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末民初至世纪年代末期以前

清末民初至世纪年代末期以前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末民初是中国向日本派遣留学生的高潮时期,为中国社会的变革培育了新生的力量,对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于1896年首次向日本派遣13名留学生,开官方向日本派遣留学生之先河。清末民初留学日本高潮的出现是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这说明清末民初确实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留学日本运动,同时说明20世纪的中国历史发展与清末民初培养的留日学生是密切相关的。到20世纪50年代末,回国人数增至2500名。

一、引智的第一个时期:清末民初至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前

(一)我国近代的留学生情况概述

近代我国第一代留学生和第一次留学热潮发生在1872~1900年。主要以中国近代第一个留美学生容闳发起的留美运动为标志, 1872~1875年,他先后组织了4批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开创了中国官费留学的先河。

中国第二代留学生运动,发生时间大致在1900~1927年间,包括大批的留日学生、庚款生、留法勤工俭学生和早期留苏学生。

1.清末民初的留日

清末民初是中国向日本派遣留学生的高潮时期,为中国社会的变革培育了新生的力量,对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清末民初留学日本高潮的出现。中国于1896年首次向日本派遣13名留学生,开官方向日本派遣留学生之先河。到1903年开始出现了留学日本的高潮。《中国留学生大辞典》作了统计,如表1-1和表1-2所示。

表1-1 清末留日学生人数

img1

表1-2 民国初年留日学生人数

img2

从统计数据综合来看,这次留日热潮大致在1903年前后开始形成,1905~1907年间达到鼎盛。另据《中国留学生大辞典》的统计,以1914、1915年为例,留美官费学生人数为510人,留欧(英、法、德、瑞士、意、比、奥)官费学生数为218人,留日官费学生人数为1107人。这也说明,清末民初留学日本学生就其人数而言,确实是留学其他国家所不可比拟的。

清末民初留学日本高潮的出现是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从整体的和宏观的视角来分析,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根源于中国人社会现代化意识的提高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2)留日学生在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中的推动作用。据《中国留学生大辞典》中《中国留学生简表》统计,1898~1918年20年间的留日学生数为738人,也就是说,中国近代以来在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重大影响的留学生中,清末民初这20年所培养的留日学生占到近1/5的比例。这说明清末民初确实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留学日本运动,同时说明20世纪的中国历史发展与清末民初培养的留日学生是密切相关的。关于清末民初的留日学生对中国社会变迁的影响表现在:一是推动了晚清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留日学生学习速成师范回国后,不少人在家乡兴办学堂,从事教育事业,这对中国教育事业是一个有力的推动。在留日浪潮中有不少女子纷纷到日本留学,她们回国后一般也从事教育工作,这对中国女子学校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晚清教育的进步和民国初年新式教育的大发展,为中国社会的变革准备了大批的人才,这与留日学生回国后从事教育事业是密不可分的。二是促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三是掀起了解放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四是推动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五是对民国以后政局的演变产生重大影响。

2.庚款生留美

北洋时期的留美教育,其突出特征是庚款留美的兴起和清华留美预备学校的存在。

1911年,为了选拔和预培留美学生,使庚款学生赴美前有所预备,清政府成立了清华学堂,辛亥革命后更名为清华学校,开始整顿校务,紧张有序地培训留美预备生。清华学校是中国留学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所留学预备学校。

在庚款留美的带动下,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中央部费和地方省费等形式的官费生以及大量的自费生。这样,就以庚款留美为中坚力量,形成北洋时期的留美热潮。这一时期,留美人数迅速增加。统计如表1-3所示:

表1-3 (1910~1928年)北洋时期的留美人数情况

img3

就是这批著名的“庚款生”,在以后几乎整整半个世纪中,中国科技界差不多每个领域都有庚款生扮演学科带头人,而由庚款生们回国培养出来的第二代科技精英,许多直到今天还奋战在科研第一线上。

3.中国第三代留学生:1927~1949年留学欧美

第三代留学生是指1927~1949年期间赴欧、美的留学生。这一时期,中国留学教育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中央和地方政府仍然继续向美国、英国、西欧各国派遣官费留学生,每年有100人左右,最多时每年达千人。自费留学人数也日益增长。据统计,到1950年,滞留在各国的留学生和学者有5000多人,其中美国3500人、日本1200人、英国443人、法国197人、德国50人,丹麦和加拿大各20人等,大多数是抗战前后出国留学或工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1954年回国共1424人,多数是从美国(937人)、英国(193人)、日本(119人)和法国(85人)回来的。到20世纪50年代末,回国人数增至2500名。他们为开拓和发展新中国的教育、科技、国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由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当时主要是留美人数最多。据统计,从1850~1949年的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留美学生总数为18400人,而1945~1949年的4年间赴美者就达5000人,占百年留美总数的1/4以上。

如果说北洋时期的留美呈现平稳发展的态势,那么国民政府时期的留美则呈现出大起大落的波浪形发展特征。归纳起来,这一时期的留美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1929~1932年:留美人数大幅度下降。据环球中国学生会1929年发表的统计结果,该年留学生人数由1927年的2500人下降到1279人。1930~1932年,留美人数更是每况愈下。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爆发。经济的不景气使美国青年都难以入学,更不要说外国留学生了。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于1929年颁布了《发给留学证书规程》,1933年颁布了《选派留学生暂行办法大纲》,整顿了留学制度,提高了留学资格,限制了一部分有志留学而资格不够的青年学子。此外,清华改办大学后停止庚款留美,也是此期留美人数下降的原因之一。

(2)1933~1937年:留美人数有所上升。经济危机的结束使美国经济发展走出低谷,国外学生开始重新把目光瞄准美国,中国学子也不例外。此时,伴随着全国统一局面的形成和各项建设事业的蓬勃兴起,中国留学教育也开始走上正轨。1933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制定了比较规范的《国外留学规程》,在它的指导和推动下,各种形式的留美应运而生。从1933~1936年,清华大学举办了四届留美公费生考试,共派出92人赴美留学。与此同时,各省也纷纷举行留学生考试。在这种形势下,1933年后留美人数开始回升。据统计, 1935年,在美国大专院校注册的中国学生共有1433人,1936年有1580人,1937年达到1733人。

(3)1938~1945年:留美人数处于民国时期的低谷。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海外中国学子纷纷辍学归国,共赴国难,使留美人数锐减。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抗战形势日趋明朗,国民政府重新放宽留学政策,1942年后留美人数稍有上升。

(4)1946~1949年:抗战胜利后的留美热。当时,美蒋关系密切。美国提供各种奖学金,鼓励中国学生前往留学。国民党政府为了战后重建,也需要派遣大量人员前往美国学习。1946年7月,教育部在南京、上海、北平、重庆等9城市设置考场,同时举行公费留学考试和第二届自费留学考试。最后录取公费生148人,自费生1216人,外加此次公费考试落选而成绩合乎自费录取标准者718人,总计录取1934人。这一时期,国民政府为了奖励为抗战作出贡献的青年军人和从军青年翻译,还举办了青年军人公费考试和翻译官考试。同时,各省市也进行了公费留学考试。1948年后,由于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军事上的节节败退,很多人愤于时局或对前途感到渺茫,自备外汇纷纷涌入美国。由于上述原因,在抗战胜利后的几年里,汇成了一股强大的赴美洪流。据华美协进会统计,1948年在美国大学的中国学生有2710人,分布于全美45个州。1949年,中国留美学生更比上年增长了40%,达到了3797人,成为近代留美运动的最高峰。

可以看出,国民政府时期的留美尽管呈现出大起大落、波浪形发展的特征,但主导趋势是留美人数的大幅度上升。据统计,除日本外,这一时期美国是拥有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抗战爆发后,中国留美人数更是在留学生所赴国家中遥遥领先。

留美学生所学专业,大体上文理持平。无论公费还是自费,留美学生在国内时所受教育的程度大都较高。学生赴美后进入的学校也大都是美国较好的大学,如芝加哥大学、伊里诺大学、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留美生不仅学业出类拔萃,而且满怀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完成学业后大都回到国内。新中国成立前后,他们更是掀起回国参加建设的热潮,华罗庚、赵忠尧、邓稼先、张文裕、钱学森等大批科学家冲破美国政府的重重阻力回到国内,为祖国建设和中美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我国近代主要行业的技术及人才引进概况

1.技术引进状况

19世纪中叶,随着洋务派把资本主义的制造业引入中国的封建经济体系,近代工业也在闭塞落后中逐渐发展壮大。

由于中国近代的科学技术与西方差距较大,因而中外科学技术的交流主要表现为中国大量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中国近代的科学技术引进主要分为四个时期:一是洋务运动时期,这主要是受洋务派“自强”、“求富”的政策导向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技术引进开始于军事工业,随后又通过引进技术创办一些基础工业和民用工业;二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一时期的技术引进高潮主要受晚清新政和民国政府实业救国政策的影响,民族资本借助引进技术开始大量创办工业企业,而且这一时期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削弱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三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开始向殖民地国家大量倾销商品,中外商品在中国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其结果促使中国企业更加重视生产技术的提高,技术引进在这一时期更加理智、更有效果;四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和日本军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因而这一时期技术引进活动几乎陷于停顿。

从19世纪60年代起,在洋务派人物的指引下,全国掀起一股创办军工、民用企业的热潮,开始了官方自觉引进外国技术人员的活动。在此风气的影响下,民间纷纷创办各种新式企业,为我国内传统向现代的转化提供了契机。

洋务派在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上是既有思想又有作为的,他们在“自强”的口号下,从国外大量引进设备用于生产军事产品。为了解决基础科学知识的欠缺和科技人才的匮乏对引进技术效果的制约问题,他们开始大量翻译西方科学文献,培养科技人才,开设新式学堂,派出留学生。为了解决发展军事工业所需要的原料与资金的问题,洋务派又打出“求富”的旗帜大量引进技术兴办民用工业。

这个时期各行业都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专家指导生产实践,例如,在近代军事工业、农业、矿业、面粉工业、丝织业、棉纺织业和近代交通及通信技术业等行业。在这个过程中,推动了我国近代化的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军事工业方面,在洋务派的积极倡导下,在“自强”思想的引导下,清政府大量引进外国的机器设备与技术,建立了多家近代化的军事企业。农业技术的引进方面,我国近代耕作机具的引进、试用,较多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矿冶技术方面,1877年,丁日昌派庸廷枢主持钻探工作,向美国购买了小型钻机一套,聘请美国技师两人,这是中国使用近代动力机器钻凿的第一口油井;1907年,陕西延长石油官厂聘请日本技师和工匠,购置日本制造的钻机,于当年8月初打出了第一口油井;1914年,北洋军阀政府和美孚石油公司签订合同,成立了中美油矿事务所;张之洞在担任两广总督时从英国购入大量设备,创办汉阳铁厂。面粉工业方面,1897年,中国近代第一家机器面粉工厂创立——英商增裕面粉厂;20世纪20年代末,洋面粉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丝织业方面,1912年,杭州纬成丝绸公司开办,从日本引进仿法国式手拉机10台,这是我国丝织业改用手拉机的第一家;1915年,上海肇新丝织厂引进瑞士产铁制电力丝织机9台,是江南丝织业甚至是全国丝织业最早引进使用动力织机的第一家。棉纺织业方面,随着洋纱、洋布需求量的不断扩大,洋务派为“求富”也创办了一批棉纺织企业,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湖北织布官局,该厂全部机器设备皆购于英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纱厂增长较快,技术引进的活动也很活跃。1913年,荣氏兄弟从德商蔼益奇厂购进纫纱机18000绽,用于开办振新纱厂;1915年,向上海英商安利洋行订购英制细纱机12960绽,开办了申新第一纺织厂。至1936年时,国内纱厂的机器设备还主要依赖进口,并以英美产品为主。近代交通及通信技术业方面,中国近代铁路建设开展比较晚。1876年,英商在上海和吴淞口之间修建了一条轻便铁路,使用“先导”号蒸汽机车,这是在中国修造的第一条铁路。1880年英国人创办胥各庄修车厂,这是中国第一家铁路机车车辆修造厂,后发展为机车车辆生产能力最强的厂。其中,以近代军事工业技术和近代农业技术的引进为突出代表。

在中国近代的技术引进活动中,军事技术的引进占主导地位。1861年12月,曾国藩在安庆城金保门外筹建的内军械所,即安庆内军械所,是第一个研制并生产近代武器的军事企业。

另外,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是清政府创办较早、投资较多、生产能力较强的军事企业。两企业建成后不断从外国引进先进技术,用以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性能。福州船政局是清政府通过引进技术设备建立的第二大军工企业,其所需的机器设备及主要材料皆来自法国。

清政府通过引进技术建立了一些近代军事企业,如表1-4所示。

表1-4 清政府投资的部分军事企业技术引进情况表   单位:两

img4

近代农业技术的引进成效也很显著,1906年,山东农事实验场从美国购买20余种农具,从日本购买数十种农具联合使用。1908年,奉天农业实验场由日本及欧美各国引进先进农具,有头曳犁、杆犁、玉蜀黍自束器、播种器、脱粒器等。此外,其他各地农事实验场也纷纷引进试用。据不完全统计,1899~1909年间,全国14个省共创立农垦企业51处,其中部分已采用近代农业机械进行开垦试验。1907年,黑龙江兴东公司、瑞丰农务公司都从国外购办拖拉机进行开垦。1907年,俄侨在德惠附近采用俄式畜力机器经营农业。1909年,美国芝加哥万国农具公司在海参崴设立支店,以后又设支店于哈尔滨。至此从海参崴及欧俄运入西伯利亚的农业机具,便源源不断地运入黑龙江省。这些对促进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均有一定意义。

中国近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对原材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企业开始积极着手改良农产品。棉纺织工业是中国近代最繁荣的一个行业,由于国产棉花纤维较短,不适宜纺支数较高的棉纱,因而只好进口大量美棉。许多企业进行了引种美棉,改良棉种的试验。华商纱厂联合会捐款成立了“棉作改良推广委员会”,聘请专家,培养人才,扩充试验场,加强棉种改良试验和棉作推广活动,还从美国购进良种棉,在陕西、河南等地发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931年以后,当时的中国经济落后,国防力量薄弱,为此,国民政府成立资源委员会(简称资委会)以加强国力。这样,创办实业、建立国防工业成为资委会的重任。

1936年,资委会选定在湖南湘潭下摄司筹建三个大厂:中央钢铁厂、中央机器厂和中央电工器材厂。这三个项目是资委会重工业五年计划的核心。1937年,资委会与德国合步楼公司签订了筹设中央钢铁厂的合同,所有设计建造事宜统归德国克虏伯公司负责,德方向中方提供钢铁厂所需的包括洗煤、炼焦、熔铁、炼钢、轧钢、铸造、修理及动力等全套设备。当时国内熟悉钢铁技术的人员极为缺乏,资委会在国内挑选12人,又在留德学生中选出8个人进入德国工厂学习熔铁、炼钢、轧钢、电力、机械、铸造及化工等不同专业。1937年,中央电工器材厂与英国绝缘电缆公司、开伦达电缆公司和享来电缆公司签订了技术引进合同,机器设备的安装调试,由英国绝缘电缆公司派工程师到华指导协助。这样,在抗战初期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全能的电线电缆工厂。同年,又与德国西门子霍尔斯克公司签订了技术引进合同,准备生产电话。其他各厂的建设也都大量引进国外的技术设备。

综上可看出,中国近代技术引进有如下特点:第一,从技术引进的内容上看,引进活动经历了从军事工业技术到民用工业技术的特点;第二,从技术引进的过程来看,近代的技术引进经历了从盲目到理性的发展过程;第三,从对引进技术的处理上看,近代的技术引进活动经历了从只管引进不问原因到引进与研制开发相结合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外国来华人员在如下几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一,外国来华人员参与了中国建立近代化企业、新式学堂和新式军队的活动。第二,有些外国来华人员自觉不自觉地参与了我国培养近代化的军事指挥人才和生产技术人员的工作,为我国了解和掌握更多自然科学、军事、生产等方面的知识做出了一些贡献,为日后的发展和缩小与国外的差距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第三,来华人员的种种表现和活动,使国人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华野心,促使国人从一味“天朝上国”的优越地位的幻梦中惊醒,意识到学习、借鉴和探索救国真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四,外国人来华的种种活动客观上起到了开化我国社会风气的作用。外国先进技术及各种新式企业在我国的出现,尤其是外国技术人员的来华,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生产和培训工作等,推进了中外之间的交流与了解,特别是加深了我国对国外的认知,增加了我国学习国外先进知识的意识。第五,促进了我国社会风气的开化。西方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把人们从沉睡中唤醒,意识到必须改变观念,转换风气。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第一,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第二,教育是科技发展的保障;第三,引进新技术的企业往往需要一段保护时期,之后才可能发展壮大。

2.近代科技人才的引进状况

由于中国近代的教育体制落后,无法短期内培养出近代工业发展所需的工程技术人员,因而在生产过程中也只有依靠从外国引进技术人员,以弥补不足。

福州舱政局是聘用洋员最多的洋务企业。在1867~1873年间,船政局内的外国技术人员最多达75名(包括家属),但一些人去留不定,后来只留下66名(包括家属),这其中在船政局工作的技术人员有52名。在这52名技术人员中,处于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有35名。

在其他洋务企业内部,聘用洋员的现象也非常普遍。江南制造局在创办初期,聘用了旗记铁厂8名洋匠,生产技术由美国人科尔总管。兰州织呢局的总监工为德国人李德和满德,另外5名技师和1名头目也来自德国。这一时期私人资本创办的工业企业其生产技术也多依赖外国技术人员。部分工业企业聘用外国技术人员情况见表1-5:

表1-5 洋务运动时期主要工业企业中聘用外国技术人员情况

img5

续表

img6

在引进机器设备的同时又大量引进外国技术人员,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由于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本国科技人员严重不足,因而引进外国技术人员既可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又可以为中国培养大量的科技人才,有利于对引进技术的理解与掌握。当然,近代企业在早期引进外国技术人员过程中也存在过分相信和依赖外国人的现象,使一些并无真才实学的外国人也被当做技术人员引进,给企业造成一定损失,但这一现象随着中国企业的不断成熟而逐渐消失。

中国企业引进外国科技人员的另一种形式是与外国企业合办企业,这不但可以获得外国企业的技术支持,而且还可以同时得到资金支持。

后来中国企业在聘用外国科技人员时,开始用订立合同的形式明确受聘方的权利及义务,这有利于对受聘方工作成效的考核,进而也保证了外国科技人员的工作质量。

到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企业在引进人才时已经不再过分迷信外国人,而是更多地使用中国科技人员,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更主要的也是因为企业在引进人才上更多地从实际需要考虑,既要求技术水平过关,又要求降低生产成本,因此中国科技人员成为企业的首选,这也是企业走向理性的表现。

随着抵制洋货运动的高涨和中国企业的逐渐成熟与理性,用中国科技人才代替外国科技人才已成为许多企业的实际行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