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茶叶品类发展

茶叶品类发展

时间:2022-09-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若按照发酵程度来分,绿茶为不发酵茶,白茶为微发酵茶,黄茶为轻发酵茶,青茶为半发酵茶,红茶是全发酵茶,而黑茶为后发酵茶。故而,理应白茶早于绿茶。“黑茶”一词首次出现于史籍。黑茶的消脂解腻之功效最为显著。很明显,最早出现的茶类一定是具有最简单加工方法的茶——白茶,然后出现绿茶,再由绿茶工艺演变生成了黑茶、黄茶、红茶、乌龙茶。

①古代品茗图

②下八里辽金墓群的《备茶图》壁画

③撵茶图〔宋〕刘松年,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④玉川煮茶图〔明〕丁云鹏

中国茶,大小名目,不下万种,按国际通用的分类标准,分为绿茶白茶、青茶(乌龙茶)、黄茶、黑茶、红茶,其分类依据是加工工艺。各种茶类都有自己的核心工艺,绿茶的核心工艺便是杀青,白茶是萎凋,乌龙是做青,黄茶的关键工艺是闷黄,黑茶是渥堆,红茶是发酵。了解各类茶的核心工艺,就不难理解各类茶的不同。若按照发酵程度来分,绿茶为不发酵茶,白茶为微发酵茶,黄茶为轻发酵茶,青茶为半发酵茶,红茶是全发酵茶,而黑茶为后发酵茶。

绿茶,是我国历史上公认出现最早的茶类,根据杀青方式和最终的干燥方式不同,分为炒青绿茶、晒青绿茶、烘青绿茶和蒸青绿茶。我国自唐代以来便采用蒸汽杀青的方法制造团茶,后来又出现蒸青散茶。到了明代,我国又发明了炒青、烘青的制法,才逐渐淘汰了蒸青。在中国十大名茶里,绿茶所占比重较大,如江苏碧螺春、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太平猴魁、信阳毛尖,这半壁的江山都让绿茶占了,绿茶在国人心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白茶,产于福建,古法制作,只萎凋、干燥,后藏之。品种有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等,具败火、清热解毒之功用。白茶以出口为主,国人知之甚少,在欧美,白茶被称为“女人茶”,其美容功效可见一斑。近来,关于最早的茶类也有一些争议,白茶是一款不炒不揉的茶,造法自然,仅萎凋、干燥两道工艺,即为古法,乃神农时代的茶。故而,理应白茶早于绿茶。

黄茶,据说是因为做绿茶时炒制工艺不当,堆积过久,叶子变黄而成。因为“闷黄”的工艺,黄茶黄叶黄汤,茶汤清爽而柔和,反而成了难得的珍品。在明代许次纾的《茶疏》里记载了黄茶的演变历史。还有在《红楼梦》里妙玉给贾母的茶“君山银针”,便是黄茶了,由于是半发酵茶,很适合老年人及体质虚寒之人品饮。当然除了君山银针,还有霍山黄芽、蒙顶黄芽、沩山毛尖等也都属黄茶。

青茶,人们俗称“乌龙茶”,为半发酵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具体始创时间尚有争议,有说源于宋朝,有说源于清朝,但是其共识就是始创地在福建。清朝初年王草堂《茶说》就有记载:“武夷茶……采茶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减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乌龙茶,按地域分为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和台湾乌龙。笔者认为此茶类始于明末,发源于闽北武夷山和闽南。青茶经晒青、晾青、摇青、炒青、揉捻、烘焙制成。干茶色泽青褐,汤色黄亮,有浓郁的花香,叶底通常为绿叶红镶边。

再说红茶,16世纪,最早出现在福建的崇安,也就是今武夷山市。红茶经由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制成,红叶红汤,据制法不同,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这两年金骏眉已被国人渲染得流光溢彩,这不可多得的稀品,乃属小种红茶(正山小种)。金骏眉珍贵之处在于它是源自1500~1800米高山原生小种野茶,一年的产量极少,大约只有20多斤,极其珍贵。

黑茶,因为有道渥堆的工艺,成茶油黑或黑褐,便称为黑茶。它的缘起还是因绿茶的制法发生了变化,绿毛茶堆积后发生了发酵,才有了黑茶,明史里《食货志·茶法》记载,嘉靖三年(1524年),御史陈讲奏称:“茶商低劣,悉征黑茶。”“黑茶”一词首次出现于史籍。黑茶按品类分,主要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黑茶和滇桂黑茶,以紧压茶居多。普洱茶、六堡茶、茯砖茶均属黑茶。黑茶主要销往藏、蒙地区,那里的人日常饮食以肉奶为主,缺纤维素和微量元素,每日必喝茶,有说法:“可以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黑茶的消脂解腻之功效最为显著。现在很多人将黑茶称为“减肥茶”。关于黑茶的功效在《本草纲目拾遗》有载:“黑茶最治油蒙心包,刮肠、醒酒第一。”

很明显,最早出现的茶类一定是具有最简单加工方法的茶——白茶,然后出现绿茶,再由绿茶工艺演变生成了黑茶、黄茶、红茶、乌龙茶。

①晒青

②杀青

③揉捻

④蒸压

中国六大茶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