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不发达地区农村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研究

中国不发达地区农村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研究

时间:2022-03-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不发达地区农村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研究刘 敏“中国不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发展研究”是198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课题负责人刘敏。不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发展研究的核心领域是农村社会、农村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发展途径。地域的宽广和生活空间的狭小构成了不发达地区农村最突出的地域特征。
中国不发达地区农村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研究_学苑英华: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项目精选

中国不发达地区农村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研究

刘 敏

“中国不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发展研究”是198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课题负责人刘敏。课题最终成果为专著——《灾害社会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年),主编段华明、刘敏,全书共19.1万字。

一、不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发展研究的领域

西部9省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云南、贵州、四川和西藏),地处我国西北、西南边陲,同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印度、缅甸、巴基斯坦、尼泊尔、越南、老挝等国接壤。这里地势较高,山区县和半山半丘陵县占全区总县数的76%。除云贵高原外,多属于干旱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极差,生产水平低下。改革以来,西部地区农村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同东部、中部地区农村相比,不论经济水平,还是社会、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都没有摆脱“不发达”局面,而且在许多领域差距正在扩大,不发达状况继续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对西部农村社会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把农村社会发展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对开发西部、繁荣西部,改变不发达地区的农村面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不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发展研究的核心领域是农村社会、农村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发展途径。农村社会关系是农村人口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是一切发展的基础。

由于社会交往,使农村社会系统形成一定的结构,如农村社会群体(包括由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组织起来的简单初级群体),以及由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等组织形成的复杂群体。还有在社会分化过程中形成的阶级和级层,以及在一定地域内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农村社会关系又是通过社会成员的心理、社会行为,在社会互动中表现出来的,因而使农村社会系统结构发挥一定的功能。如农村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管理、社会控制。

同时,在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社会矛盾、社会病态和社会问题,由此又引发了社会整合、社会保障和社会调适。

另外,农村社会系统还有它的系统环境,如城市社会系统、区域外社会系统,这又产生了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区内外关系等理论和实践问题,等等。可见,不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发展研究的领域,就是通过对农村社会、农村社会关系以及由此延伸的社会结构、社会功能、社会行为的考察,来揭示农村社会发展、变迁的规律和特点。并在认识和利用这些规律的基础上,制定正确可行的发展战略、模式和对策,自觉地控制、整合和协调各种矛盾,以达到农村社会机制的良性运行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主要内容和观点

1.概括提出了不发达地区农村社会的总体特征:一是地域特征。主要表现为虽然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但由于地质地貌复杂,严重缺水,大片国土人迹罕至,难以利用。虽然地下资源丰富,但与农民和地方经济直接相关的地表资源比较贫乏,生产和生活条件艰苦。地域的宽广和生活空间的狭小构成了不发达地区农村最突出的地域特征。二是经济关系特征。主要表现为生产结构单一,分解速度缓慢,经营模式层次简单,流通渠道功能弱小。三是社会关系特征。主要表现为社会关系的乡土性、家庭关系的相对稳定性、交往关系的亲缘性。四是思想文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小农观念仍占主导地位,文化教育观念传统守旧,生活方式变化缓慢。五是人口素质特征。主要表现为人口出生率高、人口密度小,人口文化素质低、流动少。

2.概括提出了不发达地区农村阶层分化的原由和类型。阶层分化及其差别,从根本上说是由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激发出来的。同时,市场经济固有的竞争机制是阶层分化的强大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不发达地区形成的阶层类型可分为七类:一是普通农户,二是承包专业户,三是经营个体户,四是亦工亦农户,五是贫困户,六是农民知识分子,七是农村管理者。不发达地区农村同其他地区相比,分化速度慢,阶层层次少,特质比较模糊。

3.概括提出了不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及战略设想。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十年改革中社会重组的一个显著特征。由于城乡分配关系的变化,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开始把城乡关系置于商品经济基础上,逐步消除了原有的供给型模式的影响,从而使得城乡联系在一个统一市场上逐渐加深,提高了城乡相互依赖程度。这种趋势在不发达地区虽然才刚刚启动,但从实践看,这种趋势是必然的。具体表现:一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参数相对增长趋势,二是多类型区域连片滚动趋势。

4.构建了开发社会学的理论框架。从西部开发的历史教训出发,在总结国内外不发达地区开发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对象—手段—目标的逻辑模式,构建了开发社会学的理论框架:一是对象体系,包括社会群体需要以及相关的“需要”和“行为”理论;二是手段体系,包括社会资源开发理论、资源系统的转换理论;三是目标体系,包括社会发展理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

三、不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发展研究的意义

第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发展道路的需要。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国既定的宏伟目标,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社会的发展。改革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商品经济得以发展,乡镇企业总产值不断超过农业总产值,小城镇在各地奋然崛起,农村社会观念日益变化,整个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趋向优化。然而,在老、少、边、山、穷的不发达地区农村,有的正在发展,有的才刚刚起步,有的还不得温饱。在这里,不仅交通闭塞,信息不灵,商品经济不发达,而且科学文化落后,人口素质不高,社会组织和社会管理不强,社会控制不力,社会保障薄弱,社会整合功能差。因此,在不发达地区农村,开发和发展是两个基本问题,而被人们常常忽视的社会发展则是根本的问题。不研究社会发展,就不破“富饶的贫困”的怪圈。一句话,就不可能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发展道路。

第二,是深化不发达地区农村改革的需要。

在农村进入第二步改革以来,不少地方出现了徘徊和滞后现象。究其根源除了宏观的改革配套和政策因素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经济、社会、文化的不协调所致。在不发达地区农村,农民进一步深入改革的要求,既涉及了经济布局、服务体系、价格、税收、金融等经济领域,又涉及文化、教育、人才、资源、救灾、保障、城乡关系等社会领域。这两个领域的改革,都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而我们在马列的经典著作中又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国内外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只能把它作为研究对象,在探索中寻求发展变化规律和解决途径。

第三,是加速不发达地区开发的需要。

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主要取决于党的政策。党对农村的方针政策是遵循客观规律制定的。不仅要依据自然规律、经济规律,而且要依据社会关系变化、发展规律。不发达地区农村既与全国农村有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为了科学地反映这种特殊性,制定正确的开发政策,必须加强农村社会发展研究。

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是不发达地区开发的关键。但过去乃至现在的所有发展战略,都具有明显的传统性和纯经济性,因而在实践中往往阻力重重,事倍功半。因此,通过社会发展研究,就可以把握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生态和社会环境、社会关系和社会冲突的发展变化规律,预测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规范、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变迁趋势,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供依据,保证不发达地区农村开发稳定、协调、持续地向前发展。

根据我国西部地区农村社会的实际情况,对不发达地区的农村社会进行了总体考察,对不发达地区农村的社会特征、社会环境、社会结构、社会分层、群体素质、社会问题、社会保障、社会控制、社会机制和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就不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发展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方法作了探讨,提出了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开发社会学的理论构想。

该课题最终成果1993年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