以期达到拦蓄洪水、发电的目的,但由于当时的社会制度所限,并未变成现实。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水利部的直接领导下,于1953年在河北省怀来县官厅建成第一座大型水库,1955年至1956年河北省在唐山陡河上建成陡河水库。1958年,在“大跃进”的形势下,水利建设形成高潮,强调“以蓄为主”,在广袤的燕山和太行山山区大搞水库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大、中、小型水库1156座,总库容110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18座(不包括位于河北省而由水利部和海委管理的潘家口、大黑汀、官厅、岳城等大型水库),总库容约90亿立方米;中型水库35座,库容12.7亿立方米;小型水库1103座,库容7.7亿立方米。

四、引水灌溉发展迅速

河北省引水灌溉的历史悠久。最早的引漳十二渠距今已有2400多年。战国末期,在固安、新城、涿州一带还修建了督亢水利,方圆25公里有余。西汉时期开始采用井水灌溉。唐代陆续修建了一些渠、井灌溉工程。至宋代人们开始在沿河两岸引洪淤灌,既提高了农田肥力又起到灌溉洗碱之效。明代凿泉、打井以开发利用地下水源。清代和民国也兴建了一些渠、井工程,利用河水、泉水、井水进行农田灌溉。但是,由于历史上政治腐败和经济落后等各方面因素的束缚,农田水利事业发展极为缓慢,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全省仅有37处淤毁较严重的万亩以上的灌渠,万亩以下的废旧小渠道14623条,在617398眼水井中只有机井3眼,连同扬水站、点325处,全省水浇地面积只有1145万亩。

新中国成立后,迅速修复、改建了一些灌渠,发展了一批砖、石结构的水井。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随着水库的建设与完善,兴建了一大批与之配套的引水灌溉工程。与此同时,在平原地区开始发展农用机井建设。60年代中期,全省掀起群众性的机井建设高潮。1966年4月5日,周恩来总理亲临大名、磁县等打井工地视察,做了重要指示。60年代末和70年代,在黑龙港地区掀起打深机井,开采深层淡水的高潮。进入80年代,工作重点由建设转入“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阶段。到1985年,全省已有万亩以上灌区159处,农用机井63万眼,水浇地面积达到5384万亩,全省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471.6万吨增长到1966.6万吨。

五、水能资源丰富

河北省水能资源蕴藏量为304.38万千瓦,可开发资源量为156.53万千瓦,这些资源主要集中在燕山、太行山山区。从1942年冀鲁豫边区在漳河上建成涉县赤岸水电站起,开始了全省水电建设的历史,1948年,在朱德总司令直接关注下,利用泉水建成了平山县沕沕水水电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全省共有小型水电站4处,均为解放区内用于军工生产的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03千瓦。到50年代末,尽管一些水库电站相继建成,但多不完善,全省总装机容量仅达到712千瓦。从60年代开始,一些水库电站相继配套发电,加上70年代群众办电的热情很高,小水电建设发展迅猛,至70年代末,全省中、小型水电站达到800多处,装机总量为16.21万千瓦。进入80年代,水电建设已由为水利工程配套转向电源建设;由分散开发转向集中择优梯级开发;由生产管理转入经营管理。到1988年底,全省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8.98万千瓦,占可开发利用资源量的25.7%,其中省属的中小水电装机容量为21.73万千瓦。

六、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显著

河北省的水土流失是随着历史上天然植被的破坏而逐渐加重的。从一些史料中可知,历代王朝都没有设立水土保持机构,治理水土流失。有的山区群众自愿组织起来,或由地方开明绅士主持,发动群众修建一些谷坊及其他小型水土保持工程,用于蓄水保土,但一般规模很小,且难以应付较大的暴雨洪水。真正大规模的治理山区水土流失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

新中国成立前夕,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已达6.8万平方公里,占山区总面积的59%。从1951年开始在全省试办水土保持,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由50年代到60年代初的沟谷治理时期,主要是在山区的沟谷内修建谷坊坝,因措施单一,工程质量较差,大多数谷坊坝效益不高,并在短期内被洪水冲毁;二是从60年代到70年代初的综合治理时期,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中央制定的“在依靠群众发展生产的基础上,贯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集中治理,连续治理,沟坡兼治,治一块,巩固一块”的方针,完成了一批综合治理较先进的典型社队,水土保持收到明显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全面推开;三是80年代所进行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时期,即以小流域单元进行全面综合治理,集中治理,连续治理,不仅效益显著,而且加快了治理速度,这是一种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的治理方法。

在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时,山区植被率普遍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山区经济的发展,加快了脱贫的步伐。据典型调查,山区林草覆盖率比治理前提高20%以上,缓洪拦沙效益达50%。邢台县折户村、灵寿县北庄等地小流域,林草覆盖率平均上升到79%,基本形成“山顶防护林草戴帽,山坡果树缠腰,沟道水利水保工程护脚”的综合防护体系。那些多年不见的鸟兽在一些治理较好的地方重新繁殖。同时,一些河流的泥沙含量明显减少,无疑延长了水库的使用寿命。水土保持工作开展好的地区,粮食产量明显提高,林果收入成倍增长,牧业、副业及其他生产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如地处燕山深处,长城脚下的宽城县尖宝山村,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穷山村,从1967年开始,对山、水、林、田、路进行综合治理,12年后林地面积已达8800多亩,森林覆盖率为90%,用材林蓄积量3500多立方米,350亩坡耕地也变成了高标准的梯田,亩产超过了500千克,各种果品、蚕桑及畜牧业收入达18万元,成为有名的富裕村。

七、加强防洪治理

对于城市用水及防洪是历史上一些朝代所较为关注的大事,古籍《管子·度地》中就载有“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这是说建立城市时,其位置要选在高低适当的地方,既便于取水,又便于防洪。可见当时已很重视城市的用水及防洪问题。如地处易县的燕下都紧靠易水;位居邯郸的赵国都城也紧邻滏阳。汉代城市水利也有很大的发展,三国时曹魏置都城于邺,而开渠引漳河之水,既便于都城用水,也利于航运和灌溉,解决了多方面的需要。其后州、府、县城的设置也多临近水源,并修建堤坝和城墙以防御水患和敌侵。到了清朝,康熙为了巡幸狩猎和避暑也看重水丰林茂的承德,遂于1703年开始修堤筑坝以防水泛,并“肇建避暑山庄”,这不仅因为承德夏季气候宜人,也由于武烈河从其旁边流过,在修建过程中又将热河泉围入山庄之内,成为“乐山乐水”的自然景观。至乾隆时期,“避暑山庄”和依山傍水的“外八庙”交相辉映,形成“俨然一大都会”,是清政府的第二政治活动中心。

历代城市用水多以土、石、砖结构的井水为主,唯在干旱时采用渠道引水。全省最早采用动力机械提取地下水的应属井陉煤矿,该矿于1900年至1911年间采用以蒸气为动力抽取地下水,其后石门焦厂、大兴纱厂相继效仿。1935年,侵华日军在承德半壁山前打大口井一眼,并修建泵房,成为承德市第一个“自来水”供水工程。1939年,张家口建自来水公司,以大境门外的水源,每日向日军及其家属提供大约2000立方米的生活用水。新中国成立前,唐山开滦矿务局、机车车辆厂、启新水泥厂和铁路局等部门建有小型水厂和压力泵站。保定城内也有机井,供一些官员和富贵之家用水。

大力发展城市供用水工程还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多数城市工业刚刚起步,除少量大型厂矿用水增加较快外,城市用水量增加缓慢,供需之间的矛盾并不突出。进入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随着城市工业迅速发展,人口相应膨胀,城市用水急剧增加,加之河北省气候变化又进入以平水年和枯水年为主的枯水期,全省因水资源匮乏引起的矛盾日趋尖锐,城市供水紧张的局面尤为突出。特别是遇到1980年和其后连续几年的干旱,秦皇岛、邯郸等部分城市相继出现了水荒。尽管各地采用了一系列的应急措施,紧张形势有了一定缓解,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特别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发展很快,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工业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农业灌溉用水量的增长速度。就全省情况来看,1980年至1990年的11年间,全省10个城市工业用水量增长22.1%,其中廊坊市增长110.0%,承德、唐山、保定市也都在70%左右。11年间城市生活用水量也由1980年的4.91亿立方米,增加到1990年的8.51亿立方米,增长率达到73.3%。截至1990年,10个地级城市共有水厂33个,供水管道总长为3609公里。1999年,石家庄市民心河通水,清澈的河水环绕市区,两岸花团锦簇,极大的改善了市区环境。城市要扩大,工业在发展,解决城市缺水问题也只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节流;二是开源。节流固然很重要,其方式方法也很广泛,在实践中也曾获得极为明显的效益,但从长远着想,真正解决水的供需矛盾,还应在开源上寻求出路。为此,河北省正在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划,积极参与筹划引江(长江)、引黄(黄河)工程,以期调入新的水源,解决城市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

史籍中有关城市防洪的记载可追溯至汉代之初,但记述极为简略,明清期间资料渐丰,也只是定性描述,而无定量记载。从1640年至1949年的300多年中,河北省共发生波及范围较大的洪水33次。1950年至1999年的50年中,也曾有过4次较大的洪水。每次洪水都不免涉及一些中小城市,有的甚至波及北京、天津市区。新中国成立前,城市防洪设施极为薄弱,一般府、县多以城墙为护堤,洪水时封闭城门,以防洪水入城,但被洪水围困或城溃浸水则常有发生。古城保定曾于1026、1068、1571、1607、1801、1924、1929年7次水淹城区,特别1571年“一亩泉泛滥入郡城,天水桥圮”,1929年7月“数百年来未闻此奇水,南门灌水三尺”。承德市也曾多次被淹,清光绪九年(1883年)武烈河大水出槽,洪水直趋宫墙。光绪十二年(1886年)广仁岭各沟道洪水奔腾而下,旱河泛滥横流,大石桥、二仙居、草市街、南营子,并热河都统衙门暨厢白各旗营房一齐灌注,汪洋一片。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武烈河洪水暴发,堤内外一片汪洋,日伪兵营、仓库及住宅冲毁,公路桥和铁路桥先后冲失,交通与通讯中断。唐山市由于陡河从市内穿过,1949年之前陡河行洪能力仅有180立方米每秒,极易泛滥成灾,1761、1845、1873、1890、1894、1929、1949年等大水年份皆淹及市区,尤其是1949年8月陡河漫溢,沿河厂矿大部被淹,一些居民区进水,电厂停止发电,华新纱厂、启新水泥厂停产,德胜瓷厂几乎全被冲毁,京山铁路被淹中断行车。邯郸市1917、1924、1939、1947年曾多次水淹城区,其中1917年除丛台附近外全部被淹,水深约1米左右。石家庄是一个新兴城市,明清时只是一个小村,1903年至1907年京汉、正太铁路先后通车,处于两条线路交点的石家庄才逐渐发展起来。从获鹿、正定县志中载明,1917、1939年两次被淹,其中1939年洪水直接进入市区,一些居民区、商店、工厂被淹,日军兵营、军需物资亦受损,洪水过后开始筹建石宁堤。

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兴,虽在初期加强了城市的防洪建设,但仍难防御较大的洪水。如承德市1958年7月、1962年7月两次洪水入市;张家口市1975年8月清水河上游发生洪水,黄土夭水库溃决,洪水淹及市区;保定市1954、1956、1963、1964年4次洪水淹及市区,其中1963年最重,洪水冲破城郊防线,冲进市内,繁华的裕华路上木船畅行无阻,京广铁路停运15天之久;石家庄市1954年7月和1963年8月,两次洪水入市皆因防洪堤溃决致使洪水与街道积水汇成一片,造成民房倒塌、工厂停产、商店关闭;邯郸市1954、1956、1963年3次遭受洪水灾害,特别是1963年8月,漳河、滏阳河大堤和渚河左堤相继溃决,洪水进入市区,中华大街一带水深0.5~1.0米,西北部化工区及南郊仓库区水深在2米以上,致使265家企业停产,数万间房屋倒塌。

从1963年洪水以后,加强了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承德市先后整修了武烈河市区段的防洪护岸大坝,疏浚了旱河及加固了两岸石坝。张家口市从1963年至1984年先后7次整修加固了清水河两岸堤坝,并对上游一些支流进行了治理。唐山市从1962年大雨之后,曾3次对陡河水库进行了扩建加固,大坝较初建时加高了5米,库容也由原来的2.08亿立方米增加到5.15亿立方米,并对陡河市区段进行过多次开挖疏浚,构筑了防洪堤墙。保定市于1964年开始修筑环市河堤,至1965年9月竣工,先后挖河复堤47.5公里,新建、加固闸涵16座。石家庄市1963年大水以后,对岗南、黄壁庄水库进行了扩建并强调联合运用,对邻近石家庄市的黄壁庄水库进行坝基渗漏处理,以减轻对市区的威胁。与此同时,从1964年至1975年,将市区北防洪堤延长与南防洪堤接通,并在防洪堤上修筑公路,对南防洪堤加高培厚,修筑了中山路以北的堤顶公路。加宽和疏浚了南、北泄洪渠,使洪水沿南、北泄洪渠分别注入洨河和滹沱河南支。邯郸市从1963年洪水后首先修复了支漳河、滏阳河大堤,1964年对渚河左堤重新加固,在东西横贯市区的沁河上游修筑了拦河坝,将其导入北郊的输元河。1976年、1979年和1981年挖深加宽了支漳河,扩建了滏阳河向支漳河分洪的闸,加高了滏阳河节制闸。

由于全省各中等城市自1963年以来,陆续修建一大批泄洪防洪、固岸护堤工程,提高了城市防洪标准。所以,最近30多年中未发生洪水入城之灾,市区内的沥水一般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排出。但当发生超标准的罕见洪水时,城市仍将面临洪水灾害的严重威胁。为此,防洪治水、兴修水利、改善水文环境依然是人们长期为之奋斗的主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