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

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与优秀的学生直接相关,通过深化招生计划管理改革,可吸引优质的研究生生源。2012年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由2011年17项增长至34项。

——西南大学实施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六大工程”

崔延强 李洪军 尹晓东[1] 李名扬 靳拥军 张学敏 张 陈

(西南大学)

摘 要:本文介绍了西南大学全面提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具体做法;明确提出坚持“内涵发展、分类建设、协同创新、提升质量”的原则,创新实施研究生教育“六大工程”;展示了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质量;西南大学

为适应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新形势,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等文件精神,西南大学坚持“内涵发展,分类建设,协同创新,提升质量”的原则[1],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基础,以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为牵引,以结构调整为动力,以创新能力提升为重点,积极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提出并全力实施研究生教育“六大工程”,全面提升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

一、优质生源保障工程

1.调整生源结构,提升生源质量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与优秀的学生直接相关,通过深化招生计划管理改革,可吸引优质的研究生生源。根据社会需求、培养质量和学科规划需要,科学建立招生学科、招生导师和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优秀研究生选拔机制,广泛开展研究生招生培养校际合作项目,定点互推免试研究生,形成生源互换机制,促进生源优化;通过建立区域性与行业性高校联盟、产学研合作单位等平台,储备优质生源,并设立优质生源奖励基金,用于奖励生源结构大幅改善的二级单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和个人。目前,在全国已与国内兄弟院校和重庆大学联盟高校建立了20个定点生源基地,通过博士生论坛、夏令营、暑期学校和假期学术活动互派本科生和硕士生进行交流、参加活动,并为交流学生提供食宿、旅差方便,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既得到了锻炼,又全面地了解学校及其学科专业。通过招生办法的改革,2012年有15 000余人次报考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实现历史性突破,同比2011年增加近4 000余人次。同时,有效促进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生源结构的合理化[2]

2.建立优秀研究生选拔机制,实施本硕博精英培养计划

凝练招生方向,优化自主考试科目及考核内容,推进按一级学科进行博士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课命题模式;进一步完善招生选拔办法,强化复试环节,改进研究生复试、录取办法,加大复试的权重,实施复试一票否决制,保障优质生源的选拔。实施本硕博百名精英培养计划,贯通本科、硕士和博士的连续培养,每年在研究型学部(学院)和重点学科平台选拔100名优秀本科生进入本硕博精英培养计划,在培养期间,优先选送有条件的学生赴境外知名高校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同时,在全校19个有条件的学科专业试点实施博士研究生选拔“申请审核制”,提高和吸引优秀研究生申请和报考,有效地吸纳优秀学生报考研究生,从而优化人才培养类型结构。

二、培养质量提升工程

1.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多元创新培养模式

建立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强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和第一责任制。多渠道搭建科学研究平台,加强与境内外高校合作,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联合国内兄弟院校和国外优势办学资源,建立和完善“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所合作”“校校合作”“院院合作”机制及产学研一体化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建立大学联盟,实施高校间教师互聘、学生互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加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建立集前沿学术讲座、名师讲坛、精品课程等于一体的资源学习网站,供学生免费开放使用。同时,设立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基金和教材建设基金,凝练教学内容,注重学科基础知识建设,瞄准学科前沿,构建研究型、创新型和体现学科专业特色的优质课程体系。注重学科交叉,构建多元融合的公共课、平台课程模块;凸显专业技能,打造前沿性实践课程模块;鼓励学术创新,建设开放灵活的研究课程模块;立足地方发展,构建凸显学科优势且立足西部的本土课程模块。构建研究型与创新型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3];加强培养过程质量监督与评估,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经过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我校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培养质量具有明显提高。教育部2013年博士生学位论文抽检的20篇学位论文全票通过,我校学位论文质量得到肯定。获重庆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3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7篇。我校有两篇论文入围201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其中排名所属学科第一名1篇、第三名1篇。同时,研究生优秀科技成果数量和质量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012年研究生共发表SCI、EI和SSCI等高水平学术论文383篇,比2011年增长21%。2013年共有489名研究生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03篇,其中SCI及SSCI一区以上高水平学术论文180篇,比2012年增长57.44%。2012年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由2011年17项增长至34项。国家公派出国项目增幅达43.3%。我校先后向重庆大学、西北大学共派出22名研究生交换生。

2.构建研究型与创新型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建立学科专业主文献制度,开设研究生“中外主文献研读”专业必修课程,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建立主文献资源库,通过文献研读报告、集体研讨、研究生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等方式,加强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深化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开展专家系列讲座,强化实践教学,以课程论文、社会实践、现场答辩、自主学习等多元方式完善评价考核体系。进一步改革研究生公共外语课程教学,采用课堂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方式,实行分类指导、分级教学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设置文献阅读、国际交流、学术论文写作、留学考试指南等课程模块,完善公共外语课程体系,实行公共外语模块教学。

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施研究生培养全程质量监督与评估,建立导师或导师组对研究生的指导档案。严格研究生学科综合考试和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及论文进展检查等过程管理,建立研究生教育指导专家委员会对课程教学质量和各培养环节实施情况的抽查和评估制度。积极开展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培育,规范学术标准与过程管理。以专题讲座、学术研讨、实验实训、案例解析、现场观摩、实践操作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改革课程教学方法。首次建立实施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制度,培育出高水平、高质量的博士学位论文,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2012年12月首次颁发了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向全校通报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探索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研究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资源,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生科研实践基地,积极发挥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撑作用,探索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在全国建立科学研究、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和创业实践一体化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基地10个。同时,实施研究生创业帮扶计划,设立研究生创业帮扶中心,整合政府公共服务资源、科技项目资源、人力服务资源及市场资源,推进研究生教育与科技创新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作出较大贡献。

三、专业学位建设工程

1.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

以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为目标,参照行业资格认证知识体系设计课程,修订培养方案;课程模块应充分体现应用性、实践性,实现课程学习与行业需求的接轨。设立专项建设项目,开展“公共管理(MPA)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评价标准体系建设”“教育硕士(历史)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评价标准体系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和“研究生就业创业基地建设”等多个专项研究。同时,资助专业学位公共课程与平台课程改革[4],探索专业学位培养新模式。

2.健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体系,完善管理运行机制

根据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每种专业学位类别建立示范实践教学基地。目前,在大中型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建立了10个校级专业学位共享多功能实践平台,各二级单位根据需要建立若干院级实践基地。通过校企、校地、校院等合作模式,采用联合建设研究生工作站、合作研究、订单式培养等多种协同创新方式,健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体系,完善运行机制,互惠互利,保障基地有效运行,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

3.建立质量评价体系,规范培养环节

加强专业学位分委员会建设,1/3以上的委员由行业专家担任,聘任具有高级职称且实际工作经验丰富且在行业具有较大影响的专家或企业家作为专业学位分委员会成员,参与修订专业学位论文写作、评阅和答辩规范;制定区别于学术学位要求、适合专业学位特点的学位论文选题和写作规范、评阅和答辩标准;完善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制度,参与有关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管理的重要文件拟定和重要学术探讨会议,发挥其专业技术作用和社会影响力。同时,建立健全专业学位导师聘任与考核制度,依托专业学位实践教学基地和行业协会等平台建设一支长期稳定的国内外和校内外导师队伍,加强培养全过程双导师的指导作用,全面落实双导师培养制度[5]

4.建立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培养机制,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根据免费师范生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的特殊性,每年大约净增2 000余名研究生。为此,我们探讨制定免试选拔制度,建立培养学校、网络平台、实践基地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以二级单位和教师教育创新平台为依托,采取面授与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探索大规模条件下“职前—职后—体化”的高质量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

四、导师队伍建设工程

1.改进导师遴选与考核机制,促进导师岗位与学科发展相适应

研究生指导教师既不是固定的职称或职务,也不是荣誉称号,而是指导和培养研究生的重要工作岗位。因此,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要有利于为国家培养科技进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所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有利于调整指导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科研结构和年龄结构,有利于提高指导教师队伍素质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改进导师遴选与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各培养单位学术委员会(或教授委员会)、学位分委员会在导师遴选与考核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淡化导师资格意识,将导师遴选与招生申请制有机结合,建立以研究与培养任务为杠杆的导师岗位制和快速科学的认定程序,促进导师岗位的合理流动和满足学科日益发展的需要。

2.实施青年导师发展计划,加强青年导师培训

指导教师应紧密围绕学科专业开展科学研究,积极参与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论证、研究方向设置、学科评估、学位点评估检查等学科建设工作,发扬团队精神。学校建立常态化、规范化、专业化的青年导师培养计划,通过教育教学方法研讨、青年导师论坛、国际培训、国内外学术交流、基层挂职实践等多元化方式,利用“教师教育发展中心”等校内外一流学科及研究平台,开展师德师风与学术规范、岗位职责、研究生指导能力、国际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工作,促进校内外导师的对话与交流,进一步加强我校青年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使青年导师真正成为研究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实践者和社会文明新风的引领者。建设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精神和卓越学识的青年导师队伍,鼓励并资助青年导师开展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有关的学术研究与交流活动及成果发表。进一步落实导师责任制,促进导师岗位与学科发展相适应,全面加强中青年导师队伍能力建设和整体素质提升。

五、国际化推进工程

1.实施中外联合培养计划,建立联合培养基地

实施中外联合培养计划,努力拓展渠道,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建立海外知名高校联合培养基地,构建研究生国际实践平台,学校先后与美国加州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英国利兹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萨省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建立了10个稳定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加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管理和宣传,做好公派研究生出国外语培训工作,加大选拔优秀研究生到国外攻读博士学位或进行博士生联合培养的力度。2012年公派出国项目我校共录取了43名,其中出国攻读博士学位25名、联合培养18名,提高了研究生出国联合培养规模和比例。自主开展研究生出国联合培养项目,计划在“十二五”末与国外一些知名大学建立20个左右稳定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每年定期选派和资助80~100名优秀研究生到联合培养基地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并通过进行短期访学,开展校际交换生项目。

2.实施全英语教学专业课程建设计划,打造全英语教学师资队伍

实施全英语教学专业课程建设项目计划,2013年开始设立研究生全英语教学专业课程建设项目专项基金,目前,现已开展“教育学”“分子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进展”和“生态学”等23门研究生全英文专业课程的立项建设。同时,鼓励引入国外优势专业课程资源与师资队伍,力争到2015年完成30~40门专业课程和3~5个全英文专业的建设任务,建成一批反映我校学科特色的全英语教学专业课程,培养和引进一支全英语教学师资队伍。

3.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拓宽研究生国际视野

在国家资助的同时,自主开展研究生出国联合培养项目,逐年提高研究生出国联合培养规模和比例,充分发挥研究生在国际化中的重要作用。学校设立博士研究生国际学术论坛基金,每年资助100万元促进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举办多元化国际学术会议或国际性的博士生学术论坛,并资助优秀博士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与国际同行学者直接进行学术交流,提高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同时,大力推动学校的外文图书资料和外文数据库建设,保障研究生的论文文献参考和选题达到国际水准;推进我校特色学科文献数据库建设,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生和研究人员来我校研究和访学。学校大力支持和鼓励研究生会和各研究生社团组织与国外留学生的联谊、举办文化沙龙、举办国际时事讨论会和国际文化节等活动,提高研究生的国际交往能力。

4.规范留学研究生管理,保证海外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

进一步理顺留学生招生、培养和学位管理的关系,将留学研究生纳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规范留学研究生学籍、培养过程和学位授位工作的科学管理。学校设立“西南大学外国留学研究生奖学金”,吸引更多留学生来校学习与攻读学位,鼓励留学研究生努力学习。学校通过绩效分配政策激励留学生招生培养单位的积极性,努力加强导师指导和强化研究生培养单位职责,保障留学研究生学习与学位质量。

六、研究生教育管理工程

1.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注重研究生教育的高水平管理和精细化服务,实施研究生全程信息化管理[6]。制定《中共西南大学委员会西南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出台《西南大学关于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实施办法》,明确学术活动中引用、注释、参考文献等基本要求,界定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等学术不端行为。设置学术技术规范相关课程,建立多维的学术评审、学术批评、学术成果管理制度,健全学术规范仲裁制度,建立学术道德失范预警机制,强化导师在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中的责任意识,以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示范作用。实施研究生科技创新论坛计划,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拓展实践创新渠道,凸显实践育人作用。打造《含弘论丛》和《西南大学研究生》等研究生媒体精品栏目,充分展示研究生的学术成果,为研究生创新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和共享资源的机会。

2.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导师首要责任意识

专兼职队伍建设是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重要保证。重点推进以研究生导师为首要责任人的专兼职队伍建设,进一步落实《西南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导师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的实施办法》,明确导师在了解掌握研究生思想状况,帮助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与问题的责任。培养研究生良好学风,严格要求研究生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指导研究生就业,支持并积极参与研究生党团和班集体建设及各类活动等方面的首要责任,增强导师首要责任意识。

3.改革资助管理办法,完善研究生资助体系

建立研究生“助前志愿者服务”制度,积极探索研究生奖学金的申请与志愿者服务经历相结合的资助办法,努力推进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启动推进我校研究生“两个一”工程(100个实践基地、1 000名硕博进基层)。2012年,硕士研究生年终就业率由2011年90.00%提高至92%;博士研究生年终就业率由2011年98.72%提高至99.05%。设立免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奖学金,广泛吸纳各种资源,逐步形成以研究生基本奖学金、“三助”助学金为主,导师科研资助、优秀研究生奖学金、专项资助基金、社会捐助奖学金、特困补助和国家助学贷款为辅的资助体系。完善以科研为导向的导师资助体制,选择有条件的学科专业试点导师全额资助博士研究生计划。改革以助教、助研、助管为主要内容的“三助”管理办法,支持研究生参与教学、科研和管理实践活动,切实提高研究生的教学科研与实践能力。

西南大学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六大工程”也是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的具体措施[7][8]。自2013年7月10日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视频会议召开以来,西南大学在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六大工程”成功实施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西南大学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9]。目前,学校正朝着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方向迈进。

鸣谢:感谢西南大学研究生院院务会成员和全体同志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制定和实施“六大工程”过程中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

参考文献

[1]李元元.持续抓好学科建设不断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3(19): 3-8.

[2]李春景,刘仲林.现代科学发展学科交叉模式探析[J].科学学研究,2004(3):244-248.

[3]闵维方.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56.

[4]王帆,王远怀,王传辉,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性课程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9):9-12.

[5]吴小林,宁正福,齐昌政.需求驱动 创新模式 培养卓越的石油工程师[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9):4-8.

[6]薛亮.农业信息化[M].北京:京华出版社,1998.

[7]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印发《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的通知.

[8]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

[9]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

【注释】

[1]作者简介:崔延强,西南大学副校长、教授;李洪军,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尹晓东,西南大学党委研工部部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