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整合全局空间吸引子布局

整合全局空间吸引子布局

时间:2022-10-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空间句法理论认为,城市中心空间发展必须与城市全局中心性相对应,以确保其中心功能的发挥。目前,城市全局集成核空间仍然主要集中在主城区空间范围内,因此,主城区内部的中心功能空间建设仍然是城市拓扑空间与职能空间协同发展的内在要求。沿街道两侧功能吸引子布局既要满足机动性服务空间需求,也要满足步行人流运动需求。

7.1.2 整合全局空间吸引子布局

1)增加中心功能空间,转移全局中心职能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市中心商务、商业等中心功能日益增强。据1999~2004年的统计显示,城市进出口贸易、生产管理、物流服务、金融证券、旅游、商业零售与餐馆业等中心功能均取得了高速增长(表7.1),对中心功能空间的需求日益增加。与此同时,城市中心功能空间增长严重不配套(如果以公共建筑用地增长水平代表中心功能空间发展水平。1995~2003年间,公共建筑用地增长率为17.06%,年均增长率仅为2.13%,远远低于各项中心功能本身的年均增长率水平)。并且,围绕古城的单一中心空间发展所面临的若干矛盾日益尖锐(中心区发展与古城保护、中心区发展与交通组织的矛盾等等)。为此,必须增加中心功能空间建设,调整中心功能的空间结构,满足城市基本与非基本职能的发展需要。

表7.1 苏州市相关中心职能增长特征分析(1999~2004年)

img164

续 表

img165

空间句法理论认为,城市中心空间发展必须与城市全局中心性相对应,以确保其中心功能的发挥。目前,城市全局集成核空间仍然主要集中在主城区空间范围内,因此,主城区内部的中心功能空间建设仍然是城市拓扑空间与职能空间协同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主城区内部过度密集的中心功能又给古城保护与交通组织带来难题。因此,研究建议一方面积极利用主城区空间的句法中心性,开发与主城区历史文化相配套的文化、旅游与休闲服务等中心职能空间;另一方面,将城市商务、贸易、办公、金融、会展等中心商务功能向主城区外部转移,积极建设城市新的中心商务区和副中心区。

2)调整主城区全局中心结构,发展专业特色街区

在城市全局集成核结构变化中,人民路、干将路、中市街、桐泾路、桃花坞大街等始终为全局集成核的主干,这些街道轴线的拓扑中心性较一般集成核轴线强。并且,沿中市街、桃花坞大街、皮市街和临顿路一片集成水平不断增强,成为具有发展潜力的北片增长中心,与之对应的沿人民南路、十全街、道前街-十梓街一片成为南片增长中心。因此,主城区内部全局中心功能结构可做进一步的调整:一方面,加强沿全局集成核主干轴线两侧的功能吸引子布局,发挥其全局功能效应;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增长中心内部功能吸引子布局。针对其中历史性街区保护的内在要求,设立专业性历史旅游街区、文化休闲街区,将相关中心功能需要与建筑空间形态、规模和容量相配套,使之既有利于相关中心功能发展,又能有效地进行历史性街区的空间保护,在现代功能开发过程中彰显传统文化特色;同时,结合环路运动经济,建立相应的环路交叉口副中心功能区(图7.4)。

img166

图7.4 主城区全局中心结构调整

3)加强集成核沿线街道设计,合理组织交通体系

社会运动流日益复杂的现代城市空间中,全局集成核街道存在3种类型:其一是基于步行人流的全局集成核街道(其中也存在机动交通,但主要通过人流的步行运动产生运动经济为主),如传统的景德路、观前街、皮市街、十全街等等;其二是基于机动流的全局集成核街道,其中主要以机动流为主,全局集成核的集成效应体现为对机动车流的集成效应,如西环路、南环路、东环路等等;其三是混合型全局集成核街道,其中既有密集的人流,也有密集的车流,其全局集成效应体现在对人流与车流的共同集成效应之中,如人民路、干将路、桐泾路、三香路和狮山路等等。第一类集成核以传统商业街和城市步行街区为主,第二类集成核则纯粹起到快速交通的导流作用,而第三类为当今机动时代比较常见的综合中心功能街道。研究建议不同类型的集成核街道其道路交通设计必须符合空间格网的功能需求:对于以步行人流为主的第一类街道,其街道空间设计宜人性化,保留足够宽阔的人行道,在每一个视觉深度内,街道尽可能封闭,形成符合环境心理特征的围合空间(街道宽度与沿街建筑高度比最好在1∶1和2∶1这样可感知的空间范围之内)。并且,全局吸引子在建筑内部与街道之间做好过渡,街道两侧要便于人流穿越与相互交流(图7.5)。对于以机动流为主的第二类街道,其交通设计要以快速交通为主。但其与集成核主干交叉口要做好互通设计,预留好公共建筑吸引子用地,做好综合服务中心、广场、停车场所和相关配套设施设计,形成环路交叉口中心功能区(图7.6)。对于机动与步行运动流都很密集的全局集成核街道,需加强两者的交通隔离与功能转换,分别为之预留好足够的运动空间(往往这一类集成核街道为满足机动车流的通达性而忽视了人流的自然运动需求)。沿街道两侧功能吸引子布局既要满足机动性服务空间需求,也要满足步行人流运动需求。为此,必要的建筑退让以及“建筑—空间—建筑—空间”的连续序列组合模式可能更适合混合型集成核沿线全局吸引子布局的功能需求。并且,要通过人性化的过街天桥与地下通道实现街道两侧人流的交流与互动(图7.7)。

img167

图7.5 基于人流的集成核街道剖面设计

img168

图7.6 环路集成中心功能区布局示意图(彩图见书末)

img169

图7.7 混合型集成核街区空间设计示意图(彩图见书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