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现代农业经济学

现代农业经济学

时间:2022-10-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现代农业中,农业合作经济是农民适应农业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联合起来,发挥协作的优势,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有效组织形式。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应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

一、产权

指财产主体(生产资料所有者和使用者)对财产(生产资料和生产经营收益)的权利,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使用和处置权以及收益的分配权。

产权结构:是指不同类型的产权所构成的产权框架及其比例。产权类型的划分是以财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来划分的,其中所有权是最核心的内容。

我国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的意义:农业合作经济是农民为了共同的经济目标,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共负盈亏的农业经济形式。在现代农业中,农业合作经济是农民适应农业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联合起来,发挥协作的优势,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有效组织形式。加快发展现代合作经济,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大力发展现代合作经济。

合作经济的基本原则:合作经济遵循的原则中,最基本的是公平、民主、自愿、互利原则。

现代农业的典型形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应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科教兴农战略,实现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与技术创新。实行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相结合,有机农业是指主要采用生物有机能量和相应技术来提高农业产量的农业生产制度。注重机械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机械技术和生物技术是农业技术改造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强调劳动集约和资金集约相结合。农业现代化需要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但我国农业自身积累少,短期内工业也不可能为农业提供大量的资金,而我国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却十分丰富。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加快产业的现代化进程。逐步推进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市化。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滞后,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领域,制约了农业竞争力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本状况的改善,延缓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在注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

二、现代农业

农业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依靠生物机能,通过劳动,协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强化或控制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以取得所需要的农产品并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社会生产部门。

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大体上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业,属于农业发展的最新阶段。

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文化、科技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

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高产”追求的不仅是各单项生产的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的提高,而且要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使各业全面协调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系统总的生产能力。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构成的复合体。建设一个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村的落后面貌,消除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和全面繁荣,实现农村生产、生态和生活环境的彻底改观,使广大农村居民过上富庶、文明的生活,并实现其自身的全面发展。

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反映一定时期内人均生产农产品多少的重要指标。土地生产率,土地生产率是反映构成农业生产基本要素的土地的利用效率的指标。农产品商品率,农产品商品率反映农业同社会其他部门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反映农业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的状况,特别是农业生产与市场联系的紧密程度。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把农业的发展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农业资源与环境指标,农业的资源与环境指标主要用来衡量土地潜在生产能力的稳定性与持久性程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反映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的高低,也反映了农业投入产出的比率和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动植物综合经济赖以维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系统,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能满足人类对食品和纤维的需要,提高和保证最充分地利用非再生资源和农场。劳动力,在适当情况下综合利用自然生态周期和控制手段,保持农业生产的经济活力,提高农民和全社会的生活质量。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坚持农产品供给以国内生产自给为主的方针,农业生产系统为了满足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不得不进行一系列掠夺式的生产经营:过度垦殖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地力衰竭;为了扩大耕地面积以保证增产而毁林开荒;为了抗旱增产和保证灌溉而无限制地开采地下水,以致地下水位下降和土壤盐碱化的发生;为了增温保墒和延长作物生长发育期而大量使用塑料薄膜,以致土壤污染和耕作障碍;而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土壤养分失调和有益天敌昆虫的死亡,生物种群被破坏。这一切都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禀赋先天不足,据估计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增加到15亿~16亿,而农业资源供给日趋减少。经济技术落后,由于经济落后导致农业的现代技术水平和物质装备程度低。制度安排不合理,协调不力。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模式: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模式概括为三种类型:低投入可持续农业,即通过不用或少用化肥、农药,围绕农业自然再生产特性来组织生产,改善环境,降低成本,增加收入。高效率可持续农业,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它主要是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强调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实施现代经营方式,实现生产的集约化。生态环保型可持续农业,这种模式主要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强调农业生产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的战略措施:正视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种问题、顺应农业发展趋势,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全方位地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从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上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技术进步一般包括技术创新、技术推广、技术应用制度和政策三个方面。加强农业资源管理、保护及农业基本建设,力争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从生产环境方面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