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行政区经济阻碍了城镇密集地区整体协调发展

行政区经济阻碍了城镇密集地区整体协调发展

时间:2024-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方面,城市政府倾向于像企业家经营企业一样管理经营城市,以市场导向决定自己的行政行为;另一方面,城市政府又可动用计划体制下遗留的行政权力和手段,直接影响和操纵本地的经济发展,阻止稀缺资源的流出和具有竞争性产品的进入,形成高度分割的“行政区经济”。经济边界与行政边界的冲突成为阻滞城镇密集地区整体经济效益提高的关键因素。

2.2.3 城市政府的区域责任不明确,行政区经济阻碍了城镇密集地区整体协调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要素流动性的增强加大了城市面临的机遇和风险,而中央权力的下放又强化了地方政府谋求发展的动机和压力,两者的共同影响促使城市实际成为市场运行环境中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实体。同时由于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成,市场机制的发育远没有达到成熟和完善,政府主导经济的方式并没有根本改变。伴随着权力下放和财税改革,经济增长和GDP指标成为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关键要素,地方利益意识空前强化,城市之间对资源和市场的争夺越来越激烈。

一方面,城市政府倾向于像企业家经营企业一样管理经营城市,以市场导向决定自己的行政行为;另一方面,城市政府又可动用计划体制下遗留的行政权力和手段,直接影响和操纵本地的经济发展,阻止稀缺资源的流出和具有竞争性产品的进入,形成高度分割的“行政区经济”。经济边界与行政边界的冲突成为阻滞城镇密集地区整体经济效益提高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在城镇密集地区频繁进行的行政区划调整,在保障中心城市发展空间,促进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同时,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行政区经济,只是使行政区经济以另一种形式在新的更大地域范围形成,使城市竞争在更大的范围内愈加激烈地展开,区域冲突不仅得不到缓解,反而可能进一步加剧(邹兵、施源,2004)。

和非城镇密集地区不同,城镇密集地区的城镇间、城乡间、城市和区域间的交流日趋紧密,区域在空间、市场、环境、基础设施、就业等方面的一体化,是降低发展成本、提高发展效率、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由于城镇密集地区本身没有一级区域政府或者行政主体,上述的区域一体化进程主要依赖于区域有关各方的相互协调、协作。由于缺乏具有约束力的促进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准则,也没有建立长期稳定的城市间多边和双边协商机制,城镇密集地区的城市在“自身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方针指引下,缺少对其履行区域责任和义务的约束和激励,恶性竞争、重复建设、相互污染的现象在所难免。将污染项目布局在本市的下游和邻市的上游,十分普遍;一座山头,这边是景区那边开山采石,屡见不鲜;为争夺投资不惜成本廉价出让土地资源、甚至违反规划选址布局的现象比比皆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