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东西方哲学在发展观上的交汇

东西方哲学在发展观上的交汇

时间:2022-11-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总体上讲,当今的世界已经走到了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哲学精神的交汇处,而在人类发展观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尽管西方现在的发展观与中国传统的发展观存在时代特征与具体内容差异,但基本精神的趋同性却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东西方哲学的交汇点就是“和谐中的发展与发展中的和谐”动态复合统一,是和谐发展与发展和谐的辩证统一的发展观。

四、东西方哲学在发展观上的交汇

在人类如何发展问题,东西方找到了更多的共同语言。虽然在一些具体的方式方法上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但从哲学观这样的高度上看,在发展的本质、发展的基本要求和条件等方面取得了惊人的共识,如关于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可持续性发展、人与环境及自然和谐相处等,都成为今天的全球共识。

(一)东西方哲学发展观上共同点的形成

自从摆脱殖民统治以来,东方在科学技术和物质发展方面开始了“迫不得已”的奋起直追的历程,在西方人文思潮的冲击下,除灵魂深处继续保持“和谐主义”理念外,“人类霸权主义”成为社会经济文化领域中自觉不自觉的哲学观念。而西方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对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人类霸权主义”开始了反思,逐渐出现了与“和谐主义”相通的生态哲学观。总体上讲,当今的世界已经走到了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哲学精神的交汇处,而在人类发展观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发展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目标、方法、途径以及发展动力和条件等层面的观念,涉及到个人、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内部层面和人类与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层面。发展观集中反映了人自身发展及其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也是实践哲学的主要内容。

西方早期的发展概念是以“物”为中心,强调以GDP为中心,尤其强调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物质生产和服务总量的增长。自1960年代以来,经历了一个从“经济增长至上”到“社会发展优先”(1995年),从“可持续发展”(1992年)再到“全面综合发展”(1999年)的演变进程。

1995年3月,联合国在哥本哈根召开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作出了如下承诺:“创造一个能够使人民实现社会发展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法律环境;达到消灭世界贫困的目标;将促进充分就业作为各国经济和社会政策的一个基本优先事项;促进和实现人人平等地享有良好教育、人人享有基本保健服务的目标;大量增加、有效利用分配给社会发展的资源。”1999年世界银行在联合国开发署提出的人类发展概念及人类发展报告(1990年起每年出版一份)基础上,提出了以人的福利为目标、发展多种资本的综合发展框架。

2000年9月联合国召开世界首脑会议,制定了以发展和消除贫困为主题的千年发展目标,包括8个方面:

(1)根除极度贫困和饥饿。将每天生活费用不足1美元的人口数量减半;将遭受饥饿威胁的人口数量减半。

(2)普及初等教育。确保男孩和女孩都能够完成初等教育。

(3)促进性别平等,提高妇女权益。在所有教育中消除性别歧视。

(4)降低儿童死亡率。将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降低2——3。

(5)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将女性死亡率降低3——4。

(6)对付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

(7)确保环境的可持续性。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国家政策当中,减少环境资源的消耗;将无法喝到完全饮用水的人口数量减半;显著提升至少1亿贫民窟人口的生活质量。

(8)建立起共同谋求发展的全球合作关系。

2002年8月26日至9月4日,在约翰内斯堡召开了21世纪第一届“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并通过了《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执行计划》。约翰内斯堡峰会将“人的尊严的不可分割性”作为大会的核心,认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其中,使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是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新的可持续发展观。

西方发展观的变化,从只重视片面的经济增长,到关切社会问题和区域协调发展,再到把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环境安全列入发展的重要课题,体现了从片面发展到协调发展再到和谐发展的哲学观上的进步。而这种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正是东方传统文化的基本精髓,也是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发展的基本理念。尽管西方现在的发展观与中国传统的发展观存在时代特征与具体内容差异,但基本精神的趋同性却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西方哲学从发展中寻求和谐,东方哲学从和谐中寻求发展。东西方哲学的交汇点就是“和谐中的发展与发展中的和谐”动态复合统一,是和谐发展与发展和谐的辩证统一的发展观。没有和谐的发展是一种不可持续甚至危险的发展,终归是“反发展”;没有发展的和谐是一种静止的、弱能的或低层次的和谐,始终是“假和谐”。

(二)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体现的哲学思想

任何思想观念都建立在一定的哲学思想基础上。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与实施,实际上是一种发展模式的转变,是从传统的发展模式中解脱出来,转向新的发展模式。在哲学思维基本立足点上,传统发展观片面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主人,自然界是人征服和宰割的对象,这种孤立看待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片面强调社会实践的正效应,割裂自然界的内在联系,夸大生产方式决定作用的思维方式,是典型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而可持续发展则要求资源、环境、人、社会、经济五要素协调发展,因而必须转向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的辩证思维方式中。

可持续发展观的上述立足点,决定了它的哲学基础是生态哲学。

1.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平等发展的价值观。作为整体范围的人类,是由不同国家、地区和社会群体组成的,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中,共同拥有一个地球;同时,人类是由世代延续的代际人群有机体组成的,本代人是在前代人遗留下来的既定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上开始生存与发展的,又给后代人留下他们必须接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此,人类在满足本群体的需要的同时,都担负着限制自己的需求而减少和避免为他人留下障碍和陷阱的责任。因此,要树立人类平等相处的价值观,包括同代持续发展价值观和世代持续发展价值观。同代持续发展价值观,是指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地区和社会群体,在建构社会关系环境时,最基本的要求是不危及其他国家、地区和社会群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能够对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世代持续发展的平等价值观,是指当代人自觉担当起在不同代际之间合理分配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责任。因为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代际分配中,本代人同后代人相比,处于一种唯一和无竞争的地位。对于不可再生的资源来说,本代人利用了,下代人就无法利用。对于可再生资源来说,如果由于本代人在利用其可再生资源时采用不适当的方式,破坏了可再生资源持续繁衍和成长的条件,也会对后代人生活产生消极影响。所以,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世代平等发展的价值观。

2.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协调发展的价值观。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发展包括两个基本方向:一是经济的发展要考虑与文化、政治等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相结合;二是当今的发展必须考虑自然系统支持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这就是说,社会可持续的协调发展应是“自然—经济—社会”三维系统的高度整合。可持续发展观视人类社会是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体,其核心思想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等要素相互协调,和谐发展,实现良性循环,而不能顾此失彼。

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局限性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发展的内涵被扩展到不仅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政治发展、文化发展以及其他方面的社会发展,但是,为了达到发展的目标,有时可以不惜破坏生态系统为代价。因此这样的发展思路仍然是有严重缺陷的。从不可持续的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的转变,要求摒弃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一切短视眼光,追求人类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无疑,只有既包含社会综合发展又包含自然持续发展的协调发展才真正对人类有意义。归根结底,“自然—经济—社会”三维系统高度整合的协调发展就是“物”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高度整合与协调。

3.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制度发展的价值观。可持续发展观中的社会可持续发展观也蕴含着制度发展价值观。科学主义哲学中片面强调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而西方学者往往从“技术批判”走向了“道德的义愤”,从而回避了对技术背后的社会制度的批判。技术本身不具有自主性、自律性。其实,技术是中性的,只有不合理的制度,没有不合理的技术。造成社会发展价值向度偏离的,与其说是技术,不如说是技术背后的社会建制。显然,归正社会发展价值向度,仅仅批判技术异化,“发泄高尚的义愤”(恩格斯语)是无济于事的,必须进行制度批判。我们提倡的制度是为人与自然、社会、人自身的协调一致创造前提的制度,为个体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提供可能的制度。

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以突出形式在肯定意义上摘录了这样一段话:“人类智慧在自己的创造物面前感到迷惘和不知所措了。然而,总有一天,人类的理智一定会强健到能够支配财富,……单纯追求财富不是人类最终的命运,……社会的瓦解,即将成为以财富为唯一的最终目的那个历程的终结,因为这一历史包含着自我消灭的因素,……这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形式上的复活。”这充分反映了马克思对一种新制度的向往和信心。

2003年10月中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以人为本”,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是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新发展观,既是对世界上各国发展道路、发展理论的总结和反思,也是结合中国国情与当代发展背景及要求提出的新理念,同时更是对中国传统哲学“和谐”观的创造性运用。“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对传统和谐理论的补充和完善,克服了不重视人的个性、主动性、创造性及发展性的缺陷,体现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分别提出了“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及“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给和谐思想赋予了“激发活力”与“发挥强能”的内涵。“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中国传统哲学观的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社会体系中各种关系和谐以及历史与现实和谐、现实与未来和谐等涵义完全一致,是传统和谐理论的运用和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也体现了生态哲学的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