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观念

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观念

时间:2022-11-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文化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将其纳入可持续发展整体来考量,是实现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自然资源、环境等固有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领域需要文化的全面介入,以解决在发展中有关价值、观念、道德等方面的“瓶颈”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观念离不开艺术和宗教的作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与传播,就是文字艺术的杰作。

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观念

可持续发展需要文化,文化也需要可持续发展,文化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98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斯德哥尔摩召开“文化政策促进发展”的政府间会议,深入探讨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文化多样性方面达成了普遍共识。这不仅说明文化多样性与经济全球一体化明显不同,而且说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既是互相联系又是互相区别、互相制约的两个方面。此后,一系列国际多边文化活动贯穿着一个核心主题,就是文化与发展,并特别强调了文化多样性在当今世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文化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文化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将其纳入可持续发展整体来考量,是实现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如果忽视了文化建设,使文化发展出现停滞或倒退,将导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减缓、停滞。可以预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扩大,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文化发展将更为依赖,由此引发的文化交流、碰撞和融合也将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自然资源、环境等固有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领域需要文化的全面介入,以解决在发展中有关价值、观念、道德等方面的“瓶颈”问题。

在知识经济时代中,无论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价值创新还是制度创新,均离不开人的“创新”,即离不开文化对人类创造性的培养。总之,文化所提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不仅依然无所不在,而且将更加巨大。

需要指出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观念离不开艺术和宗教的作用。艺术作为一种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人类创造的精神产物,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一种形式。艺术创作的过程,最早起源于对地球自然的崇拜,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艺术创作者在各种各样物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想象与创造,把人类的情感通过语言、文字、色彩、音律等方式展现出来并加以保存,就成为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即艺术作品。优秀的艺术作品是超越国家和民族界限的,是属于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与传播,就是文字艺术的杰作。如果没有各式各样的文学艺术作品和文字报告,那么引发人类思考发展问题的生态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就不会被记录下来,更不会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同样,提高人类的环境意识,同样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创作风格各异的艺术作品,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宣传、揭示发展与人类之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教育和感化的目的。

同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宗教,是人类社会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精神现象。在文化的视角下,宗教的产生就是对自然力量和超自然、超人间、超现实力量的崇拜和信仰,体现着对自然界的一种人格化。宗教既不是科学,也不是哲学,而是一种具有深厚底蕴的文化。宗教与哲学一样,都把世界作为其研究对象,两者在本体论、自然观和历史观这些构成狭义世界观基本内涵的主要方面具有互动的基础。[25]尽管宗教的本体论基本上是唯心论,其自然观是神化自然观,但这并不妨碍宗教可以建构一种以真、善、美为核心的广义价值规范和价值体系。不论哪种宗教(邪教除外),无不把“至善”作为其根本宗旨。[26]这种“至善”在某种意义上也在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人类的行为,加上宗教对自然的神化与膜拜,可以说,生态伦理学中能够依稀看到宗教的影子。对可持续发展而言,宗教并非“洪水猛兽”,也能够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