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海医学院张艳萍老师

上海医学院张艳萍老师

时间:2022-09-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也正因为如此,当张老师以班导师的身份出现时,我们油然而生出一种令人放松的熟悉感,距离自然也在无形中被拉近。朋友从来不只是一个口号,需要以实际的行动来灌溉,而这正是张老师一直所践行的事。

个人简介

张艳萍,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务处处长、教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副研究员,从事医学教育和管理工作19年,长期关注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工作,致力于医学人文教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领域的研究,在医学院主讲《医患沟通与心理》、《普通心理学》等课程;主持和参与《中国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和学制改革研究》、《以能力为基础的八年制卓越医师培养模式研究》、《基于能力培养的卓越医学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等10多项全国和省部级医学教育研究课题,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2项,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

关注学生成长,会发现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积极特质和优势,使学生发现并发展这些特质和优势,建立他们自己的积极组织系统是帮助学生终身幸福发展的有效途径。2011年,张艳萍在总结国内外“幸福学”研究和相关课程的基础上,开始给本科生主讲通识核心课程《积极心理学》。她认为,被学生评价为一名优秀的教学管理者,说明学生认可你对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被学生评价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说明你走进过他们的心灵。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是她始终不变的追求

工作信条

我认为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是通过教学相长的过程,使受教育者正向成长为他想要成为的人。

“班导师”重在“师”之一字,如此,我们便要知道究竟何者可为师。早在数百年前,古人对此已有所评述,师者,当传其道而解其惑。而所谓“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大抵只能称为“匠”吧。如今在我们看来,学生时代的迷惑绝不仅止于学术,更多的是对情感、对目标或是对未来的担忧与茫然,“该往何处去”已成为每个人都将面临的艰难命题。对此,张老师给我们的并不是一个最终的答案,毕竟人生之路上的足迹没有人可以替代,她给予我们的是一个前辈的经验之谈,是一个先行者对后来人的指引,是一个有所经历的人对初出茅庐者的忠告,我们不妨说它是茫茫大海上的司南,或许无法告诉你何处是终点,但它必将使你始终行驶在通往彼岸的方向上,从未偏离。

我们常说“良师益友”,可见两者密不可分,自由而平等的交流与沟通从来都是增进了解、拉近距离的一大助力,师生关系自然也不会例外。我们对张老师的第一印象是在闵行校区时她作的一个讲座,内容很简单,只是对我们未来四年学习内容的大致介绍,但偏偏就是这样平常的几十分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有人问我们听过讲座后的感受,我想绝大多人会给出相同的回答:“平易,幽默。”也正因为如此,当张老师以班导师的身份出现时,我们油然而生出一种令人放松的熟悉感,距离自然也在无形中被拉近。我们曾一度好奇,是什么让生物专业的张老师在本科毕业之后选择了教育,并最终读取了博士学位,而在慢慢的相处中我们得到了答案,那就是对教育的热爱。“我喜欢接触学生,想和他们做朋友,我最高兴的是在十几年后他们再见到我还能叫出我的名字。”她的每次演讲都伴随着阵阵笑声,她会谈到刚上映的电影,会推荐自己读过的书,会介绍自己的家乡,也会说起自己的经历,不需要刻意的说明,我们便能感到一种平等而亲切的氛围,老师不再仅仅是活的书本,她与我们有着相同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她从不吝与我们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而不仅仅是以一种俯视的姿态让我们来猜度她的一切。换言之,张老师构建的是一种可以自由发表言论,交流意见,表达情感的模式,通常我们称之为友谊,她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友”的承诺。

在我看来,具有亲和力虽不能说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但亦不远矣。老师重在教授,学生重在倾听,我们常常能记住朋友间促膝长谈中的每个细节,却总是遗忘老师再三强调的重点,原因无他,只是因为平等亲近的交流总是更容易触动人心。朋友从来不只是一个口号,需要以实际的行动来灌溉,而这正是张老师一直所践行的事。

“我想讲的不是我认为重要的,而应该是你们认为需要的。”当谈到下次活动的主题时,张老师总是会说到这句话。她总提到“互动”这个词,她喜欢与我们有双向的交流而不是单方面的输出,她会向我们征集最关注的问题,也鼓励我们在平时去找她谈心,为此初次活动她就公开了自己的邮箱与手机。她热爱教育,自然也常常谈及这个话题,她所看重的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她看来,学生代表的是一种前瞻性的潮流,与学生脱离的单纯灌输无异于舍本逐末,南辕北辙,只有真正了解他们的需要才能与时俱进地改善自身的工作。她对今后的班导师工作有许多的设想,也常常询问我们的意见,她希望可以做一次关于职业设想与学业规划的座谈,她愿意为我们提供便利条件到附属临床医院进行参观,她想与我们分享12位优秀青年的采访资料,她计划邀请各领域的佼佼者来为我们作讲座,对于班导师工作,她带给我们的从不是单方面的说教,更多的是“思我所思”的体贴与关怀。

我们不认为教育只有一种“台上—台下”的模式,我们更关注的是双方的参与与投入,是为师者与求学者共同秉持着一种坦率、不作伪的态度来交流与沟通,是一种双向的给予。就如我们对张老师的尊重也正是来源于她对不同声音的尊重,她善于引发大家的思考,善于接纳大家的观点,她让每个参与其中的人享有平等的话语权,她让我们相信一句话“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

有人说,我们是垮掉的一代,因为我们没有梦想,也没有信仰。面对灯红酒绿的繁华,面对纸醉金迷的诱惑,我们迷茫只是因为面对太多的选择。韩愈曾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而解惑的最好途径不外乎从师。除张老师外,多数班级的班导师都是医学专业的老师,为此我们曾经担忧甚至不平过一段时间,而在不断的交流中,张老师也谈到了这个问题:“学术上的疑惑,你们可以求助于专业课老师,而我更想做的是人生方向上的交流,具体地说,是如何规划未来,如何应对挫折,如何进行选择。”她让我们学会回顾,回顾那些可以让我们记一辈子的幸福感。她告诉我们,高中时她曾帮助落榜同学顺利升学,这件事至今令她感到幸福与骄傲,也正因为如此使她萌生了投身教育的想法,有些事情或许可以带来短暂的幸福,但会随着时间被遗忘,但总有这样的事,无论年龄、身份、职业如何改变,这件事的重复总能带给我们不变的甚至是增加的幸福感,而这便是我们需要为之努力的方向。而谈到人生的诸多选择时,她让我们去经历更多的事情,只有了解的越多,我们才能知道该选择什么。她为此设定了一个条件,如果生命只剩几天该如何选择。我们常常在面临抉择时不自觉地假设我们有无限的生命甚至职业生涯,所以总是习惯于着眼眼前的利益,而不是长远的打算,从而误入歧途,就如张老师所说“看的太近总是容易偏离方向”。

对于班导师工作,她有太多太多的热情要表达,有太多太多的内容想说,也有太多太多的计划乐于与我们分享,而她的一句话是我最喜欢的:“教育,让学生变好比让学生变聪明来得重要得多。”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对卓越不同的定义,而在张老师看来,卓越是一种品质,她所看重的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追求卓越的态度,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也必将会为此而共同努力。

(朱子璇)

学生感言

从闵行搬到卢湾,除了课业的变化、居住环境的变化等,给我们生活带来最大的变化的就是班导师活动的开展。班导师和辅导员的“双师联动”,不仅使学生的日常生活得到了更好的辅助,更使同学们得到了个素质全面发展的平台——辅导员负责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工作,而班导师则负责深入班级,建立联系机制,畅通沟通渠道,与同学们交流思想,启迪人生。过去一年以来,同学们通过参加职业规划讲座、崇明素质拓展实践活动、医患沟通技巧等主题的班导师活动,逐步收获了对职业发展的思考、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人文素养的提升,全面素质得到提高,因而班导师活动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专业上的导航、更是思想上的引领,促使我们以“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为目标,积极提高自身素养,努力成长为一位优秀的医师,从而为医学事业做贡献。

——鲁双双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班导师传的道,不仅局限于专业,更是着眼于人格,其为吾辈之导师,更是吾辈前进道路之持烛良友。

——柴佩韦

班导师制度自从开展以来,我觉得很多专业道路上的困惑都逐一被老师一一详释了。张艳萍老师平易近人,我们都很喜欢她。

——刘山春

班导师活动形式多样,从中我们获取了很多。同时,班导师本人自己的成功经历也值得我们学习。在今后的道路上,我希望班导师与我们一同探索。

——范力文

我觉得我们班导师给了我们很多建议,很具体,也很实用。小到时间管理,压力面对,医患沟通的技巧;大到专业规划,人生目标。每次在她的课堂上,总是有许多欢笑与收获。

——朱聪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