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自有人类便有人居环境。现代的居住趋势不仅在于居住建筑本身,更着眼于环境的利用与塑造。广义的人居环境可至太空,中义为城市及农村,狭义可至居住小区乃至住宅,但都无不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人居环境的理念是文化的总纲“天人合一”的一脉,强调“人与天调,天人共荣”。园林学从城市扩展到园林城市、风景名胜区和大地园林景观,园林也成为最佳的人居环境。人居环境必须本土化。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

一、园林是最佳人居环境

自有人类便有人居环境。人类经历了巢居、穴居、山居和屋宇居等阶段,直到目前仍然在探索适宜的人居环境。现代的居住趋势不仅在于居住建筑本身,更着眼于环境的利用与塑造。从居住小区到别墅豪宅无不追求山水地形的变化,形成现代建筑与山水融为一体之势。20世纪末国际建筑师协会在《北京宣言》中指出,新世纪“要把城市和建筑建设在绿色中”,足见城市绿化和园林在人居环境中不可代替的地位。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不仅侧重于人居,而且更侧重于人居环境。

广义的人居环境可至太空,中义为城市及农村,狭义可至居住小区乃至住宅,但都无不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人居环境的理念是文化的总纲“天人合一”的一脉,强调“人与天调,天人共荣”。其中也包含“人杰地灵”、“景物因人成胜概”等人对于自然的主观能动性。即使创造艺术美,也是“人与天调,然后天下之美生”(《管子·五行》)。因此中国古代有“天下为庐”之说,其主要体现了“用地之地宜,兼具顺从与局部改造”的双重内容。对此《管子·形势》作了进一步阐述:“人之所为与天顺者天助之,与天逆者天违之。天之所助虽小犹大;天之所违虽成必败。”毁林垦田造成低流量高水位的水灾沙尘暴等危害,炸山填水、毁林则导致水土流失,未经净化处理的各种排污等直接危害人的健康。生产是手段,不可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我们的目的是持续发展的天人共荣、兴世利民,为民造福是根本。

园林却不是自有人类起就有的。人类在初始阶段,居于自然之中而并未脱离自然。随着社会进步,人类因兴建城镇与建筑而脱离了自然,却又因需求自然而逐渐产生了园林。现代的中国园林的概念是要满足人类对自然环境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综合需求,将生态、景观、休闲游览和文化内涵融为一体,为人民谋求长远的、根本的利益。园林学从城市扩展到园林城市、风景名胜区和大地园林景观,园林也成为最佳的人居环境。园林不仅要为人居环境创造自然的条件和气氛,也要渗透以人文,使人们不仅从自然环境中得到物质享受,也从寓教于景的环境中陶冶情操,以获得身心健康,从而延年益寿。

二、综合性的城市总体规划在创造人居环境方面的主导作用

我国目前约有660个城市,预计不到10年要翻倍,城市化如何将“大建设、大破坏”变为“大建设、少破坏”是首要的现实问题。我们只有唯一的一个和其他生物、非生物共有的地球。为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人类四处兴建城市,并以城市化带动人类社会进步,城市化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城市的概念应明确城市是人类聚居,赖以生存、生活和持续发展的环境。因此,城市化要使城市社会生产和自然环境协调地发展、补偿20世纪人类对自然资源“大破坏”的损失,并在原基础上重新建立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应由城市规划专家担纲,协同生态、建筑、园林、文物等各有关方面专家共谋综合性的总体规划,而且要求各学科专家从专项角度介入总规。首先要切实保护城市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除了必要的石材开发以外,杜绝炸山毁林、围水造地等激发“天怒”的破坏性建设。同时还应杜绝只管孤立地建设道路而置选线对山水自然景观的破坏于不顾的行为。因为沿山环路建成之日也是山林遭受严重破坏之时。在起伏的丘陵用地上规划街道和建筑不宜照搬平原上方格网式的体制,只能是路随山转、因山构室,总体上一定要人工服从自然。山水、古树名木和一切自然景观资源都难以移动,而人是活的,可以在总体上因地制宜地规划街道。但在局部,则可以改造自然地形以适应街道和建筑的基本要求。城市规划宜根据城市的山水形胜布置街道与建筑,使其与之适应、熨贴,这是比较难的。但中国哲理是“先难而后得”。民居或山或水,之所以令人赏心悦目,是因为其顺应自然地形,取得了“先难而后得”的因山就势的最佳效果。每个城市的山水形胜各异,巴山蜀水、楚水汉天、二樵珠江、江南水乡等各有千秋。民居也因地之山水形胜而独具特色,而且各自有各自的自然气候条件和文脉。如有心创造城市特色,又何致于形成“千城一面”的尴尬局面呢?建筑标准化设计在高速发展中是有成效的,高层建筑对土地资源利用有奇功,但要避免抛开地带环境和用地地形特征去追求同样的时髦“偶像”。城市更要极力避免“标准设计”,即都是几何形广场、轴线处理、大型旱喷泉……若各自巧于借本地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植物因带分布而自别,又何苦北方城市种什么假榕树、假椰树呢?园林可能“有真为假,做假成真”,但绿地(在自然土地上种植有生命的绿色植物)一点做不得假。

城市和农村从外观到内涵都要强调中国特色,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可以循时代之罅进,在继往开来方面有创造性地发展,对外国文化要学习,但必须结合中国实践。佛塔、须弥座、琵琶都是在学习外国文化基础上创造中国文化的实例和典范,学中有创。在某些城市保留的外国租界区或一些展览性场所可以建造外国风光以供参观,但作为城市和农村的总体建设不宜提出“异国风光”的口号(上海提出要把中心城外的9个镇建成“异国风光”,而且已建成一些)。《北京晚报》2004年10月11日以《西班牙小镇落户延庆》为标题,报道了延庆将陆续建立日本、法国等7个异域风情小镇。至于“温哥华森林”、“塞那维拉”这些冠以洋名的地方就数不胜数了。常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延庆山水何以产生异域风情呢?此风可息,而万万不可长。本来就“千城一面”了,再来“千镇一洋面”,谁受得了?人居环境必须本土化。现在的乡村都呈现地方风格,从县到市要力求保护这些差别而不是破坏。福建泉州市附近的农村改市,领导以“我们彻底改变了农村的面貌”为荣。建筑街道完全是混凝土,连人行道、树坑都不留,这就太可怕了。

作为专项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必须建立在综合性总规的前提下,深入贯彻总规的专项要求。其指导的理念就宇宙观而言是人与自然协调,就社会观而言是“以人为本”。城市绿地系统含园林,园林是综合的,绿地系统也应含人文的特色。“千城一面”之弊只有通过创造城市的特色以求缓解。城市的自然山水形胜与文脉的融汇便构成城市特色之根基。绿地指标要根据城市定位、定性而相应地制定。基本指标是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覆盖率主要用于森林,亦可作城市绿地参考指标,但不能只言覆盖率而不讲绿地率。因为城市规划实质上是土地利用规划,唯有通过绿地率才能落实绿线和绿地面积。要从现状绿地、空地、拆迁等调查中落实绿地,要切实保护古树、名木,因为古树生动地说明了历史文化。三千余年的银杏及周柏、唐槐、宋樟,这种资源是拿钱也造不出来的。绿地布局的原则是均衡、合理。城市中历史遗留下来宜于开发为风景名胜区和城市园林的大型绿地不能划为一般城市用地,否则会破坏优美的自然风景资源。在道路规划方面,要为独立的大型公共绿地创造条件,而不要把整块用地分割成难以成为整体的碎块。如作为一般商业、居住用地也会埋没了这种自然资源。均衡的难点在于市中心,但市中心缺乏绿地的现状不是注定不变的,可以通过拆屋建绿来改善市中心的生态环境。生态学家认为城市中心是大气环流带,最宜规划作水面和绿地。上海市根据自身的优势和旧城市中心构成热岛效应等不利生态因素的实际情况,决心在延安中路热岛高峰所在地拆屋建绿,不惜花每平方米1万余元的地价建成20余公顷的延中绿地,使市中心从生态环境到景观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更为重要的是,上海改造市中心环境的实践,初步体现了把城市和建筑建在绿色中的世纪向往。又如安徽合肥市,鉴于旧城用地很紧的情况,于旧市区西南另辟文化城区,借西面水库和旧河床的低地,开辟新城区中心面阔1平方公里多的大水面。以湖为心,以宽200米的绿带为轴,四周呈放射形布置六所公园绿地,将市政中心布置在新城区,这就自成城市中心新格局了。城市除大型绿地外,还要有为数更多、分布合理的中小型绿地,有的城市甚至提出500米见绿的要求。各类型绿地从原有的点、线、面逐渐织成绿网。不仅城市外围有环城绿地,而且与线状、楔形绿地结为一体。在城市内以隔离绿地分割建筑和街道,防止因城市扩大形成“摊大饼”的不利环境。无论从生态还是景观而言,绿地都是分隔建筑和街道的优选方式,唯具有生命的绿色植物才能有效地隔离混凝土铠甲的建筑。正如《重刊园冶序》所总结的那样:“盖以人为之美入天然故能奇,以清幽之趣药浓丽故能雅。”园林对人居环境可以起到这种逐步形成或完善风水宝地的作用。

“沧海桑田”说明水陆之变迁。既在滨水之处建城市,就要以人工疏浚淤积的泥沙以保证城市永不被水淹。杭州西湖如无人工疏浚决不可能保存目前仍风景如画的景观。两千余年前成功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从理论上总结了六个大字刻在石墙上:“深掏滩,低作堰”。“深掏滩”说明以清淤保证足够的过水断面积,洪水得以容纳,容不下的水则作低堰以防范。现在一般滨水城市很少掏滩而代以筑高堤防水,以至几乎每年低流量、高水位的水灾令人揪心。某沿江城市江流速度缓的沿岸造成淤积,主管者不以为悲反以为喜,借以建造沿江公园,这无异于围江造地。原来称“沿江大道”的路便成了“远江大道”了。河床容积缩小,如何容纳洪水呢?有时水灾实在是人为的因素所致,有些水患在某种程度上实际是人患。人与自然要协调的正是这些内容。

市区街道平直,到了丘陵地带的郊区就应顺从自然地形了。如果还是像市区主干道一样“刚直不阿”地通过去,山断坡而损谷,水断流而沦为死潭。不仅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且起伏有致的山林也被破坏,代之以冗长、平滞、呆板的人工边沟和挡土墙,令人兴致索然。如果有“莫犯山林罪过,须陈风月清音”的座右铭常响耳边,那就会以“山回路转”的原则选线。少量遭破坏的天然地形也要以人工还谷回坡,加以山林种植,补偿和回归自然的面貌,将路贯穿其中,那又别是一番景象。为什么一些先进国家开运河、选高速公路的路线必须有风景园林师共同参与策划呢,道理也在此。事实证明城市化并不注定要破坏自然和人文资源,这就需要城市综合性总体规划运筹帷幄了。

现代交通发展带来了立交桥,从一层到多层,使热岛效应得以恶化发展。除路面外,一定要连顶带墙、带柱全部以有吸盘的攀援植物绿化,还可以混交,借有吸盘的植物带动无吸盘的藤本植物,要与交通部门协调解决所谓吸盘破坏墙面之虑。笔者在上海看到砖墙上布满中国地锦,50年来墙体并无明显破坏的痕迹,实践可检验真理。

三、人居环境是物质和精神文明的综合建设

谈到人居环境,首先提生态,提出生态城市、生态园林等,主要强调物质环境建设。其实,以“天人合一”为文化总纲的中国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强调事物的综合性。相对而言,西方文化强调科学性和理性、重视科学分析,以致曾一度认为一切美都是符合数学规律的,研究景观着重视觉分析和视觉效果。中国园林在历史上是从诗、画发展到园林的。苏东坡评价王维的诗画就强调:“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由此更能想象得到摩诘之园林定是凝诗融画之作。因而到明代计成总结中国园林的境界和评价标准时提到8个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现代美学家李泽厚先生认为中国园林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这都与“天人合一”的综合性宇宙观一脉相承。其中“天开”和“人的自然化”反映科学性,主属物质文明建设;而“宛自天开”和“自然的人化”则反映艺术性,主属精神文明建设。中国文学讲究“物我交融”,绘画追求“似与不似之间”,园林则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充分说明理念统一学科的多样性。因此,无论城市环境和景观,还是园林环境和景观都要强调综合性的功能。生态是环境效益之根基,与人之健康长寿密切相关,但也不宜以某单项功能凌架于综合功能之上。我们要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城市,建设生态良好、密切结合现代社会生活、便于休闲游览、景观优美和文化内涵丰富的新型园林。作为人居环境,特别是居住小区,主要要求安全、生态良好、宁静优美、方便舒适、保障隐私、称意可心。要从居住文化中借景,而不宜沽名钓誉、轴线纵横、有节点必有盛景。

四、植物造景的依托

强调生态必同时强调生物多样性,园林和城市就强调植物的多样性,但要如何落实却所言极少。植物造景必依托于人居环境的地形塑造。城市建设“三通一平”中之“一平”的提法是不妥的。因为植物群落主要受地带性和小气候条件影响。大地形之山川和平原构成大气候条件即地带性气候,微地形起伏可以形成地带性气候中的小气候环境。多样的植物有多样的要求,主要受光线、湿度、土壤和风的综合因素影响。各种植物都有各自的生态习性。以地形为主创造不同的生态环境才能生长不同的植物,其中包含植物间的融洽性以形成群落关系。露地大气候带的自然环境是不可违背的,但在大气候条件下完全可以创造一定的小气候条件以供多种植物生长和发育。从现状看,作为人居环境主要部分的城市环境的不足是人工化、商业化太强而自然化不足。总的来讲,绿地要以乔木为骨架,因为即使灌木株数超过乔木也无法形成植被的骨架。灌木分布林间、林缘或作灌木丛独立布置。草地要因地制宜和相对集中,花卉之于草本总是少而精,以林园围绕花园。也不一定到处都是乔、灌、草、花组成立体的植物群落,要因地制宜,将植物与地形、建筑、道路、场地、小品综合地进行景观设计。在统一中求多样变化,又于变化中求统一。我们先为植物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植物才会为我们创造好的人居环境。

(此文原载《规划师》2005年第1期,此书编选时略有删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