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第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时间:2022-09-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1/16)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依据(★★重要考点,命题2次)

(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中,分析了处于白色政权包围的环境中,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这篇文章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3.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从此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

1.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2.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3.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三)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现实可能性

1.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2.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往往是在那些受过大革命影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这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3.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重要的客观条件。

4.而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

(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内容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五)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意义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2/16)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重要考点,命题7次)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入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正确地理解和处理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一)统一战线

1. 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毛泽东指出:“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

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

2. 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民族资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因而能够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参加革命斗争。当革命的锋芒主要是反对某一个帝国主义的时候,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系统的官僚资产阶级集团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参加统一战线。

3. 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

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第一个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只有争取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人民,巩固工农联盟,才能实现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同时,只有建立第二个联盟,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壮大自己,孤立主要的敌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才能掌握中国革命的全部领导权,中国革命的胜利才有完全的保障。

4. 统一战线的原则

①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②必须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

③在同顽固派进行斗争时,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5.统一战线的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过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几个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二)武装斗争

1.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考点延伸】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总是凭借着反革命暴力对革命人民实行残暴的镇压。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革命人民只有武装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完全新型的人民军队,通过长期人民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

2.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考点延伸】这支军队只能是而且必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这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保持人民军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也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考点延伸】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本前提,也是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根本准则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

(三)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必须把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紧密联系起来。

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3/16)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重要考点)

1、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2、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典范

3、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考点延伸】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而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关于中国人民革命的理论,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指导思想,具有伟大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地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4/16)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提出

党对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

(1)党成立初期,首先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这样有利于扩大党的阶级基础。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

(2)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中,分析了处于白色政权包围的环境中,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建立、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1930年1月,毛泽东针对党内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各种深刻矛盾,认为当时的红色政权虽然还很小,但是中国革命肯定会很快发展起来。这篇文章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4)1938年11月,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明确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从此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5/16)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

1.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2)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只有实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有可能把农民充分发动起来,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因此,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派遣自己的先锋队深入农村,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入手,组织、发动和武装农民,使革命战争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加,获得广大的群众基础,为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奠定基础。

2.中国革命之所以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1)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这就为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条件。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2)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往往是在那些受过大革命影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这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3)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重要客观条件。

(4)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

(6/16)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及意义

(一)新民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二)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不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开辟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7/16)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比作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8/16) 统一战线

1.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首先,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要战胜作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集中代表的国民党所领导的强大的反革命力量,就必须把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其次,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造成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这就使得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采取正确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把一切可以团结和利用的力量尽可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以逐步从根本上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夺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2.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首先,近代中国社会最大的压迫是民族压迫,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可以把一切爱国的、不愿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其次,民族资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因而能够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第三,当革命的锋芒主要是反对某一个帝国主义的时候,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系统的官僚资产阶级集团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参加统一战线。

3.统一战线的基本内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第一个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只有巩固工农联盟,争取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人民,才能实现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同时,只有建立第二个联盟,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壮大自己,孤立主要的敌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才能掌握中国革命的全部领导权,中国革命的胜利才有完全的保障。

 4.党领导和建立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 党在领导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中,强调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在统一战线中,存在着不同阶级、不同政治力量和不同派别,由于各个阶级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要求而表现出不同的政治态度。因此,在革命进程中,必须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对反共顽固派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在同顽固派进行斗争时,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5.党领导统一战线先后经历的形式和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战线,先后经历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几个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当党能够正确处理与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或被迫分裂统一战线问题时,党的发展和巩固就会前进,反之,党的发展和巩固就会后退。

(9/16) 武装斗争

1.武装斗争的必要性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革命人民只有武装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2.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 这支军队只能是而且必须是在党的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即党指挥枪,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保持人民军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也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

3.人民军队的宗旨 这支军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坚持这一宗旨,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本前提,也是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根本准则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

4.强调武装斗争,并不意味着忽视其他的斗争形式。武装斗争必须同其他斗争形式直接或间接地配合起来,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10/16) 党的建设 

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逐步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1.党的建设的必要性 在民主革命过程中,半殖民地半封建国情加之游击战争环境,使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阶级思想必然反映到党内来,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称之为“伟大的工程”。

2.党的建设的主要经验 党的建设主要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毛泽东特别强调要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各方面建设的首位。

3.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报告中第一次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三大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11/16) 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过程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一文中,系统地论述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他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作了集中概括:“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这些都是我们区别于前人的。依靠这三件,使我们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经验的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人民革命的理论。

(12/16)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认真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地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实践中反对各种错误思想倾向的过程中形成的。它是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出发,不拘泥于已有的结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独立自主地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人民社会政治地位的根本变化,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战乱不断的局面,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的基本统一,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变革,根本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从而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条件,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扫清了障碍,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20世纪继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历史事件,有力地鼓舞和推动了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信心,有力地支持了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世界和平的力量。

(13/16)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中国国情,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必然性(2011年单选  第5题)

1.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2)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只有实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有可能把农民充分发动起来,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

(14/16)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15/16)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文中,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比作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一)统一战线

1.统一战线的基本内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2.党领导和建立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 党在领导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中,强调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在统一战线中,存在着不同阶级、不同政治力量和不同派别,由于各个阶级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要求而表现出不同的政治态度。因此,在革命进程中,必须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对反共顽固派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在同顽固派进行斗争时,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3.其中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当党能够正确处理与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或被迫分裂统一战线问题时,党的发展和巩固就会前进,反之,党的发展和巩固就会后退。

(二)武装斗争

1.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 这支军队只能是而且必须是在党的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即党指挥枪,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保持人民军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也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

2.人民军队的宗旨 这支军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坚持这一宗旨,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本前提,也是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根本准则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

(三)党的建设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报告中第一次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三大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三大优良作风的简洁表述: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判与自我批判。

(16/16)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战乱不断的局面,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的基本统一,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变革,根本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从而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条件,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扫清了障碍,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20世纪继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历史事件,有力地鼓舞和推动了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信心,有力地支持了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世界和平的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