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农村与农民问题前沿研究》简介

《中国农村与农民问题前沿研究》简介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徐勇主持的“我国农村与农民问题研究”是2003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最终成果为专著《中国农村与农民问题前沿研究》,由徐勇、邓大才、刘金海、吴理财、邵峰、项继权、贺雪峰、黄祖辉以及董磊明等合作完成,由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在我国,这一问题更为突出。21世纪初,我国提出以城乡统筹的理念来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是新世纪以来农村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中国农村与农民问题前沿研究》简介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徐勇主持的“我国农村与农民问题研究”是2003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最终成果为专著《中国农村与农民问题前沿研究》,由徐勇、邓大才、刘金海、吴理财、邵峰、项继权、贺雪峰、黄祖辉以及董磊明等合作完成,由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一、篇章结构

此著作由引论以及四编共十九章组成。“引论”包括:第一章现代化视角下的农村与农民问题;第二章现代化、国家整合与新农村建设。第一编“城乡统筹”包括:第三章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分析;第四章城乡统筹发展的现实目标;第五章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机制。第二编“就业增收”包括:第六章农民增收与就业的一体化思考;第七章传统增收模式的有限性;第八章就业导向增收模式的新选择;第九章就业导向增收模式的制度环境建设。第三编“乡镇改革”包括:第十章改革的背景;第十一章以机构精简为导向的乡镇改革;第十二章以权力重组为导向的乡镇改革;第十三章以关系重构为导向的乡镇改革;第十四章乡镇改革不同模式的比较;第十五章现代乡镇制度的构建。第四编“公共物品”包括:第十六章税费改革前的农村公共品供给;第十七章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品供给现状及问题;第十八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均衡;第十九章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政策建议。

二、基本内容

农村和农民问题是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长期存在,但又需要有效解决的重大问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工农、城乡差距的出现,使农村和农民问题成为一个普遍性难题。在我国,这一问题更为突出。此书紧密结合实际,对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农村和农民问题中一些紧迫而重大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和集中的探讨。21世纪初,我国提出以城乡统筹的理念来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此书对城乡统筹的理论、目标、机制、实践进行了论述。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必须增加农民收入。而传统的增收模式有较大限度,此书提出了就业导向增收的新模式。税费改革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改革农村上层建筑,乡镇改革是重要内容。此书对21世纪以来我国乡镇改革的目标、特点、类型及走向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现代乡镇制度建设的设想。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是新世纪以来农村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本书以税费改革为坐标,对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现状、目标、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改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政策建议。

三、主要创新

此研究紧密结合现实,从中国农村文明转型的视角观察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演进和转型,较早从国家整合、城乡统筹、公共物品和基层体制改革的角度综合研究中国农村问题的基本线索。其提出的农民问题的历史起源、表现和解决的思路,充分体现了对农村现代化道路和进程的超越性思考。著作对农政变革与农村社会体制、公共服务机制和就业增收的整合性研究,提供了分析和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现实思路。

(1)从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农村和农民问题发生、发展的一般逻辑及其未来方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实践提供了具有说服力的理论阐释。

(2)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的主要对策机制和发展目标。

(3)系统提出了以就业和增收为目标的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建议建立就业导向的农民增收模式,逐步突破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4)提出了以基层政权权力重组为目标的乡镇体制改革目标,将农村公共服务及其体制建设成为推动农村转型的内在力量。

四、社会影响

此项研究是较早对进入21世纪后我国农村和农民问题中一些紧迫而重大的问题进行较为深入和集中探讨的理论成果。以此项研究为基础的一系列研究咨询报告,得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采纳。此项研究的成果,还成为了湖北省乡镇改革的政策依据。此项研究的部分观点引起学界和社会关注,一些观点被广泛引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