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学研究成果简介

经济学研究成果简介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中强调“区域”概念在区域经济学中的元理论地位,跳出了梯度转移发展模式的狭隘思路,使其研究对象涵盖了有关甘肃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西北干旱地区水土治理与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的区域分异研究汪慧玲/全国社会科学规划2002年项目/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结合地理与经济特征来界定研究区域,并采用不同标准建立西北干旱地区区域划分的多级区划系统。西部大开发与现代增长极理论的创新安江林/《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文
经济学研究成果简介_甘肃社会科学年鉴:2001~2005

第五章 经济学研究成果简介

区域经济与区域发展——对甘肃区域经济的实证研究

高新才符泳樊胜岳等(兰州大学)/人民出版社,2002年

该著批判地借鉴西方区域经济学理论的成果探索建构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系统地梳理界定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客观形成的各种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特点,并对各种模式形成的深层主导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理论。研究中强调“区域”概念在区域经济学中的元理论地位,跳出了梯度转移发展模式的狭隘思路,使其研究对象涵盖了有关甘肃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

该著作在正确把握和处理客体与主体、个体与总体、具体与一般、历史与现实等关系的前提下,坚持理论阐述、实证研究、典型解剖和政策设计相统一,并基于大量翔实的数据和资料,运用区域经济学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科学整合方法,对甘肃经济发展的状态及内外部差异、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效应、产业结构的现状与优化、生态环境与环境政策、城镇化、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贫困与反贫困、对外开放与区域经济合作等影响甘肃经济发展的重大和关键问题作了全方位的研究,对甘肃经济发展在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实证考究,实事求是地提出了可操作的政策建议。

该项研究成果已经在中央和甘肃省各级政府制订新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具体经济发展政策时发挥了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其中一些对策建议已被有关政府部门采纳,将对甘肃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明显的潜在效益和现实效益。

西部大开发中的软投入制约

李国璋于素慧(兰州大学)/《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

文章认为由于西部地区体制、政策、观念、政府行为、科技和教育等软投入要素质量较低,从而对西部大开发起到制约的作用。西部大开发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保障条件是克服西部软投入的制约,提高西部软投入的质量,主要是提高西部体制、政策、观念、政府行为等非科技型软投入的质量。文章认为实施西部大开发,在具备很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的同时又面临着很多制约因素:一是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严酷,二是硬投入增长(可以用固定资产投资表示)缓慢,三是软投入(非物质形态的投入)质量较低。文章将软投入要素概括为体制制约、政策制约、教育和科技发展滞后的制约、经济结构调整缓慢的制约、观念转变滞后的制约、政府转变职能滞后的制约等六个方面,并选择甘肃、陕西、广东、浙江四省分别代表西部和东部地区,对他们的软投入的质量和作用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指出过去20年东西部的巨大差异在于西部软投入质量较低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制约,尤其是体制和政策等非科技型软投入质量较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是提高西部软投入的质量,克服软投入的制约,这是西部大开发的最大难点,同时也是西部大开发的最大潜力,如果未来西部的软投入继续在低水平徘徊,西部大开发的目标将不能如期实现,这更是西部大开发的风险之所在。

西北干旱地区水土治理与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的区域分异研究

汪慧玲(兰州大学)/全国社会科学规划2002年项目(02CJY023)/研究报告

该研究报告结合地理与经济特征来界定研究区域,并采用不同标准建立西北干旱地区区域划分的多级区划系统。该报告依据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从西北干旱地区资源结构与地域分异特征出发,遵循生物间的相养共生规律及能量转换定律,提出要科学分配水资源,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合理确定水资源需求总量及“3S”(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分配比例;遵循区域分异原则,针对各区域差异,选择适合不同地区的水土治理技术、措施与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力争在保证不超过生态系统机制稳定所容许的前提下,提高农产品数量与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力度,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的格局,自觉建立“一业为主、综合开发、多级转换、良性循环”的稳定而高效的现代农业体系,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西部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系统,通过水土治理最终建立西北干旱地区水型社会,实现西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中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一般分析与典型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西北干旱地区的水、土壤、气候、资源总量及分布特征和农业发展状况进行实地调研,划分不同的区域类型(如按地貌气候特征及作物类型分类等)并对不同区域进行对比分析,对各种模式运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对水土资源保持、农业产出量及生态建设的关系进行动态监测,对比选择生态农业的最佳模式,建立了量化指标体系。

中国西部贫困地区财政供养人口适度比例研究

李含琳等(中共甘肃省委党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

该专著是李含琳主持完成的2000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西部贫困地区经济增长与财政供养人口适度比例研究》(00BJL043)的最终成果。该研究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财政供养人口适度比例问题,并对其内涵进行了界定;首次发现和提出提出了财政供养人口适度比例控制的静态经验系数和动态经验系数概念;提出了财政供养人口或行政事业费递减规律;建立了关于财政供养人口或行政事业费控制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式,并用这一模型对西部12省区市进行了实证检验和预测;提出了通过控制财政供养人口增长速度,控制政府规模,改革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来加速反贫困步伐的政策性建议。还分别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西部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的情况和规律性;西部贫困地区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分析;贫困与政府财政政策的相关性;财政供养人口增长的情况和规律性,即静态经验系数和动态经验系数;财政供养人口宏观控制的数量模型及其检验;运用数量模型对西部地区进行实证分析;典型案例的分析,如甘肃省和会宁县的典型分析。

这项研究理论结合实践,为我国机构改革,尤其是党政事业单位的最佳机构和人员的数量比例及其关系提供一种比较科学的理论依据。对于我国宏观财政调控理论与实证策略的研究,对于西部贫困地区选择正确的政府制度改革方案和对策,对于科学控制政府机构的规模等有积极的意义。

西部大开发与现代增长极理论的创新

安江林(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文章对国外增长极理论及其相关理论研究做了简述,介绍了非平衡增长理论的主要学派及代表性观点,综述了发展中国家的区域政策理论与新产业区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着重探讨了国内增长极理论研究现状,认为对国内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区域增长极问题研究的重点主要有:如何培育、建设西部区域增长极;西部大中城市数量、规模严重不足,改变西部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是建设以大中城市为依托的区域增长极;多种区域增长极相统一的理论;反贫困战略与区域增长极建设;建设西部地区的知识经济增长极;建设西部地区知识经济增长极将使西部地区未来经济结构演变出现新的特征。

文章认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增长极理论研究提出的新要求,即要求西部增长极理论研究应在下列主要问题上取得创新性突破:西部地区实现经济快速、高效增长与地区间相对平衡发展和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相统一的目标的战略模式及其理论依据;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西部各级各类增长极形成一定体系的规律以及利用这些规律的积极作用把各级各类增长极整合为整体结构合理、综合功能强大的增长极系统的途径;西部地区培育、建设增长极体系的综合条件和经济、社会、科技方面的相关规律;西部地区通过聚集创新实力来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地区经济实力的基本途径和体制模式;各级各类增长极发挥作用的规律、机制以及结合地区的特殊区情创造性地培育、建设各类区域的特色增长极的途径;西部地区通过培育、建设各级各类增长极带动实现区域工业化、信息化,知识化、农村城市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模式。

“三农”问题研究综述

李树基朱智文(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是我们走向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难题。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发展农村,不仅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战略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因此,如何从根本上破解“三农”这一难题,已成为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该文从“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与途径等三个方面对关于“三农”问题在全国的研究状况进行研究综述。就高度重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这一命题,文章全面综述了众多学者的研究理论,总结了许多学者对“三农”问题形成原因的分析成果,重要的是文章还概括了学者们就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与途径的研究而形成的学术成果,如,农民利益保护论、城乡统筹发展论、结构调整论、就业优先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论、市场化带动论、城市化推进论。这篇综述博采众家系统研究“三农”问题成果,结构明晰,重点突出,概括精当,,对继续深入研究“三农”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甘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再思考

祁永安牛叔文刘大千(兰州大学)/《兰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文章指出民族地区是甘肃相对落后的地区,面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如何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文章认真分析了甘肃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基础、资源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民族地区重点发展的六大问题,即: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畜牧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旅游业,矿产业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加工工业,商贸流通业,社会事业六个方面。探讨了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对策与措施。

甘肃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曲玮(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该文认为,在农村集体经济中,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产权关系是最基本的经济关系,产权的变化是农村土地制度变化的一个关键问题。农民只有拥有部分土地产权,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独立经济主体、经营主体和分配主体,从而促使土地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不仅仅关系到土地关系变化的本身,也关系到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农村经济变化。该文对甘肃农地制度改革提出建议,第一,要强化土地所有权,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把空缺的土地所有权的处置权和受益权交还给农户,让土地真正成为农民的财富源泉。第二,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土地使用权市场流转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农业生产和配置农村土地资源的基础作用。第三,在土地合理流转的基础上,促使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第四,大力推行税费改革,以减轻农民不必要的税费负担。第五,采取有力的措施确保以市场为主配置农地资源的顺利实现。第六,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一定要兼顾到弱势群体的利益。

转型成长中的甘肃省经济问题研究

周述实、姜安印、何苑(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

该书在吸收转型经济学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甘肃经济和社会转型中重大问题进行分析,构建了研究落后地区经济转型的框架,既“区域自生能力”分析框架。该书是从几个方面对甘肃转型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一是分析甘肃农业现有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和市场条件等,认为甘肃农业发展应以特色农业为主线,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已形成的区域性优势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同时把草业畜牧业作为甘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培育。二是在对甘肃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甘肃工业发展必须着眼于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着眼于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三是甘肃必须改善非公有制发展的市场环境,排除产业发展歧视,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加大政府对非公经济的扶持和引导。本书通过研究认为,在市场竞争日益充分的条件下,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转型仍应通过比较优势原理,在产业价值链中找到适合自己要素禀赋的位置,并发挥出最大的区域竞争优势;欠发达地区区域发展不仅是要素的积累,更是通过经济转型、制度完善、市场化水平提高后发展能力的培养,欠发达地区经济转型和自生能力的培养,是自发过程和自主选择的统一,因此通过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在发展的趋势、转型的路径和约束条件之间找到契合点,才能使经济转型与体制转型相得益彰。

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

王必达(兰州商学院)/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该著作以区域后发优势为核心概念和中心线索,探讨了后发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后发优势是指后发区域因经济发展相对迟缓和滞后而拥有的有利条件或各种机遇,它的内容涵盖技术和制度的各个领域和层面。潜在的区域后发优势的现实反映就是区域后发利益,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区域后发利益总是由递增转向递减。因此,后发区域在经济赶超过程中,要不断地寻找新的发展动力,要适时地进行发展动力的转换。区域后发优势的逻辑起点是先发区域与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其存在的差距,因此,后发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利用差距来缩小差距。

寻找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区域后发优势的赶超途径和方法是该书的研究目标。后发区域不仅可以通过有别于先发区域的途径和方式来达到先发区域所显示出的那种发展水平或状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通过比较和选择的途径和方式产生的效果,往往导致后发区域在资源条件上的可选择性和时间上的节约,使后发区域一开始就可以处于较高起点,少走弯路,最终促成经济起飞。区域后发优势的转换条件是该书强调的重点。后发区域的后发优势转换为现实的后发利益,取决于众多条件的支持,还取决于各种要素及条件在不同时空范围内的有效组合。中国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的困境及其政策选择是该书所考察的现实问题。我国一直面临东强西弱的经济大格局,东西部地区在技术——经济势能上存在较大的落差。这一发展态势也必然促使技术、经济要素不断从高势位地区向低势位地区流动,从而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实现追赶目标提供有利的条件和赋予发展的巨大潜力。中国西部地区尽管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形成后发优势,但因转轨期市场环境下区域外生变量的影响和区域内生因素的作用,其后发优势难以发挥,追赶目标难以实现。中国西部地区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追赶目标,就需要排除各种困扰,这不仅要依赖于政府区域经济政策的支持与驱动,更为重要的是西部地区自身要寻找、创造和改进吸纳各种发展要素以及形成内生技术资源的领域、渠道、条件和方式。

甘肃省非公有制企业评价政府绩效方案

包国宪(兰州大学)/甘肃省人民政府2004年立项/调研报告

该报告由两个部分组成,实施方案正文部分主要阐明了政府绩效评价的指导思想、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实施步骤、评议机构和经费预算;附件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绩效评价工作框架、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信息系统的建设及评价调查统计工具、省市(州)政府绩效评价问卷调查表和评分表。项目的基本观点是:“政府绩效评价的核心功能是其导向功能”,政府绩效评价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科学工具,建立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核心,就是把管理主义的理念和现代公共服务精神融入政府日常工作,把对政府的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结合起来,提高政府运作效率,增强政府与市场的协调能力。

该项目提出了由组织实施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和技术支持体系所构成的政府绩效综合评价方案,提出了一套较为科学、系统、切实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首创了我国由第三方学术性中介机构组织实施政府绩效评价的模式。在测度方法上采用综合评分法、满意度调查法、修正的德尔菲法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通过多主体、多角度分别评价,最后汇总得出综合评价结果。由此,该项目研究还对甘肃省14个市、州政府及省政府所属职能部门的综合绩效指数进行了具体地评价测度,并在评价测度数据的处理的基础上,设计建立了甘肃省地方政府及省属部门绩效评价信息系统。

甘肃省政府评价领导小组认为,该项目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比较客观、公正。甘肃省2005年“两会”期间,陆浩省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该项目的研究及其现实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在项目研制及组织评价和评价结果发布期间,全国约有近900家媒体对甘肃省政府绩效评价工作做出了报道和评论,认为,“兰州实验:第三方评价政府绩效”开国内学术性中介组织评价政府绩效的先河,意义十分重大。

所得税: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

聂佃忠(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第5期

文章从对比弗里德曼所主张采用负所得税办法与我国目前实行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入手,分析了负所得税的优点、缺点及其难点。认为尽管经济学家对负所得税有种种反对意见,负所得税在我国的具体实施中也面临一些难题,但是负所得税办法在处理公平与效率(尤其是效率方面)、调动低收入者的积极性方面负所得税仍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解决之道。我国政府应尽快实施负所得税政策来充实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议先在发达省份或城市进行试点,不断积累经验,待时机成熟后,再面向全国推开,最终构筑起一张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惠及所有低收入者的安全网。

家族企业研究及其对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启示

王晓芳王军锋(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开发研究》2005年第2期

该文在对家族企业研究评析基础上,充分发挥家族企业优势,追求发展效率,使家族企业成为推动经济高速增长、提高经济活力、优化经济结构的主要力量。

该文研究评析了民营经济发展中家族企业,分析了家族企业的定义、家族企业的缺陷和出路以及家族企业的优势和发展。文章认为家族制是一种低效的、非契约化的企业组织形态,其管理方式的封闭性,对企业进一步成长具有组织激励、人力资源和资金瓶颈三大障碍,由此限制了其对社会资源的吸纳、利用和集成,造成资金、人才、管理和信任等资源的短缺;同时,家族企业又兼具代理链短、组织费用和管理成本低、产权清晰、凝聚力强、产业集中、高效的创新机制、需求波动灵活等诸多优势,因而其发展效率较高。

家族企业是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形态,应鼓励企业采取家族制的治理模式。就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来看,家族企业是适应性的选择,是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高速增长和改善经济结构的主要力量。家族企业在中国的存在是必然的和有效的,根植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家族企业必然有着强劲的、持久的生命力。无论是从制度经济学理论、产权理论,还是从产业组织理论、成本费用理论分析,家族制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理模式,更是欠发达地区在发展民营经济方面有效的制度安排。家族企业符合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发展要素供给现状,发展家族企业是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的一条新途径。

中国粮食总产量的分析和预测

傅德印(兰州商学院)/《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该文根据1985—200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变化趋势,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段进行研究,分析了中国粮食总产量上升和下降的显著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因素的边际和弹性,并根据最优回归模型对中国粮食总产量的未来趋势进行预测,提出了扭转中国粮食总产量下降趋势建议。文章认为,未来几年内,粮食总产量仍呈现下降趋势,这将导致粮食供求的缺口越来越大,将给国家的粮食安全带来挑战。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粮食总产量过分依赖播种面积的变化,这实际是一种低水平的农业生产,表明我国的农业生产力的水平还比较低,特别是农业机械化的程度比较低,市场的影响有限。因此,要尽快扭转粮食总产量的过快下降的趋势,保持粮食总产量的基本稳定,一方面,要在我国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占用耕地面积,国家要采取措施,保持粮食播种面积的相对稳定。另一方面,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才是今后保持粮食总产量相对稳定的唯一出路。

青藏高原草原牧区草地生态经济研究

邓艾(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出版社,2005年

该著作将青藏牧区的生态与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是颇具创意的。这首先表现为著者对草原牧区的功能与产权的概念处理:在功能上,他将草原视为“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的复合体;在产权上,他将草原视为“公共物品”与“可私化物品”的复合体。其次表现为他对草原牧区的生态问题和经济问题的方法处理:对于草原退化问题,他构建了三因子线性回归模型;对草原的经济潜力,他以扩大了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进行评估。这些在概念与方法上均具一定的普适意义。全书的逻辑构架清晰而严谨,著者为这一研究做了大量的资料搜集和筛选。

困境与出路—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融资环境研究

成学真(兰州大学)/民族出版社,2005年

该书指出,在中国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中出现的资源匮乏、技术创新乏力、规模过小、市场占有率低等问题,归根到底在于资金的严重不足。因此,需要通过多种融资渠道获得资金支持。基于这一背景,该书对西部地区非有公制经济的融资环境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剖析影响融资环境的因素,提出构建良好融资环境的对策。

构建甘肃竞争型产业体系的战略对策研究

何苑(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甘肃省社会科学规划2005年项目/研究报告

该研究从甘肃企业、产业、产业支撑平台、科技创新等方面入手,在对甘肃企业发展、产业结构及产业竞争力、产业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潜力进行系统分析后认为,“十一五”期间,甘肃经济处于市场化转轨的关键时期,要加快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形成竞争型的产业体系。

研究报告提出了构建甘肃竞争型产业体系的思路:选择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有利于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市场发展前景好的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培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建设包括要素市场、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基础产业、政府管理(制度环境)等方面的产业支撑平台;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以解决企业办社会和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国企配套改革;促进产业增长方式的转换:推动大型骨干企业从单一的制造为主向营销、物流、研发一体化发展的现代企业发展模式转换;产业发展从资源竞争向资本实力竞争和技术创新竞争阶段转变。

该研究比较系统、客观、清晰地描述了区域产业发展及环境的优劣势,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了依据;课题在研究和探讨甘肃如何提高产业竞争力、推进企业改制、促进科技进步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对研究欠发达地区产业体系转型、产业竞争力、国有企业改革等问题有着积极的理论研究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