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名菜制作技艺研究

中国名菜制作技艺研究

时间:2022-09-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名菜制作技艺的研究是对中国名菜的烹调文化、理论、技术、创新等的研究,是总结和挖掘中国地方菜肴制作工艺和特色,积极发展中国烹饪技术和菜肴的研究。从文化内涵研究可以借鉴中国传统宴席在主题选择与宴席布置、饮食礼仪、菜肴设计与名称、器皿选择以及菜点制作技艺等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形成创新宴席和菜肴的思路,提高创新能力。

第三节 中国名菜制作技艺研究

中国名菜制作技艺的研究是对中国名菜的烹调文化、理论、技术、创新等的研究,是总结和挖掘中国地方菜肴制作工艺和特色,积极发展中国烹饪技术和菜肴的研究。对中国名菜制作技艺研究包括全面归纳、总结传统和现代餐饮的烹饪文化、技艺和经验的基础上,要按照中国名菜原料选择技术、烹饪工艺技术、调味技术的研究分析,达到认识、掌握、理解名菜制作技术要领,提升技术能力,发展和创新菜肴的目的;达到培养继承与发扬传统菜肴与技术,不断丰富中国烹饪文化的目的。

一、注重中国名菜文化的研究

(一)注重中国烹饪主题的研究

中国烹饪文化历经5000年的传承,孕育了丰富文化内涵。对中国烹饪文化研究的目的,是深入研究中国烹饪发展过程中的精华和特色,做到古为今用,相互借鉴,并不断发扬光大。如对孔府宴的研究,就是研究孔府宴的文化内涵。孔府宴是用于接待贵宾、袭爵上任、生辰祭日、婚丧喜寿时特备的高级宴席。经过数百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味。孔府宴有喜宴、寿宴和家宴之分,也就是闻名天下的孔府三大宴。品尝孔府宴与一般宴席有所不同,例如喜宴在开席前要鸣放鞭炮,讲究一菜一格,一菜一味。除此,每道孔府菜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其中有道“万寿无疆”的大菜,据说是第76代衍圣公孔令贻向慈禧太后祝寿的佳肴,“老佛爷”尝后甚悦,遂赐孔令贻“紫禁城骑马”的殊荣,如今这道菜仍是孔府宴中的保留菜肴。值得一提的是,孔府的糕点如黑麻糕、元宝酥、如意饼、寿桃等,制作十分精巧且形色优美,为一般点心所不及。孔府菜的命名极为讲究,寓意深远。有的沿用传统名称,也有的取名典雅古朴,富有诗意,如“诗礼银杏”等;还有用以赞颂其家世荣耀或表达吉祥如意的名称,如“吉祥如意”等。孔府宴对于盛器也十分讲究,银、铜、锡、漆、瓷、玛瑙、玻璃等各质餐具齐备,因事而馔而用,取其形象完美。在多种盛器中,除鱼、鸭、鹿等专用象形餐具外,还有方形、圆形、元宝形、八卦形、云彩形等器具。这些盛器点缀了席面的富丽堂皇。简言之,孔府宴的菜肴之所以有其特色,是遵循了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原则。从文化内涵研究可以借鉴中国传统宴席在主题选择与宴席布置、饮食礼仪、菜肴设计与名称、器皿选择以及菜点制作技艺等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形成创新宴席和菜肴的思路,提高创新能力。

(二)注重中国名菜文化传承与发扬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的生活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对生活中的吃不再仅仅是温饱的问题,更注重营养保健的同时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烹饪文化的体验成为当今餐饮消费者追求的主要内容。就拿北京的几家全聚德烤鸭店为例,前门店拥有135年的历史,“老墙”是全聚德百年沧桑的历史见证。是不是在每一个加盟店都建造“老墙”呢?全聚德人经过研究认为,这种“克隆”不是在传授历史文化,而是在稀释历史文化。刻意地追求统一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于是“老墙”成为前门店所独有的“历史文化”,前门店特设的“皇帝间”吸引了很多消费者;和平门店则突出“名人文化”,这里接待的中外首脑、贵宾、名人成千上万,“名人园”中展示了名人的照片和题词,这里的“总统间”更是应接不暇;而开在王府井大街的王府井店,则结合王府井大街的文化特点,营造独特的“王府文化”氛围。全聚德挖掘全聚德的故事,让这些源源不尽的传统文化再现生机,为全聚德的发展注入活力。文化是企业精神,是无形资产,也是体验经济的源泉,是吸引消费者获得成功的关键。

(三)注重中国民间饮食习惯和传承

中国是一个农耕民族,具有许多民间传统文化和习俗。民间传统习俗与饮食具有密切关系,是我国人民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民间交流的主要活动,注重民间传统习俗,是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1.注重民间传统节日与食俗

(1)春节。中国民间历史最悠久、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共同节日。汉族过春节,时间较长,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止。

春节大约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原为农历的元旦,即人们通常说的过年。1911年辛亥革命后,因为改用世界通用的公历纪年,才将旧历元旦改称春节。进入腊月后,天寒地冻,农活较闲,人们有了较充裕的时间,可以开展各种喜庆活动,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感谢大自然的恩赐。届时,市场上年货充盈,卖年画、窗花、鞭炮、灯笼、脸谱、春联以及节日食品用品等,人们摩肩接踵,货摊一个挨一个,讨买叫卖,热闹非凡。在几千年形成的节日习俗中,像接神、敬天等带有迷信色彩的活动,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已经逐渐被淘汰。其他像贴春联、挂年画、贴剪纸等习俗延续至今,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气息。

初一破晓,北方人家家户户吃饺子,为了讨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币、糖、花生仁、枣子和栗子等和肉馅一起包进新年的饺子里。吃到硬币的人,象征新年发财;吃到糖的人表示来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仁的象征健康长寿等。全国各地几乎都用江米面和黍子黏面做成黏糕(也叫年糕),寓意“年年高”。春节吃的食物大部分是节前准备好的。北方人大多吃馒头。南方是头几天淘米,名叫“万年粮米”,意思是年年有余粮。年糕也是汉族过新年的必备食物。做年糕的谷物有多种,各地做法不尽相同。其中以江南的水磨年糕最为著名。北方则吃白糕或黄米黏糕,西南少数民族习惯吃糯米粑粑。春节期间,各种群众自娱活动很多,鞭炮声此起彼伏,家家户户的室内和门上贴上彩画和春联。舞狮的活动也很普遍,这是中国一项传统的民间节日体育活动,约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民间舞狮一般由两人扮一头大狮子,一人扮作一头小狮子,另一个扮作武士,手拿绣球作引导。狮子随着鼓点的快慢轻重,或翘首仰视、或回头低顾,或回首匍匐,或抬头摆尾,千姿百态,妙趣横生。踩高跷也是我国许多地方流行的另一种节日舞蹈形式。一个个化了妆的人,脚踩三四尺高的木跷,手持各种道具,进行集体对舞,或三人起舞,或以哑剧的方式,表演某一段戏文。精彩的表演往往把节日气氛推向高潮。南方过春节还要举行花市。为了迎接年宵花市,人们在春节前一月就开始准备。到了花市那天,各种鲜花布满花市,任购者挑选。人们大多都要买一束鲜花装点自己的居室,增添节日的愉悦。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隋唐时发展成盛大的灯市。到宋元时期,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灯会的时间,汉朝只限于正月十五一夜,唐玄宗延长到三夜,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唐朝灯会中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开始有灯谜。明朝又增加了戏曲表演。灯市所用的彩灯,也演绎出橘灯、绢灯、五彩羊皮灯、无骨麦秸灯、走马灯、孔明灯等。始于南宋的灯谜,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经过历代发展创造,至今仍在使用的谜格有粉底格、秋千格、卷帘格、白头格、徐妃格、求凤格等一百余种,大多有限定的格式和奇巧的要求,巧立名目,妙意横生。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朝。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元宵分实心和带馅两种,有香辣甜酸咸五味,可以煮、炒、油炸或蒸制。桂花酒酿元宵、以肉馅、豆沙、芝麻、桂花、果仁制成的五味元宵以及用葱、芥、蒜、韭、姜制成的象征勤劳、长久、向上的五辛元宵都各有特色。

(3)端午节。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秦国。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皇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汨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纷纷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位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4)中秋节。相传,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的妻子,叫嫦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扔下妻子,只好将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不料,此事被后羿的门客蓬蒙看见,蓬蒙等后羿外出后便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当机立断,取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后,身体立刻飞离地面,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后羿回来后,侍女们哭诉了一切。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别圆,特别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忙命人摆上香案,放上嫦娥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上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的必备食品。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是由元末流传下来的。相传元朝时,中原广大人民不甘受北方民族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欲联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严密,苦于无从传递消息。所以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王昭光制做饼子,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使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因而一举推翻元朝,为了纪念这一功绩,因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也就传了下来。不论月饼源于何代,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皆成天下人们的心愿。

2.注重民间“二十四”节气与食俗

人最讲究个“吃”,随着节气、气候的不同,也是应养生的需要,因此人的饮食离不开节气与气候,这是天地阴阳自然规律,影响着人的生理变化,进而影响人的食欲。掌握天地变化与人的阴阳关系,就是掌握人的生理变化规律与自然法则的关系,通过调节饮食起到延年益寿的养生作用。这是现代人生活和饮食所追求的重要内容和目的。

(1)立春。立春是春季的第一个时节,在每年阳历2月4日前后。春季饮食上主要养阳,即进食一些有温补人体阳气作用的食物,以使人体阳气充实,从而增强人体抵抗力,抗御风邪气对人体的侵袭。立春当天,主食一定要吃春饼。每到这天家里总要准备许多菜,以备卷春饼用。比如菠菜炒肉丝、韭菜炒肉丝、蒜黄炒肉丝、热拌豆芽菜、酱肘子、松仁小肚、摊鸡蛋等。此外,这个节气期间,还要多吃萝卜,因为萝卜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它可祛痰、通气、止咳,甚至解酒、解毒、补脾胃、御风寒,是春季佳品。

(2)雨水。雨水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在每年阳历2月19日或20日。湿润的空气多在雨水节气,天气暖和又不燥热,正是调养的好时机。调养首先应当“调养脾胃”,因为脾胃是元气之本,而人体元气是健康之本。雨水节气当天,在吃方面随着春季气候转暖,又风多物燥,常会出现皮肤、口舌干燥等现象,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少食油腻之物。春季饮食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雨水节气期间可以吃地黄粥、防风粥、紫苏粥调养脾胃。可选百合、山药、芋头、萝卜、荸荠等。不宜吃羊肉、雀肉等容易上火的肉类。

(3)惊蛰。惊蛰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在每年阳历3月5日或6日。这个时节,春光明媚,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由于人体中的肝阳之气顺应时节而继续上升,阴血不足。阳气的升发受饮食的影响,更加助益于脾气,令五脏平和。其间主要以“春夏养阳”为原则,多吃能升发阳气的食物,如韭菜、菠菜、荠菜等。春天肝气旺易伤脾,所以惊蛰季节要少吃酸,多吃大枣、山药等甜食以养脾。

(4)春分。每年的阳历3月20日或21日为春分时节。这个时节的饮食调养,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禁忌偏寒、偏热、偏升、偏降的饮食习惯。如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其原则必佐以葱、姜、酒、醋等温性调料,以防止菜肴性寒偏凉。

(5)清明。每年阳历4月4日或5日为清明。这个节气,天气阴凉,应该以补肾、调节阴阳虚弱为主,定时定量进食,多吃蔬菜瓜果。清明节又叫寒食节,过去讲究家家户户不起火,不吃热东西,而是吃前些天预备下的冷食。

(6)谷雨。每年阳历4月21日左右为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当天要吃面条,一定要吃煮的。在这个节气里,肝脏气伏,心气逐渐旺盛,脾气也处于旺盛时期,是身体补益的大好时机,但不能像冬天一样进补,应当食用一些益肝补肾的食物,以顺应阴阳的变化,如玉米须大枣黑豆粥等。

(7)立夏。每年阳历5月5日或6日为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饮食上应注意忌食性热升发之物,以免耗气伤津;也不宜过早食用生冷食物,以免损伤脾胃阳气。立夏时节,正是小麦登场的时节,老北京讲究吃面食,意在庆祝小麦丰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面饼和春卷等。面饼,有甜、咸两种;春卷,用精制的薄面饼,包着炒熟的豆芽菜、韭菜和肉丝等馅料,封口处用面粉拌蛋清黏住,然后放在热油锅里炸到微黄时捞起食用。另外,老北京人立夏时还要吃扒糕。

(8)小满。每年阳历5月21日或22日为小满。夏季六节气饮食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和无机盐。过去,小满节气期间,野菜遍布京城,有句话说: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因此,这期间讲究吃野菜。

(9)芒种。每年阳历6月5日或6日为芒种。高温、多雨季节,宜多摄取含蛋白质食物,如鱼、肉、蛋、奶、豆类,并大量补充含维生素B1、B2、C、A的食物,如谷类、动物肝脏、西红柿、西瓜、甜瓜、桃、李等。

(10)夏至。每年阳历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自此伊始,便进入炎热夏季。夏季六节气,人体的胃酸分泌逐渐减少,加上饮水较多,冲淡胃酸等原因,人体消化功能减弱,所以饮食应清淡一些,多吃些营养丰富、清淡的食物,少吃油腻厚味和热性的食物。此日民间流行面食,经常吃的就是炸酱面和麻酱面。

(11)小暑。每年阳历7月7日或8日进入小暑时节。小暑当天没有特别讲究,只是这个节气期间新米下来了,所以要尝新米。由于天气炎热,过去常吃炒豆芽菜(一定要是绿豆芽),它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另外,多吃西瓜、西红柿等。

(12)大暑。每年阳历7月23日或24日是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从这时开始阳热下降、湿气充斥,所以感受湿邪者较多。所以在此期间应以清热解暑为宜,可吃拌茄泥、炝拌什锦、绿豆汤。

(13)立秋。立秋在每年阳历8月7日或8日,昭示着秋天的到来。“贴秋膘”。夏季,由于天太热,人们什么都吃不下去,一旦立秋开始想着多吃些好吃的东西,常食炖肉、酱肘子、炖排骨。

(14)处暑。处暑在每年阳历8月23日或24日,是暑气结束的时节。处暑节气宜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等。

(15)白露。白露在每年阳历9月7日或8日,它是典型的秋天节气。这时就到了人们常说的“秋燥”时节,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等症状。可适当地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16)秋分。每年阳历9月23日或24日,天气凉爽起来,而且“一场秋雨一场寒”。在这节气里,要少吃一些葱、姜、蒜、韭、椒等辛味食物,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

(17)寒露。每年阳历10月8日或9日。寒露时节已经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由于天气转燥,因而皮肤易干燥,寒露期间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多吃些核桃、银耳、萝卜、梨等。

(18)霜降。霜降在每年阳历10月23日或24日。这时气候已渐寒冷,夜晚下霜。时值霜降,人体脾气已败落,肺金当旺,饮食五味以减少味苦食物,适当增加酸、甘食物为宜。霜降期间当然讲究吃柿子,要论补筋骨,秋天里挂霜的新采的红柿子最好。

(19)立冬。立冬在每年阳历11月7日或8日,是冬季开始的日子。老北京立冬那天一定要吃饺子,老人们称之为“安耳朵”。

(20)小雪。小雪在每年阳历11月22日或23日。其时天气已冷,寒不深而雪不大,故名小雪。天气寒冷,要多吃热性祛寒的食物,如火锅、羊肉汤等。

(21)大雪。阳历每年12月7日或8日为大雪。此时开始降大雪。大雪期间是“进补”的大好时节。

(22)冬至。冬至在每年阳历12月21日或22日。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从这天以后到立春的45天,阳气渐升,阴气渐降;这天的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自冬至起“数九”,三九是天气最冷、地面积蓄热量最少的日子。冬至这天,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这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习俗。

(23)小寒。每年阳历1月5日或6日为小寒。表示冬季的寒冷由此开始。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如韭菜、茴香、生姜、葱、大蒜、栗子、狗肉。

(24)大寒。每年阳历1月20日或21日为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大寒节气中温度很低,人们要根据各自体质进行辨证膳食。阴虚者应食补阴虚食品,例如糯米、乳品、鱼类等食物;阳虚者则应多食温阳食品,例如狗肉、韭菜等。饮食上要加强营养,增加热量。

3.注重民间谚语、警句、民谣与食俗

民间还有许多有关饮食方面的谚语、警句、民谣,其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经验的总结,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如“要想人长寿,多吃豆腐少吃肉”。又如关于狗肉的谚语:有“入冬吃狗肉,大风刮不透”、“寒冬狗肉十里香”、“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等说法。狗肉不但味美,也是冬令进补的佳肴。中国名菜中自古就有贵州的花江狗肉、江苏的沛县狗肉、宁波的河姆渡狗肉等。

有关养生的谚语也很多,如“健身养颜,稀粥烂饭”。以粥进补古已有之。宋代大诗人陆游,活了80多岁,并且“两目神光穿夜户,一头胎发入晨梳”;“已迫九龄身愈健,熟视万卷眼犹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陆游特别喜爱吃粥,他在诗中写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又如四川和湖南一带的民谣中就有“萝卜街上卖,药铺少买卖”。萝卜能防病治病,萝卜上市,买药的人也少了,正如俗语所说的“秋令萝卜赛人参”,可见萝卜的食疗价值非同一般。新鲜的萝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和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还含有一般蔬菜中没有的芥子油、碳化酶等特殊成分。因此,萝卜具有健胃消食、顺气解郁、止咳化痰的功效。据日本九州大学的科研资料证明,萝卜还具有明显的防癌抗癌作用。应提醒的是,吃中药补药者、体质虚弱者和胃痛病人忌吃。

还有“冬吃萝卜夏吃蒜,生姜四季保平安”。大蒜,民间有个传说:秋收时节,后母让亲生儿子看瓜地,而让丈夫前妻的儿子看蒜地。看瓜的儿子每天都能吃上甜瓜,看蒜的儿子饿了就煮大蒜吃。时间久了,看瓜的儿子面黄肌瘦,看蒜的儿子却又白又胖。这个故事说明,民间把大蒜看成是极富营养的食品。大蒜含有特殊辛辣味的挥发性硫化物,通称大蒜素,有调味及增进食欲之效,还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可用以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是夏季常吃蒜,可以预防消化道疾病。民间还有“一日三瓣蒜,医生不见面”的说法。生姜本身就可做药物,在中医学上具有健胃、祛寒、发汗和解毒等药效。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知道姜有保健作用,《论语》中曾记载孔子“每日必食姜”的主张。之后,在《吕氏春秋》和《史记》中,也分别记载了姜在饮食中的作用。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还记载了姜的药用功能。可见姜的饮食和保健作用被认识和利用,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

(四)注重中国烹饪的美学研究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是当时一位广集众美的烹调爱好者。他纵观古来美食与美器的发展史后,叹道:“古诗云:‘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并说,菜肴出锅后,该用碗的就要用碗,该用盘的就要用盘,“煎炒宜盘,汤羹宜碗,参错其间,方觉生色”。这无疑是对美食与美器关系的一个精练总结。

1.菜肴与器皿在色彩纹饰上要和谐

在色彩上,没有对比会使人感到单调,对比过分强烈也会使人感到不和谐。这里,重要的前提是对各种颜色之间关系的认识。美术家将红、黄、蓝称为原色;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称为对比色;红、橙、黄、赭是暖色;蓝、绿、青是冷色。因此,一般来说,冷菜和夏令菜宜用冷色食器;热菜、冬令菜和喜庆菜宜用暖色食器。但是要切忌“靠色”。例如将绿色物炒青蔬盛在绿色盘中,既显不出青蔬的鲜绿,又埋没了盘上的纹饰美。如果改盛在白花盘中,便会产生清爽悦目的艺术效果。再如,将嫩黄色的蛋羹盛在绿色的莲瓣碗中,色彩就格外清丽;盛在水晶碗里的八珍汤,汤色莹澈见底,透过碗腹,各色八珍清晰可辨。

在纹饰上,食物的料形与器的图案要显得相得益彰。如果将炒肉丝放在纹理细密的花盘中,既给人以散乱之感,又显不出肉丝的自身美,反之,将肉丝盛在绿叶盘中,立时会使人感到清心悦目。

2.菜肴与器皿在形态上要和谐

中国菜品种繁多,形态各异,食器的形状也是千姿百态。可以说,在中国,有什么样的肴馔,就有什么样的食器相配。例如,平底盘是为爆炒菜而来,汤盘是为熘汁菜而来,椭圆盘是为整鱼菜而来,深斗池是为整只鸡鸭菜而来,莲花瓣海碗是为汤菜而来等。如果用盛汤菜的盘盛爆炒菜,便收不到美食与美器搭配和谐的效果。

菜肴与器皿在空间上要和谐。人们常说“量体裁衣”,用这样的方法做出的衣服才合体。食与器的搭配也是这个道理,菜肴的数量要和器皿的大小相称,才能有美的感官效果。汤汁漫至器缘的肴馔,不可能使人感到“秀色可餐”,只能给人以粗糙的感觉;肴馔量小,又会使人感到食缩于器心,干瘪乏色。一般来说,平底盘、汤盘(包括鱼盘)中的凹凸线是食、器结合的“最佳线”。用盘盛菜时,以菜不漫过此线为佳。用碗盛汤,则以八成满为宜。

3.菜肴掌故与器皿图案要和谐

如中国名菜“贵妃鸡”盛在饰有仙女拂袖起舞的图案的莲花碗中,会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善舞的杨贵妃酒醉百花亭的故事。“糖醋鱼”盛在饰有鲤鱼跳龙门图案的鱼盘中,会使人情趣盎然,食欲大增。因此要根据菜肴掌故选用图案与其内容相称的器皿。一席菜食器上的搭配要和谐。一席菜的食器如果不是清一色的青花瓷,便是一色白的白花瓷,其本身就失去了中国菜的丰富多彩的特色。因此,一席菜不但品种要多样,食器也要色彩缤纷。这样,佳肴耀目,美器生辉,蔚为壮观的席面美景便会呈现在眼前。

二、注重中国名菜选料技术的研究

(一)注重名菜原料发展文化的研究

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发展农业和园艺生产,发展畜牧业、饲养业和渔业生产,不断扩大食物原料来源。

先秦时期,人们以菽(豆)、粟为主粮,稻、麦产量不多,一般人不能常食。两汉时期,农业发达,人们以粟、豆、稻麦为主粮。隋唐时,稻麦产区扩大,产量上升,人们以稻麦为主粮,已较普遍。五代、北宋以后,我国农业重心由黄河流域南移,江南和湖广成为重要的粮食基地,“湖广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人们多以稻麦为主粮。明中叶我国从国外引进玉米、红薯、土豆广为种植;明清时粮食作物有粳稻、小麦、大麦、粟、黍、玉米、高粱、红薯等,人们都用来充当主粮。

我国古代蔬菜瓜果丰饶。北魏《齐民要术》所载蔬菜品种为51种,到明代《本草纲目》菜部所列已达105种。白菜、萝卜、韭菜、大葱等最为古人所喜爱。古人善于引种和改良外来蔬菜品种。西汉时从西域引种胡葱、胡瓜、胡豆、胡萝卜、苜蓿、芫荽等蔬菜,魏晋到唐宋从印度、尼泊尔、泰国等处引种茄子、菠菜、莴苣、扁豆、刀豆等新品种,元明清时又从海路引入番茄、洋葱、辣椒等新品种。这些品种长期培育,衍生出亚品种、变种,优存劣汰,我国蔬菜品种到近、现代已有160多种。我国栽培果树历史悠久。桃、李、杏、苹果、梨、梅、枣、枇杷、柑橘、荔枝、龙眼、香蕉等以及古代各个时期引种的核桃、石榴、甜橙、西瓜、菠萝、草莓等果品纷呈,都是历代果农开拓、驯化、选育的成果。

夏商周时代,六畜的饲养头数较前有明显的增长,其中狗的数量增长尤快。狗肉是当时人们的主要肉食。秦汉以后,良种猪培育成功。这种猪体形肥壮肉质好,为农家所喜养。宋元时期,农村家庭饲养最多的是鸡和猪,其次是牛、羊、鹅、鸭。此外,鹌鹑和鸽子也早有家养的。明清两代各地出现大规模人工孵化家禽,当时我国先进的饲养禽畜技术,曾传播到欧美各国。

我国江河湖泊众多,海域辽阔,水产资源丰富。上古时代,我们祖先农耕与渔猎并重,把鱼类作为主要食源之一。古人早已发现,今江苏、浙江、福建沿海是大黄鱼繁殖的水域,江、浙、鲁、冀、辽沿海盛产小黄鱼。每当盛夏,数以万计的渔船出海捕捞大小黄鱼(石首鱼),已有两千多年捕捞史。古代捕捉乌贼、鲟鱼、螃蟹的历史都很长,至迟在西周已开始了。清代时定期捕捞带鱼,已成为渔业生产中的重要一项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人工养鱼的国家。宋代人工养殖草、青、鲢、鳙四大家鱼成功,明清时淡水养殖业已从长江流域扩展到西江流域。

(二)注重中国名菜原料属性研究

中国名菜之所以能传承,都与其文化、选料、加工、烹制、调味的独特性是分不开的。传统名菜在制作中,大部分菜肴在选择加工、烹制与调味之前,首先注重原料本身的烹饪属性。有的发挥其清淡特性、有的发挥其鲜美特性、有的发挥其独特香味的特性、有的发挥其形体美的特性等。也就是说,菜肴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注重原料本身属性,发挥其优点。因此,对原料文化与属性研究是菜肴成功的基础和主要手段。

如乾隆下江南宴中有一道名菜“凝脂江img6”,选用上等长江img7鱼。首先要研究img8鱼这原料的特点,才能确定加工、烹制与调味方法。img9鱼(img10鱼)下身略带粉红,无鳞,粗长,腹部膨隆,尾呈侧扁。img11鱼是长江水产的三大珍品之一,学名“长吻img12img13)”,因与“回”同音,民间通称“回鱼”,又称“img14鱼”、“肥沦”、“江团”、“白吉”、“肥头鱼”。这种鱼只见于大江大河的激流乱石之中,湖泊中极难见,溪或堰塘中不会有,生存水域一般都至少在10米以上深度。img15鱼一般重约1500~2500克,少数个体可达10千克。春冬两季,长江江口img16鱼体壮膘肥、肉质鲜嫩,正是品尝的最佳时令。img17鱼又称“大吻”,盛产于长江湖北石首江段,长江在此迂回,素有九曲回肠之称,img18鱼因此得名。其鱼身通体雪白,柔嫩少刺,细腻如脂,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绿色食品。其鱼膘晾干后即成著名的“笔架鱼肚”。“白吉鱼”产于南通狼山、镇江焦山一带江段,鱼体白而隐红无斑纹,背鳍白中隐有淡灰色,鱼肉肥嫩刺少,是鲴鱼中稀有的名贵品种。苏东坡曾写诗赞曰:“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诗中道出了img19鱼的特别之处:肉质白嫩,鱼皮肥美,兼有河豚、鲫鱼之鲜美,而无河豚之毒素和鲫鱼之刺多。img20鱼鱼肉天生爽口,所以煎、炒、石烹、捞起做冷盘皆可。煎的时候,配的是黑椒汁酱,鱼腩微焦表面目的是封住鱼汁,外焦内嫩。小炒则是搭配一些蔬菜来吃,爽而不散。捞起的配料简单如蒸煮,豉油的调配显得很重要,太浓会盖过鱼之鲜,太淡又令配料鲜味抢闸,微咸中带甜才刚好带出鱼的鲜味。

可见,img21鱼选用是有时间、地点要求的,烹制是有讲究的。而乾隆下江南宴的“凝脂江img22”,不但选用通体雪白的上乘长江img23,并且以天然物料和深海鱼骨等烧制而成的汤(凝脂),利用生豆油富含卵磷脂,能与水乳化的特性,加上鱼骨等原料,制成的鱼汁,色泽乳白,鲜香醇厚,再煨制江img24,鲜美润滑,在烹制过程中光撇油就需3次,(撇去的都是img25鱼本身溢出的油脂,再后捞出鱼块,再加鸡油收汁,以达到凝脂的效果。暗香辅味鲜香醇成为这道名菜的关键性技术,而选料是核心技术。

研究名菜除起到传承中国名菜文化与技术外,关键在于发扬光大,因此创新能力培养是目的。就名菜用料的研究主要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方面:

1.开拓新兴原料

通过挖掘自然界新原料来创新菜肴成为现代餐饮企业和厨师的热点。但关键在于新兴原料的产量与可持性的问题;

2.开拓珍贵原料

从国内外挖掘珍贵原料用于菜肴制作,如珍贵西餐原料用于中餐菜肴制作,如白松露、阿拉斯加蟹、三文鱼和牛肉等。

3.原料质量标准化

特定菜肴选择特定原料,保证原料的品质和风味成为发展中餐菜肴的趋势,这也是借鉴西餐发展和标准化生产影响。

4.原料的时令性

追求天人合一思想逐渐让人接受成为今后饮食的理念,时令原料成为各个节气和气候的首选原料。

5.营养保健原料

追求药食一体具有养生保健的原料成为追求健康现代人饮食,尤其是中老年人和有病人饮食的追求。

6.绿色有机原料

绿色、有机原料是稳定百姓生活、发展健康饮食的主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经营者的诚信度和责任心的提高,对百姓生活和饮食具有深远影响,并发生巨大变化。

7.中西融合

引进更多优质原料逐步用于中国菜肴制作,包括各种调味品和调味汁。

8.新、奇、特原料的发展

如太空食物、海洋食物、人造与合成食物以及自然界中鲜为人知的食物,成为创新菜肴的原料。

三、注重中国名菜加工技术的研究

(一)注重中国名菜的加工技术研究

中国名菜的加工技术表现及艺术欣赏的价值,必须在承袭传统基础上,更应做不断的突破,充实自己物理、化学、卫生、美术等各方面的知识,才能不断创新和发展。注重中国名菜的加工技术研究就是要研究菜肴制作体现原料物性、入味、造型等关键技术。必须研究菜肴加工技术,即刀工处理技术。也就是用各种不同的刀法将材料切成特定的形状,刀工技术不仅决定材料的形状,且影响菜肴完成后的色、香、味以及卫生等方面。

1.使菜肴易于入味

许多材料,如不经切割,则味道无法透入内部。刀工须密切配合各菜的特点,依材料的性质和形状而各异。有些菜肴由主材料与副材料构成,此时需注意调和的刀工,一般而言,副材料应随从主材料。

2.使烹调更容易

中国烹饪有各种烹调方法,为了配合火候烹调,刀工要切得适宜。

3.使造型更加美丽

切成整齐、美观形状,不仅赏心悦目,且可增进食欲。必须使材料粗细、厚薄均匀,如果切刻材料不均,不仅将因部分材料未熟而损及味道,且会影响卫生。

(二)注重中国名菜烹调技术研究

中国历代的先祖,经过不断的努力与创造,为中国带来了辉煌的烹调技术,也为后代留下多彩而丰富的文化遗产,形成各地菜肴各自的特色,见表1-1。

表1-1 各地名菜特色

img26

中国名菜制作技艺是综合而灵活运用烹调技术的结果,是注重原料物性基础上,合理处理原料,配以秘制高汤、调味汁或香油等形成独特口味、口感和品质,成为名菜长期受欢迎的特质。在此,以鲍鱼烹制为例加以说明。

鲍鱼,全世界品种约达100余种,大致可区分为新鲜鲍鱼、干鲍鱼与罐头鲍鱼等多种,在处理与烹调过程,略有差异。罐头鲍鱼是熟的,切成薄片是一道上好的冷菜。罐头鲍鱼有日本的和墨西哥的两种,各有千秋。新鲜鲍鱼即为活鲍鱼,这种鲜鲍鱼,在用刷子刷洗其壳后,将鲍鱼肉整粒挖出,切去中间与周围的坚硬组织,以粗盐将附着的黏液清洗干净。活鲍鱼在清洁处理后,一般不需刻意烹调,就可品尝到绝佳的风味。干鲍是将新鲜鲍鱼经风干后制作而成,是海鲜里相当名贵的美味,其中又以日本青森县的网鲍品质最佳。干鲍之中,以网鲍为首,其次有窝麻鲍、吉品鲍等。干鲍适合整粒以沙锅慢煨的方式来烹调,以保存它的鲜美原味。

干鲍处理是关键:将鲍鱼泡于冷水中48小时;取出后用沸水泡一晚,让其自然舒展,回复原状;将干鲍四周刷洗干净,彻底去沙,否则会影响到鲍鱼的口感与品质;洗净后加水没过鲍鱼,置于蒸笼内连续蒸8小时;于沙锅中加入鲍鱼、老母鸡、猪小排、生猪油与糖、姜葱等材料;慢火炖12小时(也可使用蒸笼或电蒸锅,不过沙锅具保温功能,因此效果最佳)后再温一晚;第二天取出后,加入原汁、蚝油整颗慢火煲1.5小时后,即可品尝到口感绝佳的鲜美鲍。

涨发后的鲍鱼必须配以高汤,如红烧鲍鱼,关键在于研究其高汤配制,有老母鸡、净火腿、干贝、烤鱼翅汤、干贝汤、白糖、精盐、酱油、料酒、淀粉、鸡油等。将干紫鲍用水发制好,加入鸡肉、火腿、干贝,上火焖3小时后,将鲍鱼取出,原汤过箩备用;将鲍鱼剞上花刀,再斜切成半厘米厚的片;将100克焖鲍鱼的原汤和鱼翅的汤、干贝汤一起放进双耳锅,煮沸后放入鲍鱼片,滚煮10分钟,加入白糖、精盐、酱油、料酒等调料,以淀粉调成浓汁,出锅前加少许鸡油。

又如乾隆宴中一道“芝麻蒿秆”。原料为嫩芦蒿450克、黑芝麻适量。制作时芦蒿过油,飞水,加炼香油芡汤翻炒至软装12寸莲花盆,撒上熟黑芝麻即成。表面看非常简单,无神秘之处,即原料虽平常,制作技术也简单,但香味不一般。芦蒿特有的清香加上自炼香油,香香叠加,流连忘返。此菜制作中关键在于炼香油,需几个小时,是用鸡油、大排肥膘、葱姜加水先煮后熬。可见名厨的独具匠心,暗香辅味,看似低调,效果奇特。

四、注重中国名菜制作技艺研究的方法

中国菜肴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研究名菜的基础上达到用料创新、配菜创新、调味创新、技术创新。中国传统技术的传承是靠“师傅带徒弟”,技术发挥靠实践经验,并因“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观念的影响,往往师傅总是要留一手而导致无法完全传承;此外,中国长期缺少标准化意识,常以经验和感觉实施烹饪,因此,在学习中常以模仿为主,传承也有可能偏离“正宗”。因此,科学研究方法、标准化研究手段是中国名菜制作技艺研究的核心。

(一)中国名菜原料认识及鉴定研究与实践

img27

图1-1 原料认识及鉴定与实践流程

(二)中国名菜调味汁加工研究与实践

img28

图1-2 调味加工研究与实践流程

(三)中国名菜剖析研究与实践

img29

图1-3 名菜剖析研究与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