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营造适合老年人生活的住区

营造适合老年人生活的住区

时间:2022-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步,70年代以来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在有效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也加快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2006年6月1日,中国60岁以上城市老年人口有3856万,占总人口的11%以上,中国开始成为人口老龄化的国家。老年人生活的居住区应充分把弥补老年人丧失的能力纳入建设要求之中,使这种居住环境考虑到弥补老年人丧失的机体功能。老年人生活的居住区应采用“人车分行”的交通组织方式。

营造适合老年人生活的住区

申 亮 (烟台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概况及发展趋势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步,70年代以来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在有效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也加快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2006年6月1日,中国60岁以上城市老年人口有3856万,占总人口的11%以上,中国开始成为人口老龄化的国家。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和人口未富先老等特点。

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34亿人,到2040年,老年人口总数将上升到4.09亿,老年人口比重从16%上升到26.53%,人口老龄化趋势达到顶峰。

二、建设适合老年人生活住区的必要性

(一)建设适合老年人生活的居住区是满足老年人口增长的需要

老年人较其他年龄段的人而言,他们平均每日在住宅内的时间最长,每天有一定的时间在居住区内进行锻炼、交往。而目前大多数老年人居住的居住区,从规划布局到单体设计、从住宅的外部环境设计到内部装饰,基本上都是以成年人和身体健康的人的行动标准为依据的,没有考虑到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特殊需求。

(二)建设适合老年人生活的住区是适应老年人养老模式的需要

老年人的养老形式是决定老年人居住的直接因素。养老模式一般可分为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

老年人一般不愿生活在纯粹由老年人组成的社会养老环境中,而是十分渴望能与社会有更多的交流,与子女、亲友能有更多的团聚,渴望能生活在自己所熟悉的属于自己所有的环境中。因此,完全的社会养老模式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缺少人性化的模式,它将老年人限制在一个特殊的阶层与特殊的环境中,与家庭、社会隔离开来,忽视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三、建设适合老年人生活的居住区的措施

老年人生活的居住区应充分把弥补老年人丧失的能力纳入建设要求之中,使这种居住环境考虑到弥补老年人丧失的机体功能。这种居住环境既要使老年人发挥最大的作用,又不能使老年人在发挥作用时感到紧张与不便。因此建设适合老年人生活的居住区不仅要满足老年人的独立性与私密性的需求,又要具有弥补老年人因活动能力退化而引起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还要具有弥补老年人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寂寞感的社交性。

(一)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老年人的生理老化一般表现为:身体尺寸总体上变小,脚力、背力、握力、腕力等肌力、听觉、嗅觉、触觉和平衡感方面明显下降,一般碰撞、跌倒就容易造成骨折等问题;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愿留恋过去,总希望继续居住在自己曾长期生活过的地方,适应新事物慢,懒得思考,思维的适应性和逻辑性减少,辨别事物真相的能力也减弱,通常只对身边的事物感兴趣。只有充分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建设居住区时,真正考虑并满足老年人的需要,才能建造出适合老年人生活的居住区。

(二)建设适合老年人生活的居住区的具体措施

1.居住区的选址及规模

适合老年人生活的居住区的选址除了遵循一般住宅的选址原则外,还要注意将居住区设置在交通方便,避免噪声干扰的地区,要尽可能距主干道不太远,使老年人能方便地到达商店、医院和公共活动场所。

2.室外

(1)居住区的室外环境

对于整天生活在居住区的老年人来说,室外环境的好坏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表明:老年人日常活动的空间主要是在居住区,在这一空间范围内,以朋友为中心的社会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可设置以下两种主要活动空间:居住区户外活动中心可以与居住区中心绿地结合布置,最好能区分动态和静态两个活动区;邻里休息空间,老年人在户外除了运动以外,大多数时候都是在休息、聊天、晒太阳、观赏,这些休息空间可以设在大树下、公共建筑的廊檐下等。

(2)居住区的道路规划

居住区的道路规划要充分考虑与城市交通道路的连接,如德国古城Moessingen的老年人居住区,规划了与现有街道系统协调的道路,并专门设计出一条沿河通往教堂的小路,为满足老年人精神生活的需要提供方便。老年人生活的居住区应采用“人车分行”的交通组织方式。

3.室内

(1)住宅的出入口

由于老年人记忆力、视力衰退,因此住宅的出入口造型设计,应标志鲜明,易于辨认。老年人往往因不注意或路面不平绊倒而发生骨折,因此出入口门前平台与室外地面高差不宜大于0.4m,并应采用缓坡台阶和坡道过渡。

(2)楼梯、电梯和走廊

老年人适宜居住的层次为三层及三层以下,四层及四层以上应设电梯。不设电梯的三层及三层以下的老年人住宅宜兼设坡道,坡道净宽不宜小于1.5m,坡道长度不宜大于12m,坡度不宜大于1/12。坡道转变时应设休息平台,休息平台净深度不小于1.5m。

(3)户型

居住区中的户型可按照老年人与子女居住的分离程度分为三种形式:同住型:依老年人的专用居住部分在住宅单元中的分离程度又可以分为三类六种空间组合形式。①居住分离:包括共用厕所和老年人有专用厕所两种。②居室、厨房分离:包括浴厕共用和浴厕分离两种。③住宅单元部分分离:包括门厅共用和门厅分离两种。邻居型:由一幢楼内两套住宅单元组成。这种居住形式既有利于两代人生活完全独立,又有利于两代人生活上互相照顾和感情上的交流。它有两种空间组合形式:①两套住宅单元在同一楼层,它们之间有一片公共墙,有助于改建成为互为连通的一个住宅单元。②两套住宅单元在同一栋楼内,但不邻接。③分开型(网络型):老年家庭和轻年家庭高度独立,但是在同一居住区内,符合“住得近、分得开、叫得应、常来往”的模式。

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加大适合老年人生活居住环境的建设,在细节建设上适应老年人的行为、心理特点,老年人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