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明史上的奇迹

文明史上的奇迹

时间:2022-10-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运河,顾名思义,就是为了运输而开凿的人工河流,或者是疏浚自然河流使其达到通航的要求的河流。因此后代对这条运河不断加以维修,并且至今仍然发挥着沟通江淮水运的重要作用。鸿沟运河的凿成,形成了一个以开封为中心的运河河网。邗沟和鸿沟是我国古代最早人工开凿的一批运河中最重要的两段。加上陕西的广通渠以洛阳为中心,西通关中盆地,北抵河北平原,南达太湖、钱塘江流域,形成全国的运河网。永济渠的前身是白沟及清河。

三、文明史上的奇迹——中国古代的运河工程

运河,顾名思义,就是为了运输而开凿的人工河流,或者是疏浚自然河流使其达到通航的要求的河流。在我国,人工运河的开凿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其线路之长、分布地区之广,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仅有的。这是数千年来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和无数能工巧匠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所创造的奇迹。

邗沟

春秋时期,在诸侯争霸的战争中,水军是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特别是位于江淮流域的楚、吴、越等国,不断开辟运河,进行水战。在吴王夫差打败楚、越两国后,为了北上与齐晋争霸,公元前486年他果断地下令开凿沟通长江和淮水的邗沟运河,以便强大的吴国水军满载辎重粮草,快捷地北上中原。

邗沟,即韩江,又名渠水、邗溟沟、中渎水。它的南段从江苏江都引长江水,中间穿过射阳湖水段把射阳湖的水直接同淮水接通。在古代,这一带湖很多,其中以射阳湖为最大,直到北宋时期,它的湖周还有150余千米。邗沟运河巧妙地利用了这里湖泊河流相互邻近的自然地势,用人工渠道把它们串通。邗沟最初是北过高邮,折向东北进射阳湖,然后出射阳湖转向西北,绕个大弯子。当时采用这种设计方案,主要是为了减少运河的开挖长度,尽量利用天然湖泊。这个“Ω”形的弯道,至东汉时才向西改道。

邗沟建成后,吴国水军就可以从长江经过邗沟进入淮水,再沿着淮河的支流泗水沂水到达齐国国境。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凭借着打败邻国越王勾践的盛威,率领庞大的水军舰队,耀武扬威、浩浩荡荡地溯水北上,从长江进邗沟,穿过淮水,沿着淮河的支流泗水、沂水直捣齐国国境,一举打败了霸主齐国,震撼中原,令诸侯于黄池(今河南封丘)。人工运河第一次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邗沟的开凿最初主要是为了军运,大约到了东汉以后,其经济价值才逐渐显著。因此后代对这条运河不断加以维修,并且至今仍然发挥着沟通江淮水运的重要作用。

鸿沟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争霸,逐鹿中原,战火连天,烽烟滚滚。当时,野心勃勃的魏惠王利用李悝变法后带来的富国强兵,抢夺中原霸主。为了占据有利的战略地位,魏惠王九年(前361),他把国都迁到中原腹内的大梁(今河南开封),次年又开挖了以开封为中心的人工运河鸿沟。鸿沟北接黄河,南通淮水北面支流,把黄河和淮水串通一气,开通了大梁与外地的交通。

鸿沟开凿前,虽有济水在黄河南面流过,但当时济水和黄河相通,并不和淮河各支流相接。黄、淮间没有直接的水运往来。以前,邗沟运河虽然沟通了长江和淮河的联系,但南来北往的船队进入了淮水,却仍然无法直通黄河。鸿沟运河的凿成,形成了一个以开封为中心的运河河网。它的北面,直接把黄河水引进圃田泽,然后又从圃田泽开大沟东通大梁。魏惠王三十一年(前339),人们又把大梁的水转引东南,同淮河北面的支流丹水、睢水等串通,至今安徽沈丘县的东面入颍水,将黄河和淮河支流丹水、睢水、涉、沙颍等水串通一气。这样,南来北往的商船、战舰可以过长江,跨淮水,直达黄河中原地区。

鸿沟的通航,促进了魏国的繁荣、强大,使沿河的定陶(今山东蓬泽县南)、开封和淮阳(今河南淮阳县)、寿春(今安徽寿县)、睢阳(今河南商丘)、彭城(今江苏徐州)等迅速成为当时第一流的都市。魏惠王因此更加自负,敢于带头藐视周天子,于惠王二十六年(前344)自称天子,大摆天子的派头。

邗沟和鸿沟是我国古代最早人工开凿的一批运河中最重要的两段。它沟通了黄河、淮水与长江水系,开通了我国江南和中原地区的交通。尽管当时这两段运河还是初创,距离也不长,多系天然河流湖泊串联而成,但为后来开通隋唐运河和南北大运河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隋代运河

运河自春秋以来历代都有修整,然而首次贯通海、黄、淮、江、浙五大水系的南北大运河,却是隋炀帝时开通的。

隋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统一的重要时期。581年,杨坚废弃北周,建立隋朝,并于开皇八年(588)12月,挥师50万,水陆并进,直指南陈。589年2月,他一举攻下建康(今南京),统一了全国。

隋建都长安之初,曾长期繁荣的汉代古都已一片荒凉,就是富饶的关中也难以满足军民的需要,大量的粮食货物主要靠隋开凿的大运河由关东特别是江南运进。

隋代修凿的大运河,以河南洛阳为中心,成“人”字形,南达杭州,北通涿郡(今北京市),总长2500千米,首尾相接,流经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和浙江五省,沟通长江、淮河、黄河、钱塘江和海河五大水系。加上陕西的广通渠以洛阳为中心,西通关中盆地,北抵河北平原,南达太湖、钱塘江流域,形成全国的运河网。

2500千米长的隋代大运河,是在前代旧道的基础上,穿针引线形成一气的。

隋初,把关东和江南的粮食货物运进隋都所在地关中是极困难的事情。长安(今西安市)到黄河边的潼关虽有数百里的渭水相通,但渭水既浅又多沙,行舟艰阻。隋文帝杨坚为了改善这段漕运,于开皇四年(584)下令宇文恺开凿广通渠。

广通渠的渠道在渭水的南边,是在汉代漕渠的基础上重凿的,从黄河边的潼关到首都长安,全长1500余千米。

广通渠的通航,固然打通了潼关到长安的航线,但扬州的铜器,会稽的吴绫绛纱,两广的珍珠、象牙,江西的瓷器……还是不能过长江,跨淮水,进黄河。为此,隋炀帝杨广又于大业元年(605),强迫河南、安徽百万劳动人民开通济渠。

通济渠西自洛阳开始,南抵淮水,把黄河、汴水和淮水三条河系沟通了。它是隋代开凿的大运河中最重要的一段,河宽40步,两岸修有宽阔御道,道旁柳树成荫,车马行人络绎不绝。这条御道分两段凿成,由今河南洛阳西郊的隋炀帝宫殿“西宛”开始,经偃师县至巩县的洛口入黄河的一段,大概是循着东汉张纯所开的阳渠故道凿的。另一段由河南的板渚(今河南荥阳县江水镇),循荥阳和开封至杞县西之间的汴水,经商丘、永城、宿县、泗县至盱眙入淮水。这段运河虽利用了一段旧汴水,但有所改造。东汉的汴渠在徐州以下流入泗水,当时泗水河道弯曲,又有徐州和吕梁洪的险要,通航很不安全。通济渠撇开了徐州以下的泗水河道,径直入淮,不仅路近很多,而且还可利用充足的蕲水水源。

与此同时,杨广还强令淮南十余万民工扩建了由隋文帝杨坚所开的从山阳(今江苏淮安)到江都(今扬州)的山阳渎运河。经这次扩建,山阳渎运河更宽阔、径直。

大业六年(610),杨广又在三国东吴已有运道的基础上加工开凿江南运河,自镇江起,绕太湖的东面,经苏州到杭州,把长江与钱塘江接通。此段运河长数百里,宽30余米,可通龙舟。

为了巩固对北方的统一,杨广把涿县作为军事重镇派重兵把守,并于大业四年(608)征集河北诸郡县的民工百万开永济渠通北京。永济渠的前身是白沟及清河。渠分二段筑成:一段“引沁水南达于河”。沁水是黄河的支流,在河南武陟县入黄河,永济渠凿通沁水的上游,使它分流入运河,东北与清、淇两水相连,再入白沟。这样,河南的来船由黄河沁口溯沁水而上,经永济渠进入河北。另一段“北通涿郡”,是天津以北的一段,利用一段沽水(白河)和一段桑乾水(永定河)进入北京市东郊的通州。

永济渠全程1000多千米,是隋唐两代支援北方人力物力的运输大动脉

隋代大运河的凿成,不仅把江南的扬州、杭州和北京连成一气,而且更重要的是把冀北、江南和京城所在地关中连在一起,形成了全国运河网。这对巩固我国的统一,促进南北的物质和文化交流,开发南方,都起了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据《通典》记载:“自是天下利于传输”,“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运河两岸的城市迅速繁荣起来,镇江、扬州和开封等地很快成为当时著名的商业都会。江南的丝绸、铜器、海产,四川的布匹,两湖的稻米、杂货,两广的金银、犀角、象牙等等,源源不断输往西北和华北。隋炀帝杨广也顺水泛舟南下,到江南搜刮民财,寻花问柳。

大运河的兴建,千百万劳动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修河的民工,男的不够用就抓女的,数万名监工日日夜夜用“枷项笞脊”强迫民工劳动。通济渠修到徐州,就“死尸盈野”,逃亡过半。许多人家卖儿卖女,家破人亡。一些州县的农民被迫提前交纳几年的租税,有的被逼得吃树皮草根,乃至出现人吃人的悲惨境况。劳动人民被逼得走投无路,终于走上反抗的道路。隋炀帝连同他短命的王朝很快被人民起义的烈火所吞没。

京杭大运河

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上,有一条湛蓝色的长线,自首都北京开始,从北向南贯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经过天津、德州、济宁、淮阴、扬州、镇江、无锡、苏州、嘉兴等重要城市,直达杭州。总长度1780多千米。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

1267年,元王朝建都在大都(今北京)。自此以后,在我国6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除了明朝初年的一个短期间之外,都城所在地再也没有变动。

国都建在北方,政治中心也自然移向北方。而当时南方的江浙、湖广等地已经成为远远超过北方的重要经济区域。《元史·食货志》记载:“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因此,把远隔数千里的北方政治中心和南方经济中心联系起来,就成为元、明、清各封建王朝维持统治的头等大事了。

元建大都后,南粮北调有两条运输路线。一条是海运,一条是内地水陆联运。正如《元史·食货志》所载:海运路途遥远,且“风涛不测,粮船漂溺者无岁无之”,很不安全。而内地联运也很费周折:因为,从黄河以南的旧运道进入黄河之后,要逆水而上到中滦(今河南封丘),改行90千米陆运至淇门(今河南淇县南),再入御河行水运。到达通州以后,又得转行陆运25千米才到大都。这条运道不但转输烦费,而且走了一个弓字形,加上当时旧运道年年失修,运输大受影响。这样,彻底改善运输条件,便成为关系到元王朝存亡的迫切问题了。经过郭守敬等水利专家的调查和研究之后,元王朝正式决定开凿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全程各河段大体有三种不同情况:第一种是元代开凿的新运道,即自任城(今山东济宁市)至安山(今山东梁山北)的济州河、安山至临清的会通河、通州至大都的通惠河三段;第二种是利用天然水道通运,属此情况的有淮安至徐州段的黄河水道(黄河夺泗的河段)、徐州至任城的泗水水道以及直沽至通州的潞水水道;第三种是利用宋以前的原有运河,其中包括临清至直沽的御河等河段、扬州至淮安的淮扬运河以及自杭州至镇江的江南运河。

江南运河、淮扬运河和御河等河段在元统一后虽然还基本上保持原状,但是在宋末元初的战争年代里,普遍受到了一些损坏,且河床淤塞。元统一之后,对这些水道都曾不同程度地进行过一些治理。

京杭大运河元代主要是完成了济州河、会通河和通惠河三段。就其距离来说,会通河及通惠河两段只不过约占大运河全长的1/10,但是工程却十分艰巨,工程量亦很大,技术也较复杂。对京杭大运河的会通河和通惠河两段的勘测、设计和施工,元代伟大科学家郭守敬曾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统三年(1262),郭守敬详细勘测了京畿附近的一系列水道和地形,并对改造北方的水上运道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至元十二年(1275)丞相伯颜南征时,命郭守敬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考察。郭守敬当时就对会通河附近的地形和水系作了周密的调查研究,并将调查和测量的结果绘制成图。郭守敬的卓越才能和他的实地勘测成果,对促进日后朝廷下决心打通汶、泗与御河的水上交通线起了重要作用。

会通河于至元二十六年(1289)施工,长120余千米,役工250余万,半年后便打通了。从此,自杭州起航的船只,可以直达通州。到至元二十九年(1292),由郭守敬主持,开凿通州至北京一段,叫通惠河。开工之日,丞相以下的朝臣都到工地亲操畚锸动土:长130余千米的惠通河用了285万民工,一年半的时间凿完。建有复式船闸10处,闸门20座。从此,南来船只可以直达北京。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的时候,南方船只纷纷开入北京的积水潭,一时间舳舻蔽水,风帆盖天,居民奔走相告,争相观看这一历史奇迹。

京杭大运河全线凿通以后,南来北往的船只是否就可以一帆风顺了呢?事情并不是这样简单。因为,1780多千米长的南北运道,要穿过黄河、淮河、长江等大河,要走过高低不平的复杂地段;缺水的段落要找水补给,多水的地方要排除洪水;要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要处理许许多多的矛盾。大运河两岸的劳动人民以及历代有作为的水利专家,都为保证运河通航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作出了贡献。他们把我国的运河工程技术不断推向前进,使我国的航运技术在一段历史时期遥遥领先。

现在,就让我们漫步古运河,上溯几百年,看看当时劳动人民和水利专家是怎样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

当我们越过黄河,向北上行进入沛县以后,便可以看到一座一座的石闸,其中,凡是地形变化较大和主要城镇所在之处,都是二座或三座闸门联合运河运用的复闸。如临清、济宁两处是三闸组合的复式闸,荆门、阿城、七级、沽头等闸则是两座闸门的复式闸。这些石闸,一般净长约30米,宽25米,闸孔净长约10米,净宽7米,高3米,有“燕翼”各10米,规模宏大,建筑讲究,反映出我国古代船闸很高的设计和建筑水平。

虽然船闸高大,但大船通过船闸时搁浅是常见的事。为了限制超载的大船通过,以防搁浅,朝廷于延佑二年(1315)在沛县的金沟、沽头二闸附近建立了宽仅3米的“隘闸”,把运河干道上的大闸锁起来,只准在隘闸通舟,限制通航船只宽不得超过3米。但是,那些贪利的富商大贾和权贵看到隘闸只限制船只的宽度,却不限制船只的长度,于是,又制造出一种长25—30米,甚至像龙舟一样的货船。这种长船,入闸后往往无法回转,不是卡着,就是搁浅。于是运道又常被阻塞。人们又在隘闸上下端各立两对石则,石则每对相距33米,并派足够的士兵把守。若船身长超过石则,不准过闸,强令退回;强行进闸者,捉拿问罪。这样才保证了运河不致人为地增加阻滞。运道高低不平的地段,就全靠这些闸门上下开闭,调平水位,使船只像走阶梯一样逐级过坡。会通河凿成以后,先后经过50多年不断的修理,改建、增建各类石闸,才建立了必要的通航条件。像这样的石闸,从沛县到临清,即后来所称的会通河段,就有31座(不连隘闸),所以,当时有“闸河”的称呼。

走完了会通河,在临清进入御河,风帆畅顺,不几日便到达通州。从通州向西北遥望,一条笔直的渠线直指前方,那就是通惠河。它的尽头就是大都。通州到大都行程只有80多千米,可是,因地势不平,还得像走会通河一样,通过一重又一重的闸门。并且,这里的闸门管理甚严,每次开闭,都要等到大批船只集中之后,才一次放行。守闸的兵卒还不时地吆喝着舟船加快速度,急切等待最后一只船入闸,然后立即关闭下闸。为什么守闸的兵卒这样紧张催行呢?原来,通惠河的水源全靠引大都西北昌平的白浮泉以及西山中各路泉水接济。可以想象,这些泉水引入50多千米的渠道中,是不算丰盛的。所以,守闸兵卒为了节省用水,保证运道通航,真是惜水如金啊。这段运河的20座闸门,最多时曾派1500名兵卒管理和守护。

那么,白浮泉和西山的各路泉水是怎样引入通惠河的呢?原来,郭守敬在开通惠河之前,曾经周密地勘测过这里的水源和地势。在凿渠的同时,人们在大都西北筑起了一道25千米的白浮堰,北起白浮村,南至青龙桥,使各路泉水集中起来穿过大都,由城南流入通惠河,巧妙地解决了通惠河的用水问题。

如果你到了大都之后,浏览一下郊外的风光,会看到大都东面有一条潞河,流水欢畅,西有芦沟水,水波荡漾。你也许会惊讶:这两条河与大都接近,水源丰富,郭守敬搁着不用,却要引泉水接济,是何道理?原来,郭守敬是个有名的科学家,他做事情是很讲科学的。潞河与芦沟水的水源,他早就注意到了,并且还作了反复的调查研究。他从实际的资料中了解到,潞河与通惠河地形高程差很大,在当时的条件下无法引入。至于芦沟水,虽然引入运道并非困难,但水流浑浊湍急,引入运道,流速骤减,最易淤塞渠道。所以,他宁愿舍近就远,集泉水济运。郭守敬的考虑是否有道理呢?50年之后,元朝丞相脱脱很怀疑,他不相信引芦沟水济运有什么问题。于是,他令人开凿引水沟,把芦沟水引入通惠河。果然,由于水流湍急,泥沙淤塞,船只无法通过。实践证明,郭守敬的处置的确具有远见卓识,不得不令人佩服。

京杭大运河的竣工,开创了沟通南北内河航运的新局面,意义是十分重大的。但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所限,这1500多千米的长河却经常遭到水源不足和洪水泛滥的威胁。而且,新开凿的会通河本来就开凿得比较狭窄,加上地势高低不平,要用闸门来调节平水,在最高的地方常常苦于航深不足而舟船不能重载。新开凿的通惠河,到了元末则荒废不能使用了。

到了明永乐九年(1411),工部尚书宋礼调集16万军民对会通河进行大规模修治,力图恢复这条漕路。当宋礼正在为水源问题而苦恼的时候,山东汶上县一位老人来找他。这位老人名叫白英,虽然年岁高迈,白发苍苍,但却精神矍铄,红光满面。起先,宋礼对这位老人的冒昧求见还有点不耐烦,准备下逐客令。老人很体谅这位尚书大人此刻正因为没有找到解决水源的好办法而苦恼,所以,也不责备他没有礼贤下士。老人不慌不忙地坐定,喝了一口茶,随即说出了关于会通河引进水源的一席话。宋礼听后,非常高兴,立即把老人奉为上宾,并自责刚才的失礼,希望老人多多见谅。白英老人见这位尚书果然真心实意地想修复运道,于是滔滔不绝地指出元代会通河水源调度不当的缺点,详细诉说他引汶济运的计划。宋礼喜出望外,并恳请白英老人能够留下,共商复漕大计。

根据白英的计策,在前朝引汶水入洗水到济宁分流南北的技术措施的基础上,改为使汶河的全部经河流到南旺,从南旺高地分南北注入运河。南北置闸38座,控制汶水北分6/10,南分4/10。工程建成之后,果然漕路大畅,“八百斛之舟汛流无滞”,从此,江南的漕船又可以从运河直达通州了。白英这位劳动人民出身的水利专家,也因为这次治河成功而留名史册。

在明代,除了大治会通河之外,还在运河以东开凿了一系列减水河,如四女寺减河、哨马营减河、捷地减河等,还兴建了闸坝。这些减水设施,对于分泄洪水、保证运河安全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京杭大运河的建成,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伟大成果。但是,在封建社会里,运河两岸的劳动人民并没有享受到大运河通航的欢乐和好处,反而岁岁饱受维修运河的劳役之苦。特别是运河两岸拉纤撑船的漕夫船工,呻吟叫号在1780多千米长的运河上。有的漕夫为牵挽官船,耗尽体力,倒毙路上。这种悲惨的境况,甚至连官修的《明史》也不得不承认。直到新中国成立前,临清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运河水,长又长,千船万船装皇粮,皇粮装满仓,漕夫饿断肠。”

在明清两代实行的“消极保漕”的方针,更给运河两岸劳动人民带来数不清的痛苦。封建统治者为了保住漕运,在天旱时禁止供给灌溉用水,在洪水时又恣意分洪减水,使运道两岸民田顿成大泽。为了避开黄河河患,封建统治者还不惜耗费大量资财,劳役大量民夫,一再变更漕渠路线,甚至把黄河水患引向远离漕渠的地方,使那里的老百姓遭殃。大运河的历史,是历代劳动人民用血和泪写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