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环境管理体系由哪个部门审核

环境管理体系由哪个部门审核

时间:2022-10-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公司应按照GB/T24001—1996idtISO14001∶1996标准建立并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目的在于通过制定并贯彻环境方针,提高全体员工的环境意识。公司经理授权项目经理在项目部范围内开展工作,并由项目经理授权各级环境管理责任人员,在本单位业务范围内,履行职责并达到项目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要求。项目部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部门和二级单位向项目主管部门提供与现场施工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并及时通报人员变动情况。

二、环境管理体系

(一)项目部环境管理体系综述

1.施工单位的环境管理方针

施工单位的环境管理方针是:遵纪守法经营,奉行预防为主,依靠全员参与,节能降耗增效,坚持持续改进,共建美好家园。

本环境方针是施工单位在环境管理方面的宗旨和方向,是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保护环境、预防污染并为实现环境行为的持续改进而制定的最高行动纲领。施工单位在承担本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将围绕甲方的要求履行公司的全部环境管理职责。

2.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保持

公司应按照GB/T24001—1996idtISO14001∶1996标准建立并实施环境管理体系(EMS)。建立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目的在于通过制定并贯彻环境方针,提高全体员工的环境意识。控制重要环境因素,通过不断检查与评审,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持续地改善公司的环境行为,改进公司的环境管理水平,实现公司的环境目标和指标,在本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按照国家、地方和甲方给出和提出的有关标准、要求,管理和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的环境行为和影响,使工程施工的环境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3.文件化的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编写的《管理手册》、《管理体系程序》、《管理体系作业程序》覆盖ISO14001标准的17个要素,覆盖公司环境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各个场所、部门和单位,覆盖公司在本程中建筑、安装过程所涉及的全部活动和服务。

本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设置专门的人员负责本工程环境管理体系的日常运行检查、评审和改进,在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过程中,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组织体系和文件化的环境管理体系,保证环境管理体系的正常、有效运行。

4.本工程的组织机构和环境管理职责

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项目副经理兼项目总工为管理者代表的环境管理体系,项目部设置质量保证部,各单位设置由质量(技术)人员兼职的内审员。

公司经理授权项目经理在项目部范围内开展工作,并由项目经理授权各级环境管理责任人员,在本单位业务范围内,履行职责并达到项目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要求。

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网络包括公司决策层、管理职能层、项目部的管理层和作业层。

2)职责和权限。项目部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部门和二级单位向项目主管部门提供与现场施工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并及时通报人员变动情况。

①项目部。按照GB/T24001—1996idtISO14001∶1996标准的规定在本项目部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配合项目经理配置、调度体系建立和运行所需的资源;负责本项目内部、外部运行的协调与联络;审核本项目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审核重要环境因素;负责组织本项目的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任命审核组长。

②工程管理部。负责组织对本项目相关的环境因素的认别、评价和更新;负责本项目部的信息交流工作;负责组织本项目部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修订、更改;负责EMS运行的监督检查和本项目部范围内环境有关的不符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控制;负责本项目EMS的内审的具体组织和实施;负责环境管理评审的记录、材料整理、管理评审有关要求实施的监督;负责分解公司环境目标指标和本项目部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分解和实施监控;负责本项目部工程施工的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和控制;负责本项目部节约能源、降低原材料、资源等的消耗控制;负责本项目部的环保设施的设置、管理和控制;负责生产、生活的大气污染(包括粉尘)控制并记录;负责场界噪声控制并记录;负责生产、生活水污染控制并记录;负责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和资料控制;负责环境管理体系的记录和归档工作控制;负责环境管理体系规定的环境指标监测、测量和控制并记录。

③经营管理部。负责工程分承包方的引进控制,并在工程分承包方取得内部施工许可证承包合同的同时签订遵守现场环境管理规定的协议;负责汇总各单位对工程分承包方的环境管理行为的评价;负责收集本项目部各单位环境培训需求,编制年度环境管理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④物资机械部。负责本项目部施工的全部机械的管理和控制,对在机械使用过程中的有关污染实施控制和采取预防措施;按照招标文件中有关物资机械的要求落实具体措施;负责本项目部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修理过程中的环境影响控制;负责物资、机械供应相关方的管理和控制并记录。

⑤综合办公室。负责公司消防管理工作以及其他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和应急预案编写;负责生活垃圾的收集与清运;负责生活区水、电的控制。

其他部门在本单位、本部门的职能范围内配合职能部门开展工作。

(二)主要环境影响及控制

主要环境影响为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1.水污染控制

(1)执行的有关标准

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按照国家和地方规定分别执行国家标准GB8979—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排入GB3838Ⅲ类水域的污水执行一级排放标准,排入GB3838Ⅳ类水域的污水执行二级排放标准。

(2)生活污水污染的治理

1)食堂、餐厅污水先排入隔油池,水油分离后再进行排放。

2)厕所污水由化粪池处理后排放。

2.大气污染控制

(1)执行的有关标准

1)按照国家规定和地方规定,在生活区和非生产区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施工作业区执行三级标准。

2)施工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粉尘执行国家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2)大气污染防治管理

1)按“三同时”原则施工。

2)可行时不再安装生活锅炉,以减少大气污染。

3)禁止焚烧沥青、油毡、橡胶皮革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禁止露天焚烧垃圾、落叶等。

(3)大气污染物排放过程控制

1)大气污染物的产生主要分布在以下活动中:施工现场粉尘的排放,路面扬尘的排放,各种车辆尾气的排放,项目部锅炉房烟气的排放。

2)大气污染物的主要种类:烟尘、SO2、NOx、粉尘等。

3)大气污染物产生的主要场所、部门:运输公司、施工现场和厂区公路等。

4)大气污染的治理。

①车辆限速行驶并定期对路面洒水等减少路面扬尘,保证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为施工现场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②各种车辆尾气排放的治理:车辆使用交通部门年检合格,燃尽可能使用高标号等油质好的,执行强制保养、修理等规程,保证车辆正常运行。

3.噪声污染控制

(1)执行的有关标准

1)生活和非施工作业区执行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一类混合区标准,公路两侧执行该标准中四类标准,突发和偶发噪声执行该标准第5条。

2)施工点噪声控制执行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规定。

3)运输车辆噪声执行GB1495—79《机动车辆允许噪声标准》规定。

(2)本公司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的噪声

公司向周围排放的噪声源为装载机、电锯、吊车、电焊机、拆装制作过程中大锤的使用等。

1)各有关部门应对噪声源的重点设施、设备合理安排,加强设备润滑和维护保养等有效措施,并制定执行相应作业指导书及设备操作规程,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改进施工工艺,以减轻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

2)对每个施工阶段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场界噪声的监测和测量,并向相关部门传递监测结果。

4.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

执行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固体废弃物的收集

各产生废弃物部门均设置废弃物临时存放点,并在临时存放点配备有标识的废弃物容器。废弃物产生后,由产生部门人员按固体废弃物分类放置,贮存场所应有防雨、防漏、防飞尘、防火等措施。

(2)固体废弃物的处置

1)固体废弃物处理前首先应考虑能否作为二次资源加以利用。

2)各部门的废弃物存放点指定专人管理,由指定人员负责将废弃物运输到场内废弃物指

定存放场,并分类放置。运输中应确保不散撒、不混放、不泄漏。一旦发现运输中泄漏或散撒的现象必须清理。

3)生活垃圾要实行垃圾袋装化并放置到指定的场所,由项目部主管部门统一运输,集中处理。

4)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要分类存放;对废旧材料如废钢铁、废零件等一般废弃物,且有回收价值的废弃物,由采购部门根据《可回收余废料管理规定》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危险废弃物除医疗垃圾焚烧处理、油桶等可循环利用外,其他由采购部门进行委外处置;废旧机械配件处置执行MSP—00—31《机械设备配件管理程序》;从事收集的承包方应具备规定要求的资格,并在合同或协议中明确要求和责任等;建筑垃圾的处置执行MSP—00—18《文明施工控制程序》。

5)施工期间确保厂区及施工区内的沟道、地面无垃圾,每个作业面都应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剩余材料要堆放整齐,废料及时清理。

6)工程竣工时从已签发了移交证书的那部分工地上将所有有关的设备、多余材料、垃圾及各种临时工程清除、移走,并使这部分工程及工地保持清洁,使业主满意。

(三)项目环境体系正常运行的措施

1)随着工程的开工质保人员到位,根据项目部组织机构和职能分工、合同、施工组织设计等了解本工程的环境影响,收集地方的法律法规,并组织相关部门根据《环境因素控制程序》的重要环境因素,依据《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控制程序》和公司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制定、分解本项目部的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经项目部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下发各责任单位分解执行。

2)各单位依据识别和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确认本部门的重要岗位,并制订本部门的培训需求、培训计划。经营部制订项目部的培训计划,对从事可能产生或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使每个岗位的员工都具备正确完成各自岗位环境职责的能力。在体系实施和运行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渠道、方式进行内部和外部信息交流,执行《信息交流控制程序》。根据项目部职能分工,各责任部门根据程序的要求实施运行控制并建立相关记录。针对环境管理体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按照标准制订应急预案,预防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的发生,并及时对意外发生的事故(火灾、爆炸、台风、水灾等事故)作出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

3)项目部工程管理部每6个月对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各要素主管部门每6个月对与主观因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符合性进行监控和评价。工程管理部经过内审和监督检查对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符合性进行监控。工程部对环境监测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各部门在监测过程中发现不符合的,对其进行纠正、编制并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避免不符合的再次发生,使环境管理体系能够持续有效地运行和改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