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结构与地域聚居

结构与地域聚居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文化这一大范畴的子种系,地域文化具有文化的一般性层次结构及其自身的特殊性。综合文化形态的划分,可以看出文化形态主要由三个层面的内容构成:物质层面、社会制度层面、精神及心理层面。将其应用于人居环境研究,则地域文化的层次与结构可归纳为:地域聚居的物质形态——对应于“物质层面”,表现为一定地域内的人居形态。

3.2.1 地域文化的层次、结构与地域聚居

由于文化内涵的抽象性、复杂性和文化价值的滞后性、间接性,要客观、科学地研究聚居与文化的关系,不仅需要将聚居实体和文化观念落实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参照系中,以地域文化的视角展开研究,同时还需要对文化以及地域文化的层次与结构有所认识。作为文化这一大范畴的子种系,地域文化具有文化的一般性层次结构及其自身的特殊性。

当人们以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表现“人”的创造性的本质力量时,便产生了人类的物质文化;当人们以观念的形态去呈现创造力时,便形成了人类的精神文化。因此,对于文化的结构剖析,最常见的观点是将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个层次。如文化学者林顿(R.Linton)把文化划分为“显形文化”(overt culture)和“隐形文化”(covert culture)。“显形文化”,主要指物质文化,即可视可感的、能够从外部加以把握的文化形态;“隐形文化”,主要指精神文化,即难以窥视其外部形态的、非物质性的心理文化(12)。就文化的两面性来说,这种划分是有道理的。但是,物质与精神二分法也显得过于宽泛。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F.Boas)将文化形态划分为物质文化,社会关系,艺术、宗教、伦理等三个层面的内容(13)。与此相应,中国学者庞朴对文化形态的结构层次也作了类似的划分,将其划分为“物质的—制度的—心理的”三个层次,其中,“文化的物质层面,是最表层的;而审美趣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属于最深层;介乎二者之间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14)。冯天瑜等将文化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四个层次(15)。综合文化形态的划分(图3.2),可以看出文化形态主要由三个层面的内容构成:物质层面、社会制度层面、精神及心理层面(16)

文化形态的这一结构特征,对于认识和理解文化的内涵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必须认识到,这是一种基于静态分析的认知结果,而文化结构是有自组织能力的,是具有内在发展动力的动态结构系统。因此,本章的论证方法是一种逐层深入的,始于静态认知、达于动态分析的研究过程。

地域文化是文化大范畴的子种系,它具有文化形态的一般性层次结构,同时也具有其特殊的内涵。因此,地域文化形态也包括物质文化、社会制度文化、精神及心理文化等三个层次结构。同时,由于地域文化是强调差异、重视发展、促进交流的动态发展的文化概念,从而赋予地域文化形态以特殊内涵。将其应用于人居环境研究,则地域文化的层次与结构可归纳为(17)

img33

图3.2 文化层次与结构的不同认识

(1)地域聚居的物质形态——对应于“物质层面”,表现为一定地域内的人居形态(如城市空间与建筑形式)。它有别于其他地域的形态特征(地域文化的特殊性与空间属性),并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演进(地域文化的交融性与时间属性)。

(2)地域聚居的思想与理论——对应于“社会制度层面”,表现为针对一定地域内的聚居发展,起到控制和引导作用的思想观念与理论体系(如聚居思想与规划理论)。针对性赋予了地域聚居思想与理论的差异性和空间属性,引导地域聚居发展建设,形成多元的地域聚居风貌。

(3)地域聚居的心理及美学取向——对应于“精神及心理层面”,表现为植根于一定地域内的,通过传播与自身进化不断发展演进的聚居心理和美学取向(如城市评论与建筑批评)。

与地域聚居相对应的地域文化内涵中,地域聚居的物质形态文化是具有载体功能的文化表象;地域聚居的思想与理论是关于聚居发展的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包括城市规划理论);而表现为审美趣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的地域聚居的心理及美学取向以前两者为基础和对象,属于最深层次(图3.3)。

img34

图3.3 应用于人居环境地域聚居研究的地域文化的层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