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末以前的教育制度

清末以前的教育制度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历史发展来看,西汉以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教育制度,一是经济发展还未对教育提出更多的要求;二是庆城县基本上处于西部荒野之地,尽管中原地区经历了长期的动荡发展,西部荒野之地还没有引起历代王朝重视,也由于这里土地贫瘠,人烟稀少,许多与教育有关的活动都处在自生自灭状态。

第一节 清末以前的教育制度

一、先秦时期的教育制度

庆城县是周祖农耕文化发展的重要源头,历史悠久,教育活动源远流长。远古时代,这里就开始了启蒙教育活动,但那时的教育制度及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备,绝大部分甚至全部教育活动都是口耳相传的极原始的教育形式,也就是这种极原始的教育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革,才把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一步步引入到现代文明的轨道。

从历史发展来看,西汉以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教育制度,一是经济发展还未对教育提出更多的要求;二是庆城县基本上处于西部荒野之地,尽管中原地区经历了长期的动荡发展,西部荒野之地还没有引起历代王朝重视,也由于这里土地贫瘠,人烟稀少,许多与教育有关的活动都处在自生自灭状态。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规模焚书坑儒,使战国时期形成的多元思想从根本上受到了严重摧残,把秦国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宗旨向全国进行全面的强行推广和普及,这是在我国历史上用强制手段发展教育事业的典型事例,当然庆城也包括在被强行推广和普及的范围之内。

二、两汉时期教育制度

西汉时期,北地郡署始设马岭,统管附近的郁郅、归德、马岭3县。今天,庆阳县属地即成了当时北地郡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特别是汉武帝时制定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兴太学以养士”的教育制度,促进了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中央集权制国家统一的教育制度的逐步形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学校系统的建立,教育内容的确定,取士制度的形成,使教育事业成了巩固国家政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了有志之士为之终生奋斗的方向和目标。上古名医歧伯编著《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华民族中医学理论的坚实基础。周代不窋及其孙公刘在此教民稼穑,开启了农业文明的先河,汉代李息、公孙敖、公孙贺、傅介子、甘延寿等文臣武将为国建功立业,这些都从一定意义上昭示着庆阳县在两汉时期发展教育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三、唐、宋时期的教育制度

隋朝统一中国后,特设“国子监”以掌管教育并创立科举取士制度,因隋朝统治时间短暂,中国科举取士制度的发展、完善和全面实施则是在唐朝完成的。它对中华民族积极接受教育是一种激励和促进。唐朝的地方学制设府州学和县学两级,县以下设有乡学,教师和学生均有定额,教材和完成学业都有一定标准,学生凭学习优劣逐级上升,达到一定程度即可直接参加科举应试,如若考中即由朝廷委任相应的官职,把接受教育和进身仕途直接联系起来,使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功利性,教育自然也就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隋、唐时庆阳县位于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接壤之地,民族冲突接连不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正常发展,但民族之间的矛盾与融汇却使不同民族的教育文化得到了交流与借鉴,这也从某些方面促进了当地教育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两宋时期,学校直属于各级地方行政长官管辖。由中央另派提举司专门管理各路在州、县设立的学校和教师,教材内容以“五经”、“六艺”为主,教育经费以学校的学田收入为主要来源,朝廷不再予以拨付,地方学校实际上只有州、县学两级。当时庆阳作为庆州府地,所办的庆阳府学为当地的最高学府。范仲淹在庆阳府大力兴办学校,使庆阳教育事业得到了一定发展。元代推行汉化,尊儒兴学,国家设行中书省,设正副提举司2人,总管各路府、州、县学校,教育隶属中央国子监,国家对教育也有了足够重视。

四、明、清时期的教育制度

明代学校分为中央设立和地方设立两类,中央设立的学校隶属国子监管辖,各府、州、县所设的学校全部名为儒学,其下再设社学。儒学一般和文庙设在一起,是生员进行学习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场所,也是生员入学就读进身仕途的必由之地。

清代学校制度沿用明制。省设提学道(后改提督学政)统管学校事务,地方学校的学生、教官、学科、考试、待遇、奖惩都有具体规定。府、州、县按规定设立儒学、书院,乡(镇)设立社学、义学。府、州、县的儒学均置有学田,以供学校各项费用。社学的教育对象为15岁以下的幼童,教谕内容包括御制大诰、本朝律令及冠、婚、丧、祭等礼节。安化县(后为庆阳县)曾在府治东南设社学1所,规模较大,后又利用寺庙祠堂在全县设社学8所,以发展幼童教谕事业。义学是明、清时代由政府设立的免费学校,专收无力缴纳学费的孤寒儿童入学学习。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知府金垣生在府治东创建“庆阳府义学”并招收生员授业。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知府倭什铿额在庆城傅公祠和北关文昌庙各设义学1处,每年拨给铜钱30串,使庆阳府的义学有了一定发展。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知县陈昌抽收落地盐税款,在庆城和西峰镇各设义学一处,使庆城和西峰镇的许多幼童有了就学的机会。

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教育制度的主要内容,到明、清时期已经形成十分完备细密的组织体系。凡经过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校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生员分为廪生、增生、附生3等。由官府供给膳食的称廪膳生员,简称廪生;定员以外增加的称增广生员,简称增生;于廪生、增生外再增名额,附于诸生之末,称为附学生员,简称附生。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教师分为教授、学正、训导、教谕4个等级,教授的级别最高,其他因所教内容不同而有具体分工。考试的形式主要是八股文。考试内容是从《诗经》、《书经》、《礼经》、《易经》、《春秋》等儒家经典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有一定格式。学校考试分岁考和科考两种,岁考每年进行一次,科考隔年进行一次,考试由学政主持,奖惩由学政会同校管按学童成绩优劣报送学部审核,优生予以升级奖励,劣生予以除名辞退。科举考试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科举的初步考试,初步考试又分童试、岁试、科试3种:童试是童子开始应初试时候的选拔考试;岁试是取得童试资格后每年一次的考试;科试是取得岁试资格后参加的3年一次的考试。通过科试的提名,便有资格参加举人的考试。第二阶段是科举的正式考试。正式考试又分为乡试、会试、殿试3种:乡试每3年举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这4年中的8月在省城举行,又称“秋闱”。乡试考中了的称为举人,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官了。按清代的科举制度规定,举人可以到吏部注册,可以取得一定官职,可以当县官了。会试是乡试结束后的第二年2月在京城举行,又称“春闱”。会试考中的称为进士。会试考完以后进行的考试叫殿试,一般在会试后的第二个月进行。殿试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考中后是钦定进士,就可以直接做官。明、清时代全县就有数十人考取了进士和上百人考取了举人,还出现过祖孙三代连续考中进士和兄弟三人同时中举的可喜局面,这都是明、清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辉煌成果。

庆阳县明、清时期考取的进士、举人:

明代进士:

彭 范 孔文英 倪 让 赵 铭 茂 彪 王 绅

李 恭 韩 鼎 杨 纶 陈 震 李梦阳 王 纶

韩守愚 杨朝凤 张鹏翰 韩 奕 李 枝 陈大钢

傅学礼 王希尧 杜 实 杨愈茂 冯 礼 麻永吉

刘承宽 曹 昉 李 桢 双凤鸣 米万钟 麻 僖

杨 蛟 关 光 李希沆 钟大经 张士嘉 雷 经

季 志 夏梦雷 杨生稊 沈加谟        

清代进士:

米汉雯 李万泰 高希贤 恵登甲 任 高 杨名元

张翊丰 萧 棫 张联奎 杨 荃        

明代举人:

贾 洪 段 哲 陈 恕 刘 鼎 李 芳 王 述

吴 吉 杨 福 牛 力 王 英 刘 浩 张 骥

刘 頔 安 理 辛 兴 孔志学 杨 玉 衡 镛

涂 详 倪 英 胡 俭 田 愉 张 达 樊 严

胡 景 胡 理 白 璇 孙 俊 罗 经 王 拱

田 盛 李 恭 韩 鼎 王 福 宋 儒 高 夔

韩宋愚 丁 琏 赵 淛 罗 章 罗 琛 韩 奕

丁守中 张鹏翰 杨朝凤 王 嵼 李 枝 何宗学

张 慎 申嘉言 刘承宽 张 璲 曹 昉 曹 时

曹 旸 杨如松 张 旗 杜 实 王希尧 刘家相

廖大位 徐 登 张思聪 孙 倌 杨愈茂 双凤鸣

冯 礼 唐 寀 李 桢 刘img4 张顺芳 谈应春

傅 中 曹汝校 石可大 孙 鹏 孙从周 冯思阙

冯思问 朱 杞 钱济时 李 冕 关 光 唐虞龙

张金门 张奎璧 张 美 杜冠时 李之元 张潜养

安绍先 王鸣琚 王鸣璨 黄金绶 唐 章 黄建封

米寿图 李永乔 刘凤梧 杨 荣 廖云凤 封应登

徐 讲 张 诗 岳 昆 李天秩 李愈奇 刘济民

郭天录 佛 华 米寿邦            

清代举人:

米寿都 孙昌猷 李维让 张之芳 任子延 赵 选

王天相 李星汉 张显名 张 忻 李元龙 钱丰泰

谷元秀 胡 俊 李方泰 边 鲲 黄 琏 张钟录

李养元 谷 庄 杜 元 方墨林 郭拔萃 马 俭

钱 耘 高希贤 史 简 李华国 恵登甲 王 镇

钱旭东 李柄焱 侯效儒 唐 奎 宋鼎震 张鹏飞

贺世德 张 益 张 缙 赵述辰 黄承先 封 锡

张国相 张鹗举 赵宏毅 麻 兰 杨 苞 胡元吉

张毓麟 张自奋 张翊丰 王守德 周世道 李桂英

郑逢时 曹丕新 张联奎 杨抡元 慕登科 方维翰

李友杞 王朝选 刘 杰 李生金 张全兴 方魁林

李印绶 田维清 杨丕恩 张祥龙 张 锷 慕 善

田拔萃 李廷桂 田发荣 李永年 雷载书 张云霄

寇发祥 郭万新 雷邦殿 贺立基 杨多福 冯忠贵

刘学仁 安会龄 魏廷梁 刘 琦 王定邦 张金显

蔺向积 左定山 蔺士杰 李殿卿 陈兴邦 左定国

陈 杰 田泽润                

清朝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清政府命各府、州、县设立学堂,在省城的为大学堂,在府的为中学堂,在州、县的为小学堂。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共分为《京师大学堂章程》、《考选入学章程》、《高等学堂章程》、《中学堂章程》、《小学堂章程》、《蒙学堂章程》等6个部分,构成了新的学堂体系。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清政府又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除规定学校系统外,还订立了学校管理办法、教授法及学校设置办法等。根据新学制规定,清末教育分为直系教育(普通教育)和旁系教育(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大类。从蒙养院、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到通儒院,是正规直线的,为直系或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自成为一个系统,为旁系或职业教育。

根据新学制规定,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县丞刘宗尧将原董志城的彭阳书院改建为初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知县孟瀅在庆城钟楼巷创设安化高等小学堂,设校长1人,正副教习2人,招收学生30名。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又在西峰寨子街创办西峰镇高等小学堂,设校长、教习各1名,招收学生55名。同年,庆阳府与安化县在庆城钟楼巷慈云寺合办庆安中学堂。到光绪末年,全县城乡共创办小学堂27所,既有原义学改建的,也有新增办的学校,学生多寡不等。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庆安中学堂移至凤城书院,易名为庆阳府中学堂,设校长1人,教员2人,招收学生36名。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知府善昌将所有校产一律变卖拨发军饷,学校停办。

为了贯彻落实清政府教育宗旨和目标,清末安化县儒学署刊刻的《顺治九年御制晓示生员教条卧碑》和《康熙四十一年御制训饬士子文》所列条文,就是根据清代教育制度和教育宗旨提出的具体要求。

顺治九年御制晓示生员教条卧碑

朝廷建立学校,选取生员,免其丁粮,厚以廪膳,设学院、学道、学官以教之。各衙门长官以礼相待,全面养成贤才,以供朝廷之用。诸生皆当上报国恩,下立人品,所有教条,开列于后:

一、生员之家,父母贤智者,子当受教,父母愚鲁或有非为者,子既读书明理,当再三恳告,使父母不陷于危亡。

二、生员立志,当学为忠臣清官,史书所载忠清事迹,务须互相讲究,凡利国爱民之事,更宜留心

三、生员居心忠厚正直,读书方有实用,出仕必作良吏。若心术邪刻,读书必无成就,为官必取祸患。行害人之事者,往往自杀其身,常宜思省。

四、生员不可干求官长,交接势要希图进身。若果心德善全,上天知之,必加以福。

五、生员当爱身忍性,凡有司衙门不可轻入,即有切己之事,只许家人代告,不许干预他人词讼,他人亦不许牵连生员作证。

六、为学者当尊敬先生,若讲说皆须诚心听受,如有未明,从容再问,勿妄行难辩。为师者亦当尽心教训,勿致怠惰。

七、军民一切利弊,不许生员上书陈言,如有一言建白,以违制论,黜革治罪。

八、生员不许纠党多人,立盟结社,把持官府,武断乡曲。所作文字,不许妄行刊刻,违者发提调官治罪。

康熙四十一年御制训饬士子文

国家学校,原以兴行教化,作育人才,典至渥也。朕临驭以来,隆重师儒,加意庠序,近复慎简学使,厘剔弊端,务期风教修明,贤才蔚起,庶几棫朴作人之意。乃比来士习未端,儒效罕著,虽因内外臣工奉行,未能尽善,亦因而诸生积痼已久,猝难改易之故也。兹将亲制训言,再加警饬,尔诸生其敬听之:从来学者,先立品行,次立文学,学术事功,源委有序。尔诸生幼闻庭训,长列宫墙,朝夕诵读,宁无讲究!必也躬修实践,趵砺廉隅,敦孝顺以事亲,秉忠贞以立志;空经孝义,勿谈荒诞文说,取友亲师,悉化矫盈之气。文章归于醇雅,勿事浮华;轨度式于规绳,最防荡轶。子衿佻达,自昔所讥,苟行止有亏,虽读书何益!若夫宅心弗淑,行忌多愆,或蜚语流言,协制官长;或隐粮包讼,出入公门;或唆拨奸滑,欺孤凌弱;或招呼朋类,结社要盟。乃如之人,名教不容,乡党弗齿。纵幸逃褫扑,滥窃章缝,返之于衷,能无愧乎?况乎乡会科名,乃抡才大典,关系尤巨,士子果有真才实学,何尝困不逢年,顾乃标榜虚名,暗通声气,夤缘诡遇,罔顾身家,又或改窜乡贯,希图进取,嚣凌腾沸,网利营私,种种弊情,深可痛恨。且夫士子出身之始,尤贵以正,若兹厥初拜献,便以作奸犯科,则异时败检逾闲,何所不至,又安望其秉公持正,为国家宣猷树绩,应后先疏附之选哉。朕用嘉惠尔等,故不禁反复惓惓,兹训颁到,尔其体朕心,恪遵明训,一切痛加改省,争自濯磨,积行勤学,以图上进。国家三年登造,束帛弓旌,不特尔身有荣,即尔祖父亦增光宠矣!逢时得志,宁恃他求哉?若乃视为具文,玩蝎弗儆,暴弃自甘,则是尔等冥顽无知,终不率教也,即负栽培,复干咎戾,王章具在,朕亦不能为尔等宽矣。自兹以往,内而国学,外而直省乡校。凡学臣师长,皆有司铎之泽者。并宜传集诸生,多方董劝,以副朕怀,否则职业勿修,咎亦难逭,勿谓朕言之不预也。尔多士尚敬听之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