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

时间:2022-11-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装配工艺规程是指用文件、图表等形式将装配内容、顺序、操作方法和检验项目规定下来,作为指导装配工作和组织装配生产的依据。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主要依据有产品的装配图样、零件的工作图、产品的验收标准和技术要求、生产纲领和现有的生产条件等。它比较清楚而全面地反应了装配单元的划分、装配顺序和装配工艺方法,是装配工艺规程制订中的主要文件之一,也是划分装配工序的依据。

8.4.1 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基本要求与依据

装配工艺规程是指用文件、图表等形式将装配内容、顺序、操作方法和检验项目规定下来,作为指导装配工作和组织装配生产的依据。装配工艺规程对保证产品的装配质量、提高装配生产效率、缩短装配周期、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缩小装配车间面积和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主要依据有产品的装配图样、零件的工作图、产品的验收标准和技术要求、生产纲领和现有的生产条件等。其基本要求是在保证产品装配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具体要求如下。

(1)保证产品装配质量,争取最大的精度储备,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2)尽量减少手工装配的工作量,以降低劳动强度,缩短装配周期,提高装配效率。

(3)尽量减少装配成本,减少装配占地面积。

8.4.2 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与工作内容

1.产品分析

该步骤包括下列内容:

(1)研究产品及部件的具体结构、装配技术要求和检查验收的内容和方法;

(2)审查产品的结构工艺性;

(3)研究设计人员所确定的装配方法,进行必要的装配尺寸链的分析与计算。

2.确定装配方法和装配组织形式

选择合理的装配方法是保证装配精度的关键。要结合具体生产条件,从机械加工和装配的全过程出发应用尺寸链理论,同设计人员一起最终确定装配方法。

装配组织形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产品的结构特点(包括尺寸、重量和复杂程度)、生产纲领和现有的生产条件。装配组织形式按产品在装配过程中是否移动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固定式装配的全部装配工作在一个固定的地点进行,产品在装配过程中不移动,多用于单件、小批生产或重型产品的成批生产,如机床、汽轮机的装配等。移动式装配是将零、部件用输送带或小车按装配顺序从一个装配点移动到下一个装配点,各装配点只完成一部分装配工作。移动式装配用于大批、大量生产,组成流水作业或自动生产线,如汽车、拖拉机、仪器仪表的装配。

3.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

1)划分装配单元

任何产品或机器都是由零件、合件、组件、部件等装配单元组成的。零件是组成机器的最基本单元。若干零件永久连接或连接后再加工便成为一个合件,如镶了衬套的连杆、焊接成的支架等。若干零件组合在一起或零件与合件组合在一起便成为一个组件,它没有独立完整的功能,如主轴和装在其上的齿轮、轴、套等构成主轴组件。若干组件、合件和零件装配在一起,便成为一个具有独立、完整功能的装配单元,称为部件,如减速器、车床主轴箱、溜板箱、进给箱等。

2)选择装配基准件

上述各装配单元都要首先选择某一零件或低一级的单元作为装配基准件。基准件应当体积(或质量)较大,有足够的支承面以保证装配稳定性。如主轴是主轴组件的装配基准件,主轴箱体是主轴箱部件的装配基准件,床身部件又是整台机床的装配基准件等。

3)确定装配顺序的原则

划分好装配单元并选定装配基准件后,就可安排装配顺序。安排装配顺序的原则是:

①工件要先安排预处理,例如倒角、去毛刺、清洗、涂漆等;

②先下后上,先内后外,先难后易,以保证装配顺利进行;

③位于基准件同一方位的装配工作和使用同一工艺装备的工作尽量集中进行;

④易燃、易爆等有危险性的工作,尽量放在最后进行。

为了清晰地表示装配顺序,常用装配单元系统图来表示。它比较清楚而全面地反应了装配单元的划分、装配顺序和装配工艺方法,是装配工艺规程制订中的主要文件之一,也是划分装配工序的依据。图8-28(a)所示为产品的装配单元系统图,图8-28(b)所示为部件的装配单元系统图。

4.划分装配工序,设计工序内容

装配顺序确定以后,根据工序集中与分散的程度将装配工艺过程划分为若干工序,并进行工序内容的设计。

图8-28 装配单元系统图

工序内容设计包括制定工序的操作规范、选择设备和工艺装备、确定时间定额等。

5.填写工艺文件

单件、小批生产时通常只绘制装配单元系统图。成批生产时,除装配单元系统图外还要编制装配工艺卡片,在其上写明工序次序、工序内容、设备和工装名称、工人技术等级和时间定额等。大批、大量生产中,不仅要编制装配工艺卡片,而且要编制装配工序卡片,以便直接指导工人进行装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