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几种典型职业压力分析

几种典型职业压力分析

时间:2022-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角色”一词原本是指演员在舞台或荧幕上按照剧本的规定所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根据剧情来表现人物特质,树立人物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在不同时期都会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小的时候是孩子、学生,参加工作了是职工,结婚了是丈夫或妻子,生孩子了是母亲或父亲,这些角色都有一套潜在的社会行为模式,例如,作为父亲来说,孩子生病了,就应该关心、照顾他,带他去医院治疗,减轻他的痛苦,使他能够早日康复。

1.教师职业压力分析

1.1升学、竞赛、科研压力

教师职业压力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由于不能满足某种需要而感受到的紧张或焦虑状态,从而造成与其职业要求不相符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由于它的基础性和影响的广泛性,其工作经常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在这种持续性的应激作用下,教师感到了压力,进而容易产生焦虑、倦怠等不良反应。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教师工作环境好,日晒不着、雨淋不到,有稳定的福利待遇,而且可以享受两个较长的假期,是令人羡慕的职业。但事实上,教师同其他职业人群一样会产生职业压力。我国杭州市教育研究所和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在近年分别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进行过专项调查,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巨大,有近75%以上的教师表示,这年头儿当教师越来越不容易,对老师的各项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又难以管教,压力很大。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各种学科竞赛、成绩评比以及升学压力,尤其是作为重点中学的老师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参加各种竞赛取得好成绩是应该的,成绩不好或偶尔失常都可能会受到批评。相比具有升学压力的中学教师,高校教师的工作也不轻松。高校教师作为教师职业群体中的一员,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使命。他们既是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承担者,他们既要为社会培养高级应用人才,又要开展前沿的科学研究,同时还要能够运用已掌握和创造的科研成果为社会服务。但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入,一岗定终身的铁饭碗格局也逐渐被打破,高校教师也面临着末位淘汰的危险,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另外,职务职称终身制的破除,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这些都为高校教师带来了巨大的职业压力。同时,学校的各种考核指标也是带来职业压力的最直接因素。每年除了要承担若干课时的教学任务,许多高校还规定:申报职称时必须要发表一定数量、一定级别的学术论文,出版著作,承担一定级别的科研课题。职称越高要求越严,动不动就要求核心期刊,省、部级课题之类。有些高校甚至将此规定列入每年的常规工作考核之中,直接与教师的收入甚至岗位挂钩。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老教师来说,这些压力则更大,他们受个人精力、学术修养等因素的制约,无力撰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或承担相关的科研课题,在各项评比中就会受到影响,从而产生更大的职业压力。

1.2教育教学压力

除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外,老师们干的还是一项“体力活”,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繁重,据统计:周课时在5~8节的教师有16.3%,9~12节的教师有22.7%,在12节以上的教师也有12.7%。青年教师晚上睡眠时间则显得明显不足,就寝时间在22点以前的只有13.1%,在22点~次日零点休息的占61.6%,在零点以后的占25.3%,而且有73.4%青年教师在晚饭后到就寝这段时间都在干与教学、科研有关的工作。2011年河北一项关于高校人力资源现状的调查表明:高校教师中有68%的人感到工作压力大,有22%的人甚至认为压力巨大。许多高校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不足、记忆力减退、腰酸背痛、疲倦乏力、工作效率低、自我评价降低、精神萎靡、情绪失控等职业枯竭表现,过早出现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类疾病,这些都表明教师这一群体承受着较大的职业压力。

2.公务员职业压力分析

公务员是社会阶层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它既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的执行者,又是行政权力的行驶者、社会事务的管理者。他们具有稳定的工作环境和较优厚的福利待遇,成为大学生和青年群体羡慕和向往的职业,从每年的公务员招考报名火爆程度就可见一斑。2013年国家公务员招考人数为20839人,创历年最高,但是报名人数已接近200万,招录比例或达90∶1,竞争程度也创历年之最。可以说,公务员考试压力和难度丝毫不逊于高考,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能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员绝大部分都是同行业中的佼佼者。他们是幸运的,但他们也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压力。有的公务员认为工作任务繁忙,得不到放松和休息,总有干不完的活儿;有的公务员认为工作简单枯燥,无挑战性,时间久了对工作产生倦怠感,很难在工作中有所突破和创新;有的公务员由于自身性格的因素,导致和单位领导、同事人际关系紧张,心情压抑。

2.1角色转换快,难以适应

“角色”一词原本是指演员在舞台或荧幕上按照剧本的规定所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根据剧情来表现人物特质,树立人物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在不同时期都会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小的时候是孩子、学生,参加工作了是职工,结婚了是丈夫或妻子,生孩子了是母亲或父亲,这些角色都有一套潜在的社会行为模式,例如,作为父亲来说,孩子生病了,就应该关心、照顾他,带他去医院治疗,减轻他的痛苦,使他能够早日康复。作为一名国家公务人员就要代表国家行使公共职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社会转型期,我国正稳步推进各项机构改革,随着工作任务的难度、工作量和挑战性的增加,公务员自身若不能胜任工作的要求,就可能产生强烈的角色冲突,特别是对那些年龄较大、缺乏学历、业务知识贫乏的一部分人来说,相比较以前上班喝喝茶、看看报、聊聊天的日子,巨大的角色差异就会呈现,他们会感到较强的职业紧张感,常常被压力所笼罩。

2.2人际关系紧张,沟通困难

人际关系对于工作的成功和个人幸福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良好关系的形成不是靠溜须拍马、讲奉承话、请客送礼,而是要为人正直,胸怀宽广,能真正的去欣赏他人和尊重他人。在同事遇到困难时能够挺身而出,积极给予帮助和关怀。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格和处事方式的差异,可能一句话或一件事就把同事给得罪了,这种矛盾若得不到及时缓解和消除,将会带来更多的隔阂,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另外,在有些单位中,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内部小集团等现象还广泛存在,若得罪了其中的某一个人,可能会导致和一批人的关系紧张,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带来一系列的麻烦,时刻感到精神紧张,思想上得不到放松,从而加剧职业压力感。

3.医生职业压力分析

3.1工作强度大,身心高度紧张

由于我国医务人员的缺乏,医患比例严重失调。尤其是各大城市的三甲医院,不论是门诊还是住院部,医生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患者。从上班的那一刻起,医生几乎是无间断地工作,看完一个又来一个,甚至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而且,医生的工作对象是广大患者,为了减轻他们的痛苦,医生必须对每个患者都要全力以赴,这导致他们的工作强度极大,一天下来就可能俱疲不堪了。还有的外科医生,做一台大型手术就可能需要七八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这对他们的体力和心理承受力都是巨大的考验。2015年央视的一期节目,对医生群体进行了专题报道,其中的一个镜头是当一个医生连续做了十多个小时的手术,下来后来不及换衣服就直接躺在地上睡着了。这一幕让无数人感到震惊,也让他们更加了解了医生的现实生存状况。

3.2知识更新速度快,专业要求高

在信息社会,知识更新速度明显加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做过一项研究表明: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知识更新速度明显加快。在18世纪时,知识更新周期大致为80~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缩短为30年,上个世纪60~70年代,一般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为5~10年,而到了上个世纪80~90年代,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为5年。进入新世纪后,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作为自然科学中的医学,新技术、新材料、新仪器、新药物的研发与使用速度之快,令人应接不暇。做为医生来说,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患者,甚至在节假日的时候也要加班加点工作,常常感到身心疲惫,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系统学习或参加外出培训,导致知识陈旧,对新技术、新方法的掌握、运用能力欠佳,这种矛盾若不能很好的解决,可能会引起焦虑、不安等负性情绪,从而导致职业压力的产生。

3.3医患关系紧张,安全无保障

现代医学不断发展进步,让不少医学难题迎刃而解,解除了很多病人的痛苦,也挽救了大量的危重病人,把他们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但医疗领域始终充满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加之新的病毒不断出现,病种增多,致病力更强,即便医学再发达,医生再努力,一些“抢救无效”的不幸事例还是会不可避免地发生,这不仅是自然规律,也是促进医院和医生不断探索医疗科学的动力源泉。现在国内外一致认为医疗确诊率只有70%左右,急重症抢救率在70~80%左右。由于个体差异大,即使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在有些人身上,也可能向复杂性转变,甚至产生生命危险。任何医院和医生都不可能包治百病,他们也希望患者能够治愈疾病,早日得到康复,但疾病的治疗过程和结果始终存在着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性,这是医学的无奈,也是人力所不能及的。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患者及家属对此不理解,对医疗期望值过高,认为将病人送到医院就是进了保险箱,当心中不满意或在亲属死亡时行为冲动,经常有病人投诉、殴打甚至杀死医务人员的事件发生,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在这种氛围下,医生连自己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的尊严都得不到保障,怎么能够安心工作,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