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筑中记忆唤醒的策略

建筑中记忆唤醒的策略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当建筑研究对象从建筑的客观实在移至人的感知时,最先是围绕对建筑物的体验展开的。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对建筑研究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在描述“世界”的本质时,他列举了许多建筑和场所的例子,指出建筑本质存在于对人的意义中。在人与建筑的关系中,自身体验的“像”取代了实在的“物”成为“在场”的前提,建筑实现“远程在场”具有初步的可能。

4.2.1 体验:感觉与知觉

首先我们有必要区分几个概念:我们通常容易将体验(比如观看,seeing)同感觉(比如视感觉,visual sensation)混淆在一起,然而在西方知觉心理学研究的传统中,这两者是有着明确的区别。前者是包含着“无意识推论”(unconscious inference)的知觉(perception)心理动作,而后者仅仅是纯粹的“刺激”纪录。

当建筑研究对象从建筑的客观实在移至人的感知时,最先是围绕对建筑物的体验展开的。总体上看,从人的体验出发来定义和认知建筑的研究方法,都或多或少受到现象学的影响。1900年,德国哲学家胡塞尔(Husserl,Edmund)创立了一种考察、描述和理解现象的独特方法:现象学方法,即凭借直觉从现象中直接发现本质。现象学的口号是“回到事物本身”(go back to things themselves)[19]。“现象”的本意是呈现出来的东西,“事物本身”在传统哲学中一般理解为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体或本质,康德所做的现象与物自体的区分便是这一传统观念的典型代表。然而,现象学家所理解的现象就是事物本身,即本体。他们认为现象就是呈现在人们意识之中的一切东西,其中既有感觉经验,又有一般概念,现象背后还是现象,不存在自在的实体,因此现象和本体之间不存在帷幕。这不仅成为西方哲学的转折点,也为包括建筑在内的具体领域的本体研究提供了新方向,使人们有可能完全在主观经验中发现无法再被还原的事物本身。

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对建筑研究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他将现象学的基本观点用于对存在的研究,对人类、建筑和世界之间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精辟论述,为探讨人类属性和环境现象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和尺度。在完成于1920年代的《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海德格尔认为,人的存在方式是“在世之在”。“世界”是人的存在方式,是其他事物向人显示的结构。没有独立于人的存在物。在描述“世界”的本质时,他列举了许多建筑和场所的例子,指出建筑本质存在于对人的意义中。这很可能影响了诺伯特-舒尔茨1971年发表的《存在、空间和建筑》(Existance,Space and Architecture)一书[20]

虽然在建筑界明确提出现象学研究是始于诺伯特-舒尔茨的《存在、空间与建筑》及其后的《场所精神》一书,但是用现象学的观点将建筑作为人们体验的产物(而非体验的前提)的研究则有着更早的历史。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学者包括拉斯姆森、林奇、拉普卜特等。

丹麦学者拉斯姆森于1959年写成的《建筑体验》一书集中论述了人们在环境中对建筑质量、属性和意义的体验和感受。作者虽然对现象学只字未提,但书中的研究考察方法却与现象学方法相近,即直接从人们对具体环境的体验中讨论建筑的价值、意义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但这时,建筑的本体与表象的概念还是泾渭分明且齐头并重的。

与拉斯姆森关注直接的感受不同,林奇则更关注人们在理解基础上对建筑的感知。在1960年的《城市意象》一书中,林奇探讨的中心议题是环境意象的形成及其对受众环境体验的影响和作用。“城市意象”代替城市本身成为研究对象。将这种对城市的思考平移至建筑,则对建筑实体的研究被对建筑意象的研究取代,这在事实上开始消解建筑本体与现象的二元区分。

美国学者拉普卜特将现象学方法引入建筑人类学式的研究,在考察人与环境关系中文化因素的作用时,以人的体验作为环境意义的根本依据。这在1969年《住屋形式与文化》一书中有明显的体现。1982年发表的《建成环境的意义》则更鲜明地提出受众的知觉对于建筑“意义”的重要性[21]。这与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的哲学思想一脉相承。

在同时代建筑学者的探索成果上,特别在现象学的哲学基础上,挪威建筑理论家舒尔茨系统总结和发展了建筑现象学研究,在《场所精神》一书中,他提出场所及其精神这一建筑现象学的中心议题,力图从精神和心理的高度把握建筑的本质。“场所”被看做是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结合的整体,不仅具有物质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具有精神的意义。这类似于梅洛-庞蒂的“知觉场”,虽然仍包含了客观实在的元素,却把更本质的内容留给人的知觉。舒尔茨的理论事实上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有朝一日客观实在被抽离后,单独依靠知觉也能实现建筑本质的意义。

在现象学的哲学思想支撑下,对建筑本体的认识逐步从客观存在的本质理性转向主观知觉的本质感性。以人的体验作为出发点来界定建筑本体已经是不争的趋势。当建筑本体研究的重心,从客观实体一足转移到主观知觉一足,客观实体有可能从支撑本体的双足中解放出来,成为并非必需的东西。在人与建筑的关系中,自身体验的“像”取代了实在的“物”成为“在场”的前提,建筑实现“远程在场”具有初步的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