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工作简介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工作简介

时间:2022-1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采用遥感等先进理论和技术,以最新的遥感数据为基础,充分收集近年来新取得的地质资料和矿产信息,研究区域成矿规律和矿致异常特征,研究主要蚀变矿化类型的遥感异常特征,在此基础上,优选找矿靶区并择优进行踏勘性检查。工作区为黑龙江省行政管辖区域。全省铁路营运里程5121km,居全国之冠。水运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和对俄贸易的主要窗口及重要通道。黑龙江省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

采用遥感等先进理论和技术,以最新的遥感数据为基础,充分收集近年来新取得的地质资料和矿产信息,研究区域成矿规律和矿致异常特征,研究主要蚀变矿化类型的遥感异常特征,在此基础上,优选找矿靶区并择优进行踏勘性检查。

选用合适的遥感数据,对全省主要构造格架进行解译推断;选取合适的波段组合,研究主要蚀变矿化类型的遥感异常特征,通过踏勘性检查,建立主要蚀变矿化类型解译标志;研究遥感异常的分布规律和特征,优选找矿靶区。

在以往成矿规律研究和资源潜力评价的基础上,充分收集近年来取得的地质资料和矿产信息,结合新的成矿理论和找矿成果,研究全省主要金属矿产成矿规律和成矿条件,优选找矿靶区。

一、工作区地理位置及范围

工作区为黑龙江省行政管辖区域。黑龙江省地处中国东北部,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西起121°11',东至135°05',南起43°25',北至53°33',境内南北相距1120km,东西相距930km(图1-1)。北、东部与俄罗斯为界(边境长3200km),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全省土地总面积47.3万km2(含加格达奇和松岭区),居全国第六位。

全省共划12个地级市、1个地区、18个县级市、46个县、1个自治县、64个市辖区。省会哈尔滨,是我国东北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哈尔滨市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

二、交通概况

黑龙江省内交通便利,交通运输方式包括铁路、公路、水路及航空4种方式。

图1-1 黑龙江省交通位置图

1. 铁路

黑龙江省是我国修建铁路最早的省份之一,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干。全省铁路26条,干支线以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4个经济中心城市为轴心向四周辐射,并通过国际干线和国内干线外接俄罗斯、朝鲜,内连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其中,通过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口岸和位居第三位的绥芬河口岸,分别与俄罗斯后贝加尔铁路和远东铁路接轨,牡(丹江)图(们)铁路与朝鲜相通。京哈、拉滨、平齐、通让、牡图5条铁路干线与全国铁路相接。全省铁路营运里程5121km,居全国之冠。

2. 公路

黑龙江省域范围内共有国道10条,总里程5001km;省道30条,8173km;县道235条, 8488km。区域内公路网络形成了以哈尔滨为中心,沿哈尔滨至齐齐哈尔、哈尔滨至佳木斯(同江)、哈尔滨至牡丹江(绥芬河)、哈尔滨至伊春(嘉荫)、哈尔滨至黑河经济轴带呈辐射状分布。

大兴安岭行政公署所在地加格达奇区外,地市区域中心城市与省会哈尔滨市全部实现了二级以上沥青(水泥)路相贯通。全省65个县(市)中,51个县(市)实现了二级以上沥青(水泥)路相贯通。

3. 水路

水运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和对俄贸易的主要窗口及重要通道。黑龙江水系是我国主要通航的三大水系之一,主要通航河流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及额尔古纳河、第二松花江和兴凯湖、镜泊湖等,总通航里程7667km。其中,松花江航线是黑龙江省水运干线,每年5~11月通航;黑龙江航线位于中国最北部,在同江和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伯力)与松花江和乌苏里江相接;乌苏里江航线为中俄界河航线,冬季封航。目前水运航线有25个国家一类口岸和9个边境互市贸易区,可沟通我国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自治区三省区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共青城等大中城市。江海联运通过黑龙江下游(俄罗斯境内)出海可直达日本、韩国等国和我国东南沿海港口。

三、自然地理概况

1. 地貌特征

黑龙江省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西北部、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部和西南部低(图1-2),主要是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域构成。西北部为北东-南西走向的大兴安岭山地,山体形态浑圆,一般海拔在1000m左右,沟谷中沼泽发育,地下有永久冻土层,土壤层发育不完全,分布不连续,物理风化作用占主导地位。北部为北西-南东走向的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山地为北东-南西走向的张广才岭、完达山、老爷岭山区,海拔600~1000m,山势低缓,老爷岭地区较高,切割深度相对较大。沟谷中亦有沼泽发育,土壤层发育较完全,分布较连续,水系沉积物分选性较好,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均表现出相当的强度。西南部是松嫩平原。山地海拔高度在500~1400m之间,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4.7%;丘陵海拔高度在200~500m之间,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5.8%;平原海拔高度在50~200m之间,呈波状起伏形态,相对高度在50~100m之间,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7%,水面及其他占2.5%。

2. 气候概况

全省气候类型属寒温带—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湿热短暂,西北端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全年平均气温-6~4℃,1月-32~17℃,7月16~23℃,西北部气温最低。全年无霜期90~120天,年平均降水量250~700mm,集中在6~8月。

图1-2 黑龙江省地势图

3. 土地覆被特征

黑龙江省山区、半山区植被发育,生长着茂盛的森林,主要以松树、桦树、杨树、柳树为主,北部主要为针叶林,东、南部主要为阔叶林,呈现出地带性分布的特点。林下为茂密的灌木和草本植物,沟谷中沼泽发育,水系沉积物和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高。

黑龙江省处于高纬度地区,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一年中土壤冻结达几个月之久,北部有永久冻土层,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使有机质大量积累,影响着土壤的性质。在土壤的发育时间上,黑龙江省大多数森林沼泽区,尤其是大兴安岭地区,土壤多处于幼年发育阶段,土壤层很薄,有机质在表层积累,化学-生物风化作用与淋溶作用很弱,剖面风化为A层和C层,缺少B层或B层不发育,土壤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母质的特征。

东部小兴安岭和完达山区多属于成熟阶段的土壤,B层较为发育,易风化的矿物质分解较完全,土壤各层位发育。此外,局部地区发育有潜育层,主要出现在沟谷、缓坡等水流不畅的环境中。一些地区还发育有灰化层,主要出现于针叶林植被地区,土壤层上部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淋失,只有极耐酸的Si O2残留在上部,形成一个强酸性的灰白色淋溶层。

综上所述,黑龙江省自然景观的突出特征是,气候寒冷,地表植被发育,沟谷中强烈沼泽化,土壤分布不连续,永久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发育,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各地差异较大,不同地区的地球化学景观差别较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