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遥感蚀变信息综合研究

遥感蚀变信息综合研究

时间:2022-1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兴华渡口群内含有沉积变质铁矿,是寻找该类型铁矿的主要对象。其中二十二站组砂岩、粉砂岩产生热液蚀变及石英脉贯入,并有金矿化,砂宝斯金矿床的形成与其密切有关。区内中型断裂中北东向与北东东向断裂较发育,它们多为区内推覆体前锋带断裂,是区域性控矿构造。区内南北向小型断裂为主要容矿构造。

本次成矿远景预测工作在采用ETM+数据进行黑龙江全省铁染、羟基异常区提取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已有的区域地质矿产图、区域开发状况遥感监测图、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区域矿权登记采矿权分布图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测量结果等相关资料,对黑龙江省重要矿种典型矿床剖析及模式等成矿有利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最终获取黑龙江省潜在矿产资源的分布位置,圈定成矿远景预测区。

本次研究依据铁染异常区与羟基异常区分布特点,共圈定成矿远景区33个,总面积为37370.85km2(图6-1)。分别为:①漠河中部金矿预测区;②漠河县西部硫铁矿、钼矿预测区;③塔河县钼矿预测区;④呼中区钼矿、萤石矿、银矿预测区;⑤新林区萤石矿预测区;⑥呼玛县中部砂金矿、钼矿预测区;⑦新林区-松岭区银矿、铜矿预测区;⑧呼玛县南部金矿、银矿预测区;⑨嫩江县多宝山地区金矿、银矿、钼矿预测区;⑩孙吴县钼矿预测区;○1逊克县东部锡矿、银矿预测区;○12逊克县西部稀土矿、钼矿预测区;○13逊克县南部钨矿、锌矿、钼矿、铁矿、银矿预测区;○14嘉荫县金矿、钼矿预测区;○15新青区锡矿、稀土矿预测区;○16绥棱县钨矿、锌矿、钼矿、铁矿预测区;○17龙江县稀土矿、钼矿、铜矿预测区;○18西林区银矿预测区;○19铁力市金矿、银矿、铜矿、钼矿、石墨矿预测区;○20汤原县金矿、铁矿预测区;○21庆安县-木兰县金矿、银矿预测区;○2铁力市-依兰县稀土矿预测区;○23集贤县-岭东区钨矿预测区;○24宝清县-虎林市锡矿预测区;○25虎林市铜矿、金矿预测区;○26宝清县-勃利县银矿预测区;○27林口县硫铁矿、钼矿预测区;○28阿城区铁矿、锌矿、钼矿、银矿预测区;○29鸡西市石墨矿、萤石矿、磷矿预测区;○30穆棱市金矿预测区;○31海林市-宁安市银矿、钼矿预测区;○32穆棱市-东宁县金矿、银矿、钼矿、铅矿、锌矿预测区;○3宁安市钼矿、银矿预测区。这些远景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矿产资源分布集中区及潜力区。

一、漠河中部金矿预测区

预测区经纬度范围:122°38'52″E—122°56'31″E;53°0'23″N—53°19'19″N。

面积:595.41km2

该异常区大地构造位置为大兴安岭弧盆系额尔古纳岛弧带内。同时又位于大兴安岭金属成矿带内。

——金矿

(1) 地层。区内发育有古元古界兴华渡口群(Pt1XH)由片麻岩、片岩、变粒岩、大理岩等组成。新元古界—下寒武统倭勒根群的吉祥沟组(Pt31j),为一套浅变质细碎屑岩。兴华渡口群内含有沉积变质铁矿,是寻找该类型铁矿的主要对象。

古生代地层主要有零星出露的上志留统—中泥盆统泥鳅河组(S3D2n)。

中生代的地层有中侏罗统,主要为陆相碎屑岩和砂岩、粉砂岩、泥岩夹煤线。其中二十二站组(J2er)砂岩、粉砂岩产生热液蚀变及石英脉贯入,并有金矿化,砂宝斯金矿床的形成与其密切有关。

图6-1 黑龙江省成矿远景区分布图

上侏罗统主要有开库康组和塔木兰沟组。塔木兰沟组(J3t)为一套中基性火山岩及其凝灰岩,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是区内主要找金的对象。

白垩系以下白垩统为主,主要有光华组(K1gn)、九峰山组(K1j)、甘河组(K1g)、西岗子组(K1x),主要为一套陆相、河湖相碎屑岩和中酸性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其中光华组中酸性火山岩局部产生硅化、黄铁矿化,与金矿化有关。

(2) 矿产。中生代岩浆作用主要以岩浆喷发作用为主,伴随次火山岩的形成,对形成火山岩型金矿极为有利。

区域内构造以断裂构造作用为主,在区内西北部边缘发育逆冲推覆断层,近东西向展布,长达百余千米,为成矿前构造。小的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有NEE、NE、近SN、NW四组,其中NW向断裂生成较晚,而近SN向断裂是主要的控矿构造和容矿构造。

(3) 遥感线、环形构造分布特点。区内中型断裂中北东向与北东东向断裂较发育,它们多为区内推覆体前锋带断裂,是区域性控矿构造。区内小型断裂为主干断裂的次级断裂。本区岩金矿产出多与北西向断裂关系密切。区内南北向小型断裂为主要容矿构造。

带要素类型为变质岩型,属古元古代兴华渡口群(Pt1XH)地层,岩性组合为海相细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组合,位于额木尔微地块边缘。门都里石墨矿位于该带东南边部。

(4) 圈定依据。砂宝斯式蚀变砂岩型金矿主要围岩为下—中侏罗统绣峰组(J1-2x)砂岩;矿体受控于由推覆构造产生的南北向断裂构造;其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等。

前人砂金采金遗迹发育,有的遗迹可达沟头,可溯源寻找原生金矿;区内还见有花岗斑岩脉4条,该岩脉与成矿有关。

区内探明岩金矿床多处,有漠河县兴华岩金矿、漠河县砂宝斯岩金矿、漠河县老沟岩金矿等。以上岩金矿均产在老沟推覆带上。

二、漠河县西部硫铁矿、钼矿预测区

预测区经纬度范围:121°51'25″E—122°31'22″E;52°48'48″N—53°10'01″N。

面积:1542.12km2

该异常区大地构造位置为大兴安岭弧盆系额尔古纳岛弧带内。同时又位于大兴安岭金属成矿带内。

1. 硫铁矿

(1) 地层。古元古界兴华渡口群(Pt1XH)主要岩性有斜长角闪岩、黑云斜长变粒岩等。下—中侏罗统绣峰组(J1-2x)主要岩性有杂色中粗砂岩、细砾岩、细粉砂岩夹数层煤线,含生物化石。木瑞组(K1mr)以灰色、黄褐色、紫灰色粗砂岩、砾岩、细砂粉砂岩为主,局部夹凝灰岩,含植物化石碎片的一套沉积地层。甘河组(K1g)岩性为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橄榄玄武岩、凝灰岩、安山玄武岩、玄武安山质火山角砾岩,为碱性玄武岩建造。厚度大于569.3m,底部整合于九峰山组之上,顶部被第四系不整合覆盖。全新世河漫滩堆积(Qh)分布于现代河谷中,由黄土状亚黏土、细砂、砂砾石组成。

(2) 遥感线、环形构造分布特点。古莲河下游北东向断裂:线形河谷、断崖、三角面、山鞍部;断裂两侧地质体为加里东早期二长花岗岩(∈3O1ηγ)、兴华渡口群(Pt1XH)地层。

额木尔河中游北西向断裂:见线形河谷、山鞍部、陡崖等;断裂两侧地质体为绣峰组(J2x)、兴华渡口群(Pt1XH)。

老槽河东西向断裂:见线形河谷、格状水网、陡坡;断裂两侧地质体为加里东早期二长花岗岩(∈3O1ηγ)。

大林河南北向断裂:为山区弯曲线形河谷,见河流急拐点、陡崖;断裂两侧地质体为加里东早期二长花岗岩(∈3O1ηγ)。

(3) 圈定依据。该处有兴华渡口群地层与加里东期二长花岗岩呈侵入关系,形成接触构造带,其成矿条件与已知心街基式硫铁矿相似,有找矿前景。

2. 钼矿

(1) 地层。①沉积岩建造特征。新元古界—下寒武统倭勒根群,岩性为一套二云石英片岩、千枚岩、硅质岩、微晶灰岩等。

上志留统—中泥盆统泥鳅河组,为一套变粉砂岩、亮晶灰岩、泥晶灰岩、泥灰岩等。

中侏罗统:绣峰组主要岩性有杂色中粗砂岩、细砾岩、细粉砂岩夹数层煤线。二十二站组主要岩性为长石岩碎砂岩、岩屑长石砂岩、细砂粉砂岩夹煤线。漠河组岩性为灰黑灰色复韵律式砾岩、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夹煤线。开库康组主要岩性为灰黄色、灰白色砂岩、砂砾岩、粉砂岩、钙质泥岩、砂质灰岩、沉凝灰岩等。九峰山组主要岩性为黄褐色砂岩、粉砂岩、含砂砾岩、钙质泥岩、砂质灰岩等。

②火山岩建造特征。区内火山岩不发育,分布有下白垩统光华组和甘河组火山岩。中新生代属中国东部构造岩浆岩省、大兴安岭构造岩浆岩带、漠河构造岩浆亚带,中生代以陆相活动陆缘型高钾钙碱性火山岩为主。

下白垩统:光华组(K1gn)主要呈北东向零星分布。其岩石组合为灰白色含角砾凝灰岩,灰色火山角砾岩,集块岩,凝灰岩,灰黑、灰紫色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夹黑色黑曜岩。

甘河组:在预测工作区内零星分布图幅南部,以喷溢相为主,局部有爆发相火山岩。由于本期火山岩极不发育,故未进行火山岩构造划分。

③侵入岩建造特征。可划分为晚寒武世—早奥陶世花岗岩类和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前中生代本区属天山-兴蒙岩浆带、额尔古纳岛弧古元古代侵入岩浆构造带、富克山-塔河早古生代花岗岩带。中生代属天山-兴蒙岩浆带、漠河前陆盆地花岗岩浆带、洛古河-二十二站花岗岩浆带。其中,早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与金矿成因关系密切。

④变质岩建造特征。古元古代兴华渡口群:分布在上黑龙江盆地南缘,为一套中深变质的双峰式火沉积建造,主要岩性有斜长角闪岩、黑云斜长变粒岩、黑云斜长变粒岩等。岩石达角闪岩相—绿片岩相的中深变质程度。

(2) 遥感线、环形构造分布特点。本预测工作区大型断裂1条,为德尔布干断裂(带)。

德尔布干断裂:见于测区东南部,沿富拉罕河河谷发育,呈北东向,由境外延入,区内长42.5km。区域上处于大兴安岭湖盆系(Pt、Pz)与外贝加尔褶皱带之间,其形态略呈北东向南凸的弧形,北接俄罗斯鄂霍茨克大断裂,南与蒙古东西向超基性岩带相连。区内为漠河前陆盆地东界(Z2)。沿线见粉红色细条带、格状水网、主流常呈尖锐角状弯曲、河流急拐点、断裂三角面、陡崖、陡坎等。断裂西侧地势高峻、东侧相对偏低,呈低山、丘陵地貌。断裂北东段在中生代北西盘相对下降、沉积巨厚中侏罗统火山碎屑含煤建造;南东侧相对上升、剥蚀出露加里东期二长花岗岩(∈3O1ηγ)、兴华渡口群(Pt1XH)地层;西南段两侧不明显,均为火山岩所覆盖,在塔河一带见有基性岩体(∈3O1ν)出露。

区内小型断裂为主干断裂的次级断裂。本区岩金矿产出多与北西向断裂关系密切。区内南北向小型断裂为主要容矿构造。

本区内共1处遥感带要素,其面积为93.75km2,带要素类型为变质岩型。属古元古界兴华渡口群(Pt1XH)地层,岩性组合为海相细碎屑岩-碳酸岩-火山岩组合,位于额木尔微地块边缘。门都里石墨矿位于该带东南边部。

(3) 圈定依据。区内见1处塔河县丘里巴赤河钼矿化点。它产在石英闪长斑岩与绣峰组(J2x)砂砾岩接触带上。地处上黑龙江(前陆盆地)金、铜、钼成矿带。区内有东西向构造带,其中产有呈串珠状沿构造带分布的石英闪长斑岩体。综上所述,区内具有铜钼斑岩型矿床地质条件,注意寻找岔路口式斑岩型钼矿。

三、塔河县钼矿预测区

预测区经纬度范围:123°43'55″E—124°16'44″E;52°43'29″N—53°0'09″N。

面积:1033.47km2

1. 地层

(1) 沉积岩建造特征。新元古界—下寒武统倭勒根群: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南岸,为一套浅变质的碳酸盐岩、泥岩、砂岩沉积建造,该群区域上或划分为吉祥沟组、大网子组,本区主要出露下部层位的吉祥沟组。岩性为一套二云石英片岩、千枚岩、硅质岩、微晶灰岩等。

上志留统—中泥盆统泥鳅河组:主要出露在图幅北部,为一套变粉砂岩、亮晶灰岩、泥晶灰岩、泥灰岩等。

中侏罗统:绣峰组分布在南部,为一套粗碎屑的砂砾石沉积岩,主要岩性有杂色中粗砂岩、细砾岩、细粉砂岩夹数层煤线。二十二站组分布在绣峰组北侧,为一套砂岩、泥岩沉积建造,主要岩性为长石岩碎砂岩、岩屑长石砂岩、细砂粉砂岩夹煤线。漠河组分布在最北部,为一套细碎屑陆相含煤沉积建造,岩性为灰黑灰色复韵律式砾岩、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夹煤线。开库康组主要分布在图幅的西部,为一套较粗碎屑的陆相河流相沉积建造,主要岩性为灰黄色、灰白色砂岩、砂砾岩、粉砂岩、钙质泥岩、砂质灰岩、沉凝灰岩等。九峰山组分布在图幅的西南部,面积较小,主要为一套中生代火山喷发间歇期含煤碎屑岩沉积组合。主要岩性有黄褐色砂岩、粉砂岩、含砂砾岩、钙质泥岩、砂质灰岩等。

(2) 火山岩建造特征。区内火山岩不发育,分布有下白垩统光华组和甘河组火山岩。中新生代属中国东部构造岩浆岩省、大兴安岭构造岩浆岩带、漠河构造岩浆亚带,中生代以陆相活动陆缘型高钾钙碱性火山岩为主。

下白垩统光华组(K1gn):主要呈北东向零星分布。其岩石组合为灰白色含角砾凝灰岩、灰色火山角砾岩、集块岩、凝灰岩、灰黑、灰紫色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夹黑色黑曜岩。

甘河组:在预测工作区内零星分布,以喷溢相为主,局部有爆发相火山岩。由于本期火山岩极不发育,故未进行火山岩构造划分。

(3) 侵入岩建造特征。可划分为晚寒武世—早奥陶世花岗岩类和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前中生代本区属天山-兴蒙浆带、额尔古纳岛弧古元古代侵入岩浆构造带、富克山-塔河早古生代花岗岩带。中生代属天山-兴蒙岩浆带、漠河前陆盆地花岗岩浆带、洛古河-二十二站花岗岩浆带。其中,早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与金矿成因关系密切。

晚寒武世—早奥陶世:中细粒石英闪长岩、中细粒花岗闪长岩、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均属中深成相侵入体,呈岩株状产出。

早白垩世:石英闪长玢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均呈岩株状产出,浅剥蚀。

脉岩:区内脉岩主要分布在较大的侵入岩与火山地层中,在沉积碎屑岩中的脉岩出露不多。区内脉岩有伟晶岩、花岗斑岩、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闪长玢岩、闪长岩、辉长岩、超基性岩。在火山地层出露的脉岩多为同期火山喷出形成的潜火山岩类,主要有甘河期英安斑岩、安山岩、玄武岩、闪长玢岩,光华期流纹岩、流纹斑岩、英安岩、正长岩、花岗斑岩。

(4) 变质岩建造特征。古元古代兴华渡口群:分布在上黑龙江盆地南缘,为一套中深变质的双峰式火山沉积建造,主要岩性有斜长角闪岩、黑云斜长变粒岩等。岩石达角闪岩相—绿片岩相的中深变质程度。

2. 遥感线、环形构造分布特点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属漠河前陆盆地,区内近东西向推覆构造发育,控制了区内钼矿分布,为区域控矿构造。

漠河巨型推覆构造带:该推覆构造带主要发育在编图区西北部中侏罗世形成的前陆盆地沉积岩中,在强烈的自北向南的逆掩推覆作用下,影响范围向南可达伊勒呼里山一带。区内数条近东西向(包括北东向、北西向)韧性变形构造带主要是此次强烈挤压构造事件所形成的。规模较大的近东西向韧性变形构造带有:老沟-二根河-双合站逆掩推覆构造带;满归-西吉诺-塔河-十八站韧性变形构造带;新林-兴隆-韩家园子逆冲推覆构造带;塔源-四道沟韧性变形构造带。

3. 圈定依据

区内见1处塔河县丘里巴赤河钼矿化点。它产在石英闪长斑岩与绣峰组(J2x)砂砾岩接触带上。地处上黑龙江(前陆盆地)金、铜、钼成矿带。区内有东西向构造带,其中产有呈串珠状沿构造带分布的石英闪长斑岩体。综上所述,区内具有铜钼斑岩型矿床地质条件,注意寻找岔路口式斑岩型钼矿。

四、呼中区钼矿、萤石矿、银矿预测区

预测区经纬度范围:122°52'04″E—123°51'34″E;52°08'16″N—52°25'51″N。

面积:1900.57km2

1. 地层

(1) 沉积岩建造特征。新元古界—下寒武统倭勒根群: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南岸,为一套浅变质的碳酸盐岩、泥岩、砂岩沉积建造,该群区域上或划分为吉祥沟组、大网子组,本区主要出露下部层位的吉祥沟组。岩性为一套板岩—砂岩夹大理岩;大网子组,岩性为一套石英杂砂岩—粉砂板岩—中酸性火山岩夹绢云板岩。

上志留统—中泥盆统泥鳅河组:主要出露在图幅北部,为一套变含砾粗砂岩—长石石英绢云板岩夹大理岩。

中侏罗统:绣峰组分布在南部,为一套粗碎屑的砂砾石沉积岩,主要岩性有杂色砂岩、砂砾岩、粉砂岩夹植物化石。二十二站组分布在绣峰组北侧,为一套砂岩、泥岩沉积建造,主要岩性为细砂岩—粗砂岩—砾岩。

上侏罗统:漠河组分布在最北部,为一套细碎屑陆相含煤沉积建造,岩性为粉砂岩—泥岩夹煤层。九峰山组分布在图幅的西南部,面积较小,主要为一套中生代粉砂岩—砾岩夹煤层。

孙吴组分布在图幅的西南部,主要为一套砂岩—砂砾岩夹铁质交接砂岩。

诺敏河组分布在图幅的西南部,主要为一套亚黏土—砂—砂砾石。

(2) 火山岩建造特征。区内火山岩不发育,分布有下石炭统新生组、下白垩统光华组和甘河组火山岩,中生代以陆相活动陆缘型高钾钙碱性火山岩为主。

下石炭统新生组:在预测工作区内零星分布于图幅南部,主要岩性为一套片理化流纹岩—安山岩及火山碎屑岩。

下白垩统光华组:主要呈北东向零星分布。其岩石组合为灰白色含角砾凝灰岩、灰色火山角砾岩、集块岩、凝灰岩、灰黑、灰紫色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夹黑色黑曜岩,斑状结构,块状构造。甘河组:在预测工作区内零星分布于图幅南部,以喷溢相为主,局部有爆发相火山岩。主要岩性为玄武岩、气孔杏仁状玄武岩等,斑状结构,杏仁状构造。由于本期火山岩极不发育,故未进行火山岩构造划分。

(3) 侵入岩建造特征。可划分为晚寒武世—早奥陶世花岗岩类和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前中生代本区属天山-兴蒙岩浆带、额尔古纳岛弧古元古代侵入岩浆构造带、富克山-塔河早古生代花岗岩带。中生代属天山-兴蒙岩浆带、漠河前陆盆地花岗岩浆带、洛古河-二十二站花岗岩浆带。其中,早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与钼矿成因关系密切。

晚寒武世—早奥陶世中细粒花岗闪长岩、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属中深成相侵入体,岩株状产出。

早白垩世二长花岗岩:呈岩株状产出,主动侵位、深剥蚀,钙碱性系列,壳幔混合源。与钼矿成因关系密切。正长斑岩:属浅成相侵入体,岩株状产出,主动侵位、深剥蚀,高钙碱性系列,壳幔混合源。花岗闪长斑岩:呈岩株状,浅剥蚀。花岗斑岩:属浅成相侵入体,岩株状产出,主动侵位、深剥蚀,钙碱性系列,壳幔混合源。

(4) 变质岩建造特征。古元古代兴华渡口群分布在上黑龙江盆地南缘,为一套中深变质的双峰式火山沉积建造,主要岩性有斜长角闪岩、黑云斜长变粒岩、黑云斜长变粒岩等。岩石达角闪岩相—绿片岩相的中深变质程度。

2. 遥感线、环形构造分布特点

扎林库尔山北韧性剪切带:北北东向,纵穿花岗质片麻杂岩(Pt1gn)、花岗质片麻杂岩与浅变粒岩(Pt1xh),有剪切面理和糜棱叶理,有应力变质矿物。构造层次中等。

韩家园子-头卡韧性剪切带:产于兴华渡口群(Pt1XH)、大网子岩组(Pt31d)、二长花岗岩(∈3O1ηγ)体之中,带内存在糜棱叶理拉伸线理,存在应力变质矿物,为深部构造。

白卡鲁山韧性剪切带:北东东向,产于二长花岗岩(∈3O1ηγ)中,剪切带拉伸线理糜棱叶理发育,局部片理、片麻理明显,为深部构造。

此外,预测区内还有少数的岩浆构造和火山构造。

3. 圈定依据

(1) 钼矿。区内见有呼中区1059高地钼矿化点、呼中白浪河拉河上游钼矿点、呼中白卡鲁山南坡钼矿点3处。分别产在吉祥沟组、花岗斑岩、大网子组地层中。区内地层有倭勒根群吉祥沟组(Pt31j),大网子组(Pt31d),上覆有白音高老组(J3b),还有花岗岩脉(K1γπ)。成矿条件与岔路口钼矿区相同,是找同类矿床的远景地段。

(2) 萤石矿。区内有博乌勒山东南坡萤石矿化点,产在白音高老组英安岩(J3bξ)中。矿化点处在北东向断裂带上,附近见石英闪长岩脉(K1δo)。

(3) 银矿。测区内侵入岩主要为早白垩世的花岗斑岩(K1γπ),呈不规则的小岩株产出,出露面积2km2左右。区内脉岩较发育,有花岗岩脉、闪长岩脉,其中以闪长岩脉较发育,出露较多。这些岩脉均产在火山岩中,多呈北西向展布,大部分规模小,长几十米,宽几米至十米,都呈脉状或扁豆状产出,闪长岩脉局部有蚀变和铅锌矿化现象。脉岩的形成时代为晚燕山期。

该矿床产于光华组(K1gn)中—酸性火山岩如安山岩、英安岩、流纹质凝灰岩、流纹岩中,其产状与北西向构造破碎带有关,矿体常有雁列式排列。围岩蚀变中硅化、绢云母化与成矿关系密切。区内北西向线性构造发育,为主要控矿构造。

五、新林区萤石矿预测区

预测区经纬度范围:124°1'19″E—124°36'29″E;51°44'12″N—52°01'04″N。

面积:1151.39km2

1. 大地构造位置

本预测工作区位于大兴安岭火山活动带,呼中-二十二站火山活动亚带。

2. 地层

预测区大面积出露火山岩地层,包括白垩纪的甘河组(K1g)玄武岩-粗安质火山岩建造;光华组(K1gn)流纹岩建造及流纹质-英安质火山岩建造;侏罗纪的白音高老组(J3b)流纹质—英安质火山岩建造;塔木兰沟组(J3t)玄武-粗安岩建造;木瑞组(J3mr)层状流纹质火山碎屑岩;玛尼土组(J3mn)钙碱性火山岩建造;满克头鄂博组(J3mk)钙碱性火山岩建造。其中甘河组和光华组式碧水式预测类型的含矿地层。甘河组由气孔—杏仁状、渣状、角砾状玄武粗安岩、粗安岩、粗安质-玄武粗安质碎屑岩夹玄武岩组成,地层厚度1063m。光华组由流纹质火山碎屑岩、流纹质熔结火山碎屑岩、粗面英安岩、流纹岩、流纹英安岩夹砾岩、砂岩组成,地层厚度1207.5m。

3. 侵入岩

测区出露侵入岩,时代为二叠纪。岩性为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岩石呈浅肉红色,块状构造,中粒不等粒花岗结构。矿物成分有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石英,副矿物仅见少许粒磁铁矿等。

该岩体普遍发育叶理,其走向变化在10°~60°之间,倾向相向,在矿区内形成向形构造,而且倾角普遍陡,多为60°~70°,向型核部达80°,说明岩体为主动就位,其就位类型属“热轻气球膨胀”式,且剥蚀较深,现出露中部和尾部,顶部已基本全部剥蚀。

4. 圈定依据

区内见有1处博乌勒山东沟萤石矿化点,产在光华期流纹岩(K1gnλ)中。它处在北东向断裂带上,附近见火山机构。

六、呼玛县中部砂金矿、钼矿预测区

预测区经纬度范围:125°35'56″E—126°07'40″E;51°36'41″N—51°55'06″N。

面积:1181.48km2

1. 地层

(1) 沉积岩建造特征。下寒武统高力沟组:主要为一套砂砾岩+石英砂岩+千枚岩类,沉积建造厚度为435.07m,沉积相为陆源碎屑浅海相。洪胜沟组:主要为一套砂质板岩+结晶灰岩>碳质板岩,沉积建造厚度为683.49m,沉积相为陆源碎屑浅海相。

上奥陶统安娘娘桥组:主要为一套凝灰质砾岩+砂砾岩+粉砂岩,沉积建造厚度为1425.67m,沉积相为半深海沉积相。

中志留统八十里小河组:主要为一套粉砂岩+复成分砂岩(杂砂岩) >凝灰质砂岩,沉积建造厚度为2193.72m,沉积相为过渡带相。上志留统卧都河组:主要为一套石英砂岩+粉砂岩+砂质板岩,沉积建造厚度为1439.86m,沉积相为过渡带相。

上二叠统—下三叠统林西组:主要为一套长石砂岩+粉砂岩+板岩类,沉积建造厚度为1680m,沉积相为淡水湖相。

(2) 火山岩建造特征。区内火山岩主要为中生代火山岩,系属于天山兴蒙构造岩浆岩带、大兴安岭构造岩浆岩亚带、呼玛构造岩浆岩喷发带、大杨树火山喷发区、呼玛火山(拉分)构造洼地。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下白垩统甘河组岩性为灰黑色气孔、杏仁橄榄玄武岩、安山玄武岩,大陆裂谷环境组合,属低镁、钠质高铝玄武岩,为钙碱性系列。

下白垩统龙江组:主要为一套安山质角砾岩+安山质凝灰岩,岩石呈灰绿色—紫色,凝灰结构—角砾结构,块状构造—似层状构造—块状构造,爆发空落相,中钾钙碱系列—高钾钙碱性系列,壳幔混合源,大地构造环境为岩浆弧(岛弧、陆缘弧、洋内弧)相。光华组:主要为一套流纹岩+英安岩 黑曜岩,岩石呈灰色—浅灰色—灰色—黑色,似斑状结构—隐晶质结构,流纹构造—似层状构造—块状构造,喷溢相,高钾钙碱性系列,壳源,大地构造环境为岩浆弧(岛弧、陆缘弧、洋内弧)相;甘河期潜火山岩:主要为一套灰黑色玄武岩,斑状结构—间粒结构,块状构造,潜火山相,高钾钙碱性系列,幔源,大地构造环境为岩浆弧(岛弧、陆缘弧、洋内弧)相。

(3) 侵入岩建造特征。古生代侵入岩系属于大兴安岭弧盆系古元古代—古生代构造岩浆岩带、呼玛古生代弧后盆地侵入岩浆构造带、十三站—三分处晚古生代花岗岩带,中生代侵入岩系属于大兴安岭中生代岩浆弧构造岩浆岩带、呼玛—多宝山晚三叠世—早白垩世俯冲—碰撞型侵入岩浆构造带、呼玛晚三叠世—早白垩世花岗岩带。其中早白垩世二长花岗岩与钼矿成因关系密切。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中、中细粒花岗闪长岩、细中粒二长花岗岩、中粒正长花岗岩:壳源、壳幔混合源幔源,大地构造单元为后碰撞岩浆杂岩亚相。

早白垩世花岗斑岩:呈岩基形式产出,浅成相,主动侵位,浅剥蚀,高钾钙碱性系列,壳源,大地构造环境为后造山岩浆杂岩亚相;二长花岗岩:呈岩株形式产出,浅成相,主动侵位,浅剥蚀,高钾钙碱性系列,壳源,大地构造环境为后造山岩浆杂岩亚相。

2. 变质岩建造特征

古元古界兴华渡口群下段:主要为一套绿黑色斜长角闪岩+变粒岩,柱状变晶结构,变质单元为额尔古纳古元古代—早古生代变质地带,大地构造环境为古弧后盆地亚相。

新元古界 下寒武统:嘎拉山岩组主要为一套二云片岩 变粒岩,局部夹斜长角闪岩,岩石呈灰黑色,绿片岩相,变质单元为多宝山古元古代—早古生代变质地带,大地构造环境为被动陆缘相;北宽河岩组主要为一套绢云板岩 绢云千枚岩 片岩类,绿片岩相,变质单元为多宝山古元古代—早古生代变质地带,大地构造环境为被动陆缘相。

3. 构造特征

区内大地构造前中生代属于天山-兴蒙造山系、大兴安岭弧盆系、海拉尔-呼玛弧后盆地,呼玛火山(拉分)构造洼地。区域内基底北东和北西向断裂构造发育,控制了火山口的分布,在火山口附近的近南北向破碎带控制矿体的分布。

区内构造主要有早白垩世“Ⅴ”形火山构造洼地(负向)(Ⅱ级火山构造),嫩江深大断裂,旁开门南北向断裂及其他断裂,褶皱及火山构造.

火山构造:类型主要有锥火山(棉绒山锥火山),盾火山(月古营山盾火山)和层火山(马鞍子山层火山),剥蚀程度均较浅,属大兴安岭构造岩浆岩带呼玛构造岩浆岩亚带,构造旋回为构造岩浆活动期。

4. 圈定依据

区内仅有1处钼地化异常,异常区内有光华组地层广布并上覆泥鳅河组、二叠纪花岗岩,还见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地质条件总体与岔路口钼矿区相似,有望找到同类型矿床。

七、新林区-松岭区银矿、铜矿预测区

预测区经纬度范围:123°59'00″E—124°51'55.29″E;51°06'01″N—51°34'18″N。

面积:2984.37km2

1. 大地构造位置

该工作区跨大兴安岭弧盆系(Ⅱ级)的额尔古纳岛弧(Ⅲ级)及海拉尔-呼玛弧后盆地(Ⅲ级)2个Ⅲ级构造单元,覆盖了以下6个Ⅳ级构造单元,属于额尔古纳岛弧的白卡鲁火山弧(Pt3)、环宇-新林蛇绿混杂岩带(Pt3)、翠岗陆表海盆(C1);属于海拉尔弧后盆地(Ⅲ级)构造带中的Ⅳ级构造单元有鄂伦春微地块(Pt1)、伊勒呼里山弧后盆地(O)、十二站火山弧(O)等。

2. 地层

该预测工作区内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有古元古代兴华渡口群(Pt1XH),新元古代变玄武岩、基性熔岩(Pt3β),新元古代—早寒武世倭勒根群的吉祥沟组(Pt31j)、大网子组(Pt31d),早奥陶世库纳森组(O1k)、黄斑脊组(O1h),早—中奥陶世大伊希康河组(O1-2dy),早志留世黄花沟组(S1h),中志留世八十里小河组(S2b),晚志留世—中泥盆世泥鳅河组(S3D2n),中石炭世红水泉组(C1hg)、新生组(C1x),晚侏罗世塔木兰沟组(J3t)、白音高老组(J3b),早白垩世龙江组(K1l)、光华组(K1gn)、甘河组(K1g)。

3. 侵入岩

出露的侵入岩有新元古代超铁镁质岩石组合(Pt3Σ),辉长岩、辉绿岩、斜长岩(Pt3υ),晚寒武世—早奥陶世超镁铁质岩(∈1O1Σ)、辉长岩(∈3O1υ)、闪长岩、辉长岩(∈3O1υ-δ)、石英闪长岩(∈3O1δο)、石英二长闪长岩(∈3O1ηδο)、石英二长岩(∈3O1ηο)、花岗闪长岩(∈3O1γδ)、二长花岗岩(∈3O1ηγ)、正长花岗岩(∈3O1ξγ)、碱长花岗岩(∈3O1κγ),志留纪辉长岩(Sυ),早石炭世闪长岩(C1δ),早二叠世花岗闪长岩(P1γδ)、二长花岗岩(P1ηγ)、正长花岗岩(P1ξγ),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花岗闪长岩(T3J1γδ)、二长花岗岩(T3J1ηγ)、正长花岗岩(T3J1ξγ)、早白垩世闪长玢岩(K1δμ)、花岗闪长岩(K1γδ)、花岗闪长斑岩(K1γδπ)、石英二长岩(K1ηο)、二长花岗岩(K1ηγ)、碱长花岗岩(K1κγ)、正长花岗斑岩(K1ξγπ)、花岗斑岩(K1γπ)。

4. 矿产

塔源二支线式矽卡岩型铅锌银矿形成于早石炭世新生组(C1x)的凝灰岩与燕山中晚期闪长岩小岩体接触带的矽卡岩中,原普查报告认为燕山中—晚期的花岗斑岩也与成矿关系密切。区内时代不明的闪长岩、闪长玢岩等小岩体分布较多,注意新生组与燕山中晚期花岗斑岩、闪长岩、闪长玢岩等小岩体接触带。

该矿床形成矽卡岩的原岩不是碳酸盐岩,而是火山凝灰岩,这一点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矽卡岩,是它最显著的特点。

新元古代变玄武岩、基性熔岩(Pt3β)、超铁镁质岩石组合(Pt3Σ)、辉长岩、辉绿岩、斜长岩(Pt3υ)等组成新林蛇绿岩建造。

5. 遥感线、环形构造分布特点

区内遥感解译出线要素186条,均为遥感断层要素,其中大型断裂2条、中型断裂13条、小型断裂171条,环要素24处。

(1) 大型断裂。本预测区解译出大型断裂2条:为兴华-塔源断裂、德尔布干断裂。

兴华-塔源断裂:断裂由邻区延入,沿塔河河谷发育,呈北东向,区内长37.5km。它在区域上位于额尔古纳岛弧与海拉尔-呼玛弧后盆地界线处。沿断裂出现多个火山口,在塔源镇附近该断裂与南北向断裂交汇部位产出塔源二支线Pb,Zn矿,该断裂应为本区主要的导矿构造。

德尔布干断裂:在测区西北角只见很小一段出露,呈北东向,由邻区延入;该断裂在本区内对成矿影响极小,描述从略。

(2) 中型断裂。预测工作区内共解译出中型断裂13条,其中北西向断裂6条,北东向断裂2条,北北东向断裂1条,南北向断裂1条,东西向断裂2条,北西西向断裂1条。

(3) 小型断裂。预测工作区内解译出小型断裂175条,其中北东向断裂75条,北西向断裂74条,东西向断裂16条,南北向断裂10条。小断裂发育稀疏,分布零乱,规律性差,多为主干断裂、次级断裂控制,区内水系发育。其中南北向断裂构造与成矿关系较密切。

(4) 环要素。预测工作区内解译圈定出环形构造24处,其中火山口引起环形构造16处,火山机构引起环形构造3处,古生代花岗岩引起环形构造3处,隐伏岩体引起环形构造1处,成因不明的环形构造1处。

6. 圈定依据

(1) 银矿。该矿床的形成与侵入岩体和凝灰岩地层岩石接触带形成矽卡岩化富集铅锌铜银有关。矿床处在南北向构造带上,矿体产状、晚期岩浆侵入均受其控制。

(2) 铜矿。预测区位于怀宁-新林蛇绿混杂岩带与新林火山活动亚带(J3—K1),交汇部位北段。区内由2个构造单元组成,一是火山盆地,二是盆地边缘基底。基底为新林蛇绿岩,侵入杂岩,兴华渡口群(Pt1XH),倭勒根群(Pt2W),局部见红水泉组(C1h)海相碎屑岩-碳酸盐组合和新生组(C1x)陆相中酸性火山岩-沉积岩组合等地层。以上地层中含碳酸盐层位为成矿地层。在盆地内以火山岩为主构造盆地,如塔木兰沟组(J3t)、白音高老组(J3b)、龙江组(K1l)、光华组(K1gn)、甘河组(K1g)等,其中光华组火山岩分布面广,而且火山机构也发育。区内有塔源二支线铅锌铜矿。

矿区主要围岩蚀变为矽卡岩化、硅化、绿帘石化、黄铁(褐铁矿)硅化,上述蚀变与产区铅锌铜多金属矿关系最为密切。此外,还有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阳起石化、硫酸盐化等,但与成矿关系不大。矽卡岩化分布在闪长岩与凝灰岩接触带上,类型为石榴石矽卡岩、透辉石石榴石矽卡岩、绿帘石矽卡岩。目前发现的23条铅锌铜多金属矿体,均分布在矽卡岩中。

区内找矿标志可以归结为,矿区以新生组(C1x)泥质板岩,石英砂,凝灰岩为主的地层,为矿源层;在矿区外围多处见倭勒根群(Pt2W)中吉祥沟组(Pt31j)中,海相碎屑岩-碳酸盐组合地层也是成矿围岩,区内以中晚燕山期花岗斑岩、闪长岩、闪长玢岩等发育,与上述地层接触产生矽卡岩化蚀变形成成矿条件。其次,遥感图像解译出沿塔河、沙诺库大河、嘉拉巴奇河等南北向断裂,它为南北向分布的锯齿状断裂,还有与此断裂伴生的南北向小断裂,这些断裂带在矿区形成容矿构造;在外围这些断裂再延伸,也应形成容矿构造。鉴于矿区隐伏矿体多,共有12条(占50%),垂直深度为30~200m,推断可能有成矿“阶梯”存在,有望找到矿床。

八、呼玛县南部金矿、银矿预测区

预测区经纬度范围:126°18'20″E—126°51'27″E;50°55'34″N—51°23'09″N。

面积:1904.69km2

本区的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大兴安岭弧盆系,呼玛弧后盆地。同时又位于大兴安岭多金属成矿带内。

1. 地层

区内发育地层为古元古界兴华渡口群(Pt1XH),由片岩、片麻岩、变粒岩、磁铁石英岩、大理岩等组成,构成陆壳的结晶基底。

新元古界—下寒武统落马湖群(Pt31L)的北宽河组(Pt31b)和嘎拉山组(Pt31g)主要为一套浅变质细碎屑夹中酸性火山岩和含十字石的片岩类。

下寒武统兴隆群(∈1X1)主要出露在绰纳河的上游,由海相的碎屑岩、碳酸盐岩、中酸性火山岩组成,与落马湖群构成基底的地台型沉积。

奥陶系在预测区较为发育,上、中、下三统均有出露,主要由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中酸性火山岩等组成。

志留系为海相碎屑岩复理石建造。泥鳅河组(S3D2n)粉砂岩、板岩、细砂岩夹大理岩、酸性凝灰岩。

上二叠统—下三叠统花朵山组、林西组出露的不多,主要由砂岩、粉砂岩、板岩、页岩和中酸性火山岩组成。

中生界有少量七林河组(J2q),为砂岩、砾岩夹煤线。下白垩统有龙江组(K1l)、光华组(K1gn)、九峰山组(K1j)和甘河组(K1g),主要为中基性火山岩、中酸性火山岩为主夹陆相碎屑岩、凝灰岩,其中九峰山组(K1j)为一套河湖相碎屑岩夹煤层。在火山岩的喷溢过程中,伴有次火山岩的侵入活动,含有金矿化,是寻找火山热液型金矿的主要对象。

2. 侵入岩

有加里东晚期侵入的蛇纹岩、辉长岩,产生阳起石化,北西里钛磁铁矿床与该期辉长岩有关。华力西中期的侵入岩主要有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华力西晚期侵入岩有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正长花岗岩。印支期侵入岩有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燕山期侵入岩主要有花岗闪长斑岩等。其中燕山期的侵入岩与金矿的成矿作用关系密切,如宽河金矿、四道沟东山金矿等。

3. 矿产

预测工作区内,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主要有北东向、东西向和北西向,这些断裂均是金矿化热液活动的场所和赋矿的空间。

4. 遥感线、环形构造分布特点

预测区遥感解译出线要素83条,均为遥感断层要素。其中大型断裂1条、中型断裂9条、小型断裂73条,环要素18处。

(1) 大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内解译出大型断裂1条,为嫩江断裂。

嫩江断裂:它由邻区延入,呈北东向延伸,区内长20.0km。由两条平行断裂所组成,在区内为呼玛火山盆地东界。该断裂大体沿嫩江河谷分布,地表呈粉红色条带、延伸很长,沿线多处为北西向断裂错切并产生位移。断裂主要控制火山盆地边界、火山口分布。如断裂入呼玛县境内以后便成了呼玛火山盆地东界,沿断裂排列有多个火山口。

(2) 中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内解译出中型断裂9条,其中北东向断裂6条,北西向3条。

(3) 小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内解译出82条小型断裂,其中北东向断裂28条,北西向断裂37条,南北向断裂6条,东西向断裂11条。南北向断裂规模较大,具有先压后张特点,宽度大,由一系列平行的断裂组成,往往构成容矿构造;北东、北西向断裂则为南北向构造体系的两组剪切共轭断裂,从华力西期开始活动、燕山期活跃,在地表呈等向距格子状分布。

(4) 环要素。本预测工作区内解译圈定出环形构造18处,按成因划分,属古生代花岗岩2处,属火山口引起的8处、属火山机构7处、属断裂构造1处。环形构造多沿断裂发育,如湖通河断裂构造带上,环形构造处在旁开门金银矿区上,影像具火山机构特点,与金成矿关系密切。其余的与火山机构有关的环形构造,区内分布数量较多、地质条件类似,应在以后寻找金银矿时予以关注。

5. 圈定依据

(1) 金矿。金矿产在甘河组(K1g)基性火山岩地层中,其成矿主要与南北向发育的硅化角砾岩脉有关。

矿区范围与本次遥感解译的旁开门道班环形构造基本吻合,而环形构造特点与火山机构标志相似,因此认为该火山机构(环)与金、银成矿关系密切。

该预测区处于嫩江断裂北延段,也是呼玛火山盆地东缘,沿线见诸多火山机构沿断裂延伸方向分布,火山机构均同在一个构造带之上,地质构造条件相似;有的火山机构附近见砂金采金遗迹分布,对寻找岩金矿具有指示意义。

(2) 银矿。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其次为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绢云母化、萤石化、高岭土化及蒙脱石化。其中硅化是本矿区最重要围岩蚀变,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具多次活动特点,是寻找盲矿体的标志。

黄铁矿化在区内普遍分布,主要出现在安山岩、流纹岩及凝灰岩中,是一种围岩蚀变,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当它在硅化角砾岩中出现时为金的主要载体矿物。硅化角砾岩脉是本区含金银地质体,共发现61条,多呈单脉出现。

其找矿标志为:①硅化角砾岩脉是本区主要载金地质体,为直接找矿标志;②硅化、黄铁矿化发育地段金银矿化强烈;③本区矿体围岩主要为蚀变安山岩、流纹岩等浅色岩系;④地表Au化探异常,砂金探采遗迹等;⑤有矿源层分布的附近火山盆地边缘带、火山机构发育形成环形影像地段有利于火山热液型矿床的形成。

九、嫩江县多宝山地区金矿、银矿、钼矿预测区

预测区经纬度范围:125°25'18″E—126°39'24″E;49°58'25″N—50°40'27″N。

面积:5600.56km2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大兴安岭弧盆系,多宝山岛弧及罕达气裂谷带,又属于大兴安岭金、多金属成矿带。

1. 地层

区内发育有古元古界兴华渡口群(Pt1XH),由片麻岩、片岩、变粒岩、大理岩等组成、构成陆壳的结晶基底。

新元古界—下寒武统落马湖群(Pt31L)北宽河组、嘎拉山组分别出露于预测区的北部和南部,呈近东西向两条带分布,主要为浅变质细碎屑岩、火山岩,构成结晶基底的盖层。

奥陶系出露有铜山组(O1-2t)、多宝山组(O1-2d)、裸河组(O3l)和爱辉组(O3ah),主要为碎屑岩-火山岩建造,其中多宝山组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夹有细碎屑岩、碳酸盐岩,与区域内铁、铜、多金属的成矿作用密切有关。多宝山斑岩型铜矿即产在该时代的地层内。

志留系为一套砂泥质沉积复理石建造,泥盆系为浅海相碎屑岩沉积夹碳酸盐岩、火山岩沉积。

下石炭统花达气组(C1h)、查尔格拉河组(C1c),由陆相碎屑岩、砂岩、板岩组成。

上二叠统—下三叠统有林西组(P3T1l)和花朵山组(P3T1h)。前者以碎屑岩为主夹酸性火山岩,后者为片理化流纹岩、英安岩、少量安山岩夹碎屑沉积岩。

中侏罗统七林河组,少量出露于七林河及法别拉河源头西侧沿岸,其岩性为砂岩、粉砂岩夹煤层。

白垩系主要分布在预测区内的断陷盆地内。下白垩统分布较广,下白垩统嫩江组(K1n)主要出露在松嫩盆地内。下白垩统主要以火山喷发作用为主,以中基性、中酸性、酸性有规律的循环性喷发,在喷发间歇期有河流相河湖相碎屑岩、火山碎屑岩的沉积,以及煤盆地的形成。在岩浆喷溢过程中,伴有次火山岩的侵入作用,易形成火山热液型金、多金属矿产。

2. 侵入岩

预测区内侵入作用频繁,侵入岩分布较广,有多旋回、多期次的侵入作用。最早期的侵入岩为吕梁期花岗质杂岩,加里东中期侵入岩为蛇纹岩,华力西早期侵入岩为花岗岩,华力西中期侵入岩有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华力西晚期侵入岩有花岗岩、二长花岗岩、正长岩、正长斑岩、碱长花岗岩,印支晚期侵入岩有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碱长花岗岩,燕山期侵入岩有二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碱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其中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主要为燕山期的侵入岩,次为印支期和华力西晚期的侵入岩。

3. 矿产

预测工作区内的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东部傲山—纳金口子—太平山一带有大规模逆冲推覆断层,呈北东向展布,长达100余千米,宽约25km,主要是花岗岩体遭受糜棱岩化和片理化。该构造是金矿化的主要控矿构造。

在预测工作区的西部三矿沟—多宝山—祼河一带有东西向挤压构造带,是主要的控岩、控矿构造。它控制着三矿沟铁铜小型矿床、多宝山大型铜矿床和争光中型金矿床的分布及形成。

4. 遥感线、环形构造分布特点

预测区内遥感解译出线要素76条,均为遥感断层要素。其中大型断裂2条、中型断裂18条、小型断裂56条,环要素18处。

(1) 大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内解译出大型断裂2条,为新开岭断裂(带)和嫩江断裂(带)。

新开岭断裂(带):断裂沿法别拉河上游、泥鳅河上游段北师河发育,呈北北东向,区内长120km。区域上它是大兴安岭火山活动带与松嫩盆地边缘火山活动带界线。也是扎兰屯-多宝山岛弧与贺根山-黑河蛇绿混杂岩带界线。

断裂主要沿法别拉河上游、泥鳅河上游段、北师河发育,沿线见线形河谷、格状水网、河流直拐点、沿河谷分布的采金遗迹。断裂两侧地质体,西侧为碱长花岗岩(P1κγ)、腰桑南组(D1-2y)、倭勒根群(Pt2W)、兴东期花岗岩(Pt2γ)等。东侧为糜棱岩化花岗岩(C1-2γ)、二长花岗岩(T3J1ηγ)、五道岭组(P3T1w)地层等。沿线多处见玄武岩(N2xβ、Qp11dβ、Qp21wβ)喷出,并见有火山口。在主干断裂北段见旁侧断裂,它们互相平行,间距10km左右,走向北东,长20~40km不等。其影像特征为,河流汇流点连线、地形阶梯、河流直拐点等。断裂所处地质体为糜棱岩化花岗岩(C1-2γ)。断裂所处地形由低—高,呈阶梯状、似叠瓦式构造形式。

嫩江断裂(带):它出现在测区西北角,出露很少。

(2) 中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内解译出中型断裂19条,其中北东向断裂7条,北西向断裂5条,东西向断裂2条,南北向断裂1条,北东东向断裂3条,北北西向断裂1条。

(3) 小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内解译出56条小型断裂,其中北东向断裂26条,北西向断裂19条,东西向断裂6条,南北向断裂5条。区内小型断裂主要控制水网格架,同时为砂金遗迹赋存提供了空间。

(4) 环要素。本预测工作区内解译圈定环形构造19处。按成因划分,其中中生代花岗岩引起的6处、褶皱构造引起的5处、断裂引起的2处、隐伏岩体2处、火山机构2处、古生代花岗岩引起的1处、地层块引起的1处。区内环形构造分布有一定规律性,岩体环形构造多产在断裂带上,并见砂金采金遗迹,显示有金矿化;又如环形构造,产在断裂带上,在岩体周边见砂金遗迹多处,岩体见水系沉积物(1∶20万)金异常。其他成因类型的环形构造亦多分布在断裂构造密集交汇之处。线与环要素依存关系明显。

5. 圈定依据

(1) 金矿。小泥鳅河式岩体内石英脉型金矿在泥鳅河组(S3D2n)地层与花岗岩(T3J1ηγ、C1-2γ)接触带中的含金石英脉或矿化地段;大小沟谷中见砂金采金遗迹广泛分布;区内还见环形构造及多条北东向断裂构造与金成矿关系较密切。

区域性深大断裂带附近的碱长花岗岩小侵入体;岩体内发育的长期、多期和继承性断裂构造;断裂内基性、中性岩脉和石英脉发育地段;含少量硫化物(主要是黄铁矿、方铅矿),条纹(带)状和角砾岩构造石英脉式风化产物即是直接找矿标志;泥化带、高岭土化蚀变带、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破裂碱性花岗岩也是重要的找矿标志之一。

(2) 银矿。嫩江争光式构造蚀变岩型脉状银矿产于闪长岩与铜山组、多宝山(O1-2d)地层接触破碎带中。矿体分布受北北东向断裂带控制,为区内主要容矿构造。

矿体产在闪长岩体与铜山组、多宝山组地层内外接触带的北北东向断裂破碎带上,矿区近矿围岩蚀变为黄铁绢云岩化。矿床成因类型为破碎蚀变岩型脉状金银矿床。

北西向构造破碎带(控岩构造)、北北东向断裂、闪长岩体与多宝山组地层接触带等和黄铁绢云母化蚀变等为主要的找矿标志。

(3) 钼矿。该矿为斑岩型铜钼矿床。成矿与矿源层为多宝山组,与花岗闪长岩体侵入有关。区内北西向线性构造发育,为主要控矿构造。

区内辉钼矿是原生钼矿的唯一工业矿物。该矿区除了黄铁绢英岩化阶段未见到辉钼矿形成外,其余阶段的热液活动均有辉钼矿形成。在黑云母化阶段形成的鳞片状辉钼矿集合体,虽然没有形成工业矿体,但说明了花岗闪长岩的岩浆源是钼矿来源之一。在两个主要成矿阶段,岩浆晚期气热液中都有天水或地层水加入;另外多宝山组和铜山组的安山岩、安山质凝灰岩是该区赋存铜钼矿体唯一地层,在钼来源及其迁移中也有重要作用。

十、孙吴县钼矿预测区

预测区经纬度范围:126°47'31″E—127°08'14″E;49°15'43″N—49°31'30″N。

面积:714.91km2

1. 地层

(1) 沉积岩建造特征。中—上三叠统大佳河组:主要为一套硅质岩 泥质粉砂岩,深海平原亚相。

上三叠统—下侏罗统大岭桥组:主要为一套复成分砂岩(杂砂岩) 粉砂岩 硅质岩,斜坡扇(裙)亚相。

上更新统向阳川组:主要为亚黏土、粗砂,冲积岛亚相。别拉洪河组:主要为亚黏土 亚砂土 细卵石,泛滥平原(河漫滩)亚相。

(2) 火山岩建造特征。下侏罗统坨窑山海相基性熔岩:主要为一套玄武岩 玄武质角砾岩 细碧岩,喷溢相-爆发空落相,幔源,大地构造环境为结合带大陆相。

上新统船底山组:主要为一套橄斑玄武岩+辉斑玄武岩,局部夹玄武质火山碎屑岩,玄武岩泛流喷发,碱性系列,幔源,大地构造环境为陆内裂谷相(初始裂谷相)。

下白垩统皮克山组:主要为一套英安岩+安山质角砾岩,局部夹流纹岩,钙碱性系列,壳幔混合源,大地构造环境为陆内裂谷相(初始裂谷相)。

(3) 侵入岩建造特征。主要为白垩纪的侵入岩。白垩纪早期侵入岩有橄榄岩、辉长岩、坨窑山枕状熔岩、构造蛇绿岩套。白垩纪中期侵入岩有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构成饶河花岗岩带的主体。区域内尚有发育的脉岩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等。其中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与钼矿成矿关系密切。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正长花岗岩:岩石呈肉红色,呈岩株形式产出,浅成相,被动侵位,浅剥蚀,高钾钙碱性系列,壳幔混合源,碱性花岗岩+钙碱性花岗岩组合,大地构造环境为伸展型板内岩浆杂岩亚相。

早白垩世花岗斑岩:岩石呈灰褐色,呈岩株形式产出,浅成相,主动侵位,浅剥蚀,钙碱性系列,壳源,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组合,大地构造环境为岩浆弧相。

早白垩世碱性花岗岩:岩石呈灰白—浅肉红色,主要由钾长石、石英、钠闪石组成,中粒结构—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岩株形式产出,中深成相,主动侵位,中等剥蚀,高钾钙碱性系列,壳幔混合源,碱性花岗岩+钙碱性花岗岩组合,大地构造环境为后碰撞岩浆杂岩亚相。

早白垩世闪长岩脉:岩石呈灰色,呈岩墙形式产出,浅成相,被动侵位,浅剥蚀,壳幔混合源,辉长岩±闪长岩组合,同碰撞岩浆杂岩亚相。

2. 变质岩建造特征

区内发育变质岩有兴东群(Pt1XD)石英片岩、变粒岩、大理岩、混合岩等,构成区内隆起地块。古元古界兴东群大盘道组,主要为斜长角闪岩类-长英质粒岩类,高角闪岩相,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虎林-杨木新太古代—古生代变质地带,大地构造环境为陆缘裂谷相。

3. 构造特征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完达山结合带。预测工作区内主要构造线方向为近南北向,伴随褶皱构造运动的作用,相伴产生近南北向的压性断裂和近东西向的张性断裂以及派生的北东向、北西向张扭性、压扭性的断裂。这些断裂构造提供了岩浆侵入活动的通道和矿化热液富集的场所。

火山构造: 属黑龙江省兴凯构造岩浆岩带(线型)(Ⅰ级火山构造),兴凯构造岩浆岩带,叠套式组合,未剥蚀,火山原生构造为火山地垒,喷发不整合面。

完达山大型推覆(混杂)构造带: E向,走向SN,三叠纪—早侏罗世的砂板岩硅质岩及超基性蛇绿岩,兴东群片岩变粒岩,侏罗纪—白垩纪侵入岩,左行走滑,压扭性,形成于下(早)侏罗统(世),大地构造环境为同碰撞岩浆杂岩亚相。

敦化-密山大型韧性走滑剪切带: NW向,走向NEE,区内整体被四系覆盖,左行走滑,张扭性,形成于下(早)侏罗统(世),大地构造环境为岩浆弧(岛弧、陆缘弧、洋内弧)相-同碰撞岩浆杂岩亚相。

敦化-密山断裂: 左行走滑,压扭性,形成于中侏罗统(世)上部(晚期),侏罗纪带有继承性活动,显压扭性;白垩纪力学性质转为拉张;第三纪拉张转为对冲,升降,大地构造环境为陆缘裂谷相。

4. 遥感线、环形构造分布特点

预测区遥感解译出线要素61条,均为遥感断层要素。其中大型断裂1条、中型断裂10条,小型断裂50条,环要素10处。

(1) 大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内解译出大型断裂1条,为大和镇断裂。

大和镇断裂:它位于测区的西部边缘,呈北东向延伸,区内长157.5km。断裂为佳木斯-兴凯地块与完达山结合带界线。在遥感图像上为平原区与基岩山区界线。沿线为山地与平原界线,东侧为那丹哈达岭山脉、西侧为三江平原,为山麓线、线形河谷、河流汇流点,平原区以粉红色、浅绿色方格状影纹为主,即耕地纹形,山区为细条块状纹形,呈黄绿色调,两者界面清晰。

断裂东侧地质体以三叠纪地层为主,掺杂有花岗岩类等(如:大佳河组T2-3d、大岭桥组T3J1d、蛤蟆顶子蛇绿岩T2hop、兴东群Pt1XD、二长花岗岩K1ηγ)。西侧地质体为下荒山组(Qp2x)、别拉洪河组(Qp2b)地层等。沿断裂有船底山玄武岩(N2cβ)喷出。

(2) 中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内解译出中型断裂10条,其中北东向5条、北西向断裂4条、东西向断裂1条。不同方向主要断裂特征如下。

独木河林场断裂:呈北东向波状延伸,区内长56.9km。见线形河谷、汇流点。断裂北侧地质体为蛤蟆顶子蛇绿岩(T2hop)、大岭桥组(T3J1d)、大佳河组(T2-3d)等。属压扭性断裂,中生代后形成。

五七林场断裂:呈北北西向直线延伸,区内长46.0km,见线形河谷、河流直拐点。断裂西侧地质体为大佳河组(T2-3d)地层;东侧为蛤蟆顶子蛇绿岩(T2hop)、大岭桥组(T3J1d)等地层。属压性断裂,中生代后形成。

七星河断裂:沿七星河河谷发育,呈东西向波状延伸,区内长49.6km,见线形河谷、汇流点、直拐点。切割了大岭桥组(T3J1d)、大佳河组(T2-3d)地层。断裂南侧见环形构造,属压扭性断裂,中生代以后形成。

(3) 小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内解译出50条小型断裂,其中北东向断裂26条,北西向断裂19条,南北向断裂2条,东西向断裂3条。区内小型断裂分布稀疏,规律性差。主要为中型断裂分支断裂,与水系格局吻合。

(4) 环要素。本预测工作区内解译圈定出环形构造12处,按成因划分,属古生代花岗岩1处,属褶皱1处,属中生代花岗岩1处,属基性岩体1处,属浅火山岩1处,属火山机构1处,属断裂构造3处,属褶皱构造2处,属构造盆地1处。以上环形构造分布在断裂带、断裂交汇处、断裂密集带等处,其中401高地环形构造位置与四平山岩金矿吻合,是与矿产有关的环形构造。

5. 圈定依据

区内见两处钼地化异常,相距很近。均有内、中、外带。区内有坨腰山枕状熔岩(J1β)、超铁质岩(j1Σ)、辉长岩(J1v)、二长花岗岩(K1ηγ)、大岭桥组(T3J1d)等岩脉、地层。异常处在大岭桥组地层和二长花岗岩出露地段,与岩脉活动有关。异常元素组合为Mo-W-Cu,结合地质特征,与四山林场矿区元素组合相似,找同类矿床有意义。

十一、逊克县东部锡矿、银矿预测区

预测区经纬度范围:128°27'46″E—129°02'50″E;48°50'28″N—49°18'44″N。

面积:2193.06km2

1. 地层

预测工作区所出露地层主要有:新元古代张广才岭岩群正沟岩组,早寒武世老道庙沟组(∈1l)、铅山组(∈1q)、五星镇组(∈1w),中奥陶世小金沟组(O2x),中泥盆世宏川组(D2hg)、晚泥盆世老秃顶子组(D3l),晚石炭世唐家屯组(C2t),中二叠世土门岭组(P2t),晚二叠世红山组(P3h),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五道岭组(P3T1w),晚三叠世冷山组(T3ln),早白垩世板子房组(K1b)、宁远村组(K1n)、甘河组(K1g)、淘淇河组(K1t),晚白垩世嫩江组(K2n),新近纪中—上新世孙吴组(N1-2s)、第四纪更新世大熊山玄武岩(Qp3dβ)、顾乡屯组(Qp3g)。

2. 侵入岩

出露的侵入岩有:新元古代花岗岩(Pt3γ),晚奥陶世辉长岩(O3δ)、中细粒花岗闪长岩(O3γδ)、中粒花岗岩(O3γ),晚泥盆世中粗粒碎裂碱长花岗岩(D3κγ),中石炭世轻片麻状中粗粒、细中粒似斑状含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C2ηγ),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中粗粒二长花岗岩、斑状二长花岗岩(P3T1ηγ)、中粒碱长花岗岩(P3T1κγ),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细中粒似斑状含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粒二长花岗岩(T3J1ηγ)、中粒正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T3J1ξγ)、中细(细中)粒含黑云母碱长花岗岩(T3J1κγ),早白垩世中粒碱长花岗岩(K1κγ)、花岗斑岩(K1γπ)。

3. 构造

预测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天山-兴蒙造山系(Ⅰ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湖盆系(Ⅱ级)、伊春-延寿岩浆弧(Ⅲ级)、翠宏山-玉泉晚印支期岩浆岩带(Ⅲ级)。

区域构造演化:区域经历的古元古代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裂谷阶段,形成了东风山群含金铁硅建造;新元古代松嫩地块陆缘增生阶段,区内有张广才岭群钙碱性火山岩和浅海陆源碎屑岩(正沟岩组)形成;早寒武世本区为伊春浅表海盆,形成浅海相碳、泥、硅、钙、镁质沉积建造(铅山组);早—中古生代为碰撞造山阶段,海槽闭合,陆缘弧构造区侵入花岗岩,经历了裂隙海盆发展阶段,沉积了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唐家屯组为活动陆缘钙碱性火山岩建造;晚古生代为造山后伸展阶段,形成上叠盆地(裂陷槽),有河湖相碎屑岩及陆相中酸性火山岩建造。印支晚期,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拼合形成山根拆沉,形成欧亚印支期花岗岩带。燕山期为后造山伸展背景下火山岩带的影响范围。

4. 遥感线、环形构造分布特点

预测区遥感解译出线要素67条,均为遥感断层要素,其中中型断裂8条、小型断裂59条,环要素11处。

(1) 中型断裂。预测区解译出中型断裂8条,其中北东向断裂5条、北西向断裂3条。

汤旺河断裂:格状水网、北东向线形河谷;断裂西侧地质体为二长花岗岩(T3J1ηγ);东侧为二长花岗岩(T3J1ηγ)、铅山组(∈1q)地层等。

东卡尔太河断裂:线形河谷呈北西向延伸、格状水网;断裂两侧地质体为花岗闪长岩(P3T1γδ)、碱长花岗岩(K1κγ)、宁远村组(K1n)地层。

(2) 小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小型断裂59条,其中北东向断裂27条、北西向断裂18条、东西向断裂7条、南北向断裂7条。区内小型断裂均为主干断裂的次级断裂构造。

矿区矿体分布在矽卡岩和东西向破碎带中,区内以南北向断裂为主要的控矿构造。

(3) 环要素。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圈定环形构造11处,其中4处为中生代花岗岩形成的环形构造、6处为火山锥(口)形成的环形、1处为浅成火山岩形成的环形构造。

5. 圈定依据

区内见两处铅山组(∈1q)地层残留体与花岗岩体接触形成矽卡岩带,有成矿条件。地质背景与翠宏山式矽卡岩钼锡矿硫铁矿相似,有找矿远景。区内南北向断裂构造发育,为主要控矿构造。

围岩蚀变主要为矽卡岩化、角岩化、萤石化、透闪石化、绿帘石化、蛇纹石化、绿泥石化、阳起石化与碳酸盐化等,其中绿帘石化、绿泥石化、阳起石化等为含矿热液阶段蚀变,与矿化关系更密切。

十二、逊克县西部稀土矿、钼矿预测区

预测区经纬度范围:127°48'13″E—128°12'08″E;48°40'47″N—49°03'10″N。

面积:1208.76km2

区内预测的主要地质要素为下寒武统西林群铅山组海相镁质碳酸盐岩及多期次花岗岩类侵入,海西中期、印支期和燕山早期花岗岩,其次为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等;控矿构造为南北向断裂和火山构造。

1. 地层

(1) 沉积建造特征。下寒武统铅山组(∈1q):主要出露在翠岗、宏川、红旗山,在对青、翠北、西马鲁河中游也有零星分布,总体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构成背斜核部,其岩性特征为灰白色条带状、块状、角砾状结晶灰岩;含泥质、碳质灰岩;结晶白云岩;白云质结晶灰岩。中泥盆统宏川组呈整合或平行不整合上覆于铅山组之上。出露在宏川一带的铅山组(∈1q)地层为第三段,以碎屑岩为主,包括有板岩(泥质、碳质、粉砂质、碳质千枚状等)、变质粉砂岩、钙质角岩、角岩夹条带状结晶灰岩,厚度大于376m。在千枚状板岩中见海百合茎化石。

中泥盆统宏川组(D2hg):出露在宏川—新风林场一带,区域分布上与铅山组(∈1q)紧邻,两者产状基本一致,该组由一套磨圆不佳、分选极差的各种砾岩(凝灰质、泥质、砂质)、钙质角砾岩、角砾岩夹灰岩(含泥质、砂屑、砾屑)及变质粉砂岩等组成。一些角砾岩的胶结物与砾岩成分相同,属同生砾岩,反映了沉积环境动荡,具磨拉石建造特征,属山前坳陷残留的海盆地中的滨海沉积。

上二叠统红山组(P3h):仅出露在宏川南4.5km的563高地,面积不足1km2。不整合于铅山组(∈1q)之上,由板岩、粉砂岩、砂岩、砂质砾岩、砾岩组成。

下白垩统淘淇河组下段(K1t):出露在翠源—松崮一带,近南北向展布,不整合在甘河组(K1g)之上。为一套暗紫色、黄褐色巨砾岩、中—粗砾岩、粗砂岩、不等粒砂岩为主的陆相冲积-洪积相粗碎屑沉积,类磨拉石建造,表现为动荡环境下的沉积产物。

上白垩统太平林场组(K2tp):分布于春明至北岭经营所,友谊西、西岭西山。不整合在甘河组(K1g)之上,并被孙吴组(E3N2s)不整合覆盖。该组自上而下为泥岩、粉砂岩及砂质泥岩夹含铁质及含砾杂砂质粗砂岩;上部是泥质粉砂岩组成的一套较稳定的湖相细碎屑沉积。富含植物化石碎片及叶枝介。地层走向北北东,局部北西,倾角较缓。

古近系孙吴组(E3N2s):分布在本区的西北部,覆盖老地层之上。下部为半胶结砂质砾岩,普遍含铁质结核;上部为半胶结中细—中粗粒砂岩。岩层近水平产出,局部呈斜层理和交错层理,倾角一般不超过10°。

第四系全新统(Qh):测区内所见为全新统高漫滩河流冲积层(Qh1)和现代河流冲积层(Qh2)。

(2) 火山岩建造特征。上二叠统五道岭组(P2w):出露在宏川的北部和西部、翠岗南部、红旗山北部、红星西部、永青西北部等高地,零星分布产出。地层大致呈北东向展布,倾角40°~60°。其上部由安山岩及凝灰岩角砾凝灰岩、细凝灰岩,英安质熔凝灰岩夹粉砂岩、泥质板岩组成。构成了两个不完整的火山喷发沉积旋回。由于构造及岩浆活动,岩石普遍具有轻微变质和片理化现象。

下白垩统宁远村组(K1n):出露在东卡尔太河西、宏川北西、翠岗西南。不整合在上二叠统五道岭组(P2w)之上。由流纹岩、流纹质熔凝灰岩、流纹质凝灰熔岩及凝灰岩构成,具弱蚀变。甘河组上段(K1g):沿友好河、白桦林场一带分布,东卡尔太河、宏川一带呈孤岛状出露。不整合在五道岭组(P2w)之上,并被太平林场组(K2tp)覆盖。岩性由角闪辉石安山岩、安山质火山角砾岩、集块岩、英安岩、英安岩及安山质凝灰熔岩组成。杏仁状构造或裂隙发育处,常赋存有质量较好的玛瑙。

上白垩统福民河组(K2f):分布于克拉鲁河三支流和区内东北角小巨山一带,下部为酸性熔岩夹角砾熔岩、珍珠岩;上部为酸性火山碎屑岩构成的一套杂色陆相酸性火山岩,岩相一般变化不大。

(3) 侵入岩建造特征。区内出露的侵入岩主要有早白垩世碱长花岗岩、早侏罗世—晚三叠世碱长花岗岩、早侏罗世—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细中粒似斑状含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等。其中,早侏罗世—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与该预测区钼矿成矿关系密切。

2. 变质岩建造特征

新元古代—早寒武世:主要为一套流纹岩+流纹质角砾熔岩+火成岩,以陆源碎屑岩为主,顶部夹有酸性熔岩,经区域变质而成,绿片岩相,区域中高温变质作用,大地构造环境为同碰撞岩浆杂岩亚相。

古元古代东风山群:主要为一套紫苏辉石橄榄岩+石英片岩+二长片麻岩,角闪岩相,区域中高温变质作用,大地构造环境为基底残块亚相。

3. 构造特征

根据构造性质分为北北东向复式褶皱构造、南北向断裂构造、北北东向断裂带等。

(1) 北北东向复式褶皱构造。空间上分布于翠宏山—翠北、宏川—新风林场及红旗山—对青等处。出露的地层为中泥盆统宏川组和下寒武统铅山组,构成北北东向复式褶皱,岩层中次级褶曲发育。

由宏川—新风林场向西至翠宏山间呈现为北北东向复向斜,宽约5km,被上二叠统和下白垩统火山碎屑岩覆盖。褶皱运动后期,发育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并控制了海西中期花岗岩类的侵入。二叠纪晚期出现大规模火山活动,主要受北北东向向斜构造控制,使上二叠统五道岭组火山岩呈带状北北东向展布。

(2) 南北向断裂构造。位于本区西半部,控制中新生代火山岩系和地层分布。其西界为北部三兴山到白桦林场的库尔滨河断裂及友好河西侧的十场-对青断裂带。该断裂带东侧由印支期花岗岩类构成中高山区,西侧则由中新生代地层构成低丘漫岗。断裂发生于上三叠统,西盘断陷成洼地,控制下白垩统甘河组的堆积。白垩纪以来南北向沉降活动逐步西移,形成了下白垩统淘淇河组和古近系孙吴组的带状堆积。

(3) 北北东向断裂带。主要在本区的东北部,以早期的复活断裂为主。宏川北北东向断裂带位于宏川复背斜西翼,该断裂带在燕山期的复活,控制了燕山期侵入岩带状分布,并控制和切割下白垩统地层。

4. 遥感线、环形构造分布特点

预测区遥感解译线要素165条,均为遥感断层要素,其中大型断裂2条、中型断裂32条、小型断裂131条,环形构造38处。

(1) 大型断裂。本区内解译出一条大型断裂:为塔西-林口断裂(带)、牡丹江断裂(带)。

塔西-林口断裂(带):断裂由林口—铁力一线为山间河谷绵延伸展,其形态呈深切曲流型即“V”形峡谷,直线、弯型谷交替出现,河谷两侧常见倒勾河、格状水网、河流急拐点、断层三角面、泉眼等。铁力县以西段为丘陵平原区,断裂表现为断续的北西向河谷,时隐时现、影像较隐晦,常见河流汇集点、拐点等。

牡丹江断裂(带):牡丹江河谷为山区河谷,属深切曲流型,形态多呈“V”形峡谷,见直线谷、直拐谷、弧型弯曲谷等。河谷时宽时窄、延伸很长;河岸见陡崖、陡坎、三角面、阶地等,水网多格状、角状。

(2) 中型断裂构造。本预测工作区出露32条中型断裂,其中北东向断裂21条、北西向断裂10条、东西向断裂1条。

西汤旺河下游断裂:格状水网、线形河谷;断裂东侧地质体为正长花岗岩(T3J1ξγ)、碱长花岗岩(T3J1κγ),西侧为二长花岗岩(C2ηγ、T3J1ηγ)、正长花岗岩(T3J1ξγ)、花岗闪长岩(C2γδ)。

西梧桐河断裂:格状水网、线形河谷,见河流直拐点,断裂北侧地质体为花岗岩(O3γ)、二长花岗岩(C2ηγ、T3J1ηγ);南侧为二长花岗岩(C2ηγ、T3J1ηγ)。

石河断裂:格状水网、线形河谷;断裂两侧地质体为二长花岗岩(P3T1ηγ)、板子房组(K1b)、小金沟组(O2x)地层等。

乌马河区断裂:沿伊春市翠光一线发育。呈东西向直线延伸,区内长32.4km,见角状水系网、线形河谷。断裂南侧地质体为碱长花岗岩(T3J1κγ)、难江组地层(K1n)等;北侧为花岗闪长岩(O3γδ)等地质体,该断裂为压剪性,中生代后形成。

(3) 小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内有小型断裂131条,其中北东向断裂72条、北西向断裂41条、南北向断裂7条、东西向断裂11条。小型断裂多为主干断裂的次级断裂。

(4) 环要素。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圈定出环形构造41处,其中中生代花岗岩引起环形构造9处、浅成火山岩引起环形构造1处、基性岩引起的环形构造1处、火山锥(口)引起的环形构造24处、隐伏岩体引起的环形构造4处、火山岩引起的环形构造1处、构造穹隆引起的环形构造1处。

5. 圈定依据

区内见一处茅宝沟热液型铁钼矿床。矿体产于岩体内外接触带,成矿与碱长花岗岩关系密切。地处野猪沟—茅宝沟及新民北西向钼矿化带上,有些地质条件,如成矿岩体、围岩蚀变等与鹿鸣矿床相似。有望找到鹿鸣式斑岩型钼矿。

在ETM图像,区域上南北向线性构造发育,沿它有多个复式岩体侵位,注意岩体中其他矿化标志。

预测区的初步选定:在已知矿区同一构造带上,矿区的外围有二长花岗岩体出露地段,有化探异常显示并有钼华色斑出现地区。

十三、逊克县南部钨矿、锌矿、钼矿、铁矿、银矿预测区

预测区经纬度范围:128°40'08″E—129°02'51″E;48°18'25″N—48°34'42″N。

面积:825.52km2

1. 地层

沉积岩建造特征。出露地层除了有第四系、第三系、白垩系以及古元古界以外,主要有冷山组(T1ln)酸性熔岩及火山凝灰岩,五道岭组(P3T1w),红山组(P3h)砂岩、粉砂岩、板岩,土门岭组(P2t)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板岩夹大理岩透镜体,宏川组(D2hg)钙质角砾岩、砂质砾岩夹灰岩、泥质岩夹粉砂岩,黑龙宫组(D1hl)白云质大理岩、石英岩夹钙质粉砂岩,小金沟组(O2x)砂岩、粉砂岩、板岩,五星镇组(∈1w)碳质板岩、大理岩、粉砂岩,铅山组(∈1q)板岩、粉砂岩、灰岩夹粉砂质板岩,老道庙沟组(∈1l)板岩、粉砂岩、泥质板岩。其中铅山组(∈1q)地层为本预测类型的围岩。

2. 侵入岩建造特征

预测区内发育有燕山期的碱长花岗岩、花岗斑岩、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印支期碱长花岗岩、正长花岗、二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华力西期碱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闪长岩和碱长花岗岩,加里东期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闪长岩,兴凯期碱长花岗岩,中元古代的蛇纹岩、橄榄辉石岩;其中印支期二长花岗岩(T3J1ηγ)为成矿母岩。

3. 构造特征

预测区位于伊春-延寿岩浆弧,伊春陆表海盆,松嫩-结雅火山活动带,区内发育有共青河-杨树河南北向韧性剪切带,友好河断裂、汤旺河断裂、抗美河断裂、坛子山-东风断裂、花园-丰林断裂、逊克-尚志断裂、依兰-舒兰断裂。

4. 遥感线、环形构造分布特点

预测区遥感解译出遥感线要素48条,均为遥感断层要素,其中中型断裂6条、小型断裂42条,环要素11处。

(1) 中型断裂构造。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中型断裂6条,其中北东向断裂4条、北西向断裂2条。其主要断裂构造特点如下。

库尔滨河上游北东向断裂:沿库尔滨河上游段分布,呈北东向波状延伸,区内长59.8km。断裂切割了花岗闪长岩(O3γδ),碱长花岗岩(T3J1κγ)。北东向断裂还有乌鲁木河断裂、阿廷河上游断裂、西汤旺河下游断裂。

东汤旺河北西向断裂:沿东汤旺河河谷发育,呈北西向,波状延伸,区内长26.25km。断裂南侧地质体为二长花岗岩(C2ηγ,T3Jηγ),北侧地质体为宁远村组(K2n)等。北西向断裂还有阿廷河北西向断裂。

(2) 小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小型断裂42条,其中北东向断裂18条、北西向断裂16条、南北向断裂5条、东西向断裂3条。区内的小型断裂分布稀疏,无规律性,多为主干断裂的次级断裂。其中南北向断裂为本区的容矿构造。

(3) 环要素。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圈定出环形构造11处,其中8处为火山机构、2处为中生代花岗岩、1处为浅成火山岩。

5. 圈定依据

铅锌矿。区内有伊春市汤北林场钼矿化点、逊克县霍吉河铜钼矿床。矿(化)床均产在二长花岗岩(T3j1ηγ)和碱性花岗岩(T3J1χρ)接触带上。矿区内有铅山组(∈1q)地层与碱长花岗岩接触形成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其外围多处见铅山组地层,地质条件相似,有同类矿床找矿远景。该区处在白鹿山环形构造外缘,区内南北向断裂构造发育,控制地层分布,为区内主要控矿构造。

十四、嘉荫县金矿、钼矿预测区

预测区经纬度范围:129°55'44″E—130°24'26″E;48°11'45″N—48°29'55″N。

面积:1129.85km2

本区位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与佳木斯-兴凯(地块)接壤处。

1. 地层

区内发育有古元古界变质岩(Pt1):分布于预测区南部,黑龙江西岸一带,主要岩性有片麻岩、硅化大理岩、变粒岩、片岩、角闪岩等。

中元古界变质岩(Pt2):主要分布于预测区南部,主要岩性为各种片岩、角闪岩、变粒岩、陆源碎屑岩、石英岩等。

下白垩统板子房组(K1b)、宁远村组(K1n)、甘河组(K1g)、淘淇河组(K1t)、福民河组(K1f),全预测区几乎均有分布,面积比较广,主要岩性为安山岩、流纹岩、中酸性熔岩及角砾岩;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粗安岩及角砾岩、凝灰岩;砾岩、砂岩;流纹岩、珍珠岩、晶屑玻屑凝灰岩等。

上白垩统永安村组(K2yn)、太平林场组(K2tp)、渔亮子组(K2yl),零星分布在预测区北部、黑龙江南岸附近。主要岩性为砂岩、泥岩、砂砾岩、页岩、油页岩等。

2. 侵入岩

预测区内有兴东期花岗质片麻杂岩(Pt1γ),晋宁期超基性岩(Pt2Σ)包括蛇纹岩、橄榄辉长岩、变质基性岩,加里东期中细粒含黑云母碎裂二长花岗岩(∈1ηγ)、中细粒含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O3ηγ)、片麻状中粗粒、细中粒似斑状含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O2ηγ),印支期细中粒似斑状含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T3J1ηγ)。另外还有一些脉岩:玄武岩脉(β)、辉绿玢岩脉(βμ)、花岗斑岩脉(γπ)、流纹岩脉(λ)、英安岩脉(ζ)、正长岩脉(ξ)、正长斑岩脉(ξπ)等。

3. 矿产

预测区内,元古宙变质岩与中生代火山岩层发育,再加上多次断裂,对岩金形成有利,目前在预测区内及附近,已发现了团结沟、连珠山、平顶山、杜家河、马连等一批大中小型矿床,还有一批矿点、矿化点,岩金重砂异常等,此区为岩金成矿有利地段。

4. 遥感线、环形构造分布特点

预测区矿产地质特征遥感解译,共解译线出线要素60条,均为遥感断层要素,其中大型断裂1条、中型断裂7条、小型断裂52条,环要素47处,带要素11处。

(1) 大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大型断裂1条,牡丹江断裂(带)。

牡丹江断裂(带):由邻区延入,呈南北向断续延伸,区内长30km。该断裂在区内东边通过,为平顶山古地块与嘉荫坳陷界线。牡丹江河谷为山区河谷,属深切曲流型,形态多呈“V”形峡谷,见直线谷、直拐谷、弧型弯曲谷等。河谷时宽时窄、延伸很长;河岸见陡崖、陡坎、三角面、阶地等,水网多格状、角状。沿断裂有多期火山喷发。影像总体特征是:东侧为黄绿色细条块纹形、间或有南北向条带;西侧为暗绿或浅绿色调,呈斑块粗条块纹形。断裂东、西两侧有明显的差异。

(2) 中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中型断裂7条,其中北东向断裂4条、北西向断裂2条、北西西向断裂1条,各方位主要断裂特征如下。

结烈河上游南支沟断裂:沿河谷发育,呈北东向波状延伸,长42.2km,线形河谷、河流直拐点。断裂切割了二长花岗岩(T3J1ηγ)。断裂属压扭性,中生代以后形成。

西梧桐河断裂:断裂沿西梧桐河河谷发育,呈北西向波状延伸,区内长11.2km。见线形沟谷、河流直拐点、断裂三角面。断裂北侧地质体为花岗岩(O3γ)、二长花岗岩(C2ηγ);南侧地质体为二长花岗岩(T3J1ηγ),该断裂为压性,中生代以后形成。该断裂东南段切割环形构造使其呈缺圆形。

抗美河断裂:沿抗美河河谷发育,呈北北西向波状延伸,区内长59.3km。见格状水网、线形河谷、倒勾河。断裂切割了二长花岗岩(T3J1ηγ),为压扭性,中生代以后形成。

(3) 小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小型断裂52条,其中北东向、北北东向断裂28条,北西向断裂18条,南北向断裂2条,东西向断裂4条。

根据平顶山矿区资料:区内小型断裂中北东向、北北东向断裂为控矿构造,它早期充填有闪长岩脉,晚期由网状石英脉填充,有硅质角砾岩、断层泥等,并且有矿体赋存其中。北西、北北西向断裂内也充填闪长岩,断层性质为张性亦有硅化,但未形成矿体。

(4) 环要素。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圈定出环形构造11处,其中中生代花岗岩引起的环形构造5处、属火山口引起环形构造3处、火山机构引起环形构造2处、次火山岩引起环形构造1处。区内环形构造一般发育在断裂带上,火山口引起环形构造沿北西向断裂带产出呈线形排列。

5. 圈定依据

预测区在隆起与坳陷结合的边缘带上,矿区在隆起构造一侧的混染花岗岩发育地段,矿体以石英脉-蚀变岩型为主,其产状受北东、北东东向断裂所控制。

该段处在牡丹江大断裂与区域性断裂二者之间较狭长部位,该部位北东向次级断裂密集发育,与矿区内容矿构造一致。

区内沟谷中砂金采金遗迹广泛分布,可溯源寻找原生金矿。

主要以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毒砂化为主,其次为叶蜡石化、钾化、伟晶岩化、绢云母化及碳酸盐化等。其中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毒砂化等蚀变与成矿关系密切。

十五、新青区锡矿、稀土矿预测区

预测区经纬度范围:129°26'15″E—129°46'59″E;48°09'04″N—48°20'55″N。

面积:540.36km2

1. 地层

预测工作区所出露地层主要有:古元古代东风山群(Pt1D),早寒武世老道庙沟组(∈1l)、铅山组(∈1q)、五星镇组(∈1w),早泥盆世黑龙宫组(D1hl),晚二叠世红山组(P3h),早白垩世板子房组(K1b)、宁远村组(K1n)、甘河组(K1g)、淘淇河组(K1t)、福民河组(K1f),晚白垩世永安村组(K2yn)、太平林场组(K2tp)、渔亮子组(K2yl)、富饶组(K2f),新近纪中—上新世孙吴组(N1-2s)、第四纪更新世哈尔滨组(Qp3h)、顾乡屯组(Qp3g)。

2. 侵入岩

出露的侵入岩有:古元古代花岗质片麻杂岩(Pt1γ)、中元古代蛇绿岩(Pt2Σ)、早寒武世二长花岗岩(∈1ηγ)、新元古代花岗岩(Pt3γ)、晚奥陶世辉长岩(O3υ)、中细粒花岗闪长岩(O3γδ)、中粒二长花岗岩(O3ηγ),中石炭世片麻状中粒含角闪石黑云母花岗(英云)闪长岩(C2γδ)、轻片麻状中粗粒、细中粒似斑状含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C2ηγ),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中(细)粒黑云母、辉石(二长)闪长岩(T3J1δ)、细中粒似斑状含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粒二长花岗岩(T3J1ηγ)、中粒正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T3J1ξγ)、中粗粒正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T3J1κγ)、细中粒中粒正长花岗岩(T3J1ξγ)、中细粒含黑云母碱长花岗岩(T3J1κγ)、中细粒碱性花岗岩(T3J1χγ),早白垩世微细粒斑状正长花岗岩(K1ξγ)。

3. 构造

预测工作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天山-兴蒙造山系(Ⅰ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湖盆系(Ⅱ级)、伊春-延寿岩浆弧(Ⅲ级)、翠宏山-玉泉晚印支期岩浆岩带(Ⅲ级)。

区域构造演化:区内地质构造演化历史可以概括为古元古代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裂谷—新元古代松嫩地块陆缘增生—中华力西期碰撞造山—晚华力西期造山后伸展—晚燕山期盆岭构造阶段。

区域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有北东向(近南北向)共青林场-向阳单斜、五星背斜、新青-红星新生代盆地。五营-新青北东向断裂是区域控岩断裂。五营河断裂、杨树河断裂、红旗河断裂、五星河断裂是北西向断裂。杨树河断裂是导矿断裂。

古生代构造以北北东向背斜为主,中生代以北北西向为主。

4. 遥感解译线、环形构造分布特点

预测工作区遥感解译出遥感线要素48条,均为遥感断层要素,其中中型断裂6条、小型断裂42条,环要素11处。

(1) 中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中型断裂6条,其中北东向断裂4条、北西向断裂2条。其主要断裂构造特点如下。

库尔滨河上游北东向断裂:沿库尔滨河上游段分布,呈北东向波状延伸,区内长59.8km。断裂切割了花岗闪长岩(O3γδ),碱长花岗岩(T3J1κγ)。北东向断裂还有乌鲁木河断裂、阿廷河上游断裂、西汤旺河下游断裂。

东汤旺河北西向断裂:沿东汤旺河河谷发育,呈北西向波状延伸,区内长26.25km。断裂南侧地质体为二长花岗岩(C2ηγ,T3Jηγ),北侧地质体为宁远村组(K2n)等。北西向断裂还有阿廷河北西向断裂。

(2) 小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小型断裂42条,其中北东向断裂18条、北西向断裂16条、南北向断裂5条、东西向断裂3条。区内的小型断裂分布稀疏,无规律性,多为主干断裂的次级断裂。其中南北向断裂为本区的容矿构造。

(3) 环要素。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圈定出环形构造11处,其中8处为火山机构、2处为中生代花岗岩、1处为浅成火山岩。

5. 圈定依据

矿床形成与碱长花岗岩(杨木岩体)和下寒武统老道庙沟组地层中大理岩接触产生矽卡岩化有关。主要围岩蚀变为矽卡岩化、硅化、云英岩化等。区内南北向线形构造发育,控制岩体分布,为主要控岩构造。

围岩蚀变有矽卡岩化、硅化、碳酸盐化、电气石化、蛇纹石化、云英岩化、绢英岩化、绿柱石化等。其中与锡成矿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为云英岩化、电气石化、萤石化、硅化和绿柱石化。

锡矿体赋存于花岗岩体和白云质大理岩接触带的附近,受构造裂隙和地层层间裂隙控制。在岩体与地层接触带内凹处为锡矿富集部位。

十六、绥棱县钨矿、锌矿、钼矿、铁矿预测区

预测区经纬度范围:128°10'13″E—127°51'46″E;47°31'56″N—47°48'38″N。

面积:716.6km2

1. 地层

本预测工作区位于伊春-延寿岩浆弧。

(1)沉积岩建造特征。出露地层除了有第四系、第三系、白垩系以及古元古界以外,主要有土门岭组(P2t)石英砂岩夹泥质粉砂岩、钙质细砂岩、泥灰岩、凝灰质砂砾岩、碳质泥岩,黑龙宫组(D1hl)不等粒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板岩、大理岩建造,小金沟组(O2x)砂岩、粉砂岩、板岩,铅山组(∈1q)大理岩、白云岩夹砂岩,老道庙沟组(∈1l)板岩、粉砂岩、泥质板岩,宝泉岭组(O1-2b)板岩、砂岩、凝灰质板岩。

其中铅山组(∈1q)地层为本预测类型的围岩。

(2) 火山岩建造特征。中奥陶统大青组(O2d):主要岩性为安山岩,灰绿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喷溢相,主要由斜长石、辉石组成,髫髻山型,钙碱性系列,壳幔混合源,大地构造环境为同碰撞岩浆杂岩亚相。

上三叠统冷山组:主要为一套流纹岩+英安岩,局部夹粉砂岩,灰—浅灰、深灰色,隐晶质结构—凝灰结构—斑状结构,流纹构造—似层状构造—块状构造,喷溢相,主要由钾长石、石英、黑云母、玻璃质组成,流纹岩泛流型,钙碱性系列,壳幔混合源,大地构造环境为同碰撞岩浆杂岩亚相。

下白垩统板子房组:主要为一套安山岩,局部夹英安质凝灰角砾岩,深灰—灰褐暗紫色,斑状结构—角砾结构,块状构造—似层状构造,喷溢相,主要由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微晶矿物组成,髫髻山型,钙碱性系列,壳幔混合源,大地构造环境为同碰撞岩浆杂岩亚相。

下白垩统宁远村组:主要为一套流纹岩+英安岩,灰—浅灰色、灰绿色,隐晶质结构—角砾结构—凝灰结构,流纹构造—似层状构造—角砾状构造,喷溢相,流纹岩泛流型,钙碱性系列,壳幔混合源,大地构造环境为同碰撞岩浆杂岩亚相。

上侏罗统帽儿山组:主要为一套流纹质晶玻屑凝灰岩+流纹质角砾岩,灰—灰白色、灰绿色,火山碎屑结构—角砾结构,块状构造,爆发空落相,主要由长石、石英组成,流纹岩泛流型,高钾钙碱性系列,壳幔混合源,大地构造环境为同碰撞岩浆杂岩亚相。

(3) 侵入岩建造特征。预测区内发育有燕山期花岗斑岩、闪长玢岩、闪长岩、辉绿玢岩,印支期碱性花岗岩、碱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华力西期二长花岗岩和加里东期二长花岗岩,辉长岩,其中加里东期二长花岗岩为成矿母岩。

2. 变质岩建造特征

古元古界东风山群:东风山群由亮子河组(Pt1l)和红林组(Pt1h)组成,其基性为绢云石英片岩、石墨片岩、大理岩、含铁石英岩、黑云电气石角岩、白云质大理岩等。含少量石墨,粒状变晶结构—斑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片麻状构造,角闪岩相,区域中高温变质作用,大地构造单元为基底残块亚相。

3. 构造特征

预测工作区位于伊春-延寿岩浆弧,伊春陆表海盆,松嫩-结雅火山活动带,区内发育有共青河-杨树河南北向韧性剪切带,友好河断裂、汤旺河断裂、抗美河断裂、坛子山-东风断裂、花园-丰林断裂、逊克-尚志断裂、依兰-舒兰断裂。

4. 遥感解译线、环形构造分布特点

在遥感断层要素解译中按断裂的规模、切割深度、断裂对地质体的控制程度,结合已知的地质资料,依次划分为深大断裂(大型)、区域性断裂(中型)和一般性断裂(小型)3类。

预测区遥感解译线要素137条,均为遥感断层要素,其中大型断裂1条、中型断裂23条、小型断裂113条,环形构造15处,地质块体1处。

(1) 大型断裂。本区内解译出一条大型断裂:为塔西-林口断裂。

塔西-林口断裂由邻区延入区内,出露在测区西南角,呈北西向延伸,区内长11.25km。该断裂在测区内出露较少,对区内影响较小。

(2) 中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出露23条中型断裂,其中北东向断裂10条、北西向断裂7条、北北东向断裂4条、北北西向断裂1条、东西向断裂1条。区内主要断裂特征如下。

宝梁山断裂:沿宝梁山—翠光一线发育,呈北东向波状延伸,区内长44.4km,见格状水网、线形沟谷、河流直拐点。断裂东侧地质体为帽儿山组(J3ms)、二长花岗岩等;西侧为五道岭组(P3J1w)、花岗闪长岩(O3γδ)等,为一中生代以后形成的压扭性断裂构造。

红旗后山断裂:沿永兴八队—朝阳林场一线发育。呈北西向波状延伸,区内长46.5km,见格状水系、线形河谷、河流直拐点。断裂北侧地质体为二长花岗岩(T3J1ηγ)、碱长花岗岩(T3J1κγ)等;南侧地质体为花岗闪长岩(T3J1γδ)等,为一压扭性断裂。

西岭林场断裂:沿西岭林场—乌马河区一线发育。呈北北东向弧形延伸,区内长45.4km,见格状水系、线形河谷、河流直拐点。断裂切割了淘淇河组(K1t)地层,为中生代以后形成的压扭性断裂构造。

乌马河断裂:沿伊春市翠光一线发育.呈东西向直线延伸,区内长32.4km,见角状水系网、线形河谷。断裂南侧地质体为碱长花岗岩(T3J1κγ)、难江组地层(K1n)等;北侧为花岗闪长岩(O3γδ)等地质体,该断裂为压剪性,中生代以后形成。

(3) 小型断裂。预测区内有小型断裂113条,其中北东向断裂49条、北西向断裂49条、南北向断裂3条、东西向断裂12条。小型断裂多为主干断裂的次级断裂。根据矿区资料,本区内南北向断裂多赋存矿体,为容矿构造,其他方位的断裂则为伴生构造。

(4) 环要素。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圈定出环形构造15处,其中中生代花岗岩引起的环形构造11处、古生代花岗岩引起的环形构造1处、基性岩引起的环形构造1处、火山口引起的环形构造1处、次火山岩引起的环形构造1处。

(5) 地质块体。预测区解译出地质块体1处。分布在金山屯一带,呈南北向展布,为一受力形成的多边形断块。该断块是由不同方向线形构造所围限,其影像上表现为环状深绿色调,中间见有浅黄绿色环心,呈色环带状块体;块体内地形、地貌相对高凸形成山地;以格状水系为主,兼有放射状水网。

该地块处在伊春-延寿岩浆弧内。块体内矿产以铁、铅为主,伴有贵金属等。

5. 圈定依据

预测区在伊春-延寿加里东褶皱带中部,褶皱、断裂构造发育,地质构造十分复杂。

地层为下寒武统铅山组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白云岩、白云质结晶灰岩广泛出露,次为老道庙沟组以及下三叠统风山屯组酸性火山岩。在小西林地区,北西向张性断裂为主要断裂,沿北西向断裂构造及向斜构造侵入了加里东中期混染花岗岩和印支晚期碱长花岗岩,沿南北向、北西向地层的层间断裂和侵入接触带有硅化,硅化—次闪石化,“类矽卡岩化”颇发育。在二股—徐老九沟、响水河一带,地层构成二股-徐老九沟背斜,侵入岩有加里东中期花岗岩、燕山期花岗闪长岩、碱长花岗岩。沿侵入岩与地层接触带往往产生矽卡岩化。区内北关-平安北东向断裂为主干断裂,次级南北向裂隙发育。区内矿床成因以矽卡岩型为主,但接触交代作用均可能系印支、燕山期后期叠加改造。

综上所述,本区成矿地层为铅山组地层,侵入岩为印支期花岗岩。已知矿床有:伊春市小西林铅锌矿、伊春市老道庙沟铅锌矿、庆安县徐老九沟铅锌矿、二股西山铁多金属矿床等。

十七、龙江县稀土矿、钼矿、铜矿预测区

预测区经纬度范围:122°37'15″E—123°02'05″E;47°04'29″N—47°19'47″N。

面积:787.67km2

1. 地层

(1) 沉积岩建造特征。中二叠统大石寨组:主要为一套火山碎屑岩—粉砂岩,岩层厚度大于1396m,曲流河相。

下三叠统老龙头组:主要为一套粉砂岩—中性喷出熔岩—微晶灰岩,岩层厚度大于1200m,含化石种类较多,浅湖亚相。

中侏罗统万宝组:主要为一套砂岩—碳质泥岩—粉砂岩,岩层厚度大于1000m,含化石种类较多,三角洲平原相。

中更新统绰尔河组:主要为一套亚黏土+黄土,岩层厚度为30~40m,淡水湖相。

上更新统:主要为一套亚黏土+砂+砂砾,岩层厚度为15~30m,含动物骨骼化石,曲流河相。

(2) 火山岩建造特征。上侏罗统白音高老组:主要为一套流纹质凝灰岩+流纹质凝灰熔岩+流纹质角砾岩,浅灰色,凝灰结构,层状构造,爆发空落相,主要由石英、条纹长石、斜长石和少量黑云母组成,普林尼型喷发,钙碱性系列,壳源,大地构造环境为大陆裂谷相。

光华组:主要为一套安山岩+安山质凝灰岩,紫灰色,斑状结构,气孔构造,喷溢相,主要由中长石、普通角闪石、单斜辉石等组成,钙碱性系列,壳源,大地构造环境为大陆裂谷(初始裂谷)相。

下白垩统甘河组:主要为一套玄武岩,灰黑色,斑状结构,气孔构造,喷溢相,主要由普通辉石、角闪石、拉长石组成,大地构造环境为大陆裂谷(初始裂谷)相。

孤山镇组:主要为流纹岩,灰白色,斑状结构,流纹构造,喷溢相,主要由石英—碱性长石组成,流纹岩泛流型,钙碱性系列,壳幔混合源,大地构造环境为大陆裂谷(初始裂谷)相。

(3) 侵入岩建造特征。区内侵入岩极为发育,时代为白垩纪和三叠纪。

三叠纪侵入岩:分布广泛,多为岩基产出,三叠纪晚期侵入岩多呈岩株状。零星出露于断裂构造和火山构造发育部位,岩体规模小,以浅成—超浅成斑杂岩体为特征。岩性有花岗岩、斜长花岗岩、白岗质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黑云母花岗岩。

白垩纪侵入岩:岩性有花岗斑岩、花岗闪长岩及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闪长岩、斜长花岗岩、闪长玢岩、正长斑岩等。其中,早白垩世的肉红色花岗斑岩与钼矿成矿关系密切。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正长花岗岩:岩石呈肉红色,钠长石43%、钙长石11%、石英族45%、黑云母1%,花岗结构—细粒结构,块状构造,呈岩株形式产出,浅成相,被动侵位,浅剥蚀,高钾钙碱性系列,壳幔混合源,碱性花岗岩+钙碱性花岗岩组合,大地构造环境为伸展型板内岩浆杂岩亚相。

早白垩世花岗斑岩:岩石呈灰褐色、浅褐色,斜长石25%、条纹长石30%、石英族40%,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呈岩株形式产出,浅成相,主动侵位,浅剥蚀,钙碱性系列,壳源,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组合,大地构造环境为岩浆弧(岛弧、陆缘弧、洋内弧)相。

早白垩世碱性花岗岩:岩石呈灰白—浅肉红色,主要由钾长石、石英、钠闪石组成,中粒结构—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岩株形式产出,中深成相,主动侵位,中等剥蚀,高钾钙碱性系列,壳幔混合源,碱性花岗岩+钙碱性花岗岩组合,大地构造环境为后碰撞岩浆杂岩亚相。

早白垩世闪长岩脉:岩石呈灰色,主要由斜长石、石英族组成,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呈岩墙形式产出,浅成相,被动侵位,浅剥蚀,壳幔混合源,辉长岩±闪长岩组合,同碰撞岩浆杂岩亚相。

2. 构造

本区构造位于松辽沉陷带与大兴安岭隆起的交汇处,东侧有嫩江深大断裂,西侧有好斯台-乌兰浩特深大断裂,致使区内断裂构造、火山构造十分发育,褶皱构造仅发育于古生代基底中,由于受断裂构造影响,基底褶皱残缺不全,分布零星。

3. 遥感解译线、环形构造分布特点

预测区遥感解译线要素共解译出线要素36条,均为遥感断层要素,其中中型断裂4条、小型断裂32条。

(1) 中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中型断裂4条,其中北西向断裂3条、东西向断裂1条。各方位主要断裂特征如下。

八岔河断裂:沿八岔河河谷发育,呈北西向波状连续延伸,长50km。断裂切割了龙江组(K1l)地层、花岗岩(C1γ)等地质体,属压扭性,中生代以后形成。北西向断裂,还有对宝乡断裂、新林镇断裂。

罕达罕河断裂:沿罕达河河谷发育,呈东西向波状连续延伸,长61km。断裂切割了龙江组(K1l)地层,部分段见正长花岗岩(P3T1ξγ)与花岗闪长岩(P3T1γδ)断层接触,为压性平移断层,中生代以后形成。

(2) 小型断裂。预测区解译出小型断裂32条,其中北东向断裂15条、北西向断裂11条、东西向断裂与南北向断裂各3条。区内矿化蚀变及物化探异常多分布在北西向断裂旁侧及其他方向断裂交汇处。一般北西向断裂为导矿构造,而北东及北北东向次级张裂隙为容矿构造。

4. 圈定依据

区内见1处后六九地区铜钼矿点。经前人工作,矿区内铜、钼矿化主要产于燕山早期小侵入体的石英 绢云母化及伊利石 水云母蚀变带中,铜、钼矿化在蚀变带中呈不连续条带状。可见铜、钼矿化体,铜品位最高0.7%,钼品位最高0.15%,达工业品位样品不连续,尚不易圈定矿体。后六九地区依据区域地质条件及矿区内矿化标志,指示区内成矿可能性大。

十八、西林区银矿区预测区

预测区经纬度范围:128°58'50″E—129°13'59″E;47°15'38″N—47°31'20″N。

面积:538.21km2

1. 地层

(1) 沉积岩建造特征。出露地层除了有第四系、第三系、白垩系以及古元古界以外,主要有土门岭组(P2t)石英砂岩夹泥质粉砂岩、钙质细砂岩、泥灰岩、凝灰质砂砾岩、碳质泥岩;黑龙宫组(D1hl)不等粒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板岩、大理岩建造;中奥陶统大青组(O2d)变安山岩、安山质凝灰岩、流纹岩建造,小金沟组(O2x)砂岩、粉砂岩、板岩;铅山组(∈1q)大理岩、白云岩夹砂岩,老道庙沟组(∈1l)板岩、粉砂岩、泥质板岩,宝泉岭组(O1-2b)板岩、砂岩、凝灰质板岩。其中铅山组(∈1q)地层为本预测类型的围岩。

(2) 侵入岩建造特征。预测区内发育有燕山期花岗斑岩、闪长玢岩、闪长岩、辉绿玢岩,印支期碱性花岗岩、碱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华力西期二长花岗岩和加里东期二长花岗岩,辉长岩,其中晚奥陶世二长花岗岩为成矿母岩。

2. 大地构造位置

矿区处于伊春-延寿岩浆弧(Pz),伊春陆表海盆(∈1),西林向斜东翼。

3. 遥感解译线、环形构造分布特点

预测区遥感解译出线要素共解译线形要素137条,均为遥感断层要素,其中大型断裂1条、中型断裂23条、小型断裂113条,环形构造15处,地质块体1处。

(1) 大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大型断裂1条,为塔西-林口断裂。塔西-林口断裂由邻区延入区内,出露在测区西南角,呈北西向延伸,区内长11.25km。该断裂在测区内出露较少,对区内影响较小。

(2) 中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出露23条中型断裂,其中北东向断裂10条、北西向断裂7条、北北东向断裂4条、北北西向断裂1条、东西向断裂1条,区内主要断裂特征如下。

宝梁山断裂:沿宝梁山—翠光一线发育,呈北东向波状延伸,区内长44.4km,见格状水网、线形沟谷、河流直拐点。断裂东侧地质体为帽儿山组(J3ms)、二长花岗岩等;西侧为五道岭组(P3J1w)、花岗闪长岩(O3γδ)等,为一压扭性,中生代以后形成的断裂构造。

红旗后山断裂:断裂沿永兴八队—朝阳林场一线发育。呈北西向波状延伸,区内长46.5km,见格状水系、线形河谷、河流直拐点。断裂北侧地质体为二长花岗岩(T3J1ηγ)、碱长花岗岩(T3J1κγ)等;南侧地质体为花岗闪长岩(T3J1γδ)等,为一压扭性断裂。

西岭林场断裂:沿西岭林场—乌马河区一线发育。呈北北东向弧形延伸,区内长45.4km,见格状水系、线形河谷、河流直拐点。断裂切割了淘淇河组(K1t)地层,为中生代以后形成的压扭性断裂构造。

乌马河断裂:沿伊春市翠光一线发育.呈东西向直线延伸,区内长32.4km,见角状水系网、线形河谷。断裂南侧地质体为碱长花岗岩(T3J1κγ)、难江组地层(K1n)等;北侧为花岗闪长岩(O3γδ)等地质体,该断裂为压剪性,中生代以后形成。

(3) 小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内有小型断裂113条,其中北东向断裂49条、北西向断裂49条、南北向断裂3条、东西向断裂12条。小型断裂多为主干断裂的次级断裂。根据矿区资料,本区内南北向断裂多赋存矿体,为容矿构造,其他方位的断裂则为伴生构造。

(4) 环要素。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圈定出环形构造15处,其中中生代花岗岩引起的环形构造11处、古生代花岗岩引起的环形构造1处、基性岩引起的环形构造1处、火山口引起的环形构造1处、次火山岩引起的环形构造1处。

(5) 地质块体。预测区解译出地质块体1处。分布在本区东半部金山屯一带,呈南北向展布,为一受力形成的多边形断块。该断块是由不同方向线形构造所围限,其影像上表现为环状深绿色调,中间见有浅黄绿色环心,呈色环带状块体;块体内地形、地貌相对高凸形成山地;以格状水系为主,兼有放射状水网。块体内矿产以铁、铅为主,伴有贵金属等。

4. 圈定依据

区内有呈北西向分布的下寒武统铅山组(∈1q)成矿地层与二长花岗岩等侵入接触形成矽卡岩型铅锌银矿床。在预测区边部见两处岩体环形构造,推测与铅锌银矿关系密切。

十九、铁力市金、银、铜、钼、石墨矿预测区

预测区经纬度范围:128°10'06″E—128°33'05″E;46°50'30.38″N—47°11'35″N。

面积:1126.65km2

伊春二股西山式矽卡岩型银矿预测工作区位于伊春-延寿岩浆弧上。

1. 地层

区内早寒武世—中奥陶世为陆表海,形成含碳酸盐岩建造的陆源碎屑岩,晚奥陶世经加里东造山运动形成二长花岗岩,华力西早期早泥盆世又一次海侵同样形成含碳酸盐岩建造的陆源碎屑岩,华力西中期中石炭世又一次造山运动同样形成二长花岗岩,晚三叠世以后为欧亚板块碰撞造山阶段,预测工作区内的铅锌矿产主要形成于该阶段。区内大量出露有上黄山组亚黏土,孙吴组砂砾岩及与矿有关的印支期二长花岗岩;出露地层有早白垩世宁远村组流纹岩—流纹质火山碎屑岩,板子房组安山岩—安山质火山碎屑岩、晚侏罗世帽儿山组流纹岩—流纹质火山碎屑岩、晚三叠世冷山组安山岩—安山质火山碎屑岩、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五道岭组中酸性熔岩夹凝灰岩、早泥盆世的黑龙宫组砂板岩夹生物碎屑灰岩及中奥陶世的小金沟组大理岩、板岩夹灰岩、早寒武世的铅山组大理岩夹砂板岩。

2. 侵入岩

预测工作区侵入岩有早白垩世二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印支期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正长花岗岩,中石炭世二长花岗岩,晚奥陶世花岗岩二长花岗岩。

3. 矿产

区域成矿要素主要有早寒武世大理岩,成矿母岩主要有印支期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加里东期花岗岩、碱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与翠宏山式成矿有关的要素有加里东期花岗岩、碱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早寒武世铅山组大理岩。

区内成矿主要为印支期,少量加里东期,主要为徐老九沟式和响水河式,少量翠宏山式。主要为接触交代型(矽卡岩型),呈多金属伴生矿。主要矿产地有响水河、二股东山、西山、徐老九沟、胜利、老十九等。

4. 遥感解译线、环形构造分布特点

预测区遥感解译线要素共解译出线要素48条,均为遥感断层要素,其中大型断裂1条、中型断裂13条、小型断裂34条,环要素5处。

(1) 大型断裂。本区解译出大型断裂1条,为塔西林口断裂。

塔西林口断裂:断裂由邻区延入,呈北西向波状延伸,区内长75km。断裂由林口—铁力一线为山间河谷绵延伸展,其形态呈深切曲流型即“V”形峡谷,直线、弯型谷交替出现,河谷两侧常见倒勾河、格状水网、河流急拐点、断层三角面、泉眼等。铁力县以西段为丘陵平原区,断裂表现为断续的北西向河谷,时隐时现、影像较隐晦,常见河流汇集点、拐点等。

(2) 中型断裂。预测区解译出中型断裂构造13条,其中北东向断裂5条、北西向断裂4条、东西向断裂2条、北北西向断裂1条、北东东向断裂1条。各方向主要断裂特征如下。

朗乡断裂:沿小白河—半园河下游段发育,呈北东向波状延伸,区内长47.5km,见线形河谷、河流直拐点、格状水网、倒勾河等。断裂切割了二长花岗岩(T3J1ηγ)等地质体,该断裂属压扭性,中生代以后形成。

青林林场断裂:沿安帮河—宝林河河谷呈北西向波状延伸,区内长102.5km,见线形河谷、山鞍部、格状水网。断裂切割了二长花岗岩(T3J1ηγ)等地质体,该断裂属压扭性,中生代以后形成。沿该断裂两侧发育多个环形构造;该断裂西北段部分地段为第四系沉积物所覆盖,为隐伏断裂。

木兰达河断裂:沿木兰达河河谷发育,呈东西向波状延伸,区内长41.6km。见线形河谷、河流直拐点、山鞍部。断裂北侧地质体为黑龙宫组(D1hl)、石英闪长岩(K2δo)等;南侧为建兴组(K1jn)、二长花岗岩(T3J1ηγ)等地质体,该断裂属压扭性,中生代以后形成。

浓浓河断裂:沿浓浓河河谷发育,呈北北西向波状延伸,区内长7.5km。见线形河谷、主河谷两侧支沟发育但不对称。断裂西侧地质体为正长花岗岩(T3J1ξγ)等、东侧为二长花岗岩(T3J1ηγ)等地质体。该断裂属压性,中生代以后形成。

(3) 小型断裂。预测区解译出小型断裂构造34条,其中北东向断裂29条、南北向断裂3条、东西向断裂2条。区内小型断裂均为主干断裂的次级断裂,控制区内水网分布格局。

(4) 环要素。预测区解译圈定出环形构造5处,其中中生代花岗岩引起的环形构造3处、构造盆地引起的环形构造1处、地质块体引起的环形构造1处,环形构造发育在大断裂两侧,受次级断裂构造所控制。

5. 圈定依据

区内铅山组(∈1q)地层与花岗岩接触形成矽卡岩带,有利于成矿。在花岗岩体内见较多的铅山组地层残留体,地质条件与矿区相似,有找矿远景。区域上南北向线性构造发育,控制岩体分布。

二十、汤原县金矿、铁矿预测区

预测区经纬度范围:129°30'39″E—129°48'15″E;46°49'10″N—47°05'36″N。

面积:650.7km2

本预测区属于小兴安岭弧盆系东部东风山—尔站地块内。古元古代时,麻山等古陆核边缘裂陷,形成陆缘裂谷的沉积环境,形成东风山群、尔站岩群陆源碎屑沉积—碳酸盐沉积—火山岩沉积建造。经低压区域热流变质作用形成低角闪岩相—高绿片岩相一套中级变质建造。

1. 地层

东风山群由亮子河组(Pt1l)和红林组(Pt1h)组成,其岩性为绢云石英片岩、石墨片岩、云母片岩、大理岩、含铁石英岩、黑云电气石角岩、白云质大理岩等。这套古元古界地层被认为是含金母岩。

下寒武统,本预测工作区转为稳定的陆表海环境,沉积了老道庙沟组(∈1l)和晨明组(∈1c)砂、板岩这一套陆源碎屑岩建造;下—中奥陶统沉积了金泉组(O1j)、宝泉组(O1-2b)、小金沟组(O2x)、大青组(O2dq)滨—浅—半深海相的陆源细碎屑—中、酸性火山岩建造,也可构成金的矿源层。

上二叠统—下三叠统的五道岭组(P3T1w)中酸性火山岩、上三叠统冷山组(T3ln)及下白垩统的板子房组(K1b)中酸性火山岩对找金和有色金属(钼)矿也不可忽视。

2. 侵入岩

上述地层,尤其前寒武系老地层被加里东期、华力西期、尤其印支—燕山期花岗岩类(二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闪长岩、花岗斑岩及次火山岩侵入或提供热源,在接触带或有利构造部位,易形成相应类型的岩金矿。

3. 矿产

本预测工作区内有东风山中型岩金矿床1处,岩金矿点、矿化点3处。佳木斯-兴凯(地块) Fe、Au、Ag、W、Cu、Ni、Pt、Pd、Pb、Zn、Mo、P、石墨、矽线石成矿带(Ar3、Pt1、Ye、Ym)内,应以岩浆型,层控内生型金矿为找矿方向。

4. 遥感解译线、环形构造分布特点

预测区遥感解译线要素共解译出线要素48条,均为遥感断层要素。其中大型断裂1条、中型断裂10条、小型断裂35条,环要素3处。

(1) 大型断裂。本区解译出大型断裂1条,为牡丹江断裂。

牡丹江断裂:断裂由邻区延入,呈南北向波状延伸,区内长20km。该断裂在区内分布较少,为兴安岭-张广才弧盆系与佳木斯地块界线。牡丹江河谷为山区河谷,属深切曲流型,形态多呈“V”形峡谷,见直线谷、直拐谷、弧型弯曲谷等。河谷时宽时窄、延伸很长;河岸见陡崖、陡坎、三角面、阶地等,水网多格状、角状。

(2) 中型断裂。预测区解译出中型断裂构造10条,其中北东向断裂3条、北西向断裂3条、北北西向断裂2条、北北东向断裂1条、北西西向断裂1条,各方向主要断裂特征如下。

亮子河上游断裂:沿亮子河上游河谷发育,呈北东向波状延伸,区内长31.8km,见线形河谷、河流直拐点等。断裂切割了花岗岩(Pt1γ)、二长花岗岩(T3J1ηγ)等地质体,该断裂属压扭性,中生代以后形成。

横山断裂:沿西沿农场—榆林工区一线分布,呈北西向波状断续延伸,区内长53.1km,见线形河谷、山鞍部、河流直拐点。断裂北侧地质体为二长花岗岩(T3J1ηγ),南侧为二长花岗岩(O3ηγ),该断裂属压性。

汤旺河上游断裂:沿汤旺河上游河谷发育,呈北北东向弧形断续延伸,区内长49.6km,见线形河谷、河流直拐点、格状水网。断裂切割了二长花岗岩(T3J1ηγ),属压扭性,中生代以后形成。

石头河断裂:沿石头河河谷发育,呈北北西向弧形延伸,区内长35km,见线形河谷、格状水网。断裂东侧地质体为二长花岗岩(T3J1ηγ),西侧为石英闪长岩(C2δo)、正长花岗岩(T3J1ξγ)等地质体。

(3) 小型断裂。预测区解译出小型断裂构造35条,其中北东向断裂16条、北西向断裂16条、南北向断裂3条。区内小型断裂均为主干断裂的次级断裂,控制区内水网分布格局,对成矿的控制作用不明显。

(4) 环要素。预测区解译圈定出环形构造3处,其中断裂构造引起的环形构造1处、构造穹隆引起的环形构造1处、中生代花岗岩引起的环形构造1处,断裂构造所引起的环形构造为金山屯地质块体。

5. 圈定依据

成矿地层东风山群(Pt1D)亮子河组地层残留地质体沿北东向构造带分布。见东风山群地层残留体有的呈环形显现,北东向构造为控矿构造。

二十一、庆安县-木兰县金矿、银矿预测区

预测区经纬度范围:127°38'58″E—127°53'49″E;46°31'11″N—46°45'28″N。

面积:498.87km2

木兰二股西山式接触交代型银矿预测工作区位于伊春-延寿岩浆弧上;翠宏山-玉泉晚印支花岗岩带。

1. 地层

区内早寒武世—中奥陶世为陆表海,形成含碳酸盐岩建造的陆源碎屑岩,随后隆起直到晚三叠世以后欧亚板块碰撞造山阶段有大量岩体侵入,预测工作区内的铅锌矿产主要形成于该阶段。

出露地层有晚白垩世嫩江组泥岩、细砂岩、页岩、姚家组泥岩、粉砂质泥岩;早白垩世建兴组粗砂岩、细砂粉砂泥质岩夹煤,宁远村组熔岩、凝灰岩、流纹岩,板子房组安山岩、安山质凝灰岩;中侏罗世太安屯组英安岩、流纹岩夹粉砂质泥岩、细砂岩;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五道岭组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夹流纹质含砾凝灰岩、火山角砾岩;中二叠世土门岭组石英砂岩、细砂岩、泥岩、砂砾岩、碳质板岩、砾岩;早泥盆世黑龙宫组砂岩、粉砂岩、板岩、大理岩,大青组安山岩、安山质凝灰岩、流纹岩,小金沟组砂岩、粉砂岩;早寒武世铅山组大理岩、白云岩夹砂岩;中泥盆世黑龙宫组和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五道岭组。

2. 侵入岩

预测工作区侵入岩有早白垩世花岗斑岩、碱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印支期碱性花岗岩、碱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闪长岩,华力西期辉长岩。

3. 矿产

区域成矿要素主要有早寒武世铅山组大理岩,成矿母岩主要有印支期花岗闪长岩。区内成矿主要为印支期,响水河式,主要为接触交代型(矽卡岩型),呈多金属伴生矿。主要矿产地有响水河、小白、小白外围。

4. 遥感解译线、环形构造分布特点

预测区遥感解译线要素共解译出线要素68条,均为遥感断层要素,其中大型断裂1条、中型断裂13条、小型断裂54条,环要素5处。

(1) 大型断裂。本区解译出大型断裂1条,为塔西林口断裂。

塔西林口断裂:断裂由邻区延入,呈北西向波状延伸,区内长75km。断裂沿林口—铁力一线山间河谷绵延伸展,其形态呈深切曲流型即“V”形峡谷,直线、弯型谷交替出现,河谷两侧常见倒勾河、格状水网、河流急拐点、断层三角面、泉眼等。铁力县以西段为丘陵平原区,断裂表现为断续的北西向河谷,时隐时现、影像较隐晦,常见河流汇集点、拐点等。

(2) 中型断裂。预测区解译出中型断裂构造13条,其中北东向断裂5条、北西向断裂4条、东西向断裂2条、北北西向断裂1条、北东东向断裂1条。各方向主要断裂特征如下。

朗乡断裂:沿小白河—半园河下游段发育,呈北东向波状延伸,区内长47.5km,见线形河谷、河流直拐点、格状水网、倒勾河等。断裂切割了二长花岗岩(T3J1ηγ)等地质体,该断裂属压扭性,中生代以后形成。

青林林场断裂:沿安帮河—宝林河河谷呈北西向波状延伸,区内长102.5km,见线形河谷、山鞍部、格状水网。断裂切割了二长花岗岩(T3J1ηγ)等地质体,该断裂属压扭性,中生代以后形成。沿该断裂两侧发育多个环形构造;该断裂西北段部分地段为第四系沉积物所覆盖,为隐伏断裂。

木兰达河断裂:沿木兰达河河谷发育,呈东西向波状延伸,区内长41.6km。见线形河谷、河流直拐点、山鞍部。断裂北侧地质体为黑龙宫组(D1hl)、石英闪长岩(K2δo)等,南侧为建兴组(K1jn)、二长花岗岩(T3J1ηγ)等地质体,该断裂属压扭性,中生代以后形成。

浓浓河断裂:沿浓浓河河谷发育,呈北北西向波状延伸,区内长7.5km。见线形河谷、主河谷两侧支沟发育但不对称。断裂西侧地质体为正长花岗岩(T3J1ξγ)等,东侧为二长花岗岩(T3J1ηγ)等地质体。该断裂属压性,中生代以后形成。

(3) 小型断裂。预测区解译出小型断裂构造34条,其中北东向断裂29条、南北向断裂3条、东西向断裂2条。区内小型断裂均为主干断裂的次级断裂,控制区内水网分布格局。

(4) 环要素。预测区解译圈定出环形构造5处,其中中生代花岗岩引起的环形构造3处、构造盆地引起的环形构造1处、地质块体引起的环形构造1处。环形构造发育在大断裂两侧,受次级断裂构造所控制。

5. 圈定依据

该矿床为矽卡岩型铁多金属(银)矿床。成矿与铅山组地层中碳酸盐组分及花岗岩接触产生矽卡岩有关。区内多处有铅山地层在花岗岩体内呈残留体南北向分布,已知有多个金属矿床(点),成矿条件相似,有找矿前景。

二十二、铁力市-依兰县稀土矿预测区

预测区经纬度范围:128°59'28″E—129°18'25″E;46°32'36″N—46°40'46″N。

面积:354.32km2

预测区位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弧盆系伊春延寿岩浆弧,早寒武世属伊春陆表海,早中奥陶世属小金沟火山弧,早中泥盆世为黑龙宫裂陷海盆,中石炭世至晚三叠世为铁力陆缘海盆,早中白垩世为东兴沉积盆地。

区内构造主要为南北向,与小兴安岭主构造方向一致,但容矿构造多为北西向。

1. 地层

寒武系铅山组(∈1q):黑色粉砂质板岩、砂岩、角岩、大理岩、白云岩。零星分布于预测区中北部白石砬子西北。

奥陶系小金沟组(O2x):细砂岩、粉砂岩、大理岩。呈孤岛状,分布于预测区东北部妈妈顶子、骆驼山、石头顶子构成的三角区域内,见于富乡林场东南。

大青组(O2d):分布于预测区东南部富乡林场东南。

泥盆系黑龙宫组(D1hl):灰黑色、灰褐色粉砂质板岩、泥质板岩、细砂岩、凝灰砂岩、大理岩。主要分布于预测工作区的中西部。

二叠系土门岭组(P2t):灰—灰黑色粉砂岩、泥质板岩夹大理岩。分布于预测区北部春光林场东南。

三叠系—二叠系五道岭组(P3T1w):上部为灰色、灰白色流纹岩,流纹质凝灰岩;下部为灰绿色安山岩、安山质凝灰熔岩。上下均夹薄层粉砂岩。主要分布于预测区中部,走向北东,凤凰砬子、燕窝山、摩牛山、官五爷大山、摩云顶子等地均有分布。西部的东五顶山、宫家拉也有分布。冷山组(T3ln):灰黑色流纹岩及凝灰岩,夹粉砂岩薄层。分布于预测区东北部骆驼山东北。

侏罗系帽儿山组(J3ms):以流纹质和英安质凝灰熔岩为主,夹流纹岩及安山质凝灰角砾岩。主要分布于预测区西南部马鞍山—棺材砬子一带。

白垩系板子房组(K1b):杏仁状安山岩、安山质凝灰角砾岩,零星分布于预测区西南部;宁远村组(K1n):流纹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角砾熔结凝灰岩集块岩,分布于预测区北部横太山南等地;建兴组(K1jn):灰色砂砾岩、砂岩夹粉砂岩、泥岩及煤层,主要分布于预测区中东部,从木兰县东兴镇北直到巴彦县黑山镇一带及巴彦县振东乡等地;姚家组(K1y):棕红色、灰绿色泥岩,夹粉砂岩细砂岩,分布于预测区西北建民向东。

2. 侵入岩

预测工作区内侵入岩约占全区面积的50%,以晚三叠世到早侏罗世为主。

晚奥陶世花岗闪长岩(O3γδ):呈岩基状产出,出露于预测区的东南部小东林场、东辉林场、松林林场之间及富乡林场至铧子山林场一带。

早侏罗世—晚三叠世花岗闪长岩(T3J1γδ):呈岩基及岩株状产出,主要分布于预测区的东部、东北部,南河林场东、奋斗林场至茂林林场、老一场山等地西北部的东风林场西南也见有出露。二长花岗岩(T3J1ηγ):呈岩基状产出,主要分布于预测工作区中、北部、东北部,从西部至东北部横跨预测区。正长花岗岩(T3J1ξγ):以岩基状产出,主要出露于预测区东部,见于大青顶子、老一场山、石头顶子、帽砬子、锥山、南猴石等地。碱长花岗岩(T3J1κγ):以岩株状产出为主,分布于预测工作区东南部茂林林场东大顶子山、北部跃进林场等地,嗅松顶子及其西南、西北部也有零星出露。碱性花岗岩(T3J1αγ):以岩基状产出,分布于预测工作区东部六道沟林场西北—妈妈顶子一带。

早白垩世细粒闪长岩(K1δ):呈小岩株状产出,零星出露于预测工作区东部及南部;石英闪长岩(K1δo):呈小岩株状产出,零星出露于预测工作区中部东胜村;二长花岗岩(K1ηγ):呈小岩株状产出,出露于预测工作区西南部太平林场—石河林场一带;碱长花岗岩(K1κγ):呈小岩株状产出,出露于预测工作区东中部的城墙砬子、轿顶子山、六道沟林场等地;花岗斑岩(K1γπ):呈小岩株状产出,出露于预测工作区西北部。

3. 矿产

本区尚未发现稀土矿化点,岩石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云英岩化。

4. 遥感解译线、环形构造分布特点

预测区遥感解译线要素共解译出线要素59处,均为遥感断层要素,其中大型断裂1条、中型断裂19条、小型断裂39条,环形构造10处。

(1) 大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大型断裂1条,为塔溪-林口断裂。

塔溪-林口断裂:断裂见于测区东北角,由邻区延入,区内长72km,呈北西向延伸。沿对顶的小呼兰河和大古洞河河谷分布,见直线型河谷、河流直拐点。断裂切割了花岗闪长岩(T3J1γδ)、碱长花岗岩(T3J1κγ)等地质体,具平移断层性质。该断裂在区外为平原区与山区界线。

(2) 中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中型断裂19条,其中北东向断裂8条、北西向断裂6条、北东东向断裂1条、北北东向断裂1条、北北西向断裂1条、东西向断裂2条。各方位主要断裂特征简述如下。

青林林场断裂:沿宝林河河谷及安邦河上游段发育,呈北西向,区内长77km,波状延伸,沿线见河流直拐点、格状水网、山鞍部等,断裂切割了二长花岗岩(T3J1ηγ)等地质体,沿断裂带见环形构造,该断裂与塔西-林口断裂相平行,为伴生断裂。断裂具平移性,中生代以后形成。

小东北岔河断裂:沿小东北岔河下游段发育,沿线见线形河谷、河流汇流点,断裂被北西向断裂切截,有位移。呈北东向,区内长50.6km,波状断续延伸。断裂切割了花岗闪长岩(T3J1γδ)、二长花岗岩(T3J1ηγ)等地质体,属压扭性,中生代以后形成。

木兰达河断裂:沿木兰达河下游段发育,呈东西向波状延伸,区内长41.6km。见线形河谷、河流直拐点、山鞍部。断裂北侧地质体为黑龙宫组(D1hl)石英闪长岩(K1δo)等地质体;南侧为建兴组(K1jn)、黑龙宫组(D1hl)等地质体。断裂切割环形构造,使其成半圆形。断裂属压扭性,中生代以后形成。

(3) 小型断裂。预测工作区内解译出小型断裂39条,其中北东向断裂19条、北西向断裂15条、南北向断裂4条、东西向断裂1条,小型断裂多为主干断裂次级断裂,其中北东向断裂为压性断裂,与区域的北东向向斜构造走向一致,而北西向断裂为张性断裂,对矿化、容矿有利。

(4) 环要素。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圈定出环形构造10处,按成因划分,属中生代花岗岩6处、属构造盆地1处、属褶皱构造1处、属火山口1处、属地质块体1处。

5. 圈定依据

预测区位于碱性岩体中,区内妈妈顶子山碱性岩体(T3J1χγ)沿塔溪-林口断裂产出,其分布受断裂所控制,该岩体中不同方向的次级断裂较发育,致使岩体较破碎。

碱性岩体周边正长花岗岩(T3J1ξγ)、碱长花岗岩(T3J1κγ)等与其是同期产物,唯有花岗闪长岩(O3ηδ)与碱性岩体呈侵入接触。

碱性岩体中见碱性角闪石、霓石、霓辉石等碱性矿物,岩体碱性特征明显。

二十三、集贤县-岭东区钨矿预测区

预测区经纬度范围:130°56'46″E—131°15'04″E;46°30'57″N—46°43'53″N。

面积:517.73km2

1. 地层

麻山陆核及裂谷盆地形成阶段:早期(新太古代)麻山古陆核形成(大马河组碎屑岩、碳酸盐岩、基性火山岩);晚期在古陆核边缘形成裂谷盆地,沉积有大马河组碎屑岩、碳酸盐岩、基性火山岩。古元古代沉积有建堂组碎屑岩、中基性火山岩,大盘道组碳酸盐岩、碎屑岩,基性火山岩,随后经吕梁运动由陆核形成地块。

出露地层有白垩系松木河组中酸性火山碎屑岩、猴石沟组砂岩,东山组安山岩安山质火山碎屑岩、砂岩、泥岩,穆棱组砂岩页岩夹煤层,城子河组砂岩粉砂岩夹煤层,云山组砂岩粉砂岩夹煤层;上泥盆统老秃顶子组流纹岩、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凝灰粉砂岩、板岩;中奥陶统马家街群黏土质岩石;中元古代山嘴子岩片黏土质岩石;古元古代建堂组碎屑岩、中基性火山岩,大盘道组碳酸盐岩、碎屑岩、基性火山岩,新太古代大马河组碎屑岩、碳酸盐岩、基性火山岩。

2. 侵入岩

预测工作区大量出露有早中白垩世松木河组,早白垩世穆棱组、猴石沟组,新太古代大马河岩组,古元古代大盘道组,寒武纪晚期花岗岩,古元古代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晚白垩世闪长玢岩、花岗斑岩,印支期碱性花岗岩、碱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华力西期碱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加里东期碱长花岗岩、花岗岩、混合花岗岩,新元古代兴凯期花岗岩,古元古代吕梁期花岗岩、混合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闪长岩、辉长岩、蛇纹岩、单斜辉石岩。

3. 矿产

该区域成矿要素主要有古元古代大盘道组碳酸盐岩、古元古代二长花岗岩。成矿为古元古代羊鼻山式接触交代型(矽卡岩型)钨矿,矿床为双鸭山市羊鼻山钨石墨铁矿床。

矿种:钨。

4. 遥感解译线、环形构造分布特点

预测区遥感解译线要素共解译出线要素94条,均为遥感断层要素,其中中型断裂17条、小型断裂77条,环要素2处。

(1) 中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中型断裂17条,其中北东向断裂7条、北西向断裂6条、北北西向断裂2条、东西向断裂1条、北东东向断裂1条。主要断裂特征如下。

双鸭山市断裂:沿双鸭山市—太保镇一线分布,经安邦河下游段呈北东向,波状延伸,长33.3km。见线形河谷、河流直拐点。断裂两侧地质体为城子河组(K1c)、穆棱组(K1m)地层等。属压扭性,中生代以后形成。北东向断裂还有:柳树河断裂、丰乐镇断裂、小金山断裂、兰棒山断裂、倭肯河上游断裂、七星河上游断裂。

大沙河断裂:沿大沙河河谷发育,呈北西向波状延伸,区内长31.5km。见线形河谷、河流急拐点。断裂北侧地质体为城子河组(K1c)、花岗闪长岩(Pt1γδ);南侧地质体为二长花岗岩(Pt1ηγ)、花岗闪长岩(Pt1γδ)。断裂东南端切割了环形构造,使其产生缺口,为压扭性,中生代以后形成。北西向断裂还有:宝山断裂、新发屯断裂、草帽顶子断裂、双鸭河断裂、倭肯河断裂。

大砬子断裂:由邻区延入,呈东西向直线延伸,区内长19.5km。见线形谷、倒勾河、汇流点等。断裂切割了城子河组(K1c)、老秃顶子组(D2l)、黑台组(D1-2h)等地层,属压性断裂构造。

牛头山断裂:断裂沿八虎力河河谷发育,呈北东东向波状延伸。区内长44km,见线形河谷、曲流、陡坎。断裂东端见林河-二伐区岩金矿点,中段有乱泥沟岩金矿。沿沟谷有砂金遗迹。沿断裂带有低漫滩堆积物(Qp2al2)、下荒山组(Qp21s)地层覆盖。断裂部分为隐伏断裂。北西西向断裂有窝棚河断裂、马鞍山断裂。

(2) 小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小型断裂77条,其中北东向断裂37条、北西向断裂30条、东西向断裂6条、南北向断裂4条。北西向断裂多具张性特点,区内钨矿体与北西向断裂有关;其他方向断裂多具压性特点。

(3) 环要素。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圈定出环形构造4处,它们分布在断裂密集或交汇部位,按成因分为由隐伏岩体引起的1处、古生代花岗岩体引起的3处。

二十四、宝清县-虎林市锡矿预测区

预测区经纬度范围:132°50'03″E—133°19'08″E;46°01'24″N—46°30'14″N。

面积:1751.33km2

预测区大地构造分区属中国东部构造岩浆岩省小兴安岭-佳木斯构造岩浆岩带、饶河构造岩亚带,成矿区带属完达山成矿带之饶河(蛇绿混杂岩带)Au-Cu-Fe-Ni-Sn成矿亚带(Il、Ym、Yl)。

1. 地层

该预测区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有古元古界兴东群(Pt1XD)、中—上三叠统大佳河组(T2-3d),上三叠统—下侏罗统大岭桥组(T3J1d),上三叠统南双鸭山组(T3n),下侏罗统永福桥组(J1y),下白垩统珍宝岛组(K1zb)、云山组(K1y)、皮克山组(K1p)、东山组(K1ds),中—上新统富锦组(N1-2f),第四系冲积物(Qh)。

2. 侵入岩

该预测区出露的侵入岩有:中元古代花岗岩(Pt1r),晚寒武世—早奥陶世花岗闪长岩(∈3O1γδ),中—晚二叠世粗中粒二长花岗岩(P2-3ηγ)、粗中粒碱长花岗岩(P2-3kγ),早侏罗世细粒辉长岩(J1ν)、中粒超基性岩(J1Σ),中侏罗世中粒二长花岗岩(J2ηγ)、中粗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J2γδ),早白垩世中细粒花岗闪长岩(K1γδ)、中细粒二长花岗岩(K1ηγ)、花岗岩(K1γ),晚白垩世中细粒正长花岗岩(K2ξγ)、花岗斑岩(K2γπ)。

3. 构造

该预测区位于完达山活动带饶河复背斜内,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变过程,区内变质作用较强烈,褶皱、断裂构造非常发育。可分为印支晚期(早侏罗世)和燕山中期(白垩纪)构造运动,印支晚期构造线方向以南北向和北北东向为主,燕山中期构造线方向以北东、北西向为主。

该区经历了古元古代兴东群古老的结晶基底,该基底是石英片岩、变粒岩、混合岩、大理岩。中生界为一套深海相地层,以硅质岩和混合砂岩、杂砂岩组合为特点,晚印支期至燕山期区内以断裂活动为主,表现为北东向密山-敦化断裂,次级北北东及北北西向断裂发育,区内的锡矿产主要形成于该种环境下。

区域锡矿产要素有:晚白垩世花岗斑岩、大佳河组(T2-3d)、大岭桥组(T3J1d) 地层。

4. 遥感解译线、环形构造分布特点

该预测区遥感解译线要素共解译出线要素61条,均为遥感断层要素,其中大型断裂1条、中型断裂10条、小型断裂50条,环要素10处。

(1) 大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内解译出大型断裂1条,为大和镇断裂。

大和镇断裂:它位于测区的西部边缘,呈北东向延伸,区内长157.5km。断裂为佳木斯-兴凯地块与完达山结合带界线。在遥感图像上为平原区与基岩山区界线。沿线为山地与平原界线,东侧为那丹哈达岭山脉、西侧为三江平原,为山麓线、线形河谷、河流汇流点,平原区以粉红色、浅绿色方格状影纹为主——即耕地纹形,山区以细条块状纹形为主,呈黄绿色调,两者界面清晰。

断裂东侧地质体以三叠纪地层为主、掺杂有花岗岩类等,沿断裂有船底山玄武岩(N2cβ)喷出。断裂两侧地质发展历史及岩性差异较大,沿断裂有第三纪玄武岩喷发,说明断裂切深达上地幔,属超岩石圈断裂。

(2) 中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中型断裂10条、北西向断裂4条、东西向断裂1条。不同方向主要断裂特征如下。

独木河林场断裂:呈北东向波状延伸,区内长56.9km。见线形河谷、汇流点。断裂北侧地质体为蛤蟆顶子蛇绿岩(T2hop)、大岭桥组(T3J1d)、大佳河组(T2-3d)等。属压扭性断裂,中生代以后形成。

五七林场断裂:呈北北西向直线延伸,区内长46.0km,见线形河谷、河流直拐点。断裂西侧地质体为大佳河组(T2-3d)地层;东侧为蛤蟆顶子蛇绿岩(T2hop)、大岭桥组(T3J1d)等地层。属压性断裂,中生代以后形成。

七星河断裂:沿七星河河谷发育,呈东西向波状延伸,区内长49.6km,见线形河谷、汇流点、直拐点。切割了大岭桥组(T3J1d)、大佳河组(T2-3d)地层。断裂南侧见环形构造,属压扭性断裂,中生代以后形成。

(3) 小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内解译出50条小型断裂,其中北东向断裂26条、北西向断裂19条、南北向断裂2条、东西向断裂3条。区内小型断裂分布稀疏,规律性差。主要为中型断裂分支断裂,与水系格局吻合。

(4) 环要素。本预测工作区内解译圈定出环形构造11处,按成因划分,属古生代花岗岩1处、属中生代花岗岩1处、属基性岩体1处、属浅火山岩1处、火山机构1处、属断裂构造3处、属褶皱构造2处、属构造盆地1处。以上环形构造分布在断裂带、断裂交汇处、断裂密集带等处,其中401高地环形构造位置与四平山岩金矿吻合,是与矿产有关的环形构造。

5. 圈定依据

据化探异常查证资料,区内中—上三叠统大佳河组(T2-3d)地层含锡元素较高,其次是上三叠统—下侏罗统大岭桥组(T3J1d)。在矿区它们与花岗岩斑岩接触地段易形成热液型锡石矿。

区内大佳河组地层较发育,呈北东向条带状分布。见有北东、北西向线性构造,其中北东向构造总体控制地层分布,为找锡矿主要方向。

二十五、虎林市铜矿、金矿预测区

预测区经纬度范围:133°28'54″E—133°53'4″E;46°11'19″N—46°26'37″N。

面积:768.49km2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完达山结合带。

1. 地层

区内发育有地层为兴东群(Pt1XD)石英片岩、变粒岩、大理岩、混合岩等,构成区内隆起地块。灰岩岩块(C1P1ls)为海相碳酸盐岩沉积,板块作用的产物。蛤蟆顶子蛇绿岩(Τ2hop)、玄武岩β、辉长岩ν、椰榄岩ω等为板块作用的结果。

三叠系主要有大佳河组(Τ2-3d)、南双鸭山组(Τ3n)和大岭桥组,岩性主要为深海硅质页岩建造、海陆交互相细碎屑岩夹火山岩,深海复理石建造。

侏罗系主要为永福桥组(J1y),由中细粒砂岩,粉砂质板岩组成。

下白垩统有珍宝岛组(K1zb)砂岩、粉砂岩、煤线,大架山组(K1dj)粉砂岩、长石砂岩、板岩,皮克山组(K1p)上部为中酸性火山岩及其凝灰岩,下部为英安岩、安山质凝灰岩。注意寻找四平山式泉胶热液型金矿。

2. 侵入岩

该预测区主要为燕山期的侵入岩。燕山早期的侵入岩有橄榄岩、辉长岩、坨窑山枕状熔岩、构皮蛇绿岩套。燕山中期的侵入岩有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构成饶河花岗岩带的主体。区域内尚有发育的脉岩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等。

3. 矿产

预测工作区主要构造线方向为近南北向,伴随褶皱构造运动的作用、相伴产生近南北向的压性断裂和近东西向的张性断裂以及派生的北东向、北西向张扭性、压扭性断裂。这些断裂构造提供了岩浆侵入活动的通道和矿化热液富集的场所。

异常分布于完达山Au、Cu、Ni、W、Sn成矿带(Ym、Yl)内,应以侵入岩体型、矽卡岩型金矿为找矿方向。

4. 遥感解译线、环形构造分布特点

预测区遥感解译线要素共解译出线要素61条,均为遥感断层要素,其中大型断裂1条、中型断裂10条、小型断50条,环要素10处。

(1) 大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内解译出大型断裂1条,为大和镇断裂。

(2) 中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中型断裂10条,其中北东向5条、北西向断裂4条、东西向断裂1条。不同方向主要断裂特征如下。

独木河林场断裂:呈北东向波状延伸,区内长56.9km。见线形河谷、汇流点。断裂北侧地质体为蛤蟆顶子蛇绿岩(T2hop)、大岭桥组(T3J1d)、大佳河组(T2-3d)等。属压扭性断裂,中生代以后形成。

五七林场断裂:呈北北西向直线延伸,区内长46.0km,见线形河谷、河流直拐点。断裂西侧地质体为大佳河组(T2-3d)地层;东侧为蛤蟆顶子蛇绿岩(T2hop)、大岭桥组(T3J1d)等地层。属压性断裂,中生代以后形成。

七星河断裂:沿七星河河谷发育,呈东西向波状延伸,区内长49.6km,见线形河谷、汇流点、直拐点。切割了大岭桥组(T3J1d)、大佳河组(T2-3d)地层。断裂南侧见环形构造,属压扭性断裂,中生代以后形成。

(3) 小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内解译出50条小型断裂,其中北东向断裂26条、北西向断裂19条、南北向断裂2条、东西向断裂3条。区内小型断裂分布稀疏,规律性差。主要为中型断裂与分支断裂,与水系格局吻合。

(4) 环要素。本预测工作区内解译圈定出环形构造11处,按成因划分,属古生代花岗岩1处(H283)、属中生代花岗岩1处、属基性岩体1处、属浅火山岩1处、属火山机构1处、属断裂构造3处、属褶皱构造2处、属构造盆地1处。以上环形构造分布在断裂带、断裂交汇处、断裂密集带等处,其中401高地环形构造位置与四平山岩金矿吻合,是与矿产有关的环形构造。

5. 圈定依据

含矿地层皮克山组(K1p)泉胶砾岩段,矿体以层状赋存在该段地层中,该组地层呈朵状沿北西向断裂断续分布。该矿床位于405高地环形构造中,环形是一火山口,与成矿关系密切。

二十六、宝清县-勃利县银矿预测区

预测区经纬度范围:131°22'44″E—131°35'16″E;46°12'04″N—46°18'51″N。

面积:185.64km2

1. 变质岩建造特征

(1) 古元古代兴东群大盘道组。稳定陆缘浅海陆棚富硅铁的碳酸盐岩—砂泥质岩沉积,具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以黑云斜长变粒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石英片岩、大理岩建造为特点,其层位稳定,便于区域对比,为古元古代典型的变质建造,是佳木斯地块兴东古陆块绿岩型金矿最主要的赋矿层位。

(2) 古元古代混合岩。主要分布于大盘道组边部,与兴东群呈渐变过渡的混合交代接触。主要岩石类型为斑状混合岩、条带状混合岩、条痕状混合岩。与兴东群同属古元古代末期区域变质岩,为超变质阶段的产物,其对于绿岩型金矿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富集作用。

2. 侵入岩建造特征

白垩纪侵入岩在区内零星分布,出露面积较小,属中浅成相侵入体,浅剥蚀程度。属板块碰撞前构造环境,属中—高钾钙碱性系列。主要侵入大盘道组及元古宙混合花岗岩,主要岩石类型为闪长玢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流纹斑岩,呈脉状、小岩株状沿北西向断裂穿切大盘道组和混合花岗岩,对金矿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3. 构造特征

本区位于佳木斯地块中部兴东陆缘增生带,分布有早白垩世双桦火山沉积盆地、双鸭山火山沉积盆地和勃利火山沉积盆地,区内金矿多分布在盆地的边缘。区域发育的北西向断裂构造为金矿的控矿和容矿构造。

(1) 早白垩世双桦火山沉积盆地。近东西向,受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作用的影响,在伸展背景下形成佳木斯地块北部的火山-沉积盆地,为早白垩世形成的含煤碎屑沉积-火山碎屑沉积建造。

(2) 早白垩世双鸭山火山沉积盆地。近东西向,受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作用的影响,在伸展背景下形成佳木斯地块中北部的火山-沉积盆地。为早白垩世形成的含煤碎屑沉积-火山碎屑沉积建造,盆地中含煤碎屑岩出露较少,多被后期松木河组火山岩所覆盖。

(3) 早白垩世勃利火山沉积盆地。近东西向,受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作用的影响,在伸展背景下形成佳木斯地块中北部的火山-沉积盆地。为早白垩世形成的含煤碎屑沉积-火山碎屑沉积建造,幅内为盆地的北缘,向南延入鸡西市幅。

4. 遥感解译线、环形构造分布特点

预测区遥感解译线要素共解译出线要素54条,均为遥感断层要素,其中大型断裂1条、中型断裂16条、小型断裂37条,环要素6处。

(1) 大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大型断裂1条,为依舒断裂(带)。

依舒断裂(带):由邻区延入,呈北东向延伸,沿本区西北角通过,区内长5km。为佳木斯地块与伊春-延寿岩浆弧界线。该断裂在本区内分布较少,在此不详细介绍。

(2) 中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中型断裂16条,其中北东向断裂8条、北西向断裂4条、北北东向断裂1条、北北西向断裂1条、北西西向断裂1条、东西向断裂1条。各方位主要断裂特征如下。

双鸭山市断裂:沿岭东区—大保镇一线发育,呈北东向波状延伸,区内长37.1km,见线形河谷、河流直拐点、格状水网。断裂北西侧地质体为城子河组(K1c)地层,东南侧地质体为穆棱组(K1m),断裂属压扭性,中生代以后形成。

宝山断裂:断裂沿扁石河上游段河谷发育,呈北西向波状延伸,区内长37.0km。见线形沟谷、河流直拐点、格状水网。断裂北侧地质体为城子河组(K1c),南侧地质体为穆棱组(K1m),断裂属压扭性,中生代以后形成。

马鞍山断裂:断裂沿迎春林场—马鞍山东侧一线发育,呈北北东向波状延伸,区内长22.5km。见线形沟谷、山鞍部、断裂三角面。断裂切割了猴石沟组(K1h)、松木河组(K1s)地层,断裂属压扭性,中生代以后形成。

窝棚河断裂:断裂沿窝棚河河谷发育,呈北北西向波状延伸,区内长7km。见线形沟谷、格状水网、断裂三角面。断裂切割了花岗闪长岩(Pt1γδ),断裂属压性。

(3) 小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小型断裂37条,其中北东向20条、北西向断裂14条、南北向断裂2条、东西向断裂1条。根据矿区资料:本区内主要断裂构造为北西向,包括早期褶皱构造,走向280°~320°,成矿带方向300°~320°,矿体的产出走向290°~300°。区内北西向小断裂发育,与本区内主要构造线方向一致,同为与成矿有关的构造;它们以张性断裂为主,既是控矿构造又是容矿构造。

(4) 环要素。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圈定环形构造6处,其中古生代花岗岩体引起的环形构造4处、隐伏岩体引起的环形构造1处、褶皱构造引起的环形构造1处,环形构造集中发育在本区东部,沿断裂带发育。

5. 圈定依据

老柞山式绿岩建造型金成矿与大马河组地层关系密切,金成矿与混合岩化、燕山期岩浆热液活动叠加改造有关。区内北西向断裂构造发育,见1处古生代岩体环形构造,均与矿化关系密切。区内见重砂一级金异常1处,还有砂金矿1处。

二十七、林口县硫铁矿、钼矿预测区

预测区经纬度范围:129°57'44″E—130°11'07″E;45°27'38″N—45°45'23″N。

面积:566.07km2

1. 地层

(1) 沉积岩。张广才岭群岩群:为粉砂岩、泥岩、硅质岩、灰岩及中酸性—中基性火山岩建造,含有南华—震旦纪微古植物化石组合,属活动陆缘沉积。小金沟组(O2x):上部为大理岩夹中酸性熔岩建造,中部为中粒混合砂岩 细砂粉砂岩建造,下部为砂岩—粉砂岩建造。厚度大于813.7m,产腕足类化石:Vellamotrentonensis。大青组(O2dq):为钙碱性安山岩、英安岩夹变质粉砂岩及凝灰砂岩建造组成,厚858m。帽儿山组(J3ms):以火山碎屑岩为主。由流纹质、英安岩及火山碎屑岩组成,厚785.4m。宁远村组(K1n):岩石组合为流纹质凝灰熔岩及角砾凝灰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凝灰岩。古近系达连河组(E1-3d):主要分布于图幅中东部,属陆内断陷盆地沉积,紫色半固结砾岩、砂砾岩、泥质砾岩、复成分砾岩、泥质砂岩夹泥岩、油页岩及多层褐煤,厚度大于213.4m。全新世河漫滩堆积(Qh):分布于现代河谷中,黄土状亚黏土、细砂、砂砾石组成。

(2) 火山岩。早—中奥陶世海相火山岩:形成于伊春-延寿岩浆弧的伸展构造环境,以火山弧的形式存在(翠峦火山弧和小金沟火山弧)。钙碱性火山岩系列,中性、酸性火山岩建造。主要岩石类型有安山岩、流纹岩及流纹质凝灰熔岩、安山质凝灰砂岩。可以划分出爆溢相、喷溢相、火山喷发-沉积相。属大陆边缘火山弧环境。

早泥盆世海相火山岩:形成于伊春-延寿岩浆弧黑龙宫裂陷海盆构造环境中,为低—中钾钙碱性火山岩系列,为中性火山岩 碎屑岩建造。岩性为安山岩、安山质凝灰岩、安山质火山角砾凝灰岩。可划分为爆发空落相、喷溢相。

晚侏罗世帽儿山组火山岩:为英安岩-流纹岩组合,主要岩石类型为流纹质熔结凝灰岩、流纹质晶屑凝灰岩、英安质熔结凝灰岩、英安质凝灰岩、英安岩、流纹岩。

早白垩世宁远村组火山岩:主要岩石类型为流纹质凝灰岩、流纹质凝灰熔岩、英安质熔结(角砾)凝灰岩、流纹岩。

(3) 侵入岩。区内侵入岩发育,可以划分出晚奥陶世、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早白垩世四期,主要为花岗质岩石。从区域构造和地理分布双重因素考虑,早三叠世之前暂时划为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岩浆弧古生代构造岩浆带,伊春-延寿岩浆弧古生代侵入岩浆构造带,伊春-延寿古生代花岗岩带。中三叠世之后暂时划为小兴安岭-佳木斯中生代岩浆弧构造岩浆带,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晚三叠世—早白垩世俯冲碰撞型侵入岩浆带,伊春-延寿晚三叠世—早白垩世花岗岩带。

(4) 变质岩。张广才岭群红光组(Pt3h):主要由安山岩、安山质凝灰岩夹板岩、粉砂岩、细砂岩、泥质板岩组成。

2. 遥感解译线、环形构造分布特点

预测区遥感解译线要素共解译出线要素38条,均为遥感断层要素,其中大型断裂2条、中型断裂9条、小型断裂27条,环要素3处。

(1) 大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大型断裂2条,为依舒地堑的一段及大罗密-长汀断裂的一段。

依舒地堑:断裂由邻区延入,呈北东向,区内长67.6km。构造在地面形成长条槽型谷,其中间为洼地,有河流发育。在TM(B7、B4、B3)波段合成影像图上见该断裂构造呈紫红色条带标志明显。在布格重力异常图上,沿线见串珠状局部异常的异常带。在航磁图上,正异常间夹负异常或正异常,局部异常截然不同,即西侧以南北、北北东向为主;东侧以北东向为主,具明显地堑式断裂磁场特点。

大罗密-长汀断裂:沿大罗密河谷、大秃顶子山西侧河谷、红旗林场一工段南北向河谷发育。大罗密横道河子段航磁异常呈低异常,南北向斜切北东向升高磁场;南段航磁异常呈北东负场与重力一致。

(2) 中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中型断裂9条,其中北东向断裂3条、北西向断裂6条,现将各方位断裂举例描述如下。

腰岭子林场断裂:线形河谷,见河流急拐点、山鞍部,断裂两侧地质体为二长花岗岩(T3J1ηγ)、花岗闪长岩(T3J1γδ)。

东风林场断裂:呈北西向线形河谷,见河流急拐点、角状水网,断裂两侧地质体为张广才岭群(Pt3Z)、红光组(Pt3h)地层、正长花岗岩(T3J1ξγ)等。

元宝镇断裂:北东向断续的线形河谷,见河流急拐点,断裂两侧地质体为二长花岗岩(T3J1ηγ)、淘淇河组(K1t)地层。

(3) 小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小型断裂27条,其中北东向断裂13条、北西向断裂10条、南北向断裂4条。区内小型断裂均为为主干断裂的次级断裂构造。

矿区矿体分布在矽卡岩和东西向破碎带中,区内以东西向断裂为主要的控矿构造。

(4) 环要素。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圈定出环形构造6处,其中1处为中生代花岗岩形成的环形构造,1处为闪长岩体形成的环形构造,1处为断裂构造形成的环形构造。

3. 最小预测区圈定依据

硫铁矿赋存在张广才岭群红光组地层中。该区为已知矿区及外围,见有红光组地层残留体,成矿条件与矿区相似,有找矿前景。

二十八、阿城区铁矿、锌矿、钼矿、银矿预测区

预测区经纬度范围:127°16'55″E—127°29'31″E;45°17'01″N—45°26'51″N。

面积:294.94km2

1. 地层

(1) 沉积岩建造特征。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杨木岗组:主要岩性为粉砂岩—板岩,板岩夹灰岩,灰色、灰黄色,淡水湖相。

中二叠统玉泉组:生物滩碳酸盐岩,主要为灰白色大理岩,结晶灰岩夹粉砂质板岩,岩层厚度为1036m,含化石,临滨相。土门岭组:主要为砂质板岩+粉砂岩+灰岩,岩层厚度为1817m,化石种类较多,临滨相。

中侏罗统太安屯组:主要为一套砂岩+泥岩>煤(煤层),岩层厚度为1532m,破火山口—火山口河湖相。

(2) 火山岩建造特征。上二叠统—下三叠统五道岭组:主要为一套流纹斑岩+流纹质凝灰岩+英安质凝灰岩,灰色、灰绿色,斑状结构—凝灰结构—复屑砂状结构,流纹构造—块状构造—火山碎屑岩构造,喷溢相—火山碎屑流相,主要由斜长石—条纹长石—石英组成,斯通博利型,钙碱性系列,壳幔混合源,大地构造环境为陆缘裂谷相。上二叠统五道岭组上段中部是矿体围岩之一。

上侏罗统帽儿山组:主要为一套流纹斑岩+流纹质凝灰熔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灰白色、浅灰色,斑状结构—晶屑砂状结构—晶岩屑砂状结构,流纹构造—块状构造,喷溢相,钙碱性系列,壳幔混合源,大地构造环境为陆缘裂谷相。

下白垩统宁远村组:主要为一套流纹岩+英安岩,浅灰色+淡红色,斑状结构,流纹构造—块状构造,喷溢相,夏威夷式喷发,高钾钙碱性系列,壳幔混合源,大地构造环境为岩浆弧(岛弧、陆缘弧、洋内弧)相。

上新统船底山组:主要为一套橄斑玄武岩+辉斑玄武岩>玄武质火山碎屑岩,灰黑色,玄武岩泛流喷发,碱性系列,幔源,大地构造环境为陆内裂谷相(初始裂谷相)。

2. 侵入岩

早侏罗世—晚三叠世:中粒花岗闪长岩,岩石呈灰色+灰白色,呈岩基形式产出,中深成相,主动侵位,中等剥蚀,高钾钙碱性系列,壳幔混合源,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组合,大地构造环境为岩浆弧(岛弧、陆缘弧、洋内弧)相。中—中细粒正长花岗岩:岩石呈浅肉红色,呈岩基形式产出,中深成相,主动侵位,中等剥蚀,高钾钙碱性系列,壳幔混合源,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组合,大地构造环境为岩浆弧(岛弧、陆缘弧、洋内弧)相。中细粒碱长花岗岩:岩石呈肉红色,呈岩基形式产出,深成相,被动侵位,浅剥蚀,钙碱性系列,壳源,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组合,大地构造环境为后造山岩浆杂岩亚相。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中细粒碱长花岗岩是主要成矿母岩。

早白垩世细粒碱长花岗岩:岩石呈浅肉红色,呈岩株—岩基形式产出,中深成相,主动侵位,浅剥蚀—中等剥蚀,高钾钙碱性系列,壳幔混合源,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组合,大地构造环境为岩浆弧(岛弧、陆缘弧、洋内弧)相。花岗斑岩:岩石呈肉红色,呈岩株—岩基形式产出,深成相,主动侵位,浅剥蚀,高钾钙碱性系列,壳幔混合源,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组合,大地构造环境为岩浆弧相。

3. 构造特征

预测区位于伊春延寿弧(Pt1、Pt3、O1-2、D1-2、C2—P3)Ⅲ级构造单元下属的Ⅳ级构造单元,有小金沟火山弧(O1-2)、黑龙宫裂陷海盆(O1-2)、铁力陆缘海盆(C2—P3)、张广才岭陆缘裂谷(Pt3)等。尚有翠宏山-玉泉晚印支期花岗岩带叠加。燕山期区内北有木兰沉积盆地(K1-2)、南有火山活动亚带生成。

4. 遥感解译线、环形构造分布特点

预测区遥感解译线要素共解译出线要素59处,均为遥感断层要素,其中大型断裂1条、中型断裂19条、小型断裂39条,环形构造10处。

(1) 大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大型断裂1条,为塔溪-林口断裂。

塔溪-林口断裂:断裂见于测区东北角,由邻区延入,区内长72km,呈北西向延伸。沿对顶的小呼兰河和大古洞河河谷分布,见直线型河谷、河流直拐点。断裂切割了花岗闪长岩(T3J1γδ)、碱长花岗岩(T3J1κγ)等地质体,具平移断层性质。该断裂在区外为平原区与山区界线。

(2) 中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中型断裂19条,其中北东向断裂8条、北西向断裂6条、北东东向断裂1条、北北东向断裂1条、北北西向断裂1条、东西向断裂2条。各方位主要断裂特征简述如下。

山河林场断裂:沿山河林场—德海屯一线发育。呈北西向,区内长45.8km,波状延伸,沿线见河流直拐点、线形河谷。断裂切割了帽儿山组(J3ms)、太安屯组(J2t)等地质体。该断裂属压扭性,中生代以后形成。

阿什河上游断裂:沿阿什河上游河谷发育,呈北东向波状断续延伸,区内长37.7km。见断续线形河谷、河流汇流点。断裂切割了二长花岗岩(T3J1ηγ)等地质体,其中段有北西向断裂(F1505)错切产生一定位移,属压扭性断裂。

青阳河断裂:由邻区延入,沿青阳河河谷发育,呈北北东向波状延伸长,为5km左右。

(3) 小型断裂。预测区内解译处小型断裂39条,其中北东向断裂19条、北西向断裂15条、南北向断裂4条、东西向断裂1条,小型断裂多为主干断裂次级断裂,其中北东向断裂为压性断裂,与区域的北东向向斜构造走向一致,而北西向断裂为张性断裂,对矿化、容矿有利。

(4) 环要素。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圈定出环形构造10处,按成因划分,属中生代花岗岩6处、属构造盆地1处、属褶皱构造1处、属火山口1处、属地质块体1处。

5. 圈定依据

矿区处于碱长花岗岩与五道岭组地层接触带上,矿体产于矽卡岩和东西向破碎带中,并受接触带构造控制。

环形构造圈定区,环发育在碱长花岗岩(T3J1κγ)岩体上,由沟谷围成。环内地势高凸,呈浅黄绿色调,具树枝状水网;环外地形低矮,地质体为碱长花岗岩(T3J1κγ)、土门岭组(P2t)地层等。环缘见白岭多金属小矿床和五道岭铁矿。

解译认为这些矿的形成受该环形构造所控制,因此,沿环缘带是寻找白岭式侵入岩体型铅锌矿的有利地段。

二十九、鸡西市石墨矿、萤石矿、磷矿预测区

预测区经纬度范围:130°43'45″E—131°10'45″E;45°13'54″N—45°27'46″N。

面积:838.9km2

本工作区位于天山-兴蒙造山系,佳木斯地块,兴东古陆块。晚古生代为海相-陆相裂陷盆地,中生代为鸡西-勃利含煤盆地。

1. 地层

预测工作区内出露地层包括新太古界、古元古界、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近系、第四系。

新太古界麻山群(Ar3M):岩性为石墨片岩、石英片岩、黑云斜长片麻岩、钾长片麻岩、紫苏麻粒岩、变粒岩及大理岩等。其主要分布于预测区中部,偏西一带,如东大顶子、梨树岗子山、连珠山等地,呈捕虏体状,近东西向,断续分布,为含矿层。

奥陶系金银库组(O2j):分两个岩性段,下部大理岩段为乳白色大理岩、条带状大理岩、碳质大理岩及透辉石大理岩;上部砂板岩段为粉砂质千枚状板岩、粉砂质板岩夹大理岩。泥盆系黑台组(D1-2h):上部砂岩、板岩互层,中部灰岩、泥岩,下部花岗质砂岩、砂砾岩、砂质板岩。只在预测区中部珍子山一带有出露。老秃顶子组(D3l):流纹岩、安山岩及凝灰熔岩和角砾岩夹凝灰砂岩、泥质页岩、灰岩及板岩。

石炭系北兴组(C1b):英安质凝灰岩、凝灰质板岩夹中细粒杂砂岩、板岩,内有腕足化石。仅在预测区北部七里嘎山一带出露,北东南西向,带状展布;光庆组(C2g):上部凝灰质板岩与砂岩互层,下部正常沉积碎屑岩夹凝灰质板岩、凝灰岩,底部为砾岩。分布于预测区中部连珠山西珍子山周围;珍子山组(C2P1z):砂岩、粉砂岩、泥质(碳质)板岩夹煤层。主要分布于预测区中部连珠山西珍子山及北部七里嘎山等地。

二叠系二龙山组(P1er):粗安岩、玄武粗安岩、凝灰岩夹粉砂质板岩,底部为含角砾凝灰岩。主要分布于预测区中部连珠山西部一带。平阳镇组(P1p):千枚岩夹变质砂岩、板岩、片岩及灰岩和大理岩透镜体。北东-南西向断续分布于预测区西南部的杏山至大劳山一线。洞子沟组(P2dn):变质长石砂岩、变质粉砂岩夹千枚岩、板岩、火山岩。北东-南西向断续分布于预测区西南部的杏山至大劳山一线。杨岗组(P3y):英安岩、流纹岩及火山碎屑岩,夹粉砂岩、砂岩、泥岩。分布于预测区中东部连珠山至杨岗镇一带。

新近系富锦组(N1-2f): 砂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夹玄武岩及褐煤层。分布于预测区南部地势较低地带。船底山组玄武岩(N2cβ):岩性橄榄玄武岩、辉石玄武岩、气孔杏仁玄武岩、玄武碎屑岩。大面积分布于预测区东北部棺材山、西南部八家子前山及西北部,其他地区见零星出露。

2. 侵入岩

侵入岩比较发育,且以中酸性侵入岩为主。时代主要为古元古代、晚寒武世、晚奥陶世、中晚二叠世、早侏罗世—晚三叠世、晚白垩世。主要分布于预测区的西北部、中部及西南部。

晚寒武世花岗岩(∈3γ):以岩株状产出,主要分布于预测区的中部,南北向带状展布。

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辉长岩(∈3O1ν):零星分布于预测区东南部兴凯湖乡西北。二长花岗岩(∈3O1ηγ):主要以岩基状产出,主要分布于预测工作区东南部杨木乡—柳毛乡—蜂蜜山一带。

中晚二叠世二长花岗岩(P2-3ηγ):呈岩基及岩株状产出,分布于预测区中部,呈带状近东向展布,见于黑台至刁龙河一带。正长花岗岩(P2-3ξγ):岩株状产出,呈带状,东西向分布于八五一一农场至杨岗镇一带。

早侏罗世—晚三叠世细粒(石英)闪长岩(T3J1δo):以岩基及岩株状产出,分布于预测区西南部,主要岩体呈北东-南西向展布。中细粒闪长花岗岩(T3J1δγ):呈岩株状产出,仅见于预测区中部大架山附近。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T3J1ηγ):产状以岩株状为主,个别为岩基,主要分布于预测区中部、西南部,北部仅见零星出露。中部分布于大架山—梨树岗—东大顶子山一带,西南部分布于中俄边界附近的老虎山—大劳山一带。细粒碱性花岗岩(T3J1αγ):呈小岩株状产出,平面形态椭圆形,直径一般2km,个别5km。零星分布于预测区的中西部及西南部。

白垩纪闪长玢岩(K1δμ):呈小岩株状,分布于预测区的东北部。花岗斑岩(K1γπ):呈小岩株状,零星分布于预测区的东部。二长花岗岩(K1ηγ):呈小岩株状,零星分布于预测区的东北部。花岗闪长斑岩(K2γδπ):呈岩株状产出,平面形态多为椭圆状,直径多在5km以下。主要分布于预测区的中北部。

3. 矿产

该矿区其他矿产包括煤炭、石墨、硅线石、钾长石、大理岩、黄金、铜、铁、铂、钯、镍、锌。岩石的主要蚀变有硅化、石英岩化。

4. 遥感解译线、环形构造分布特点

预测区遥感解译线要素共解译出线要素84条,均为遥感断层要素,其中大型断裂1条、中型断裂10条、小型断裂73条,环要素3处。

(1) 大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大型断裂1条,为敦密断裂一段,断裂由邻区延入,呈北东向,区内长135km。它由平行的两条逆断裂组成,地形中间低洼为河谷两侧高凸,形成槽形谷,遥感图像为浅黄色条带,易识别。它是佳木斯地块(Ar3—P2)界线。

(2) 中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中型断裂10条,其中北东向断裂1条、北西向断裂5条、东西向断裂2条、北东东向断裂2条。各方位断裂主要特征如下。

凤凰山断裂:沿仙胡塘山—西大翁山一线发育,呈北东向,波状断续延伸,区内长24.5km,延入邻幅。沿线见地形变缓点、汇流点、伏流点等。断裂北侧地质体为平阳镇组(P1p)、罗圈站组(T3l);南侧为平阳镇组(P1p)、洞子沟组(P2dn)等地层。断裂为压扭性,中生代以后形成。

曙光林场断裂:断裂沿永安镇—曙光林场一线发育,呈北西向。沿线见线形河谷、河流急拐点等。断裂北侧地质体为东山组(K1ds)、穆棱组(K1m)、城子河组(K1c)、二长花岗岩(T3J1ηγ)等地质体。断裂属压扭性,中生代以后形成。

鸡东县断裂:沿麻山区—鸡东县一线分布,(平麻断裂一部分)。呈东西向波状断续延伸,区内长45km。断裂北侧地层为穆棱组(K1m)、猴石沟组(K1h),南侧为花岗岩(∈3γ)、麻山群(Ar3M)地层。断裂为压扭性,区域上位于鸡西煤盆地南界。

(3) 小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小型断裂73条,其中北东向断裂39条、北西向断裂28条、东西向断裂3条、南北向断裂3条。区内小型断裂均为主干断裂的次级断裂构造。

(4) 环要素。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圈定出环形构造3处(H304、H305、H306),均为船底山组玄武岩(N2cβ)台地上火山口,都属新生代火山岩中火山口。

5. 圈定依据

磷矿分布在敦密断裂北侧麻山群(Ar3M)地层中,该地层受敦密断裂旁侧东西向断裂所控制,呈残留体状东西向分布;解译认为该地段应是磷矿成矿远景地段。

区内西麻山组地层呈东西向条带状分布,见有多处石墨矿点,有望扩大远景。有东西向线性构造,控制含矿地层的产出。

东海萤石矿与新太古界余庆组的大理岩、云母石英片岩等和区内最晚期的脉岩燕山期安山玢岩、流纹斑岩及石英脉的活动有关。矿体产状与地层一致,总体走向为东西向。成因类型为层控热液交代型。

三十、穆棱市金矿预测区

预测区经纬度范围:130°16'04″E—130°38'45″E;45°12'43″N—44°51'47″N。

面积:1108.5km2

1. 地层

预测区内地层主要有新太古界地层、中元古界地层、中生界地层和新生界地层。

新太古界麻山群(Ar3M):分布在预测区北部,变质程度以角闪岩相为主,局部达麻粒岩相,花岗岩化作用强烈,为一套具孔兹岩特点的片麻岩-麻粒岩建造。

中元古界黑龙江群(Pt2HL):主要分布在预测区南部,包括苇子沟岩片(Pt2w),岩性为含石榴白云母石英片岩、钠长片岩、绿泥阳起片岩夹角闪片岩、石英片岩,磨刀石岩片(Pt2m),岩性为绿泥片岩、钠长片岩、石英片岩、蓝闪石绿泥绿帘片岩。

中生界地层:白垩系地层分布在预测区中部,西、南部有少量分布,主要有如下几种。城子河组(K1c):河流-湖沼相含煤碎屑沉积,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夹工业煤层,底部为砾岩。穆棱组(K1m):河流-湖沼相含煤碎屑沉积,混合砂岩、粉砂岩、泥岩、煤层。猴石沟组(K1h):河-湖相碎屑沉积,长石石英砂岩、硬砂岩、粉砂岩、泥岩夹煤层。松木河组(K1-2s):为陆相安山-流纹质火山岩建造,多不整合于猴石沟组之上,安山岩、英安岩、玄武安山岩、火山集块岩、流纹岩。

新生界地层:分布在预测区西部,古近系古—渐新统虎林组(E1-3h):河流-湖沼相碎屑岩夹玄武岩组合,含砾砂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夹玄武岩及褐煤、油页岩。上新统船底山组(N2cβ):气孔橄榄玄武岩。

火山岩:在预测区内主要是中生代早白垩世喷出的松木河组(K1-2s)中酸性火山岩;新生代船底山组(N2cβ)大陆拉斑玄武岩。

2. 侵入岩

晚寒武世花岗闪长岩(∈3γδ)、二长花岗岩(∈3ηγ)分布在预测区中部—西南部,呈岩基状;中晚二叠世二长花岗岩(P2-3ηγ)分布在预测区东北部,花岗闪长岩(P2-3γδ)分布在预测区西北—西南部、中东部,呈岩基状;中生代三叠—侏罗纪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T3J1ηγ)零星分布在预测区南部,呈岩株状。

3. 遥感解译线、环形构造分布特点

预测区遥感解译线要素共解译线出线要素144条,均为遥感断层要素,其中大型断裂3条、中型断裂43条、小型断裂98条,环要素27处。

(1) 大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大型断裂3条,为牡丹江断裂(带)、敦密断裂、大罗密-长汀断裂。

牡丹江断裂断裂:沿牡丹江河谷发育,呈南北向,由邻区延入,区内长130km。断裂以依兰为界呈南北两段,北段沿莲江口—鹤立—梧桐河—北沟林场一线展布,分属于嘉荫盆地、鹤岗盆地西部边界。断裂受伊-舒断裂影响,沿其北移30km左右。断裂两侧地质体以嘉荫盆地为例,西侧为山地,影像呈浅绿色,具小细格纹形、平行状水网,岩体为二长花岗岩(T3J1ηγ、C2ηγ);东侧为平原,呈黑绿色调,具条带状纹形,地形平坦,地质体为宁远村组(K1n)、淘淇河组(K1t)、孙吴组(N1-2s)等地层,断裂为隆起与凹陷界线。断裂南段沿牡丹江河谷延伸,总体呈南北向。牡丹江河谷为山区河谷,属深切曲流型,形态多呈“V”形峡谷,见直线谷、直拐谷、弧型弯曲谷等。河谷时宽时窄、延伸很长;河岸见陡崖、陡坎、三角面、阶地等,水网多格状、角状。影像总体特征是:东侧为黄绿色细条块纹形、间或有南北向条带;西侧为暗绿或浅绿色调,呈斑块粗条块纹形。断裂东、西两侧有明显的差异。

敦密断裂:由邻区延入,呈北东向波状延伸,区内长约220km。在遥感图像上断裂在鸡东—杨岗镇段沿穆棱河河谷发育;杨岗镇—迎春段沿虎林河河谷延伸,其影像特征为浅蓝色、深紫色条带。沿线见线形河谷、格状水网、倒勾河、河流直拐点等,标志明显。鸡东—下城子—敦化一段沿线由船底山组(N2cβ)玄武岩呈线形覆盖、为隐伏断裂。

大罗密-长汀断裂:呈北北东向断续延伸,见于区内西北角,区内长约80km。断裂北段沿大罗密河谷、大秃顶子山西侧河谷、红旗林场一工段南北向河谷发育;南段沿洞口子—西北岔、二道海浪河上游段发育。影像特点为线形河谷、河流直拐点、具丰字形水网、紫红色线形条带等。

(2) 中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中型断裂43条,其中北东向断裂18条、北西向断裂14条、北东东向断裂1条、北北西向断裂1条、北西西向断裂3条、东西向断裂2条、南北向断裂2条、北北东向断裂2条。各方位主要断裂特征如下。

牛心山断裂:沿河谷发育,呈北东向波状延伸,区内长57.7km,见河流直拐点、线形河谷、格状水网。断裂东侧地质体为花岗闪长岩(T3J1γδ);西侧为船底山组(N2cβ)地层覆盖,该断裂为压性,系一山前断裂构造。

石河断裂:断裂沿石河河谷发育,呈北西向波状延伸,区内长40km。见山鞍部、河流急拐点、线形河谷。断裂南侧地质体为花岗闪长岩(T3J1γδ)、二长花岗岩(T3J1ηγ);北侧为正长花岗岩(K1ξγ)、花岗闪长岩(T3J1γδ)、该断裂为压扭性,中生代以后形成。

鸡东县断裂:沿河谷发育,呈东西向波状延伸,区内长65.9km。见串珠状小山峰、地形陡变、线形河谷。断裂北侧地质体为穆棱组(K1m)、猴石沟组(K1h);南侧地质体为花岗岩(∈3γ)、麻山群(Ar3M)地层。

渤海镇断裂:沿河谷发育,呈南北向波状延伸,区内长30km。见线形河谷、河流急拐点。断裂切割了海浪组(K2hl)地层,该断裂为压扭性,中生代以后形成。

(3) 小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小型断裂98条,其中北东向断裂44条、北西向断裂36条、南北向断裂8条、东西向断裂10条。小型断裂多为主干断裂的次级构造,在雷锋沟地区为砂金遗迹赋存场所。

(4) 环要素。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圈定出环形构造27处,其中属火山口引起的环形构造5处、火山机构引起的环形2处、火山岩引起的环形2处、断裂构造引起的环形1处、褶皱构造引起的环形1处、中生代花岗岩引起的环形7处、古生代花岗岩引起的环形4处、闪长岩体引起的环形构造4处、性质不明环形构造1处。

环形构造多分布在敦密断裂两侧,呈北东向展布;单个的环形一般在断裂交汇、末端或一侧出现。

三十一、海林市-宁安市银矿、钼矿预测区

预测区经纬度范围:129°10'43″E—129°34'42″E;44°14'32″N—44°39'29″N。

面积:1417.82km2

矿区处于翠宏山-玉泉晚印支期花岗岩带上。

1. 地层

矿区内仅沿沟谷分布有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堆积物,无老地层出露,绝大部分为侵入岩所占据。

2. 构造

区域性的北北东向北关-平安-鹿鸣-伊林压扭性断裂,在工作区西侧31勘探线附近通过,地貌上为沟谷,被第四系冲-洪积物覆盖。在区内见北北东向、北北西向、北西西向的次级断裂构造发育,并形成相互交切的构造-裂隙网,为含矿热液运移和矿质聚集提供了有力的构造条件。现将目前已发现的3条主要断裂分述如下。

北北东向压扭性断裂:呈北北东(27°)方向,斜贯矿区,在12线附近出露,与区域性北关-平安-鹿鸣-伊林压扭性断裂大致平行分布,属次级断裂构造。长度大于1000m,被后期断裂分割成两段。

北西西向张扭性断裂:呈北西西(280°~290°)向,出露在工作区中部,长度大于1000m,倾向北北东,倾角60°~65°。它是以破碎角砾同碎屑泥质物相混杂的松散破碎带为主要特征,属张扭性断裂。

北北西向张扭性断裂:为钻孔控制,地表未见出露。倾向85°,倾角30°~37°,在深部ZK0315(119.4~128.5m处)等处见破碎带。

3. 侵入岩

矿区侵入岩在区域上呈岩基产出,属印支期西北河岩体一部分。可划分出二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和花岗斑岩3种岩石类型。其中二长花岗岩出露面积最大,为矿区主要围岩。

(1) 二长花岗岩(ηγ)。出露面积3.36km2,占矿区面积的70%,该岩体为矿区主要容矿岩体。岩性为中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由钾长石(30%~40%)、斜长石(20%~40%)、石英(20%~30%)、黑云母(1%~3%)和少量角闪石组成。副矿物有磷灰石、锆石、褐帘石、榍石等。

(2) 黑云母花岗岩(βγ)。见于矿区的北部和东南隅,出路面积约0.64km2,占矿区面积的13%。该岩体与二长花岗岩在区域上呈相变关系。岩性为中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由钾长石(20%~30%)、斜长石(30%±)、石英(30%±)、黑云母(5%±)及少量角闪石组成。副矿物有磷灰石、锆石、榍石等。

(3) 花岗斑岩(γπ)。主要见于矿区东部,零散的出露于中部和西南部。出露面积为0.84km2,占矿区面积的17%。呈脉状分布在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中,是晚期的产物。

矿区东部花岗斑岩呈大脉状,形态不规则,具分支复合,总体上呈北北西向分布并向东突的弧形。脉长大于2200m,南北两段延出矿区外。最大宽度500m,一般100m以上,大脉明显受北北西向、北东向断裂及其交汇部位控制。

矿区除大脉花岗斑岩外,其他花岗岩脉多呈北东向分布,在1号矿体北地表断续出露的不规则脉状或透镜状,长300~700m,宽30~80m。

花岗斑岩呈斑状结构,斑晶占25%±,主要由他形条纹状长石和石英组成,次为半自形板状具聚片双晶的更长石,部分斑晶聚合在一起形成聚合斑晶,斑晶大小为0.3~1.4mm;基质占75%,由他形粒状条纹长石、石英,半自形板状的酸性斜长石及少量的自形片状白云母组成。基质颗粒大小为0.05~0.2mm。地表大面积花岗斑岩体内发育有矿化,但只处在硅化绢云母化花岗斑岩地段见矿化,因此它侵位于成矿之前。

4. 遥感解译线、环形构造分布特点

预测区遥感解译线要素共解译出线要素136条,均为遥感断层要素,其中大型断裂3条、中型断裂48条、小型断裂85条,环要素17处。

(1) 大型断裂。本区解译出大型断裂3条,为塔西林口断裂、牡丹江断裂、大罗密-长汀断裂。

塔西林口断裂:断裂由邻幅延入,呈北西向波状延伸,区内长75km。断裂沿林口—铁力一线山间河谷绵延伸展,其形态呈深切曲流型即“V”形峡谷,直线、弯型谷交替出现,河谷两侧常见倒勾河、格状水网、河流急拐点、断层三角面、泉眼等。铁力县以西段为丘陵平原区,断裂表现为断续的北西向河谷,时隐时现、影像较隐晦,常见河流汇集点、拐点等。

牡丹江断裂:牡丹江河谷为山区河谷,属深切曲流型,形态多呈“V”形峡谷,见直线谷、直拐谷、弧型弯曲谷等。河谷时宽时窄、延伸很长;河岸见陡崖、陡坎、三角面、阶地等,水网多格状、角状。

大罗密-长汀断裂:影像特点为线形河谷、河流直拐点、具丰字形水网、紫红色线形条带等。断裂西侧地质体为由北往南,二长花岗岩(T3J1ηγ)、花岗闪长岩(T3J1ηδ)等;东侧为花岗闪长岩(P2-3γδ)、土门岭组(P2t)、新兴组(Pt31x)等地层,局部有冷山组(T3ln)地层覆盖。

(2) 中型断裂。预测区解译出中型断裂构造48条,其中北东向断裂22条、北西向断裂24条、东西向断裂1条、南北向断裂1条,各方向主要断裂特征如下。

松花江中游断裂:线形河谷,见河流急拐点。断裂被低漫滩(Qh)堆积物覆盖,为一隐伏断裂。

泥沙河断裂:线形河谷,见河流急拐点。断裂两侧地质体为二长花岗岩(T3J1ηγ)。

勃海镇断裂:线形河谷,见河流急拐点。断裂两侧地质体为海浪组(K2hl)地层。

秃顶子断裂:线形河谷,地形变缓点。断裂西侧地质体为冷山组、新兴组(Pt31x)地层;东侧地质体为花岗闪长岩(T3J1γδ)、二长花岗岩(T3J1ηγ)、正长花岗岩(T3J1ξγ)。

(3) 小型断裂。预测区解译出小型断裂构造85条,其中北东向断裂42条、北西向断裂34条、南北向断裂3条、东西向断裂6条。区内小型断裂均为主干断裂的次级断裂,控制区内水网分布格局。

(4) 环要素。预测区解译圈定出环形构造17处,其中中生代花岗岩引起的环形构造5处、古生代花岗岩引起的环形构造1处、褶皱与断裂构造引起的环形构造3处、闪长岩体引起的环形构造1处、火山机构引起的环形6处、成因不明环形构造1处,环形构造发育在大断裂两侧,受次级断裂构造所控制。

5. 圈定依据

区内有1处磨石山钼矿点,产在印支期碱长花岗岩(T3J1γ)体中。岩体为岩株产状,与钼矿化有关。该区地质特征与鹿鸣矿床相似,有望找到类似矿床。

三十二、穆棱市-东宁县金、银、钼、铅、锌矿预测区

预测区经纬度范围:130°20'35″E—130°38'21″E;44°12'43″N—44°23'09″N。

面积:428.68km2

本区位于吉黑成矿省延边Au、Fe、多金属成矿带,区内地层发育、岩浆活动强烈、构造发育。

1. 地层

新太古界麻山群(Ar3M):零星分布在预测区东北角,岩性为麻粒岩、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古元古界尔站岩群(Pt1E):分布在预测区南西部,面积很小,零星分布,岩性为灰白色含磷灰石白云母石英片岩、黄绿色绿泥石片岩、黑云斜长变粒岩、灰白色大理岩,局部为片麻岩。

中元古界杨木岩片(Pt2y):主要分布在预测区中部,“52”和“104”异常周围,岩性为二云石英片岩、黑云钠长片岩、角闪片岩等。中元古界磨刀石岩片(Pt2m):零星分布在预测区西部穆棱河两岸,主要岩性为绿泥片岩、钠长片岩、石英片岩、蓝闪石绿泥绿帘片岩。

中奥陶统砍椽沟岩片(O2k):零星分布在穆棱河西岸,岩性为片岩、变粒岩。

二叠系双桥子组(P1s)、平阳镇组(P1p)、洞子沟组(P2dn)、杨岗组(P3T1y):主要分布在预测区东北角,白石砬子山—杏山一带,岩性主要为绢云千枚岩、板岩、砂岩及少量火山岩。

上三叠统罗圈站组(T3l):分布在金厂南北一带,岩性为安山岩、中酸性含角砾凝灰岩、凝灰砂岩等。

下侏罗统绥芬河组(J1s):分布在绥芬河市附近,岩性主要为中基性熔岩、凝灰岩、中酸性含角砾凝灰岩、角砾岩等。

白垩系猴石沟组(K1h)、东山组(K1ds)、松木河组(K1-2s)、海浪组(K2hl):全区均有零星分布,主要分布在马桥河镇周围,主要岩性为中酸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珍珠岩、凝灰岩、凝灰质页岩、砂岩等。

2. 侵入岩

该工作区有晋宁期花岗闪长岩(Pt2γδ)、蛇纹岩(Pt2φ),加里东期花岗岩(∈3γ),印支期中粒中粗粒二长花岗岩(T2J1ηγ)、中粒正长花岗岩(T3J1ξγ)、中细粒花岗闪长岩(T3J1γδ)、石英(二长)闪长岩(T3J1δο)、蚀变中细粒辉长岩,燕山期中细粒正长花岗岩(J3ξγ)、花岗斑岩(K1γπ)、细粒石英正长岩(K1ξο)。另外还有脉岩:主要为石英闪长岩脉(δο)、闪长岩脉(δ)、花岗斑岩脉(γπ)、辉绿玢岩脉(βμ)等。

3. 矿产

本区构造以断裂为主,大致可分为3组:NE向、NW向、SN向,SN向切割了NE向,又被NW向所切割。本区分布有古老地层,又多次被侵入岩侵入,极易形成金等矿产。

预测工作区内共圈出金矿物异常17处,其中Ⅰ级异常4处、Ⅱ级异常1处、Ⅲ级异常12处。预测工作区内金矿物异常5处,其中Ⅰ级异常1处、Ⅱ级异常1处、Ⅲ级异常3处。异常分布于Ⅲ-53:佳木斯-兴凯(地块) Fe、Au、Ag、W、Cu、Ni、Pt、Pd、Pb、Zn、Mo、P、石墨、矽线石成矿带(Ar3、Pt1、Pt1e、Pt2y)内,应以岩浆型、层控内生型金矿为找矿方向。目前已在区内发现东宁县金厂中型岩金矿及金厂半截沟、大甸子、九佛沟、闹枝沟南、天山等一批岩金矿点、矿化点、岩金重砂异常找矿线索,是岩金成矿有利地段。

4. 遥感解译线、环形构造分布特点

预测区遥感解译线要素共解译出线要素53条,均为遥感断层要素,其中大型断裂1条、中型断裂7条、小型断裂45条,环要素12处。

(1) 大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内解译出大型断裂1条,为敦密断裂(带)。

敦密断裂(带):该断裂沿测区西部边界北东方向通过,区内长225km。沿断裂有船底山组玄武岩(N2cβ)呈线形覆盖,为一隐伏断裂。断裂为佳木斯地块与兴凯地块界线,其影像特征为浅蓝、深紫色条带。沿线见线形河谷、格状水网、倒勾河、河流直拐点等,标志明显。鸡东—下城子—敦化一段沿线由船底山组玄武岩(N2cβ)呈线形覆盖,为隐伏断裂。断裂由两条平行的高角度逆断层组成,并相向对冲,两侧抬升、中间下降,为一逆地堑式断裂。断裂两侧岩石破碎、片理化明显。

(2) 中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中型断裂7条,其中北东向5条、北北东向1条、北北西向断裂1条。主要断裂构造特征如下。

牛心山断裂:呈北东向波状延伸,区内长57.7km。见线形河谷、河流急拐点、格状水网,断裂两侧影像差异明显。断裂东侧为花岗闪长岩(T3J1γδ),西侧为船底山组玄武岩(N2cβ)。在断裂东北端见环形构造,中段南侧有环形构造。

荒草沟断裂:呈北北东向弧形延伸,区内长35.00km。见线形河谷、河流急拐点、丰字形水网、山鞍部等。断裂东侧地质体为二长花岗岩(T3J1ηγ)、杨木岩组(Pt2y);西侧地质体为杨木岩组(Pt2y)、正长花岗岩(T3J1ξγ)等,为压扭性断裂。

黄金河断裂:呈北北西向弧形延伸,区内长33.4km,见线形河谷、河流急拐点、格状水网。断裂切割了二长花岗岩(T3J1ηγ)、花岗闪长岩(T3J1γδ)。

(3) 小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内解译出45条小型断裂,其中北东向断裂21条、北西向断裂18条、东西向断裂4条、南北向断裂2条。区内小型断裂分布密度稀疏,规律性不明显。唯独在矿区南北向断裂、北北西向断裂、北东东向断裂、北东向断裂发育并相互交汇,形成格状构造,这与矿区内描述的“米”字形断裂构造体系相吻合。

(4) 环要素。本预测工作区内解译圈定出环形构造10处,按成因划分,属中生代花岗岩5处、属褶皱1处、属闪长岩1处、属火山岩2处、成因不明1处。以上环形构造主要发育在区域性断裂构造一侧或端点、或小断裂密集之处及交汇之处。环形构造附近见有砂金探采遗迹出露。

5. 圈定依据

金矿与次火山岩、花岗斑岩有关,矿体位于南北向断裂与其他方位断裂交汇处(大致呈“米”字形构造);区内各方位断裂比较发育,相互交汇,局部形成网格状,断裂与金成矿关系密切;多处沟谷中砂金采金遗迹分布。

区内见1处火山岩形成的环形构造、1处由闪长岩体形成的环形构造;多处沟谷中砂金采金遗迹分布,有的遗迹可溯源寻找原生金矿;北东向断裂构造发育,并与环形构造关系密切。

区内见通沟岭银铜铅矿化点1处。围岩为上三叠统罗圈站组安山岩、英安质凝灰熔岩。区内构成火山盆地,呈北东向。成矿条件与九佛沟矿区近似,处在同构造带上,找同类矿床有意义。

三十三、宁安市钼矿、银矿预测区

预测区经纬度范围:128°35'30″E—128°49'00″E;44°05'22.91″N—43°56'00″N。

面积:313.2km2

1. 地层

泥盆系小北湖组(D1-2x)、歪鼻子组(D3w),分布预测区中部,224号异常西部,主要岩性为片理化酸性、中酸性熔岩、凝灰岩、绢云板岩等。

上二叠统土门岭组(P2t):预测区东部平顶山附近有零星分布,主要岩性为砂岩、粉砂质绢云板岩等。

上三叠统冷山组(T3ln):零星分布在镜泊湖附近,主要岩性为安山岩,酸性、中酸性火山岩含角砾凝灰岩。

上白垩统海浪组(K2hl):分布在预测区东部,主要岩性为泥岩、砂岩等。

2. 侵入岩

侵入岩有晋宁 张广才岭期二长花岗岩(Pt2ηγ)、石英闪长岩(Pt2δο)、花岗闪长岩(Pt2γδ),华力西期中粒二长花岗岩(C1ηγ)、中细粒石英闪长岩(C1δο)、中细粒花岗闪长岩(C1γδ),印支期蚀变中细粒辉长岩(T3J1υ)、中粒、粗中粒二长花岗岩(T2J1ηγ)、中细粒正长花岗岩(J3ξγ)。

3. 矿产

区内构造主要为断裂构造,断裂的两组NEE向和NNW向,NNW向切割了NEE向断裂。

区内分布着老地层和侵入岩,有利于形成金矿,并且已发现了金矿点及矿化点、岩金重砂异常若干处,是岩金成矿有利地段。异常分布于侏罗晚期正长花岗岩出露区,附近有宁安市英城子岩金(银)矿。

4. 遥感解译线、环形构造分布特点

预测区遥感解译线要素共解译线出线要素33条,均为遥感断层要素,其中大型断裂1条、中型断裂6条、小型断裂26条,环要素6处。

(1) 大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大型断裂1条,为敦密断裂(带)。

敦密断裂(带):由邻区延入,呈北东向延伸,沿本区东界通过,区内长20km。为佳木斯与兴凯地块界线。断裂由两条平行的高角度逆断层组成,并相向对冲,两侧抬升、中间下降,为一逆地堑式断裂。断裂两侧岩石破碎、片理化明显。

(2) 中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中型断裂6条,其中北东向断裂1条、北西向断裂2条、北西西向断裂2条、南北向断裂1条,各方位主要断裂特征如下。

勃海镇断裂:沿爬犁沟村—北安水库一线发育,呈南北向波状延伸,区内长31.7km,见线形河谷、河流直拐点。断裂切割了海浪组(K2hl)地层。断裂属压扭性,中生代以后形成。

三道亮子断裂:断裂沿哈达村—西安村一线发育,呈北西西向波状延伸,区内长46.0km。见线形沟谷、河流直拐点、断裂三角面。断裂由镜泊湖晚期玄武岩所覆盖,为一隐伏断裂构造。

(3) 小型断裂。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出小型断裂26条,其中北东向12条、北西向断裂8条、南北向断裂1条、东西向断裂5条。小断裂中东西向断裂与矿区韧性剪切带方位一致,是区内主要控矿构造,矿区所有矿体均在金、银矿化糜棱岩带内,其产状严格受糜棱岩带控制,矿体产状走向多在50°~60°之间、倾向在330°~350°。北东和北西向断裂为南北向构造体系两组剪切共轭断裂,在地表呈格子状分布,多为成矿后形成。

(4) 环要素。本预测工作区解译圈定环形构造6处,均为镜泊湖晚期玄武岩中发育的火山口,火口沿北东向断裂带分布。

5. 圈定依据

区内有1处磨石山钼矿点,产在印支期碱长花岗岩(T3J1κγ)体中。岩体为岩株产状,与钼矿化有关。该区地质特征与鹿鸣矿床相似,有望找到类似矿床。

银矿赋存在敦密断裂旁侧的侏罗纪花岗岩、酸性火山碎屑岩、二长花岗岩体中韧性剪切带内,并伴有强烈的硅化、绢云母化,总体走向60°~80°。

区内东西、北西向断裂构造发育,其中东西向断裂与区域褶皱轴向、韧性剪切带构造方向一致,为主要控矿构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