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古印度半岛建筑

古印度半岛建筑

时间:2022-10-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是古代世界文明发达地区之一,是佛教、婆罗门教、耆那教的发祥地,后来又有伊斯兰教流行,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建筑。而其中最有名的古印度建筑分别有石窟、佛祖塔等佛教建筑、婆罗门教建筑、耆那教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等。吴哥窟整个建筑群布局均称,富有节奏,主要有镜像和旋转这两种对称形式,从护城河、外郭围墙到中心建筑群,以横贯东西方向的中轴线为中心,呈现准确的镜像对称。

2.2 古印度半岛建筑

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是古代世界文明发达地区之一,是佛教、婆罗门教、耆那教的发祥地,后来又有伊斯兰教流行,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建筑。而其中最有名的古印度建筑分别有石窟、佛祖塔等佛教建筑、婆罗门教建筑、耆那教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等。

2.2.1 泰姬陵

泰姬陵位于印度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城邦阿格拉城(Agra)亚穆纳河右侧,是印度最有名的古迹,是莫卧儿王朝第5代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他已故皇后姬蔓·芭奴而建立的陵墓,竣工于1654年。泰姬陵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建筑全部采用纯白色大理石,并用玻璃、玛瑙加以镶嵌,绚丽无比,是伊斯兰教建筑中的代表作,有极高的艺术价值。1983年泰姬陵被列为世界遗产,泰姬陵也成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图2-4)。

泰姬陵的陵园长576米,宽293米,总面积17万平方米。四周围绕着一道红砂石墙。陵寝位于陵园正中央,东西两侧的清真寺和答辩厅均衡对称,遥相呼应,陵的四方各有一座尖塔,高达40米,内有50层阶梯,是专供穆斯林阿訇[1]拾级登高而上的。大门与陵墓由一条宽阔笔直用红石铺成的甬道相连接。在甬道两边是人行道,人行道中间修建了一个“十”字形喷泉水池。泰姬陵前面是一条清澄水道,水道两旁种植有果树和柏树,分别象征生命和死亡

泰姬陵建筑群的色彩沉静明丽,湛蓝的天空下,草色青青托着晶莹洁白的陵墓和高塔,倒影清亮,荡漾在澄澈的水池中,飘忽变幻,景象魅人。

建筑群总体布局非常完美,陵墓是唯一的构图中心,稳重而又舒展。台基非常宽阔,和主体融合成为方锥形,没有琐碎的点缀。建筑的各个部分比例和谐,各部之间有相近的几何关系,并且主次分明——穹顶统率全局,尺度最大,正中凹廊是立面的中心,两侧和抹角斜面上凹廊反衬中央凹廊,四角的共事尺度最小,它们反过来衬托出中央的阔大宏伟。泰姬陵熟练地运用了构图的对立统一规律,使这座很简单的建筑物丰富多姿(图2-5)。

陵园分为两个庭院:前院古树参天,奇花异草,开阔而幽雅;后面庭院占地面积最大,由一个十字形的宽阔水道,交汇于方形喷水池。后院主体建筑,就是泰姬陵墓。陵墓的基座为一座高7米、长宽各95米的正方形大理石,陵墓边长近60米,整个陵墓全用洁白大理石筑成,顶端是巨大的圆球,四角矗立着高达40米的圆塔,庄严肃穆。

图2-4 泰姬陵

图2-5 泰姬陵局部

寝宫安于陵墓正中间,四个角落也各有一座圆塔,但塔身稍微外倾,目的是防止地震使塔倒塌后破坏陵体。寝宫上部是一个穹顶,高耸且饱满,下部为八角形陵壁,上下总高74米。用黑色大理石镶嵌的半部古兰经经文置于4扇拱门的门框上。寝宫共分宫室5间,宫墙上有构思奇巧用珠宝镶成的繁花佳卉,使宫室更显光彩照人。中央八角形大厅是陵墓中心,在墙上镶嵌着浅浮雕和精美的宝石。中心线上安放着泰姬墓碑,国王沙·贾汗的墓碑则位于其旁边。

泰姬陵因爱情而生,这段爱情的生命也因泰姬陵的光彩被续写,凡来到泰姬陵的人,都被它的庄严肃穆、宏伟气势所倾倒,这是一件集伊斯兰和印度建筑艺术于一身的经典作品,无论其构思还是布局,都展现了世界高超的建筑设计水平。

2.2.2 吴哥窟

吴哥窟又名吴哥寺,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位于柬埔寨西北方,是吴哥古迹中保存最完好的庙宇,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吴哥窟印在柬埔寨国旗上,是柬埔寨的国家标志。12世纪中叶,真腊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Ⅱ)定都吴哥,为国王加冕的主祭司地婆诃罗(Divakara)设计了这座国庙,建造历时30年,1992年联合国将吴哥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图2-6)。

吴哥窟的周围是一条长方形的护城河[2],东西方向长1500米,南北方向长1350米,护城河面宽190米。长方形的绿洲围绕着吴哥窟主体建筑,绿洲外有围墙环绕,绿洲正中的建筑是吴哥窟寺的须弥山金字塔。吴哥窟寺坐东朝西,在金字塔式寺庙的最高层矗立着五座宝塔[3],其中四个宝塔较小,排在四个角落,一个大宝塔巍然矗立正中,与印度金刚宝座式塔布局相似,但五塔的间距宽阔,宝塔之间有游廊连接,另外,须弥山[4]金刚坛的每一层都有回廊环绕,也是吴哥窟建筑的特色之一。

十字王台尽头是吴哥窟寺的中心建筑群。它基本是由大、中、小三个以长方形回廊为周边的须弥座,依外大内小、下大上小的次序堆叠而成的三个圈层,中心矗立五座宝塔为顶点,象征须弥山。各回廊的每个基点上建立廊门,上中两层回廊四角设置塔门,每层塔门的四座宝塔与中央宝塔形成五点梅花图案。由于寺庙朝西取向,因此上一层须弥座的位置并非在下一层须弥座正中,而是略靠后偏东,为西边留出更多的空间(图2-7)。

吴哥窟整个建筑群布局均称,富有节奏,主要有镜像和旋转这两种对称形式,从护城河、外郭围墙到中心建筑群,以横贯东西方向的中轴线为中心,呈现准确的镜像对称。从广场大道望去,寺的正中有一座高塔,两座较小的塔在其左右对称构成一个山字形。寺庙顶层的五子梅花塔群,除了中轴对称之外,有更严谨的两种旋转对称:从东、西、南、北四方呈现相同的山字形构图,成90度旋转对称;还有第二组90度旋转对称:从西北、西南、东南、东北四个对角方向看,也是一样的山字形构图。五座宝塔如此安排,呈现最大限度的对称效果,重复地展示同一造型主题。

图2-6 吴哥窟正面

图2-7 吴哥窟平面图

吴哥窟的回廊由三个元素组成,包括内侧的墙壁兼朔壁、外向成排立柱和双重屋檐廊顶,这三个元素不仅实用而且美观:成排立柱为横向,画廊重檐为纵向,两者相加,纵横交错,构造出建筑物的宽阔感、高崇感和节奏感。吴哥窟虽无大型中心建筑,但其外观却呈现出宏大的体量(图2-8至图2-10)。

吴哥窟是垒石建筑,主要是长方石块层层堆垒,偶有工字形咬合,绝大多数连接处不用黏合剂,靠石块表面形状的规整以及本身重量的彼此叠合,其建筑外部浮雕极为精致且富有真实感,内容主要有关印度教大神毗湿奴的传说,这些浮雕手法娴熟、场面复杂、形象逼真、人物生动,重叠层次显示出深远的空间,不愧为世界建筑史中的杰作。墙上的人像浮雕婀娜多姿,人物表情、外貌、服装各不相同,这给吴哥窟灌注了生命力,整个建筑展现了人文与自然交错融合之美。

吴哥窟带有浓厚的高棉民族佛教艺术色彩,是东南亚主要的佛教圣地,与中国万里长城、 埃及金字塔和印度尼西亚的千佛坛一起,被誉为古代东方的四大奇迹。

图2-8(上) 吴哥窟西北角楼

图2-9(下) 吴哥窟东墙

图2-10 吴哥窟画廊女神浮雕

【注释】

[1]阿訇(Akhond),中国伊斯兰教教职称谓。波斯语音译,回族穆斯林对主持清真寺宗教事务人员的称呼。

[2]象征环绕须弥山的咸海。

[3]象征须弥山的五座山峰。

[4]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