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理生化研究

生理生化研究

时间:2022-10-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莲藕采收后主要的生理变化包括呼吸强度、乙醇含量、酶活力、糖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多酚氧化酶活性在莲藕贮藏期间逐渐减弱。莲藕的非酶促褐变反应的机制一般可分成三种类型:①美拉德反应;②抗坏血酸氧化分解;③多元酚氧化缩合反应等。严守雷研究发现草酸、EDTA可以螯合金属离子和降低pH值,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酶促褐变,同时降低pH值而抑制非酶褐变。

◎一、生理生化研究

1.莲藕的生理特性

莲藕是一种含水量高、组织脆嫩的水生蔬菜,在贮藏过程中容易失水,使组织变软,影响贮藏。同时莲藕中所含淀粉在贮藏过程中容易分解,影响贮藏。此外,莲藕极易褐变,从而影响其品质。

2.采收后生理生化特性

莲藕采收后主要的生理变化包括呼吸强度、乙醇含量、酶活力、糖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冯丹等发现,冷藏中,脱皮莲藕的呼吸强度逐渐上升,不出现“呼吸跃变”;而常温贮藏下其呼吸强度急剧上升,并出现“呼吸高峰”。多酚氧化酶活性在莲藕贮藏期间逐渐减弱。其乙醇的含量是呈上升的趋势。莲藕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相对较特殊,一方面存在着蛋白质的变性与水解,另一方面存在着细胞器中的蛋白质释放的游离蛋白,同时,由于莲藕在贮藏后期被微生物感染,这些感染的微生物产生的外源蛋白酶也会使得蛋白质浓度降低。因此,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是一种平衡状态。莲藕中的还原糖来自于总糖的分解,同时乙醇的含量呈上升趋势,糖大部分消耗于莲藕的呼吸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有小部分的还原糖参与了美拉德反应,还原糖含量逐日增加,而总糖含量呈减少的趋势。与此同时,还原糖的增加与总糖减少在量上并不相等,这说明相当大的一部分还原糖参与了莲藕中的其他反应而被消耗,这与莲藕的呼吸和褐变是相关的。

3.褐变机理研究

莲藕贮藏保鲜的主要障碍之一是褐变(详见第二章)。莲藕的褐变主要包括酶促褐变和非酶促褐变。酶促褐变是指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在氧气的参与下,将酚类化合物氧化成醌,醌再聚合成有色物质的过程。莲藕中酚类物质量的变化主要由儿茶酚引起,儿茶酚是造成褐变的主要底物。一般莲藕的表皮中的酚类物质的含量要比肉质部多,而就节间部位而言,中节的酚类物质含量较少,藕节和后把的酚含量稍多。同时藕节中的酶活力、矿物质(Cu、Fe)含量都较高,是莲藕中最容易褐变的部位。莲藕的非酶促褐变反应的机制一般可分成三种类型:①美拉德反应;②抗坏血酸氧化分解;③多元酚氧化缩合反应等。严守雷研究发现草酸、EDTA可以螯合金属离子和降低pH值,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酶促褐变,同时降低pH值而抑制非酶褐变。曲酸是多酚氧化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褐变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同时曲酸的还原性还具有抑制非酶褐变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