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雷电侵袭的主要途径

雷电侵袭的主要途径

时间:2022-10-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因而雷电所产生的雷电电磁脉冲将对微电子设备产生严重的危害。根据统计,雷电对微电子设备的破坏而造成的损失,已远远超过了雷击火灾的损失,成为当今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对微电子设备,特别是监控设备、通信设备和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等,感应雷击的危害最大。据资料显示,微电子设备遭雷击损坏,80%以上是由感应雷击引起。据统计在感应雷击事故中由电源线路引入的感应雷约占60%以上。

12.2.2 雷电侵袭的主要途径

1)直接雷击的侵袭

它是雷直接击中建筑物或暴露在空间的各种设备、各种架空金属线缆(如电力电缆、通信线路、网络布线等)。它可能在数微秒之内产生数万伏、数十万伏的高压,产生火花放电,形成巨大的热能和机械能量,摧毁建筑物、设备,危及人身安全。

2)雷电波侵入

雷击虽然未直接击中建筑物或设备,但击中与本建筑物或设备相连的金属管、线,通过传导的方式经电阻性耦合将雷电波引入建筑物内,损害与之相连接的用电设备、通信设备、计算机网络等设备乃至危害人身安全。

3)雷击电磁脉冲干扰

雷击发生时,由于雷电流迅速变化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瞬变的强电磁场,使附近导电体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诱发强大的雷电电磁脉冲,经感性耦合、容性耦合或电磁辐射产生脉冲过电压和过电流损坏有关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电子技术、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监控、通信等网络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建筑物中。而微电子设备的高度集成化、低工作电平和小工作电流的特点,又带来绝缘强度低,耐过电压、过电流的能力差等致命弱点。美国研究报告AD-722675指出:当雷电活动,磁感应强度达到0.07GS时,计算机发生误动作,当磁感应强度超过0.07GS时,计算机发生永久性损坏。因而雷电所产生的雷电电磁脉冲将对微电子设备产生严重的危害。根据统计,雷电对微电子设备的破坏而造成的损失,已远远超过了雷击火灾的损失,成为当今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

4)地电位反击

在设备没有采取等电位接地措施的情况下,由于各接地系统本身的接地途径不同,冲击接地电阻有差异以及在泄放雷击电流时,所通过的雷击电流存在差异,导致地电位升高和不平衡,当地电位差超过设备的抗电强度时,即引起反击,损坏设备。

归纳起来,自然界的雷击有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两类。

对微电子设备,特别是监控设备、通信设备和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等,感应雷击的危害最大。据资料显示,微电子设备遭雷击损坏,80%以上是由感应雷击引起。所以弱电系统的防雷主要应考虑防感应雷(或称二次雷击)引起的浪涌、过电压的危害。

感应雷引入建筑物的通道主要有:

(1)建筑物中的电源线和各种电子设备的供电线路:建筑物的供电系统以50Hz工频工作,雷电的最大能量谐波分量分布在工频附近,极易与供电线路相耦合。据统计在感应雷击事故中由电源线路引入的感应雷约占60%以上。

(2)建筑物中的天线馈线:智能化系统中的卫星电视天线、卫星地面接收站天线、开路电视接收天线、调频广播天线、无线通信覆盖系统(手机、寻呼机)天线等,都安装在建筑物的屋顶,这些天线首当其冲,它们的馈线最易将感应雷引入其前端设备和收/发信设备。

(3)引入建筑物的网络接入线、电话线:智能建筑中的局域网和通信设施必须和广域网、市话局电话网相接,其接入线也是感应雷引入的渠道之一。

(4)室外安装的电子设备引入建筑物的线缆(供电线、信号线等)也是建筑物引入感应雷的通道。

(5)建筑物内“长”距离布设的各种信号线缆。

(6)具有公共接地的建筑物中的一切金属管道,在直接雷电流流经其上时,其周围产生的磁场涡流在金属表面感应出雷电冲击波

(7)雷电放电时,在金属表面感应出来的雷电冲击波。

在防雷设计和实施中,对这些部位要倍加关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