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权的资源配置功能

产权的资源配置功能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产权的资源配置功能是指产权安排或产权结构直接形成资源配置状况或驱动资源配置状态改变或影响对资源配置的调节。资源产权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不同主体之间的分布,也就基本上代表各种生产要素的分布——分布在什么地区、分布在什么行业、分布在哪些主体手中等,这也完全界定了其在不同主体之间的配置。

6.2.1 产权的资源配置功能

所谓产权的资源配置功能是指产权安排或产权结构直接形成资源配置状况或驱动资源配置状态改变或影响对资源配置的调节。由于产权本身就是一种对资源或是生产要素的权利,显而易见,产权应该具有资源配置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1]

第一,相对于无产权或产权不明晰状况而言,设置产权就是配置资源的一种形式。由于产权具有“内化外部性”和“减少不确定性”的功能,那么设置产权就不仅仅是依靠产权界定来配置资源,更重要的是,与无产权或产权不明晰的情况相比较,能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经济效率。这种效率提高不是因为优化产权结构从而优化了产权的配置功能而导致的,而是产权设置本身所引致的。

第二,任何一种稳定的产权格局或结构,都基本上会形成一种资源配置的客观状态。这种客观状态下暂不考虑资源配置是否有效的问题。资源产权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不同主体之间的分布,也就基本上代表各种生产要素的分布——分布在什么地区、分布在什么行业、分布在哪些主体手中等,这也完全界定了其在不同主体之间的配置。在产权主体既定的情况下,不论其如何应用所拥有的产权,如何使用自身所有的生产要素,产权的权能、利益、损失等都是既定的,不会突破既定的格局。任何由偏好变化所导致的资源使用方向上的变化,都会最终反映到既定的产权主体和产权格局上。而这种改变带来的资源运用上的调整,实际上是对资源的再使用、再投资、再消费的格局又一次进行了界定,这样循环往复,形成了一种恒久的约束条件。因此,我们说这是“基本上”形成了一种资源配置状态。之所以用“基本上”来表征,是因为还缺少一个有效的假定。如果假定各个产权主体都具有一定的投资偏好和消费偏好,这样就完全地界定了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经济运行环境等意义上的配置。

第三,虽然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不一定完全由产权变动所导致,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产权的变动会引起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这种改变很广泛,既可以改变资源在不同主体间的配置,也可以改变资源的流向和流量,还可以改变资源使用的分布状况。由此可见,在产权的变动改变了资源配置状况的前提下,资源配置格局的改变是必然的,但这种改变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是提高还是降低,这是另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第四,产权状况对于资源配置有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它可以影响甚至决定资源配置的调节机制。从经济调节手段来看,计划调节是以高度集中的产权状况来决定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而市场调节则是以分散的多元的产权状况决定资源配置的另一种手段。市场上,高度集中的产权状况与分散多元的产权状况以不同形式组合出现,这将决定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也以相应的比例关系进行组合。

上面所阐述的四种功能,是产权在客观上所具有的资源配置功能。而这些功能是否优化,是否对资源配置有利,是否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一个超出功能本身的问题。它加入了人的价值判断。开始探讨效率和标准问题,也就是开始对产权功能是否有效做出的一个评价。要进行这样的一项评价工作,首先得假定一个资源配置效率标准作为目标,然后再分析为了实现这一资源配置目标需要准备哪些条件,最常用的就是以“帕累托最优”作为效率标准,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为其目标实现要具备的条件,接下来再考察特定产权制度对这些条件是否满足,满足的程度如何。满足程度越高,就越有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产权的资源配置功能也就越优;反之亦然。这样就可以评价产权或产权制度的资源配置功能是否优化,或者说是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效率标准的假定改变了,就算还是对同一个产权状况进行功能评价,结论也是不尽相同的。

客观上,产权或产权制度是具有资源配置的功能的。但这种功能是否优化就是一个关系到引入人们价值取向的效率评价问题了。这就为在特定的效率标准的前提下,人们通过调整产权优化资源配置功能提供了余地和可能。人们可以通过在一定限度下调整产权、优化产权结构来实现产权配置功能的优化,从而达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