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塞纳河左岸地区的转型与更新改造

塞纳河左岸地区的转型与更新改造

时间:2022-03-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巴黎塞纳河左岸规划基地位于巴黎13区,即巴黎东部塞纳河南岸地区。1987年,巴黎城市规划院开展对左岸地区协调发展的研究。图书馆的基座上是一个宽大的人行广场,通过大台阶向塞纳河与周边街区开放,巨大的建筑体量和简洁的造型使国家图书馆成为左岸地区的标志建筑。
塞纳河左岸地区的转型与更新改造_西欧城市更新

巴黎塞纳河左岸规划基地位于巴黎13区,即巴黎东部塞纳河南岸地区(俗称左岸)。在19世纪,巴黎东部沿塞纳河两岸地区工业化程度发达,自19世纪中叶始,奥斯特里茨(Austerlitz)火车站和托尔比亚克(Tolbiac)火车站综合楼建成,整个左岸地区逐渐成为铁路、工厂、仓储用地,分布在火车站两侧(图6.17~图6.19)。

alt

图6.17 巴黎左岸地区区位图

资料来源:L'APUR, 1990: 145.

alt

图6.18 巴黎左岸地区改造前的状况

资料来源:L'APUR, 1990: 17.

alt

图6.19 巴黎左岸奥斯特里茨火车站地区更新改造中的状况

资料来源:L'APUR, 1990: 14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的现代化发展促使传统工业趋于次要位置,再加上法国国营铁路公司针对私有铁路进行合理化组合和现代化建设,从而使火车站周边地区出现衰退现象,许多工业用地成为工业废弃地。此外,由于巴黎在战后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绝大部分政府金融机构均设在城市西部,政治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巴黎西部,造成巴黎东西部的不均衡发展。巴黎东部包括左岸地区在内,长期存在居住条件差、商业萧条、人口老龄化等严重问题。

东部塞纳河左岸较早的规划研究开始于1980年代初,当时是为了世界博览会和奥运会的举行而编制的;虽然未能实现,但这一规划挖掘了这个地区的用地潜力,促成法国国家铁路公司接受了改造方案。1987年,巴黎城市规划院开展对左岸地区协调发展的研究。1988—1989年,政府决定在该区建设法国国家图书馆,随后又决定建设新的地铁线路,并加强了该区奥斯特里茨火车站的交通运行能力,这一系列决策强化了该地区的重要性。1990年,政府开始着手制定巴黎左岸改造规划(图6.20)。

alt

图6.20巴黎左岸地区更新改造规划方案资

料来源:L'APUR, 1990: 135,156-158.

更新改造规划的总体思路意图在奥斯特里茨火车站和托尔比亚克火车站之间的工业与铁路废弃用地中,进行有步骤的整体改造,拟建设成为融合文化、教育、办公、居住等多种功能的富有吸引力和活力的综合片区。之后,巴黎制定了左岸协议开发区(即ZAC),该区覆盖了130hm2的用地,约占巴黎13区用地的1/5。这一地区环境情况十分复杂,一方面占据大片用地的铁路编组站像一个城市断裂带割断了城市的联系;另一方面,方便的公共交通、道路网络,以及新建的地铁线和RER线路,再加上奥斯特里茨火车站和里昂火车站两大铁路枢纽又为该地区的改造提供了交通的优势条件。在对该地区的具体规划控制上,出于活跃城市经济活力、促进现代化发展,以及满足跨国公司驻扎巴黎市中心城(指环线以内)的要求,巴黎对左岸地区的规划控制指标进行了调整,适当放宽了对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的要求,以为大型办公楼、大学区、住宅区的建设需求提供一定的余地和可能性。

整体改造规划包括90万m2的办公楼,可提供6万个就业岗位,52万m2的住宅(主要包括舒适豪华的套型和社会住宅);同时,还包括22万2的现代工业及传统手工业建筑、13万m2的公共建筑(不含国家图书馆)、20万m2的大学以及1.75万m2的河港建设。此外,公共休闲空间占地不少于30万m2。整个项目由巴黎左岸开发公司(Scoiete D'Economic Mixte D'Amenagement Paris Rive Gauche)负责开发,总体规划由巴黎城市规划院负责制订。左岸规划分为西侧奥斯特里茨火车站区、中部托尔比亚克区(即国家图书馆其周边街区)以及东侧玛恩纳区。

6.4.1.1 奥斯特里茨区(Austerlitz)(图6.21、图6.22)

alt

图6.21 奥斯特里茨区沿塞纳河的现况

alt

alt

图6.22 奥斯特里茨区更新改造规划设计

资料来源:L'APUR, 1990: 29,137.

特里茨区包括奥斯特里茨火车站、车站周边商务办公区,规划对奥斯特里茨火车站进行了全面修复和内部功能的清理:将原来在内部加建的商业店面迁至火车站北侧,恢复历史建筑的原貌。同时,将铁路编组站大部分覆盖,然后在其上面建设道路、办公楼、广场,并且将塞纳河畔与基地内侧城市用地之间沟通起来,从而增强了城市形态的整体连续。规划还充分利用基地的地形特点,借助基地与塞纳河岸之间的高差,在建筑群体之间设置了多处朝向塞纳河的不同标高的广场与坡道,形成了丰富的户外空间。

6.4.1.2 托尔比亚克区(Tolbiac)(图6.23、图6.24)

alt

alt

alt

图6.23 国家图书馆及周边地区更新改造规划

资料来源:L'APUR, 1990: 105,107,119.

alt

alt

图6.24 法国国家图书馆及周边地区

托尔比亚克区包括国家图书馆东、西两个居住街坊。国家图书馆是密特朗总统任期内最后一个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图书馆主体是4幢呈打开的书本状的塔楼,围合在一个巨大的基座上,内部设置了一个大型的下沉内庭。图书馆的基座上是一个宽大的人行广场,通过大台阶向塞纳河与周边街区开放,巨大的建筑体量和简洁的造型使国家图书馆成为左岸地区的标志建筑。图书馆的东西侧为两个居住街坊,配置了中心花园、社区小教堂、幼儿园以及商业店面等设施。

6.4.1.3玛恩纳区(Massena)(图6.25、图6.26)

alt

图6.25 玛恩纳区更新改造规划

资料来源:L'APUR, 1990: 107.

alt

alt

alt

alt

图6.26 玛恩纳区更新改造后的状况

位于国家图书馆的东侧,包括将传统工业厂房——巴黎面粉厂改造后安置地方大学以及其他商业、住宅、学校等项目。规划方案注重传统城市肌理的延续以及与现代城市规划模式的融合,设计将狭窄的街道、围合的街坊、秘密的内院以及建筑高度作有序变化(沿河逐渐降低),将开敞的公共绿地、丰富的建筑立面造型等多种元素融为一体,同时还保留、改建了基地内原有的传统工业建筑,如巴黎面粉厂厂房被改造为巴黎第七大学的教学楼。

6.4.1.4 城市基础设施

戴高乐桥 1997年竣工,与现有的桥梁共同加强了塞纳河南北两个火车站之间的交通联系。

地铁线 目前局部线路地铁14号线已经投入使用,与该区的地面公交系统一起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法兰西大道 这条新的城市主干道高架在铁路编组的线路上,并向东南方一直延续至市郊区。法兰西大道断面宽40m,设计中汲取了巴黎林荫道的传统,规划了宽敞的人行道、路边行道树、中央绿化分隔带、自行车道以及公交站点等,成为巴黎城市景观和空间组织中的又一条重要轴线(图6.27)。

alt

alt

alt

图6.27 新规划建设的法兰西大道

塞纳河步行桥 联系河右岸的贝尔西公园和左岸的国家图书馆大平台,是两个大型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之间的纽带(图6.28)。

alt

alt

图6.28 新建的塞纳河步行桥创造了良好的积极空间,并将左岸与右岸有机地联系成一个整体

巴黎左岸协议开发区作为奥斯曼之后巴黎规模最大的城市改造工程,在空间发展的整合,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功能的提升,以及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等方面均取得突出成效,促进了城市的整体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