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体的电性质

人体的电性质

时间:2024-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体内流过电流时,如果电流密度约在1mA/cm2以下,可以认为它是线性电气材料。以神经细胞为例来说明时,这恰好和电子线路中单稳态多谐振荡器相当。观测加于L上的电压,则可看到其电压随电流增加而增加。发生兴奋后不久,膜对Na+的通透性再次减小,同时对K+的通透性增大,于是膜电位回到与兴奋前相近的数值。当考虑电的安全性时,心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人体的电性质

人体内流过电流时,如果电流密度约在1mA/cm2以下,可以认为它是线性电气材料。切出一小块组织或者在组织内插入电极,然后使用电桥等方法测量其阻抗,可求出该电气材料的常量值。

线性电气材料的性质以电导率κ和相对介电常数εs来表示,材料中电场e和电流密度i之间的关系如式(2-1)所示:

i=(κ+jωεε)e     (2-1)

其中,ε0为真空中介电常数(8.85×10-12F/m)。

img30

图2-1 细胞的模型

为了了解线性范围内人体的电气性质,考虑如图2-1所示的细胞模型。

细胞大小多数直径在数十μm范围内。细胞膜几乎是完全绝缘膜,电容量约为1μF/cm2,而肌肉细胞为几十μF/cm2

细胞里面和外面都充满着电解液,其组成是不一样的,细胞内液和外液的电导率两者都约为10mS/cm,而相对介电常数和水相同,约为80。表2-1表明不同组织的常量值的差异程度以及和外加电场频率的关系。不同组织的电导率和介电常数差别并不大,血液比别的组织电导率大,皮肤电导率小。可见外加电场频率发生变化,常量值也改变,这是发生离散的结果。

表2-1 人体电特性

img31

人体内通过的电流增大后,宏观地看电流密度约在1mA/cm2以上时,神经、肌肉、感觉器等的细胞出现兴奋现象。以神经细胞为例来说明时,这恰好和电子线路中单稳态多谐振荡器相当。单稳态多谐振荡器电路如图2-2(a)所示,图中元件N的电流电压特性如图2-2(b)的曲线A所示。B是负载直线U=U0-Ri,A与B的交点为P,它表示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此点的电压为U1,电流较小。

img32

图2-2 单稳态多谐振荡器电路及电流的变化

现在由于某种原因,电容器C上电荷突然减小,设电压为U2电感L足够大时,电流iL来不及突变,图中可明显地看到元件N的电流比iL要大,电容上的电荷越来越减小,这个趋势是以加速度进行的,电路的工作状态一下子变动到Q点,暂时静止于此。

不久,流过电感L的电流增加。观测加于L上的电压,则可看到其电压随电流增加而增加。反之若电容上电荷增加,则按上述相同的说明,可以理解工作状态将经过R-S而返回P点。

用神经细胞的动作与单稳态多谐振荡器作比较。细胞膜内外的电势差相当于电路的电池。在人体的细胞膜中基于物质代谢使能量得到补充;可以把Na离子排出细胞膜外,把K离子吸到细胞膜内,它起到泵的作用(可叫做Na-K交换泵,主动转运等),从而产生细胞内外液体的组成的差异。由于这种浓度差,就产生了相当于一个70~100mV的电池,细胞内部比细胞外部电势低。

以某种方法例如通入电流等使膜电位发生变化,当变化不大时,膜只具有电容的性质,变化大时膜的性质则改变。膜对Na离子的通透性是电压的函数,因此将急剧产生膜电位的变化→Na离子进入细胞内→膜电位的变化这种循环作用,在某点开始膜电位自动发生大的变化。这个作用相当于图2-2线路上非线性电阻元件N的作用,这种现象叫做细胞兴奋。

发生兴奋后不久,膜对Na的通透性再次减小,同时对K的通透性增大,于是膜电位回到与兴奋前相近的数值。这一点和图2-2的电路受电感作用而回到原处是不一样的。细胞兴奋时膜电位波形如图2-3所示。

img33

图2-3 细胞兴奋时膜电位波形

img34

图2-4 神经细胞模式图

神经细胞形状如图2-4所示,接受其他细胞来的信号或外部的刺激使细胞膜一部分兴奋时,由于脉冲波的膜电位变化,产生局部电流。此电流使邻近部分膜电位发生变化,并使该部分兴奋,如此下去,于是兴奋状态在细胞膜上以脉冲波形式传递下去。神经细胞有像臂状的细长部分伸展出去,通过神经细胞的轴索把兴奋传到突触,从突触放出兴奋性或抑制性的物质,使下一个细胞膜的电位向兴奋方向或抑制方向变化,当此电位变化达到某个值时,使这个细胞兴奋,如此下去,逐步把信号传出。

感觉器细胞或肌肉细胞的兴奋,本质上和神经细胞情况没有什么差别。当给感觉器细胞以适当刺激时,其膜电位发生改变,变化达到某一值后,细胞兴奋向下一个神经细胞发出信号。肌肉细胞的传递则是:信号先到达有关运动的神经细胞的前端,然后从神经细胞发出信号,肌肉细胞从它和神经细胞的结合处开始兴奋,接着兴奋传到肌肉细胞的全体,引起肌肉细胞收缩。当体内有电流流过时,感觉器或神经细胞兴奋可以把刺激感觉传到大脑,如直接刺激有关运动的神经或肌肉细胞时,则可能出现与意识无关的肌肉收缩。

当考虑电的安全性时,心脏具有重要的意义。心脏是由心肌细胞构成的,心脏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反复地进行收缩与舒张,起到泵的作用,使血液在全身循环。心肌兴奋一般是从窦房结开始,使相邻细胞依次兴奋,把兴奋传递下去,并由此和谐地保持着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的收缩的时间关系。如有电流流过心肌时,就会失去这种同步的收缩作用,心肌细胞则随意地开始收缩,血液就射不出去,这种状态叫做颤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