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末至国民教育制度推行前的情况

清末至国民教育制度推行前的情况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浙西南山区各县中最早由学校办理的成人教育机构出现在遂昌县。浙西南10县有77所和2178人,分别占全省的7.3%和6.8%的比例。民众学校除了由县、区民教馆设立之外,大多数是由中、小学附设的。此后几年浙西南各县中小学继续办理民众学校。我们还是以青田县为例来了解民众教育的发展情况。可以说,在国民教育制度推行前,学校办理民众教育还是一项“业余任务”,总体规模不大。不过,战时民校的办理也为随后实施国民教育制度打下了基础。

3.2.1 清末至国民教育制度推行前的情况

浙西南山区各县中最早由学校办理的成人教育机构出现在遂昌县。光绪三十四年(1908),遂昌县公立竞先初等小学堂开办了对失学民众进行识字教育的夜校[3]331。宣统元年(1909),学部颁布了《简易识字学塾章程》,这一年浙西南各县共设立了26所学塾,次年发展到77所。各县具体情况见表3.10所示。

表3.10 浙西南山区各县1909—1910年开设简易识字学塾情况表

单位:所(学塾),人(学生)

img22

资料来源:[3]331;[4]660-661。

宣统二年(1910)全浙江省共设置了1057所简易识字学塾,有32059人入学。浙西南10县有77所和2178人,分别占全省的7.3%和6.8%的比例。参照光绪三十四年(1908)浙西南各县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5.7%的比例[3]93,应该说清末时期浙西南山区成人教育事业并不落后。这些简易识字学塾大多附设在新式学堂中,由教员兼任塾师,故可视为近代第一项由学校兼办的成人教育事业。当然,这一时期新式学堂本身尚处于草创阶段,所以这些学堂兼办的成人教育事业也只是在萌芽阶段,规模很小(平均每所不到30人),成效或影响力均不明显。

民国前期,成人教育主要由各县的劝学所、教育科、教育会等政府机构或社会团体办理,规模也不大。中小学校大规模参与到成人教育事业中是在1929年之后。1929年,教育部通令全国在最短时间内举行大规模识字运动宣传。据1929年统计,当时全省50岁以下人口中不识字者约1096万人,占同龄人口总数的50%以上。1930年,省政府颁布了《浙江省中小学校兼办民众教育暂行办法》,规定中等学校可由学生在教职员指导下办理民众教育,小学则可由教职员直接办理民众教育;民众学校的入学对象是16岁以上、50岁以下的男女失学者。民众学校除了由县、区民教馆设立之外,大多数是由中、小学附设的。1930年,全省中小学共办理民众学校、问字处、演说会、巡回图书库等民众教育活动1589次(处)[4]66。浙西南山区各县在1929年共设立民众识字牌120余处、问字处460余处[3]331。1929—1930年,浙西南山区各县进入民众学校的民众共2859人,毕业1050人(见表3.11)。

表3.11 浙西南山区各县1929—1930年民众入学、毕业情况

单位:人

img23

资料来源:[3]331;[24]180。

此后几年浙西南各县中小学继续办理民众学校。1933年,各县(宣平不详)共设立民众学校132所。1935年,试行成人儿童合校制,民众学校兼收9岁以上少年儿童和16岁以上失学成人入学,上午开儿童班、下午开妇女班、晚上开成人班。这一年,丽水设40班,学生1452人;缙云设64班,学生2694人;遂昌设20班,学生617人;青田设11班,学生409人[3]331-332。到1936年,浙西南山区的民众学校已稍具规模。按照每所民众学校30人的保守数字计算,从上述记录显示:1929—1930年间有2859名成人入学,1933年约有3960人入学,1935年约有5172人入学,平均每年约3000人。如果以此平均数去计算没有记录的1931、1932、1934、1935年这4年的人数,则我们可以粗略估计从1929年到1936年这8年间浙西南各县大致有不少于24000名成年民众接受了成人教育。当然,从表3.11可见民众学校的毕业率并不高,大致在36.8%。按此比例,1929—1936年间达到毕业标准的成人民众仅有约8800余人。如果再考虑到此期除了中、小学兼办民众学校,各县的民众教育馆也办理部分,那么抗战爆发前浙西南各县中、小学所办理的民众学校规模就更小了。我们以人口规模和面积都比较大的青田县为例。该县在1931年有人口246981人,其中文盲135305人,占总人口的54.8%。这一年该县有20所民众学校,在校民众683人,仅占文盲总数的0.5%。到1935年,在校民众数下滑到409人,仅占当年文盲总数的0.23%[2]53。这种颓势在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才有所扭转。

1938年,省教育厅颁布了《浙江省各县市办理战时民众学校暂行办法》,要求各地的民众教育执行以国防教育为中心的统一教学计划,采取短期轮训的方法,分批招收16岁以上的失学民众入学,共120学时。这一年,浙西南山区各县(宣平不详)共举办了各类战时民校428处,入学民众1.7万余人。到1939年,战时民校继续发展,仅丽水、青田、庆元、缙云、遂昌、松阳6县就举办了342处战时民校,入学民众达2.5万余人。到1940年,省教育厅又直接在各县举办省立战时民校,全省共开设了60所,浙西南山区各县有35所,为期1年,入学民众约1万余人。这一年,各县又新增地方战时民校111所;此外还发动各中等以上学校回乡学生举办暑期战时民校,以30天为1期,共举办177期。1940年浙西南各县入学民众总计约3万余人。内迁到浙西南的各类学校和本地学校师生,大多投入到战时民校的工作中。外来学校中尤以临时联师在碧湖、锦堂师范在壶镇、湘湖师范在古市的工作最为出色[3]331-332。我们还是以青田县为例来了解民众教育的发展情况。1938年,该县有31所战时民众学校,在校民众1484人,占文盲总数160076人的0.93%;1939年,该县有45所战时民校,在校民众5732人,占文盲总数159072人的3.6%;1940年,该县有50所战时民校,在校民众5001人,占文盲总数153201人的3.3%[2]53。虽然比例仍然很低,但是比战前有了明显提高。

受抗日战争的刺激,1937—1940年间的战时民众学校在规模上大大超过了战前的水平。从已有资料来看,1938—1940年的3年中,浙西南各县进入战时民校学习的民众不少于7.2万人次,远超过1929—1936年8年的规模。当然,这些战时民校也同样并非一律由中、小学创办的。战时民众学校分两类:一类是由县教育局委派校长、教员独立设置的,称为“战时中心民校”;一类是由各学校、机关、团体附设的普通战时民校;而1940年有35所则是由省教育厅直接办理的。因此中、小学兼办的战时民校规模大概是总规模的一半,也即3.6万人次左右。可以说,在国民教育制度推行前,学校办理民众教育还是一项“业余任务”,总体规模不大。不过,战时民校的办理也为随后实施国民教育制度打下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