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竞争优势

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竞争优势

时间:2022-10-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信息系统和技术对组织的竞争优势起着重要的作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即五种竞争力模型,被广泛用于帮助企业管理者考虑企业战略规划和IT影响。这也正是波特提出的获得竞争优势的基本战略类型: 总成本领先战略、 差异化战略,以及通过扩大或收缩这两项战略而形成的第三个竞争优势战略——专一化战略。不断从信息技术的应用中获取竞争优势,使联邦快递公司由20世纪80年代的一家小企业发展成为全美国甚至全球最大的快递公司。

信息系统和技术对组织的竞争优势起着重要的作用。 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是很复杂的但一个公司的生存和繁荣却有赖于此。 本节从信息技术对企业外部环境、 产品定位和内部因素三个方面的影响与应用进行分析,以帮助企业有效地决定在哪里使用信息技术,以及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来支持企业的商业活动。

1. 外部环境分析

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其管理者都承担着制订战略计划与保证达到目标的任务。 这样就必须充分认清自己所处的外部环境,以便适应环境的变化。 波特的五力模型,即五种竞争力模型,被广泛用于帮助企业管理者考虑企业战略规划和IT影响。 五种竞争的作用力分别为: 买方的议价能力,卖方的议价能力,现存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新的竞争对手入侵以及替代品或服务的威胁如图1-8所示。

图1-8 波特的五力模型

(1) 买方能力

当顾客选择的渠道很多时,买方能力较强,反之较弱。 作为一个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当然希望能减弱买方能力。 而通过IT的应用可以很好地做到这一点。 例如,在酒店行业,有些酒店为了提高客户忠诚度,减弱买方能力,追踪大量客户的活动,开发忠诚客户服务方案,给予客户一定的回馈 (如免费机票、 舱位升级等),这样客户会更乐意与这些酒店合作。

(2) 卖方能力

当购买者的购买渠道较少,或购买者在获取信息、 购买时需付出较高的成本时,则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强,反之较弱。 削弱卖方力量的最好办法是寻找可替代的供应源。 互联网的应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B2B市场聚集了大量供应商和买家的网络服务,这为企业寻找合适的供应商提供了方便,再加上企业采用各种质量控制系统来检测供应商的货物,可以有效地削弱卖方的能力。

(3) 现有竞争者的威胁

当市场竞争激烈时,现有竞争者的威胁也增强。 面对同行业的竞争者,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共享,降低产品成本,提高效率 客户也得到了较低价格的商品,实现了双方的共赢。

(4) 新进入者的威胁

任何一个有发展潜力的行业总是充斥着大量的新进入者,新进入者的增多显然对已有企业不利。 成功的公司大多利用信息技术来构建行业的进入壁垒,提高进入成本。 行业壁垒是阻止或限制进入某一行业的障碍,是保护市场、 排除竞争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方法。 行业壁垒越坚固,市场障碍越多,企业越难以加入,市场垄断程度越高,竞争相对缓和 行业壁垒越薄弱,市场障碍越少,企业越易于加入,市场垄断程度越低,竞争相对激烈。 行业壁垒总是经历从建立,到被摧毁,再到有新的行业壁垒建立这一循环过程。

(5) 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

替代产品往往以较低的价格或更好的服务给现有的企业带来威胁。 企业可以采取接下来讲的三种基本竞争战略来降低自己产品的成本或提高使用价值来阻止顾客使用替代品,也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产品的销售和服务中。 如某些金融产品的在线服务、 信用卡的消费积分等。 当客户已经认可了这一销售服务模式后,若贸然使用替代品,会增加其转换成本 (消费者放弃原有的产品或服务,转而使用另一种产品或服务所付出的成本),从而消除替代产品的威胁。

五种竞争力能够决定产业的获利能力,它们会影响产品的价格、 成本与必要的投资,也决定了产业结构。 企业如果想拥有长期的获利能力,就必须先了解所处的外部环境,并塑造对企业有利的产业结构。

2. 产品定位分析

企业欲有效地对产品进行定位,以获得生存和发展,通常采取的战略是: 成为低成本的制造商 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改变竞争范围,或扩大为全球市场,或收窄市场聚焦于一个小范围内。 这也正是波特提出的获得竞争优势的基本战略类型: 总成本领先战略、 差异化战略,以及通过扩大或收缩这两项战略而形成的第三个竞争优势战略——专一化战略。

(1) 总成本领先战略

总成本领先战略要求企业必须建立起高效、规模化的生产设施在经验的基础上全力以赴地降低成本严格控制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及研发、服务、推销、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企业需要在管理方面对成本给予高度的重视使总成本低于竞争对手。

赢得总成本最低的有利地位通常要求具备较高的相对市场份额或其他优势,诸如与原材料供应方的良好联系等,或许也可能要求产品的设计便于制造生产,易于保持一个较宽的相关产品线以分散固定成本,以及为建立起批量生产而对所有主要顾客群进行服务。 海尔利用SAP公司的现代物流管理系统体现了现代企业对信息技术的把握。 它构建的 “一流三网”即订单信息流、 全球供应链资源网、 全球用户资源网和计算机信息网,对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构建企业在信息化时代的竞争优势起到了很大作用。

(2) 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是使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差异化,树立起一些全产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 实行差异化战略可以有许多方式,如设计名牌形象,保持技术、 产品性能、 顾客服务、 商业网络及其他方面的独特性等。 最理想的状况是公司在几个方面都具有差异化的特点。 但这一战略与提高市场份额的目标不可兼顾,在建立公司的差异化战略的活动中总是伴随着很高的成本代价,有时即便全产业范围的顾客都了解公司的独特优点,也并不是所有顾客都愿意或有能力支付公司要求的高价格。

例如,美国联邦快递公司为每一位客户提供查询软件,客户通过网络即可查询自己邮寄的包裹正在何处,这也使公司获得了明显的差别化优势。 不断从信息技术的应用中获取竞争优势,使联邦快递公司由20世纪80年代的一家小企业发展成为全美国甚至全球最大的快递公司。

(3) 专一化战略

专一化战略主攻某个特殊的顾客群、 某产品线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地区市场。 低成本与差异化战略都是要在全产业范围内实现其目标,专一化战略的前提思想是: 公司业务的专一化,能够以较高的效率、 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超过在较广阔范围内竞争的对手。 公司或者通过满足特殊对象的需要而实现了差异化,或者在为这一对象服务时实现了低成本,或者二者兼得。 这样的公司可以使其盈利的潜力超过产业的平均水平。

无论采用哪种策略,信息系统都可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例如,利用信息系统在企业内部的有效作用,在供应、 设计、 生产和销售等方面提高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 或者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降低销售渠道成本 或者利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提供差异化的客户服务,提高客户忠诚度 等等。 实际上三种策略经常被企业同时采用。

3. 内部因素分析

在对企业内部因素进行分析时,最常用的技术就是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模型 (Value Chain Model) 凸显了企业中可应用竞争战略的特殊活动和信息系统具有战略影响的地方它能识别应用信息系统中能最有效提高竞争位置的关键点。

价值链把整个组织活动看成一系列过程,每个过程都能为向顾客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中增加一定的价值。图1-9描述了价值链的构成。 它由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组成,它们都对边际收益做出贡献。 利润是公司客户所感知的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减去成本后的值。 不断增加利润空间就是价值链的目标。 其中基本活动包括: 内部后勤、 生产经营、 外部后勤、 市场销售、 服务。 这些基本活动管理着整个通过公司的物理资源流。

图1-9 价值链

辅助活动包括企业基础设施——总体上影响公司所有基本活动的组织环境。 另外,人力资源管理、 技术开发和采购可以单独或结合在一起影响基本活动。 其实,不管是基本活动还是辅助活动,每种活动都包含三个要素: 采购输入、 人力资源和技术。 同时,每种活动都要利用信息,从而产生决策信息。 例如,信息服务部门的信息专家把所购买的商业数据库、 所拥有的计算设备和所开发的客户项目结合起来,为公司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

所有的活动都产生一个单独的价值。 然而,所有过程结合起来产生的总价值大于其单独产生价值的总和,把增加的价值叫作价值增值 反之,叫作价值减值。 增值越大,客户对组织价值的贡献就越多,这就意味着一种竞争优势和超额利润。

信息技术对企业的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产生了重大影响。 应用物料需求计划 (MRP)、 制造资源规划 (MRPⅡ) 和企业资源规划 (ERP) 借助于计算机来完成主生产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 能力平衡计划、 采购库存和控制、 生产成本核算、 供应链计划控制等,使原来需要大量人力、 大量时间也难以做到的计划优化和调整成为可能,从管理角度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 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 (CAPP)、 计算机辅助工程 (CAE) 和计算机辅助制造 (CAM) 等计算机辅助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工程师的产品设计和开发能力。

信息系统的应用对企业的战略作用是全方位的,上面三种模型从不同的层面来分析企业在环境变化中所面临的挑战,同时也揭示出企业应对挑战时可以充分应用信息系统的机会。

本章案例

淮北矿业集团实施物资信息管理系统的成功经验

1. 企业概况

淮北矿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坐落在安徽省淮北市,踞苏鲁豫皖四省连接之要冲卧黄淮海之腹地,北接齐鲁,南连江特大型企业集团。

淮北矿业集团现拥有资产330亿元,员工9万多人,包括濉肖、 宿县、 临涣、 涡阳四大矿区。 全矿区煤炭保有储量85亿吨,生产矿井17对,在建和筹建矿井5对,核定年生产能力3149万吨 有精煤洗选厂6座,年入洗能力2000万吨,年产冶炼精煤1200万吨,是华东最大的冶炼精煤生产基地 动力煤选煤厂4座,年入选能力630万吨。 控股年产440万吨焦炭、联产40万吨甲醇焦化公司和4×300MW煤泥矸石电厂——中利发电公司。2009年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46位,全国煤炭工业100强第19位。

2. 需求背景

淮北矿业集团作为国有大型煤炭企业之一,随着国家级新型能源基地建设步伐的加快对物资供应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物资需求量不断上升。 淮北矿业集团物资采购额、 采购品种、 采购数量连续突破历史新高,采购的物资在质量、 价格、 安全性能以及服务等方面都有更高、 更严的要求,物资供应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

随着物资管理业务的发展,现有的物资管理状况已不能完全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在局矿信息共享、 成本管控、 查询分析、 报表统计等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切实保障各矿厂安全生产建设的物资供应,依据集团公司的指示精神,按照现代物流、 供应链管理思想,构建局矿一体化的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多年来,淮北矿业集团一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各部门职能设置很难适应市场化运作的要求,部分管理责任仍然不够明确,一件事多人管的现象仍然存在,以至于出现了工作量分配不均、 人力资源闲置的现象,不利于各部门管理潜能的发挥。 对市场化推进而言,部门科室职能定位的缺陷,使得各矿市场综合结算价格的形成均由不同部门分别测算并进行二次合成,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价格的系统性不强,点多面广的生产特点造成了物资供应的 “瓶颈” 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计划管理方面,计划滞后性影响生产物资保障供应,以及造成库存的积压。

②仓储管理方面,缺乏先进的技术平台,单纯依靠人力登记手工账,无法及时按质按量提供生产所需的各种物资,无法以最小的物资储备来达到最佳的供货状态,无法避免物资积压和缺料。

③物资采购管理方面,物资采购计划不能及时传递到管理层,不能从长远观点出发,根据市场变化,建立起比较巩固、 稳定的定点协作关系。

统计分析方面,没有先进的管理平台,面对庞大的管理资料,不能根据统计数据反映出的情况和问题,及时得出专题报告和书面分析报告。 给管理层宏观层面分析造成了障碍。

以上面临的 “瓶颈” 迫切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点、 面的互联,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3. 解决方案

当前,煤炭市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形成了新的竞争格局。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淮北矿业集团现有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难以追赶现代企业竞争的步伐,阻碍企业协调效益、 专业效率和成本优势的对外辐射。 面对这样的形势,淮北矿业集团实施基于现代信息手段的物资系统,通过流程再造、 组织变革、 制度创新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等管理创新,逐步创建自己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的科学化、 规范化、 精细化。 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推动精益管理,实施管理创新战略,对于提高淮北矿业集团综合管理水平、 形成核心竞争力作用巨大。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基于信息技术的物资管理系统的实施,是促进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基于信息技术的物资管理系统的实施,是降低成本、 抵御市场风险的有效途径。

③基于信息技术的物资管理系统的实施,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内在动力。

④基于信息技术的物资管理系统的实施,是企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选择。

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使淮北矿业集团能够理顺管理职能、 再造业务流程、 整合劳动组织,将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转变为内部供应链式管理模式,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调动各单位及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活各生产要素使企业内部各级经营管理者、 执行者的责、 权、 利实现相对统一,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适应外部市场的变化,推进内部的管理与技术创新。

最终,淮北矿业集团建立起以网络为平台,以物资系统为主的管理模式,以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打造具有淮北矿业特色的物资经营管理模式。

4. 应用效果

通过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有机地整合了计划管理、 采购管理、 合同管理、 仓储管理、 供应商管理等经营管理业务。 灵活、 快速的综合信息查询,以及多角度的物资信息统计与分析信息流管理,突出计划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全面跟踪物资采供业务过程,实现信息系统对物资管理优化的充分支撑。

物资管理信息化工作为淮北矿业集团及各矿厂单位提供有力的管理与决策分析支撑平台,全面提升业务效益,使全集团物资经营管理实时化、 动态化、 精确化、 透明化,从而极大地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

(案例改编自http://www.xuexila.com/success/chenggonganli/507146.html)

信息和数据是相关的两个概念。 系统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由一些相互作用、 相互依存的元素,在一定的环境下,按照一定的法则或结构组织起来的一个集合体。 信息系统是由人、 硬件、 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人机系统,目的是及时、 正确地收集、 加工、 存储、 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 调节和控制。 信息系统有不同的类型。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 软件、 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 传输、 加工、 存储、 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 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 中层控制、 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也有不同的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企业的竞争优势与企业信息化程度密切相关。 信息技术影响到企业的组织结构、 竞争范围,推动企业进行创新等。 作为一个现代企业,必须清楚地理解信息技术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以及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以获得显著而持久的竞争优势。

1. 什么是信息? 什么是数据? 简述信息与数据的区别。

2. 信息的维度有哪几个方面? 具体包含什么内容?

3. 信息有哪些特征? 信息的层次性如何划分?

4. 系统是什么? 如何理解系统? 系统有哪些特性?

5. 简述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部分。

6. 信息系统按照不同的层次可以分为哪几类?

7. 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结合本章案例进行课堂讨论: 企业实施信息管理的重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