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古印度宇宙学

古印度宇宙学

时间:2022-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印度古代的宇宙学说主要保存在《吠陀》经典和一些往世书中。随着佛经的汉译,印度古代宇宙学说在多种汉译佛经中也有相对完整的介绍。要了解印度古代宇宙学,先需了解“劫”这个概念。在印度婆罗门教中,一劫波等于大梵天的一个白天,为人间的4,320,000,000年。婆罗门教义认为劫末有劫火出现,烧毁一切,然后世界被重新创造。减者从人寿无量岁减至十岁;增者从人寿十岁增至八万岁。
古印度宇宙学_天文学史一部人

印度古代的宇宙学说主要保存在《吠陀》经典和一些往世书中。随着佛经的汉译,印度古代宇宙学说在多种汉译佛经中也有相对完整的介绍。在文献方面我们主要依赖后者。

要了解印度古代宇宙学,先需了解“劫”这个概念。汉语有“在劫难逃”、“万劫不复”、“劫后余生”等成语。“劫”这个概念很早就随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它是梵文kalpa的音译,常译作“劫波”,一般简作“劫”,原义为“极久远的时节”。

在印度婆罗门教中,一劫波等于大梵天的一个白天,为人间的4,320,000,000年。婆罗门教义认为劫末有劫火出现,烧毁一切,然后世界被重新创造。印度天文学希腊时期的婆罗门天文学派把劫波分成1 000个大时(Māhayuga),每个大时包含圆满时(K r·tayuga,1,728,000年)、三分时(Tretāyuga,1,296,000年)、二分时(Dvāyuga,864,000年)和争斗时(Kaliyuga,432,000年)等四个长度不同又各成比例的阶段。[1]该学派认为现在世界正处在始于公元前3102年2月17日至18日夜半的争斗时中。[2]

佛教沿用了婆罗门教的劫波概念,使之成为佛教世界观和宇宙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劫波在汉译佛经中出现得非常频繁,在各种佛经中的定义也略有差异,如《增一阿含经》卷第五十所载: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一比丘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须臾退坐,前白佛言:“劫为长短,为有限乎?”佛告比丘:“劫极长远,我今与汝引譬,专意听之,吾今当说。”尔时比丘从佛受教。世尊告曰:“比丘当知,犹如铁城纵广一由旬,芥子满其中,无空缺处。设有人来百岁取一芥子,其铁城芥子犹有减尽,然后乃至为一劫。”

这里佛用比喻的说法向前来问道的比丘解释劫是极长久的:在纵广一由旬的城里装满芥子,每过一百年取一粒,直至取完芥子,劫犹未尽。一由旬有40里、20里、16里三种说法,但不管哪一种,纵广一由旬的城池装满芥子,其数量将是非常巨大的。

对劫给出较为系统和严格论述的见《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百三十五:

劫有三种:一中间劫,二成坏劫,三大劫。中间劫复有三种:一减劫、二增劫、三增减劫。减者从人寿无量岁减至十岁;增者从人寿十岁增至八万岁。增减者从人寿十岁增至八万岁,复从八万岁减至十岁。此中一减一增、十八增减,有二十中间劫。经二十中间劫世间成,二十中间劫成已住,此合名成劫。经二十中劫世间坏,二十中劫坏已空,此合名坏劫。总八十中劫合名大劫。成已住中二十中劫,初一唯减,后一唯增。中间十八亦增亦减。

据此可知,佛教劫波中最大的叫“大劫”,与婆罗门教的做法类似,佛教一大劫由一些中劫和小劫组成,具体分割方案如下:一大劫分成成劫和坏劫两部分,成劫又分成世间成和成已住两部分,坏劫则分成世间坏和坏已空两部分,也即一大劫包括成、住、坏、空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的每一部分由20个中间劫组成,也即一大劫由80个中间劫组成。其中每20个中间劫由头尾各一减劫、一增劫和中间的十八增减劫组成。

增劫定义为“从人寿十岁增至八万岁”,减劫定义为“从人寿无量岁减至十岁”,增减劫定义为“从人寿十岁增至八万岁,复从八万岁减至十岁”。这里的“寿无量”及“八万岁”均是大约言之,确切数字是八万四千岁,增减的规律是每百年增加或减少一岁。[3]这样便不难计算出每个增劫、减劫、增减劫的年数,最后可求得一大劫所含的年数为1,276,648,000年。佛教世界观也认为在上述这样一个大劫之末,有劫火烧毁一切,“于此渐有七日轮现,诸海干竭,众山洞然,洲渚三轮并从焚燎,风吹猛焰烧上天宫,乃至梵宫无遗灰烬”(《阿毗达磨俱舍论》)。这样世界便完成了一个轮回,然后将被重新创造。

这里的“世界”一词,相当于宇宙的意思。《楞严经》卷四说:阿难,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位方有十,流数有三。[4]可见,“世”是指过去、现在、未来时间上的流逝、变化;“界”为界畔,是空间上的界定。汉代高诱注《淮南子·原道训》时说:“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中国古代的“宇宙”与佛经的“世界”意思差不多。

佛经中“世界”也作“世间”,“间”与“界”同义,是因有界畔而产生的间断、间隔。佛教把世界分成“众生世界”和“器世界”两个层面,“众生世界”也称“有情世界”;“器世界”则是一切有情众生可住居的国土世界。“器世界”具有更多物质层面上的含义,因而也更接近天文学上的宇宙概念。[5]

佛教认为,劫火过后,天地还未成之初,就有一个众生世界了。《长阿含经》卷二十二“世本缘品”载:[6]

佛告比丘:火灾过已,此世天地还欲成时,有余众生福尽、行尽、命尽。于光音天命终,生空梵处。……众生多有生光音天者,自然化生,欢喜为食,身光自照,神足飞空,安乐无碍,寿命长久。其后此世变成大水,周遍弥满。当于尔时,天下大暗,无有日月、星辰、昼夜,亦无岁月、四时之数。……尔时,无有男女、尊卑、上下,亦无异名。众共生世,故名众生。

这里我们看到,这众生世界里的众生俨然是“天使”,他们以“欢喜”为食,无需日月,自己可以发光,飞行在空中,而且寿命长久。

然而好景不长,“是时,[7]此地有自然地味出,凝停于地,犹如醍醐。地味出时,亦复如是,犹如生酥,味甜如蜜。其后众生以手试尝知为何味。初尝觉好,遂生味着。如是展转尝之不已,遂生贪着。便以手掬,渐成抟食,抟食不已。余众生见,复效食之,食之不已。时,此众生身体粗涩,光明转灭,无复神足,不能飞行。”(《长阿含经》卷二十二)。各种贪念让众生堕落了,自身不再能发光,不再能飞行,众生需要一个国土世界即器世界来居住。

关于器世界的形成,多种佛经都有记述。综合几种汉译佛经中的描述,可以知道佛教宇宙学中的器世界大致是这样形成的:劫初有一种能吹破散坏一切的大风,使万物无形无相,不见一点微尘残余。世间诸州诸山悉被吹破。如是经历极久远之时节,有大黑云起,遍覆整个世界,然后降下大雨,连续下注百千万年。水聚而深积,形成底海,深达十一洛叉[8]二万由旬,广十二洛叉三千四百半由旬。底海之水搏击而上,结而成金,如熟乳表面凝结成膜,此为金地轮。金地轮厚三洛叉二万由旬,广与水轮(即底海)相等,水轮厚减少为八洛叉由旬。金轮、水轮周长为广度的三倍,[9]合三十六洛叉二万三百五十由旬。地轮之上又有大雨下注,形成大海。大海在风轮的吹击鼓动之下,精品聚成苏迷卢山(又称须弥山、妙高山,梵文作Sumeru),中品聚集成七金山,下品聚集成轮围山,杂品聚集成四大洲。

根据上文介绍,从“众生世界”到“器世界”的形成,需要花去世间成阶段的二十个中劫,即319,162,100年。

世界形成之后,就有了一定的内部结构。对这个世界结构的描述可见于多种汉译佛经,其中以毗昙部几种佛经的描述较为系统且更为定量化,[10]大致整理如下:

宇宙间万物处在一个巨大无边的风轮之上,该风轮厚十六洛叉(一百六十万)由旬。风轮之上有水轮,水轮厚十一洛叉二万(一百十二万)由旬,其中表面的三洛叉二万(三十二万)由旬凝结成金地轮。水轮、金轮的直径为十二洛叉三千四百五十(一百二十万零三千四百五十)由旬,周长为直径的三倍,即三十六洛叉一万三百五十(三百六十一万零三百五十)由旬。

金轮之上苏迷卢山处于正中,依次有踰健达罗(Yugam·dhara)、伊沙驮罗(s'ādhara)、朅地洛迦(Khadiraka)、苏达梨舍那(Sudars'ana)、湿缚羯拏(As'vakarna)、毗那恒迦(Vinataka)、尼民达罗(Nemim·dhara)等七山围绕。构成苏迷卢山的材料是所谓的“四宝”,即金、银、玻璃、琉璃。苏迷卢山出水高度和入水深度均为八万四千由旬。其余七山由金所成。七山之外有大洲,即四大部洲:南赡部洲(Jambuvīpa)、东毗提诃洲(也作胜身洲,Pūrvavideha)、西瞿陀尼洲(也作牛货洲,Avaragodānīya)和北俱卢洲(Uttarakuru)。四大洲之外有轮围山(Cakravād·a),轮围山由铁所成。七金山、轮围山入水深度与苏迷庐山入水深度相等,出水则依次减半,各山宽度与出水高度相等。九山之间依次又有八海,前七海名为内海,最内之海宽八万由旬,周围长二十四万由旬。余下六海宽度依次减半。第八海为外海,宽三洛叉二万一千(三十二万一千)由旬。

日月众星在风轮的托持和吹动下,绕苏迷卢山而转。日之直径为五十一由旬,月之直径为五十由旬(一说四十九由旬)。恒星最小的只有一俱卢舍[11],最大的十六由旬。日月运行的高度为苏迷卢山高的一半,即四万二千由旬。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日月绕转的方式是一种平转,以竖立于地面的须弥山为绕转轴。这与中国古代宇宙论中盖天说所主张的日月运行方式相同。印度古代天文学认为太阳运行的道路有180条,月亮运行的道路有15条。在半年内太阳每天连续地从一条日道过度到下一条日道,到最外一条日道后依次退回到最内一条日道。这样一年之中日出方位角的变化、白昼长度的变化等周年变化可以得到比较完满的解释。对月亮的行路,每一条月路相当于12条日路。180条日路之最南一路到最北一路之间相距二百九十由旬,日月在这中间来回运行。太阳最南的行路叫外路,外路直径四十八万一千三百八十由旬,周长一百四十四万四千一百四十由旬。太阳最北的行路叫内路,其内路直径为四十八万八百由旬,周长一百四十四万二千四百由旬。这里圆周率仍被取作3,不难算出外路半径与内路半径相差290由旬。

太阳绕苏迷卢山转动,在四大洲形成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同一个太阳在四大洲形成的“地方时”是不同的,北俱卢洲的夜半、东毗提诃洲的日没、南赡部洲的正中午和西瞿陀尼洲的日出,这四个时刻是相同的。在雨季第二月的第九日之后,夜逐渐变长,白昼逐渐减短;寒季第四月的第九日开始,夜减昼增。太阳行南北路,引起昼夜增减,其增减量为一天一腊缚[12]。至于月亮为什么有阴晴圆缺的变化,那是因为在月末、月初,月亮靠近太阳时,自身投射出阴影,把其自身其他发光部分覆盖了。

图11.1 北京雍和宫的须弥山模型(上左)和局部细节(上右)
此模型与佛经中所述须弥山形状有所不同

以上介绍的印度古代宇宙学内容,除了劫这个概念不同学派、不同宗教有稍微不同的定义之外,对于世界的生成和毁灭、世界的结构等,在各种文献中的表述都是一致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