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别让手足变仇人

别让手足变仇人

时间:2022-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若不是一些大臣的竭力反对,曹植早已被立为太子了。有一次,曹操欲派曹植带兵出征。曹植与曹丕的斗争,曹丕是胜利者,他最终继承了魏王位。按理说曹丕的地位和权力已基本巩固,可他忌恨曹植的念头没有改变。其实,曹植并未犯下什么大罪,只是有人告发他经常喝酒骂人,还把曹丕派出的使者扣押起来,却并没有招兵买马,阴谋反叛的迹象和征兆。这算不上犯罪,杀之怕众人不服。
别让手足变仇人_你就是不懂包容:换位思考,路越走越宽

俗话说得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血浓于水,兄弟之间应该互相谦让,见利不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太多的兄弟父子经住了困境磨难的考验,却经不住利益的烦扰,让亲情在金钱利益面前黯然失色、反目成仇。其实,只要兄弟之间见利不争,相互包容一点,就能构造亲密的兄弟关系。

兄弟之间的关系是至亲的关系,何必为了那一小点利益而苦苦相争,伤了兄弟之情呢?兄弟之间关系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家庭和睦与否,不要让利益成为家庭中不和谐的音符。转念想一下,有什么比亲情更为重要的?金钱固然可以买来很多东西,却买不到亲情。

曹植有句话,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他的人生,就是一幕兄弟相残的悲剧。在曹植十几岁的时候,曹操看到曹植的文章就很有点儿怀疑,认为是曹植请人代写的,而曹植请父亲当面测试,经过几番面试,曹植的确“出口成文,下笔成章”。若不是一些大臣的竭力反对,曹植早已被立为太子了。于是,曹丕与其弟曹植的斗争也就这样开始了。

有一次,曹操欲派曹植带兵出征。带兵出征是掌握军权的象征,是曹操重点培养的征兆,曹丕得到消息,当然很为恼火,怎么办呢?曹丕想得一个毒计,事先带着好酒好菜,跟曹植一起喝酒,灌得曹植酩町大醉。曹操派人来传曹植,连催几次,曹植仍昏睡不醒,曹操一气之下取消了让曹植带兵的决定。

曹植与曹丕的斗争,曹丕是胜利者,他最终继承了魏王位。按理说曹丕的地位和权力已基本巩固,可他忌恨曹植的念头没有改变。

其实,曹植并未犯下什么大罪,只是有人告发他经常喝酒骂人,还把曹丕派出的使者扣押起来,却并没有招兵买马,阴谋反叛的迹象和征兆。这算不上犯罪,杀之怕众人不服。曹丕便想出个“七步成诗”的办法,欲治罪其弟。所幸的是,出口成诗是曹植的拿手好戏,这“七步诗”便成了救命诗,曹丕不得不收回成命,降低曹植的官爵了事。

纵观上下几千年历史,帝王子孙、王侯将相不争权夺利的实在很少。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秦朝的扶苏与胡亥,唐朝的玄武门之变……这样兄弟相残的例子数不胜数。

封建时代,这种兄弟之间的争权夺利自相残杀现象是社会制度的必然结果,一切皆因“利益”二字。如果他们把利益看淡一点,包容一点,还会有这些悲剧吗?即便在平民生活中,因为利益而造成兄弟相残的例子也依然不少。

有一个老头,有三个儿子,老头在世的时候,全家以打柴为生,虽说日子很苦,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可是兄弟三个在一个锅里吃饭,一起干活,和和睦睦,从没红过脸。

后来,三兄弟相继娶了媳妇儿,老头也去世了,兄弟分了家。老二和老三分到的是几亩田,而老大分到的是枣树。

老二和老三日夜劳作,可是仍然是穷汉,而老大因为枣树的收成年年很好,没过几年就发家了。老二和老三看在眼里很不舒服,经常到哥哥家里闹,说老头对大儿子好,把最值钱的东西留给了哥哥,眼见闹也于事无补,他们就心生毒计,想把枣树毁了。这恰巧被一位好心肠的邻居老太太知道了。

这一奶同胞,总是这样打打闹闹,搅得各家过不安,老太太就开始在三妯娌之间撮合,极力规劝,说动了她们,然后她们各自回去劝自己的丈夫,慢慢地,弟兄们僵硬的死结儿开始松动。这年春天,兄弟们一齐去找一位老先生,老先生是这一带有名的学问家。老先生告诉他们,“兄弟和气家不散,妯娌和气日子甜”。兄弟间要互相谦让,多替别人想,多包容,不要太自私,并建议他们合种一棵树,早晚伺弄,共同负责。哥仨回来后,照着做了,合栽了一棵枣树,哥仨比着劲地栽培它。老二和老三把当初想毁枣树的想法告诉了哥哥,而哥哥早已不在意了,反过来,哥仨一块儿寻找嫁接那种枣子的办法,开始做嫁接实验。终于有一天,第二棵树上也结出了那种酥脆香甜的枣子。

正可谓,当年同胞曾相残,各趋私利实难堪。故事中的老二和老三看见哥哥比自己富裕了,嫉妒心顿生,但老大在劝慰下原谅了两个弟弟,这就是包容。兄弟之间本来就应该如此,金钱换不来亲情。所以,兄弟之间本应同心协力,不要让自己被利益驱使。兄弟相残的结果无非是两败俱伤,而如果我们能包容一点,放开利益的枷锁,那么,就会让兄弟之间消除隔阂,关系自然也就亲密无间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