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高原地区发展方式转变与减贫的基本趋势判断

高原地区发展方式转变与减贫的基本趋势判断

时间:2022-10-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综合各种自然社会经济和未来中国区域发展政策以及玉树实际和恢复重建的预期目标,我们认为,未来青海玉树高原贫困地区的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趋势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原地区的发展转变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推进演变的路径将会呈现三阶段梯度递进特点。

综合各种自然社会经济和未来中国区域发展政策以及玉树实际和恢复重建的预期目标,我们认为,未来青海玉树高原贫困地区的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趋势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原地区的发展转变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推进演变的路径将会呈现三阶段梯度递进特点。第一阶段,2005—2010年,经济发展方式从完全依赖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步向三江源资源保护政策实施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一方面,原有的经济模式和产业结构开始逐步转化,高污染、高消耗的产业包括工业等开始减少、限制并逐步禁止。另一方面,保护三江源的政策开始研究制定并开始逐步进入试点阶段,如生态移民、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等开始试点实施,生态畜牧业开始示范并逐步推进阶段。可以说,这一阶段是经济增长模式与生态保护发展模式混合阶段。第二阶段,2010—2015年,原有经济增长模式迅速减弱,有利于高原生态保护的以生态畜牧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模式迅速扩大,这一阶段的特点就是纯粹的工业化增长模式被现代高原的新型生态产业体系迅速替代,较为完整地的国家生态补偿政策、标准体系等建立并迅速实施。第三阶段就是完全的高原产业体系建立和运行,生态畜牧业发展实力很强大,科学完整的国家地方、社会的生态补偿体系完全建立,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生态补偿的技术标准体系更加科学。

第二,青海玉树高原地区的政策体系将会实现五项政策集成与创新,从而使得政策体系更加有利于减贫的效应得到体现。即扶贫开发政策与西部大开发政策、藏区民族政策、灾后重建政策、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现代新农村建设政策等紧密结合,为青海玉树高原地区发展方式转变构建新型政策体系框架,这是青海高原地区所特有的政策优势。因此,充分发挥政策的关联与溢出效应,着眼于少数民族政策、藏区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和三江源自然生态保护等五项政策的融合与互补。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区域增长战略,而扶贫开发是一项居民收入增长战略。前者注重经济增长,后者注重居民福利水平的改善;前者强调效率,后者强调公平;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结果。要将区域扶贫开发与藏区政策、民族政策相结合。藏区的优惠政策,是协调处理好民族关系,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发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优势,将为高原地区经济战和减贫工作发挥特殊作用。而灾后重建政策则是玉树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契机,将二者相结合同样会发挥特殊性功效。“十二五”规划建议对这些政策做了宏观阐述,在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将其细化,并形成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第三,要依靠总体上的经济发展、周边地区基础条件的完善和改善,要依赖社会经济的全面提升,来实现高原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外部的社会发展环境更有利于减贫事业的快速推进。实践证明,远离经济发展中的玉树,其资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靠周边地区基础条件的完善和改善,要依赖于社会经济的全面提升,要依靠总体上的经济发展,不可能只靠自身就能够完全实现。

第四,高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扶贫开发更是艰难的循序渐进过程。综合以上关于发展方式转变困难以及扶贫减贫的难点以及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分析,以及前面对高原地区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趋势判断就可以分析、就可以看出,青海玉树高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不能急于求成,片面的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视长期利益做法是不可取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