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鸟类区系及其分布

鸟类区系及其分布

时间:2022-11-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洪湖是我国湿地水禽重要的迁徙地、栖息地和越冬地,是湖泊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重要区域。目前洪湖地区鸟类的留居生态类群特点是以从北方迁来的越冬湖泊水禽为主体。湖北省重点保护鸟类共38种。鸟类的分布格局与生境格局密切相关,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各种鸟类都形成了各自的适应性,从而占据了各自最适宜的生态位。洪湖自然保护区冬春鸟类分布格局大致分为以下三个区域。

洪湖是我国湿地水禽重要的迁徙地、栖息地和越冬地,是湖泊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重要区域。据1996~2004年的考察结果表明:洪湖共有鸟类138种,隶属16目、38科。与1981~1982年考察结果相比较(167种、16目、42科)减少了4科、29种。洪湖鸟类的留居期及种类分别是:冬候鸟,占39%;夏候鸟,占24%;留鸟,占23%;旅鸟,占11%。目前洪湖地区鸟类的留居生态类群特点是以从北方迁来的越冬湖泊水禽为主体。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关单位曾多次对洪湖水禽及周边的鸟类进行过考察。在70年代以前洪湖有湿地水禽112种及5个亚种,隶属11目、22科。其中留鸟12种,夏候鸟25种,冬候鸟61种,旅鸟14种,以冬候鸟占优势,为54.44%。在繁殖鸟类37种中:广布种13种,占35.13%;古北种8种,占21.62%;东洋种16种,占43.24%。其区系表现了过渡性地带,南北物种兼具,以东洋种占优势的特征。洪湖水禽在经过30年的演变以后,其种类组成和种群数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有水禽种数仅有63种,隶属7目、13科,比70年代以前减少了将近一半。目前,在洪湖极度濒危的种类有:疣鼻天鹅、赤嘴潜鸭、白头硬尾鸭、灰鹤(在60年代为罕见种,在80年代和90年代均未发现);较为罕见的物种有:东方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白肩雕、大天鹅、小天鹅、鸳鸯、普通秋沙鸭;数量大幅下降的种类有:雁属和鸭属中体型较大的种类,如鸿雁、豆雁、白额雁、灰雁、绿头鸭、斑嘴鸭等;数量较稳定的种类有:科、鹭科、秧鸡科、鸥科及小型鸭科鸟类。洪湖现有鸟类中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Ⅰ级: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白肩雕、大鸨共6种;Ⅱ级:白琵鹭、白额雁、大天鹅、小天鹅、鸳鸯、鸢、松雀鹰、大、普通、红脚隼、斑头鸺鹠、短耳鸮、草鸮共13种。湖北省重点保护鸟类共38种。

鸟类的分布格局与生境格局密切相关,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各种鸟类都形成了各自的适应性,从而占据了各自最适宜的生态位。洪湖自然保护区冬春鸟类分布格局大致分为以下三个区域。

(1)草滩沼泽区。包括洪湖岸边的森林植被带和湖周滩涂草甸区。本区面积约4000hm2,约占洪湖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11%,草滩植被主要有:芦、菰、苦草、苔草、莎草、荻等,是大鸨、白鹳、黑鹳、大天鹅、小天鹅、苍鹭、大白鹭、白鹭、鸿雁、白额雁、灰雁、小白额雁,赤麻鸭、鹌鹑等涉禽和雁鸭类的栖息地和觅食地。

(2)浅水区。本区是越冬游禽的主要觅食和栖息场所,面积约30000hm2,占洪湖自然保护区的80%,常年平均水深在0.2~2.5m,水生生物资源极其丰富,是鸭类、鸥类、鹬类、鹈鹕等鸟类的重要觅食地。此区内有天鹅、绿头鸭、赤麻鸭、青脚鹬、骨顶鸡、红嘴鸥、风头麦鸡等。

(3)田园居民区。该区有以水杉、池杉、意大利杨、风杨、柳树等为主要组成树种的森林植被和农田、鱼池、河渠、居民区,面积约3000hm2,占自然保护区面积的9%。鸟的种类和数量也比较多,是鹰科、隼科及留鸟的栖息区域,其珍稀种、优势种和常见普通种有:白尾海雕、白肩雕、鸢、大、松雀鹰、夜鹭、水雉、珠颈斑鸠、普通翠鸟、小云雀、家燕、白鹡鸰、白头鹎、红尾伯劳、棕背伯劳、黑卷尾、灰喜鹊、喜鹊、寒鸦、北红尾鸲、大山雀、黄腰柳莺)等34种,为洪湖鸟类的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