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污染源及其分布

污染源及其分布

时间:2022-11-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00~2010年间,各市都对点污染源进行调查,并将调查数据上报河北省水利厅,通过《水资源公报》向社会公布。2000~2010年,河北省年废污水排放量略有增加,2006~2010年的年均废污水排放量比2000~2005年增加了6%。废污水处理率由2000年的37.9%增加到2010年的52.2%。河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在2000年结合河北省水资源评价进行了全省范围内的面源调查。其中COD排放量最多,占68%; 总氮排放量占20%,列第二。全省污染物质年入河量为96.0万吨,占产生量的14.3%。

污染源按时空分布分类可分为点污染源和面源。点污染源主要指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以地点集中的形式排入水体的污染源。没有确定空间位置的污染源称为面源,也叫非点污染源。面源分散、范围大、难于监测和控制,具有不能用排放标准来衡量的特点。面源包括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堆积于街道上,再由暴雨径流沿程运送到河流、湖泊或农田施肥随降雨径流挟带进入水体等。

一、点污染源

点污染源主要包括: 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以及突发的水污染事故。由于废污水的种类不同、排放规律也不同,因此,调查的内容也各有不同。

工业点污染源调查内容具体包括,工矿企业所属的水资源三级区、行政区、行业性质、排污去向、废污水排放量、源内处理量、处理达标量、污染物质量等。行业性质为电力、机械、冶金、石油、化工、纺织、造纸、煤炭、建材、食品、皮革等。城镇生活污水调查包括全省所有的县城 (县级市) 以上城市的污水排放量、人均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氨氮等,并将生活污水划分至所属的设区市、水资源三级区和水功能区。

2000~2010年间,各市都对点污染源进行调查,并将调查数据上报河北省水利厅,通过《水资源公报》向社会公布。

(一) 2000年废污水排放情况

2000年全省废污水排放量为18.48亿吨 (统计18184个企业)。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占65.5%; 生活污水排放量占34.5%。全省废污水处理量为7.01亿吨。处理率为37.9%。达标排放量4.74 亿吨,达标率25.6%,海河南系废污水达标排放率为26.0%。

(二) 2010年废污水排放状况

2010年全省废污水排放量为19.73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占50.2%; 生活污水排放量占49.8%。各流域分区中,海河南系年废污水排放量最大,占总量的61.8%。全省废污水处理量为10.30亿吨,处理率为52.2%。达标排放量9.74亿吨,达标率49.4%。

(三) 2000~2010年废污水排放变化趋势

2000~2010年,河北省年废污水排放量略有增加,2006~2010年的年均废污水排放量比2000~2005年增加了6%。废污水处理量增加明显,2006~2010年的年均废污水处理量比2000~2005年增加了64%。废污水处理率由2000年的37.9%增加到2010年的52.2%。

二、面污染源

面源调查内容涉及调查区域内生产、生活活动及特征 (可包括集水区的面积),城市化程度及绿化面积,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清扫、集中堆放或处置及城市径流,当地水文情势、水土流失特性,农药的品种、品名、有效成分、含量、使用方法、使用量、使用年限及农作物品种,化肥的使用品种、数量和方式,污水灌溉情况、畜禽养殖情况以及农业废弃物堆放情况等等。河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在2000年结合河北省水资源评价进行了全省范围内的面源调查。

(一) 面源的产生量及入河量

1. 产生量。据分析,全省每年因面源污染产生污染物质671万吨。其中COD排放量最多,占68%; 总氮排放量占20%,列第二。面源产生量最大的行政区是石家庄市,占全省总排放量的16.5%。产生量最小的是秦皇岛市,仅占全省总排放量的3.5%。从各种污染物质的排放分布情况看,石家庄市COD、总氮、总磷及氨氮排放量均为最多,占全省的15%~17%; 其次是唐山市,占11%左右; 最少的是秦皇岛市,占3%~4%。

2. 入河量。全省污染物质年入河量为96.0万吨,占产生量的14.3%。其中总氮的入河量占总量的48.9%; COD占28.6%; 氨氮占7.0%。

年污染物质入河量排前四位的是石家庄市、保定市、唐山市、邯郸市。各种污染物质的入河分布为: 石家庄市的COD、氨氮、总氮入河量仍然名列前茅,张家口的总磷列全省第一; 唐山市的COD、氨氮,保定市的总氮,承德市的总磷列第二位; 秦皇岛市的COD、总氮、氨氮、廊坊市的总磷入河量为最少。

面源在水资源分区的分布。黑龙港及运东平原最多,占总产生量的17.3%,其产生的COD、氨氮、总氮、总磷也居各分区之首。其次是子牙河平原,子牙河山区列第三位。入河量以黑龙港及运东平原、子牙河平原、滦河山区为前三名。黑龙港及运东平原的总氮、COD年入河量最大,分别占全省的13.9%、17.8%; 总磷以滦河山区年入河量最多。

3. 各类面源的产生与入河量。在各类面源的产生量中,以畜禽养殖排泄污染物565.31万吨每年为最多,占总产生量的84%; 其次是化肥流失量56.79万吨,占总产生量的8.5%; 水土流失量约占4%。

所产生的污染物中以畜禽养殖排泄污染物中的COD、总氮最多,占总量的97.3%和51.4%。

各类面源的年入河量以化肥和畜禽养殖入河量最多,其次是水土流失量。这三项分别占总入河量的35.5%、35.4%和27.3%。其余各项仅占1%左右,而城市污染负荷量只占0.1%。由此可见,面源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来自农田大量施用的化肥流失、畜禽养殖和水土流失。

从各主要面源入河量分布看,化肥流失入河量前三位的是石家庄市、唐山市、邯郸市,分别占全省化肥流失总入河量的17.2%、16.3%、13.6%; 畜禽养殖污染物入河量最大的属石家庄市、唐山市、邢台市,分别占16.7%、10.9%和10.6%; 水土流失入河量最多的是张家口市、承德市、保定市,占全省水土流失入河量的23.5%、21.7%和14.6%。

三、点源、面源贡献率分析

2000年全省COD总入河量为86.1万吨,氨氮总入河量为12.8万吨。

以行政区统计,点、面污染物COD入河总量以石家庄最多,占28.8%,其次为唐山,占9.9%。张家口、秦皇岛、沧州最少。氨氮入河总量以唐山、石家庄最多,保定、邯郸、张家口次之。

全省点源贡献率COD为68.2%,氨氮为47.1%。面源贡献率COD为31.8%,氨氮为52.9%。水体内的COD污染,点源贡献率大; 而氨氮污染,面源的贡献率略大一些。

石家庄COD点源贡献率为81.2%,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次为廊坊、秦皇岛、承德COD点源贡献率在70%以上,邢台、张家口约为50%,只有沧州COD点源贡献率不足50%。氨氮面源贡献率以邢台的87.1%为最高,其次为衡水的77.8%。唐山、石家庄、秦皇岛在50%以下。

以水资源三级区统计,漳卫河平原、徒骇马颊河平原、西拉姆伦河及老哈河、沿黄渤海西部诸河COD、氨氮点源入河率为零。COD点源贡献率以子牙河平原为最大,占86.9%,北四河下游平原、大清河淀西平原、滦河平原及冀东沿海诸河、滦河山区、永定河册田水库至三家店区间约为70%,北三河山区、大清河山区、内蒙古高原约为15%。

氨氮面源贡献率北三河山区、大清河山区、内蒙古高原、子牙河山区在90%以上,以滦河平原及冀东沿海诸河的21.4%为最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