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举以前的选官制度

科举以前的选官制度

时间:2022-03-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察举和征辟由秦及汉,进入封建集权时代,统治阶级需要大批为它效命的人才,当时的选官办法有两种:一是察举,二是征辟。所谓“察举”,就是由公卿、列侯和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员经过考察把所谓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才推荐给朝廷,由朝廷授予他们官职。曹魏后期,九品中正制逐渐发生了变化,中正官由豪门贵族把持,选取标准以门第为重,于是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选官制度沦为门阀制度的工具。
科举以前的选官制度_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中国古代的治国之道,主要依靠两条:一是尊贤,一是选士。“贤”是指有道德的人;“士”是指有见识有才干的人,两条实际上是一条:选用人才。

1.“世卿世禄制”

春秋战国以前,由于奴隶主贵族把持政权,官吏的选拔主要实行“世卿世禄制”,即奴隶主贵族凭借血统关系,子孙世代做官,国君不能随意任免。选士做官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已。到了春秋时期,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士的数量越来越多,士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到管仲为相的齐桓公时代,已形成“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士居第一。各国为了政治和军事上的竞争,纷纷招贤纳士,如燕昭王筑黄金台广招贤才;贵族和士大夫们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纷纷开门养士,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平原君各养士数千人。

2.察举和征辟

由秦及汉,进入封建集权时代,统治阶级需要大批为它效命的人才,当时的选官办法有两种:一是察举,二是征辟。所谓“察举”,就是由公卿、列侯和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员经过考察把所谓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才推荐给朝廷,由朝廷授予他们官职。察举的对象主要是官府的属吏和地方学校的学生,察举的科目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秀才”(才能优秀的学生)、“孝廉”(孝敬廉洁者)、“明经”(通晓经义者)等。所谓“征辟”,就是由皇帝和官府直接聘请有名望的人来做官。“征”,是由皇帝来聘请,“辟”是由官府来聘请。司马相如以文才闻名当世,被汉武帝就直接召用为“郎中”;科学家张衡最初被汉安帝征用为“郎中”,以后升为太史令。

3.“任子”制度

汉代还实行所谓“任子”制度,即担任“二千石吏”(郡太守)以上的官员,任期满三年以后,可以保举自己的子弟一人任“郎官”,苏武就是由父亲保举做官的。史书里所说的“少以父任为郎”,就指的是这种任官制度。西汉的选官制度尽管为朝廷选拔了不少有用之才,但也暴露了一些弊端:首先是选拔的范围有限,多为官僚和富豪子弟;其次是以财产为入选标准,所选未必都是贤才,正如歌谣所说:“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曹操看到了这种弊端,颁布“求贤令”,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思想。

4.“九品中正制”

魏文帝曹丕当政时,采用礼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制定了“九品官人法”,又称“九品中正制”,将被选者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通过由朝廷任命的“中正官”的品评,按等录用。曹魏后期,九品中正制逐渐发生了变化,中正官由豪门贵族把持,选取标准以门第为重,于是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选官制度沦为门阀制度的工具。到南北朝时期,豪门士族子弟只凭自己的显贵门第,就可以“平流进取,坐至公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